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营养(14)
- 格式:ppt
- 大小:734.50 KB
- 文档页数:28
新生儿静脉营养新生儿静脉营养即新生儿个体代谢和生长发育所需的液体、热卡、矿物质和维生素全部(全静脉营养)和部分(部分静脉营养)由静脉内输入供给。
适应症:患有不能经胃肠喂养的疾病,生命危急时。
全静脉营养:1、体重1kg的极低体重儿2、肠瘘3、严重的慢性腹泻4、坏死性小肠结肠炎5、慢性肠梗阻6、大面积烧伤部分静脉营养:1. 日龄一周内的早产儿,出生体重1kg-1.5kg之间,热卡摄入<90kcal/Kg/d2. 日龄一周以上的早产儿,热量摄入<80kcal/Kg/d相对禁忌症:黄疸、肝功能异常、循环衰竭、肾功能衰竭(BUN>12.5mg/L)、高脂血症、血小板减少、出生三天内的极低体重儿。
输入途径:中心静脉或周围静脉热卡与液量:热卡:生后1-3天为25-60kcal/Kg/d,逐渐递增至90-120kcal/Kg/d,其中50%由碳水化合物提供,40%由脂肪提供,10%由氨基酸提供。
碳水化合物由葡萄糖供给,由初始6-10g/Kg/d逐渐增至18g/Kg/d。
生后3天开始使用复方氨基酸,由0.5g/Kg/d逐渐加至2.5g/Kg/d;生后第5天使用20%中长链脂肪乳剂,由0.5g/Kg/d开始逐渐增加至2.5-3.0g/Kg/d,血清甘油三酯≥200mg/dl时减量,胆红素>170mmol/L停用,必要时光疗。
适当补充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在静脉营养的同时尽早按1-2 ml/Kg/h 人乳或配方乳喂哺低体重儿。
静脉营养时间为7-25天。
正常新生儿所需热卡为110kcal/kg.d,其中用于基础代谢的为50kcal/kg.d。
静脉营养过程中,非蛋白热卡达70kcal/kg.d可使体重增长,而在非蛋白热卡中,脂肪供热不应超过60%。
热卡供给比例:蛋白质20% ,碳水化合物35-50% ,脂肪40-50%。
液量与热卡供给之比值为1.5ml/1kcal、静脉营养成分1、碳水化合物:一般用葡萄糖,周围静脉输注葡萄糖液浓度在早产儿应<10%,足月儿<12.5%。
静脉营养计算范文静脉营养是为不能经肠胃道正常摄入和消化吸收食物的患者提供营养的一种重要方式。
静脉营养计算是确定患者所需能量和营养素的量,以确保患者获得适当的营养支持。
以下是一份涵盖所有必要内容的静脉营养计算范文,共计1200字以上。
引言:静脉营养是一种提供营养支持的重要方式。
对于不能正常摄入和消化吸收食物的患者来说,静脉营养可以确保他们获得适当的能量和营养素。
本文旨在介绍静脉营养计算的方法和步骤,以及一些常用的静脉营养计算公式。
一、静脉营养计算步骤:1.确定患者的基础代谢率(BMR):基础代谢率是指患者在安静状态下所需的能量。
可以通过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年龄和性别来计算BMR。
2.确定患者的活动系数:活动系数是指患者在日常活动中所需的额外能量。
根据患者的活动水平确定活动系数。
3.计算总能量需求:将BMR与活动系数相乘可以得到患者的总能量需求。
4.确定蛋白质需求:蛋白质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对于维持身体功能和修复组织非常关键。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殊需要来确定蛋白质的摄入量。
5.计算其他营养素的需求: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殊需要来确定其他营养素的摄入量,如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二、静脉营养计算公式: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静脉营养计算公式:1.计算BMR的公式:男性:BMR = (10 × 体重kg) + (6.25 × 身高cm) - (5 × 年龄岁) + 5女性:BMR = (10 × 体重kg) + (6.25 × 身高cm) - (5 × 年龄岁) - 1612.计算总能量需求的公式:总能量需求=BMR×活动系数3.计算蛋白质需求的公式:轻度应激:蛋白质需求 = 1.0 - 1.2g/kg中度应激:蛋白质需求 = 1.2 - 1.5g/kg重度应激:蛋白质需求 = 1.5 - 2.0g/kg4.计算其他营养素需求的公式:具体的营养素需求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殊需要来确定,可以参考相应的营养学指南和临床实践经验。
