人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酶联免疫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06.50 KB
- 文档页数:3
最新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是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生存预后因素亮点l SCC-Ag ≥1.2 ng/ml 是LACC 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l 主动脉淋巴结受累是LACC 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l SCC-Ag ≥1.2 ng/ml 的患者总体生存率较差。
l 晚期和对治疗的不完全反应是LACC 患者的危险因素。
引言自1977 年首次描述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 以来,一直被视为宫颈癌重要的生物标志物。
SCC-Ag 是由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细胞表达的糖蛋白,在肿瘤发展过程中显着升高。
28%-88%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血清SCC-Ag 升高。
SCC-Ag 可用于评估患者对治疗的反应,随访和预判复发。
SCC-Ag 的预后指导价值尚缺乏研究。
本研究评估接受同步放化疗LACC 患者S CC-Ag 水平的预后价值,以及SCC-Ag 水平的临界值。
材料和方法多中心观察性回顾性研究包括2000 年8 月至2016 年12 月期间在西班牙八家三级转诊医院妇科肿瘤科管理的LACC 患者。
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
在初诊时评估患者治疗前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SCC-Ag 水平。
该试剂盒SCC-Ag 水平1.9 ng/ml 是正常上限。
治疗结束后3个月,通过体格检查、血浆SCC-Ag 测量和MRI 和/或PET-CT 评估。
阴道或宫旁区域的病变为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盆腔和/或主动脉)是区域性复发,其他部位为远端转移。
SPSS20.0 分析数据。
卡方检验或Fisher 精确检验进行变量比较。
结果该研究包括447 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53 个月,治疗前和治疗后SCC-Ag 的中位水平分别为3.4 ng/ml 和0.8 ng/m。
治疗前SCC -Ag 的临界值为11.75 ng/ml(敏感性37.5%;特异性80.5%),治疗后SCC-Ag 的临界值为1.24 ng/ml(敏感性34.6%;特异性83.1%)。
在多变量Cox 回归分析中,作为OS 独立预测因子的因素是:FIGO 分期、主动脉旁淋巴结受累,治疗后SCC-Ag 水平≥1.2 ng/ml和对治疗的不完全反应。
检验项目介绍鳞状细胞癌抗原SCC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是一种与鳞状细胞癌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
它主要用于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和评价,特别是在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反应监测和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SCC蛋白质是一种角蛋白样肿瘤标志物,在细胞矩阵中广泛表达,以其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成为鳞状细胞癌的首选标志物之一、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癌和其他部位(如头颈部、肺、食管等)的上皮性肿瘤,其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
鳞状细胞癌抗原的检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及时诊断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SCC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鳞状细胞癌抗原测定、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细胞检测,并且一般采用血清标本进行检测。
其中,鳞状细胞癌抗原测定是最为常用的方法。
它通过免疫法来测定血清中的SCC蛋白质水平,常见的检测方法有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等。
这些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并且测试结果可靠,可以较好地评估鳞状细胞癌的发生、转移和预后。
SCC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在0-2ng/ml之间,当血清中SCC抗原水平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时,可能提示鳞状细胞癌的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SCC的检测结果应结合具体的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不能作为单一的诊断依据。
一般情况下,鳞状细胞癌抗原的浓度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预后有关,浓度越高,肿瘤可能越严重。
除了在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反应监测方面,SCC的检测在预后判断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一些研究表明,高水平的SCC蛋白质与鳞状细胞癌的转移、复发和预后不良相关。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SCC的水平来评估治疗的有效性和预测病情的进展。
需要指出的是,SCC蛋白质的浓度不仅受肿瘤本身的因素影响,还受到个体差异和其他因素的干扰。
因此,在使用SCC进行鳞状细胞癌的筛查和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指标和临床表现,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血清中SCC-Ag、CEA和CA125联合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意义张蕾;曾凡清【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25(CA-l25)联合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治疗前的宫颈癌患者73例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女性100例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SCC-Ag、CEA和CA125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SCC-Ag(9.21±12.32)ng/mL、CEA(7.03±10.41)ng/mL和CA125(55.11±63.28)U/m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0.81±0.75)ng/mL、(1.15±0.66)ng/mL和(20.51±7.23)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75.3%)和准确度(87.3%)明显高于单独检测[灵敏度(SCC-Ag:52.1%,CEA:27.4%,CA125:31.5%);准确度(SCC-Ag:78.6%,CEA:67.6%,CA125: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SCC-Ag、CEA和CA125联合检测可有效地提高宫颈癌诊断的敏感度,对宫颈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combined defection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 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and 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l25)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cancer.Methods 73 cases of cervical cancer were included in study group,100 cases of healthy women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gmup.Electrochemical 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levels of SCC-Ag,CEA and CA-l25. Results The levels of serum SCC-Ag(9.21±12.32)ng/mL、CEA(7.03±10.41)ng/mL和CA125(55.11±63.28)U/mL in cervical cancer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0.81±0.75)ng/mL,(1.15±0.66)ng/mLand(20.51±7.23)U/mL](P<0.05).The sensitivity(75.3%)andaccuracy(87.3%)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SCC-Ag,CEA and CA-l25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CC-Ag(52.1%,78.6%),CEA(27.4%,67.6%)and CA125(31.5%,69.9%)alonegroup(P<0.05),b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pecificity of combined detection and alone detection was not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Combined