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学教学理念更新与教师角色转换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16.30 KB
- 文档页数:1
教师在大学教学中的角色转变教师在大学教学中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是知识的传播者、引领者和学生们的榜样。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师的角色也面临着转变。
本文将探讨教师在大学教学中的角色转变,并分析其对教育的影响。
一、传统角色与现代教学传统上,教师在大学教学中的角色主要是传输知识和技能。
他们是掌握着知识的专家,通过课堂讲授、教科书和考试来传达知识给学生。
然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受到了质疑。
现代社会对于教育的需求不再仅仅是学生们掌握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的角色亟需转变。
二、从知识传授者到引导者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应从仅仅传授知识的角色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引导者和指导者。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知识灌输给他们。
教师应该成为学习的合作者,和学生一起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
通过引导学生去主动积累知识、引导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从评判者到辅导者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评判学生的成绩和表现。
然而,现代教学中,教师应该从评判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们的辅导者和支持者。
教师应该用心倾听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引导他们找到学习的方向。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进一步提高学习成效。
通过积极地与学生互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从权威到合作者在过去,教师常常被视为课堂上的权威人物,他们的话语具有绝对性和权威性。
然而,随着学生们的自主意识的提高,他们更希望与教师进行平等、合作的学习。
因此,教师需要与学生们建立共同的学习目标,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分享观点。
通过积极的互动,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
五、从科学家到实践者传统意义上,教师与科学家类似,以高学术背景和深度专业知识自居。
再谈新课标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换[摘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对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将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教师应如何面对,如何转换自己的角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改善评价制度。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教师转换角色中图分类号:q555 文献标识码:q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2―0509―01从古到今,人们对教师究竟在教学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有众多的期待,从“传道授业解惑者”到“教师是蜡烛”“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再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都是人们对教师崇高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的赞扬和肯定。
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有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由仅仅是数学课程的执行者逐渐成为数学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
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新课标下数学教师如何实现角色转换的一些见解。
一、改变教育理念新的高中数学课程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把学生的发展和引导学生会学习作为根本理念。
让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功能转变。
新课程的教育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
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最大的变化是教材中加入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阅读材料等内容,将数学文化、生活中的知识融入课堂,题目入口比较宽,答案不唯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去寻找自己的解题方法,这对教师的挑战也很严峻。
而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新课标实施和教学创新的基础,因此,要适应新教材实施新课标,我们就要更新教育理念。
数学教师角色的转换用教师的眼光研读《数学课程标准》,不难发现《数学课程标准》实质是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一是怎样的数学教学设计能使学生得到高质量的数学教学。
二学生应掌握哪些数学知识和能力。
鉴于此,我们教师应尝试一下角色的转换一、课前准备从习题“研究者”转变为资源“探究者”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帮助他们(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这就清楚地表明,今后的数学教学必须以探究作为主要方式,教师要尽力优化课程资源(①教材固有课程资源;②学生动态的认知能力;③课上学生的参与及表现所折射出的随机课程),引导学生将阅读提升为研读、探究,将课堂变为活跃思维的空间。
教师不再只是习题“研究者”和考试“指导者”,而是拥有先进教学理念、善于学习、善于合作的探究者。
二、课堂教学从“授业者”转为“组织者”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揣摩,我认为:既要尊重和承认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价值,相信所有学生能够而且应该学习所有数学课程,还要把这个观点体现在数学实践中,给所有学生公平和完整的学习数学机会。
因此,站在教师的可塑角度就必须做到如下两点:(1)教师角色“三代替”①以“组织者”代替“传授者”:无论是课堂上进行落实知识点传授,还是进行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查,教师不再是解题方法的传授者,应该是发现解题方法的组织者,即组织学生通过不同途径运用不同方式去发现知识及方法的形成;②以朋友的身份代替师长的身份:教师不再是学生的长辈,不再是板着面孔呵斥学生的传教士,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引导每一位去实现学习的目标,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进而达到乐学的目的。
③以“学习者”代替“知识的拥有者”: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更是学习者,因为新教材给予老师许多自主的空间。
学生既是教师的受业对象,同时也是教师的学习对象,因此教师主动将自己下放到学生中去,尽可能让自己融入到学生中间,这样就可多学习一些与孩子交流的技巧,多领会一些学生的心态变化。
数学教学的教师角色转变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数学教学中的教师角色也在发生转变。
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到现代的“引导者和启发者”,数学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数学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学科素养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教师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以讲授和解题为主要方式,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
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演变。
如今,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他们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师借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和项目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教师的学科素养教师的学科素养也是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方面之一。
传统上,数学教师仅仅需要掌握数学知识,然而在现代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
他们需要了解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数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好的引导。
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上下级的关系,教师的话语权较大,学生的主动性受到限制。
然而,现代数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
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发问和思考。
同时,教师也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教师的评价方式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也面临着改革。
数学教师不再只通过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是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作品展示、口头报告、小组讨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这种评价方式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高一数学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转变与发展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教育观念的变革,高一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转变与发展。
本文将探讨高一数学教学中教师角色转变与发展的重要性及具体表现。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高一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师角色主要是传授知识,强调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接受。
然而,随着教育改革和教育科技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逐渐发生了转变。
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知识供应者,而是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习环境的组织者。
二、教师角色的发展在高一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1. 引导者:教师不再单纯地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并引导他们自主学习。
2. 辅导者:教师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还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难点。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有针对性地给予他们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3. 评估者:教师应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评估,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加有效。
4. 教研者: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科教学研究和教材改革。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研讨会、研究课题等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并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5. 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在高一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开展数学研究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师角色转变与发展的重要性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发展对高一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引导和辅导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
2.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困难,个别辅导和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培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下数学课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课堂的教学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与过去注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同,现代数学课堂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教学观念在这一背景下也相应发生了转变。
首先,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过去,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扮演的主要是讲解者的角色,授课内容单一、一成不变。
而现在,教师更多地担任着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他们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不再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一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
这种改变带给了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探索自己的数学世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其次,在教学方式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注重倾向于单一的书本知识传授,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兴趣并不能激发起来。
而新课程改革下,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师们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和实验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学习效果。
与此同时,教师的评价方式也在变化中。
传统观念认为,数学教学中的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
而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们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评价方式也更加多样化。
教师们通常采用不同形式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等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同时,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创新和实践。
他们需要不断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和科技手段,将其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然而,数学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下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教材的更新和教学内容的扩展需要教师们具备更高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
另一方面,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也需要逐渐转变,很多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新的教学理念接受起来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