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按照患者的需要,通过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输入患者所需的全部能量及营养素,包括氨基酸、脂肪、各种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的一种营养支持方法。
(一)目的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从胃肠道摄入营养、胃肠道需要充分休息、消化吸收障碍以及存在超高代谢等的患者,保证热量及营养素的摄入,从而维持机体新陈代谢,促进患者康复。
(二)分类根据补充营养的量,胃肠外营养可分为部分胃肠外营养(Part Parenteral Nutrition,PPN)和全胃场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根据应用途径不同,胃肠外营养可以分为周围静脉营养及中心静脉营养。
短期、部分营养支持或中心静脉置管困难时,可采取周围静脉营养;长期、全能补充营养时宜采取中心静脉营养。
(三)用法胃肠外营养的输注方法主要有全营养混合液输注及单瓶输注两种。
1.全营养混合液输注即将每天所需的营养物质在无菌条件下按次序混合输入由聚合材料制成的输液袋或玻璃容器后再输注的方法。
这种方法热氮比例平衡、多种营养素同时进入体内而增加节氮效果;同时简化输液过程,节省时间;另外可减少污染并降低代谢性并发症的发生。
2.单瓶输注在无条件进行全营养混合液输注时,可单瓶输注。
此方法由于各营养素非同步进入机体而造成营养素的浪费,另外易发生代谢性并发症。
(四)适应症凡需要维持或加强营养而又不能从胃肠道摄人足够营养的病人,均可接受静脉营养:①不能从胃肠道正常进食者,如胃肠道畸形、无法吞咽、肠道梗阻,大手术后、多发性创伤、不成熟的新生儿,此时无法或不允许胃肠道进食,是静脉营养支持的绝对适应证。
②不宜口服者,如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肺炎、长期腹泻的病人,该类患者胃肠道需要休息。
③其他特殊情况,如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肝肾功能衰竭、急性心衰的病人(五)禁忌症1.胃肠道功能正常,能获得足量营养者2.估计应用实践不超过5天3.患者伴有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出凝血功能紊乱或休克时应暂缓使用,待内环境稳定后再考虑胃肠外营养4.已进入临终期、不可逆昏迷患者不宜(六)静脉营养液配制操作核对:医嘱、药物评估:1. 患者的年龄、病情2.用药史、家族史、不良反应史3.药物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准备: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一次性圆帽子、无菌衣、无菌胶手套2. 环境:净化环境、专用配制操作室3. 用物:砂轮、棉签、0.5%碘伏、注射器、专用静脉液袋操作:1. 锯瓶,0.5%碘伏消毒2.将水溶性药物溶解于10%GS液体内,脂溶性药物溶于脂肪乳内3.将专用静脉营养袋平放在操作台上4.将10%GS、0.9%NS分别挂于输液架上将营养袋的导入管瓶口插针插入这些液体的瓶口将其导入营养袋中,导入完毕后依次接上氨基酸、最后脂肪乳,分别导入营养袋内。
据说 30% 患者是死于营养不良静脉营养你不可不知2016-01-14 来源:丁香园全胃肠外营养(TPN)又称静脉高营养(IVH),即不经口也不经胃管或胃肠造口,而是经静脉输注营养液来供应病人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患者因胃肠道梗阻、放射性肠炎、严重腹泻、顽固性呕吐、重症胰腺炎、大面积烧伤、严重复合伤、感染、严重营养不良或围手术期因无法耐受肠内营养而需要胃肠外补充营养成分。
但是TPN 需要补充哪些营养成分,如何补充,相关参考资料缺乏,教科书也只是一带而过。
为此笔者总结如下:常用营养组分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氯化钾、氯化钠、微量元素、维生素、胰岛素、钙、镁、磷、谷氨酰胺等能量供给主要由脂肪乳、葡萄糖供能日能量需求=25~30 Kcal/Kg×体重(Kg)×年龄系数×活动系数(AF)×体温系数(TF)年龄系数为:18-60 岁 1.0,60-70 岁0.9,70 岁以上0.8AF 为:卧床1.2,卧床和室内活动1.25,轻体力活动1.3TF 为:38℃1.1,39℃1.2,≥ 401.3~1.41. 脂肪乳脂肪供能应占非蛋白质供能的50% ,最大用量2 g/kg/d,有20% 和30% 的浓度,又以长链和中/ 长链2 种最常用1 g 脂肪供能(9.1~9.3 kcal)临床常以10 kcal 计算单独输注每500 mL 输注时间不少于 5 小时(10%、20%);30% 脂肪乳250 mL 输注时间不少于 4 小时20% 脂肪乳250 mL,提供500 kcal 热量需检测脂肪廓清能力:血清甘油三酯小于 3 mmol/L2. 