detection of SCC-Ag,CEA and CA15 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cancer has a high clinical value,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cancer and can be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7(021)010【总页数】3页(P1708-1710)【关键词】肿瘤标志物;宫颈癌;SCC-Ag;CEA;CAl25【作者】张蕾;曾凡清【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妇科,重庆400700;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妇科,重庆400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1],对妇女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摘要】目的:观察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接收的经病理确诊的4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作为对象,48例患者均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将其设作宫颈癌组,再抽取同期体检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设作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进行检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CC-Ag诊断灵敏度、特异度,SCC-Ag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的病理间关系。
结果:宫颈癌组SCC-Ag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诊断灵敏度达87.5%,特异度达62.5%;宫颈癌组SCC-A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CC-Ag水平和临床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等具有相关性,但是和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是宫颈鳞状细胞癌特异肿瘤标志物,能辅助临床诊断,对于疾病早期确诊病情和临床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宫颈鳞状细胞癌;表达;意义【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06-0058-01宫颈癌在近年来比较常见,而且病情呈年轻化发展趋势,使女性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
根据临床病理诊断进行分析,发现宫颈鳞状细胞癌在宫颈癌中要占到大多数,临床治疗制定治疗方案时,与病变范围、程度、分期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1],可见,宫颈癌病情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把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用于临床宫颈鳞癌诊断,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接收的48例经病理诊断确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作为对象,将其设作宫颈癌组,年龄26~56岁,平均(46.2±4.8)岁;再抽取同期体检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设作对照组,年龄28~54岁,平均(45.1±4.1)岁;两组年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血清SCCAg、CYFRA21-1检测在喉癌患者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摘要】:目的:分析血清SCCAg、CYFRA21-1检测在喉癌患者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喉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的收取时间(2016年1月2日-2017年2月10日),对两组受检者实施血清SCCAg、CYFRA21-1检测。
结果:观察组喉癌患者的CYFRA21-1、血清SCCAg水平高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观察组喉癌患者实施联合检测后的阳性率高于单一检测阳性率(P<0.05)。
结论:血清SCCAg、CYFRA21-1检测在喉癌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能早期诊断疾病,利于喉癌患者后期治疗制定。
【关键词】:血清SCCAg;CYFRA21-1;喉癌患者;临床病理学意义研究显示,由于城市工业化和我国人口老龄化,导致环境污染情况不断增加,近年来,喉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以及发病率,喉癌主要分为两组、一种为继发性、一种为原发性,原发性喉癌是指原发部位在人体喉部的肿瘤,继发性喉癌主要是指来自人体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直至人体喉部,但是由于喉癌发病位置十分隐蔽,患者早期症状不显著,因此早期诊断十分重要,而对于高危人员应适当饮酒、戒烟,做好相关预防工作,早期诊疗、早期发现能显著减轻喉癌对人体的危害,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还能尽量保留患者喉发音功能[1]。
我院对血清SCCAg、CYFRA21-1检测在喉癌患者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进行分析和研究,见本文研究详细描述。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喉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的收取时间(2016年1月2日-2017年2月10日)。
排除标准-(1)声带不典型增生、(2)精神疾病、(3)未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及同意。
纳入标准-(1)100例受检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和同意,(3)观察组患者均符合临床喉癌诊断标准。
人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酶联免疫分析
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
检测范围:96T
1ng/L -32 ng/L
使用目的:
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水平。
用纯化的人SCC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再与HRP标记的SCC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
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浓度。
试剂盒组成
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
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
1.标准品的稀释:本试剂盒提供原倍标准品一支,用户可按照下列图表在小试管中进行稀
2.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标准孔、
待测样品孔。
在酶标包被板上标准品准确加样50μl,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
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4.配液:将3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0倍稀释后备用
5.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
重复5次,拍干。
6.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空白孔除外。
7.温育:操作同3。
8.洗涤:操作同5。
9.显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50μl,再加入显色剂B50μl,轻轻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
15分钟.
10.终止:每孔加终止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11.测定:以空白空调零,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吸光度(OD值)。
测定应在加终止
液后15分钟以内进行。
操作程序总结:
计算
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
OD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注意事项
1.试剂盒从冷藏环境中取出应在室温平衡15-30分钟后方可使用,酶标包被板开封后如未用完,板条应装入密封袋中保存。
2.浓洗涤液可能会有结晶析出,稀释时可在水浴中加温助溶,洗涤时不影响结果。
3.各步加样均应使用加样器,并经常校对其准确性,以避免试验误差。
一次加样时间最好控制在5分钟内,如标本数量多,推荐使用排枪加样。
4.请每次测定的同时做标准曲线,最好做复孔。
如标本中待测物质含量过高(样本OD值大于标准品孔第一孔的OD值),请先用样品稀释液稀释一定倍数(n倍)后再测定,计算时请最后乘以总稀释倍数(×n×5)。
5.封板膜只限一次性使用,以避免交叉污染。
6.底物请避光保存。
7.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操作进行,试验结果判定必须以酶标仪读数为准.
8.所有样品,洗涤液和各种废弃物都应按传染物处理。
9.本试剂不同批号组分不得混用。
10. 如与英文说明书有异,以英文说明书为准。
保存条件及有效期
1.试剂盒保存:;2-8℃。
2.有效期: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