葡萄糖多选用10%GS 来供能糖脂比= 1:11 g 糖= 4 kcal,即100 g 糖提供400 kcal 热量为避免液体过多,可利用50%GS 供能,但需注意终浓度5%~10%3. 氨基酸营养状况良好的按0.8~1.2 g/(kg.d);严重消耗按 1.5~2.0 g/(kg.d)热氮比(非蛋白热卡和氮之比) 建议150:11 g 氮= 6.25 g 氨基酸能量底物不足时,1 g 氨基酸提供 4 Kcal 热量;能量底物充足,用来合成蛋白质建议选用11.4% 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I)500 mL,提供57 g 蛋白质(适宜输注时间为至少 4 小时)4. 电解质(钾)内科学:成人每日需钾3~4 g(75 ~100 mmol)用氯化钾来补大概要10% KCl 60 mL,一般40~60 mL终浓度不超过0.3%;补钾和补氯化钾不是一回事5. 电解质(钠)日需:氯化钠4.5~6 g0.9% NS 500 mL 含氯化钠4.5 g;需要时可用浓氯化钠(10%)6. 电解质(钙、镁、磷)短期不需补充,长期静脉营养或缺乏时补充日需一般补充量钙:2.5~5 mmol 10% 葡萄糖酸钙10 mL*1 支镁:8~12 mmol 25% 硫酸镁10 mL*1 支磷:10~30 mmol 格利福斯10 mL*1 支7. 谷氨酰胺肠细胞能量的来源,保护肠道屏障功能防止肠道菌群易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水溶性差,有助于胃肠粘膜修复及功能恢复日需:1.5~2 mL/kg 一般补充100 mL谷氨酰氨不能超过氨基酸量的20%参与肿瘤细胞代谢,恶性肿瘤患者慎重8. 水溶性维生素机体无水溶性维生素储备。
新生儿静脉营养新生儿营养是新生儿健康发展的基础,其中新生儿静脉营养又是一种特殊的营养方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新生儿静脉营养。
什么是新生儿静脉营养新生儿静脉营养是指医学专业人员将含有各种营养成分、经过严格处理后的膳食液体输注到新生儿体内。
这种营养方式被应用于需要静脉营养支持的新生儿,如新生儿出生后出现严重胃肠道问题(如出生缺陷、早产、并发症等)或暂时不能进食(如胃肠道手术后)等情况。
新生儿静脉营养的成分新生儿静脉营养需要提供新生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一些常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具体需要提供什么成分,需要根据每个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例如,对于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需要提供更高的能量和蛋白质;对于肝、肾疾病的早产儿,需要限制蛋白质和钠的摄入等。
新生儿静脉营养的方式新生儿静脉营养可以通过中心静脉和外周静脉途径输注。
外周静脉输注是从新生儿的头部或手臂静脉注入营养液,而中心静脉输注是将导管放入新生儿体内的大静脉中注入。
一般来说,中心静脉输注较为常用,因为它可以更精确地控制静脉营养液的输注速度,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新生儿静脉营养的时间新生儿的静脉营养时间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如早产儿可能需要2-3周的时间接受静脉营养支持,因为这些孩子的消化系统仍未完全发育。
对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婴儿,需要密切监测营养情况以及孩子的生长和发育状况,必要时可以调整静脉营养的方案。
新生儿静脉营养的优缺点新生儿静脉营养的优点新生儿静脉营养是一种可以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的方式,因为所有的营养成分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传递。
同时,由于新生儿在此期间可以避免进食带来的不适,可以很好地保障营养摄取。
新生儿静脉营养的缺点使用新生儿静脉营养也有其风险和不足。
静脉营养可以引起血糖和电解质的变化,需要密切监测。
同时,静脉营养需要使用导管进行输注,这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此外,不能连续接受静脉营养的新生儿需要额外的检查和照顾。
新生儿静脉营养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适应症:1,全静脉营养(TPN):所有营养物质均从静脉输入,适用于严重胃肠道畸形、NEC、顽固性腹泻、另有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儿,胃肠功能不成熟,特别就是有RDS者,不能耐受肠道内喂养,开始需要全胃肠道外喂养。
2部分静脉营养(PPN):部分经口喂养不足部分经静脉给入,生后能口服者尽量口服喂养,因可刺激胃肠激素释放,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的成熟。
相对禁忌症:黄疸、肝功能异常、循环衰竭、肾功能衰竭(BUN>12、5mg/L)、高脂血症、血小板减少、出生三天内的极低体重儿。
输入途径: 中心静脉或周围静脉热卡与液量供给:热卡:热卡主要分维持基础需要与生长两部分。
环境温度对早产儿能量消耗影响较大。
正常新生儿所需热卡为110kcal/kg、d,其中用于基础代谢50kcal/kg、d。
静脉营养过程中,非蛋白热卡达70kcal/kg、d可使体重增长,而在非蛋白热卡中,脂肪供热不应超过60%。
静脉营养短期应用50-60kcal/Kg/d即可。
如超过一周以上静脉营养应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热卡,如需每天增长15g /kg,则需100-120kcal/Kg/d。
早产儿TPN90 kcal/Kg/d,相当于经口喂养的120kcal/kg,d、单独增加热卡至120kcal/kg,d以上并不能成比例的增加体重。
但在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等均增加时,体重可成比例的增加,早产儿接受50kcal/Kg/d的非蛋白热卡(NPC),及2、5g/Kg/d的白蛋白,即可保持正氮平衡。
如非蛋白热卡(NPC)>70kcal/kg,d ,白蛋白2、7-3、5g/Kg/d早产儿生长可达宫内生长速度。
葡萄糖及脂肪为胃肠道外营养热能的来源。
热卡供给比例: 蛋白质20% ,碳水化合物35-50% ,脂肪40-50%。
液量与热卡供给之比值为1、5ml/1kcal1g。
全静脉营养的名词解释是全静脉营养,又称为全静脉输注(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简称TPN),是一种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以满足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通过口服获得营养的需求。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肠道功能丧失、手术后或患有严重营养不良以及肠道功能丧失等病症的患者。
全静脉营养液中包含了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全静脉营养是一项复杂的医疗技术,它需要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平衡、代谢情况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制定相应的全静脉营养方案,并监测患者的体征、血液指标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方案。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医生和护士需要密切配合,进行详细的操作和监测。
在全静脉营养中,蛋白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组织和骨骼的基本结构,也是体内许多生物化学反应所必需的酶、激素和抗体的主要成分。
因此,在全静脉营养中,蛋白质的摄入量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进行调整。
通常,蛋白质占全静脉营养总能量的10-20%左右。
除了蛋白质之外,碳水化合物也是全静脉营养中的重要组分。
碳水化合物主要提供能量,为身体提供运动和代谢所需的糖分。
在全静脉营养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约占总能量的55-70%。
常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包括葡萄糖、淀粉和蔗糖等。
此外,脂肪也是全静脉营养中必要的成分之一。
脂肪是能量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
全静脉营养中的脂肪通常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剂来提供,如脂肪乳剂。
脂肪的输注量通常占全静脉营养总能量的15-35%。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全静脉营养中的必需元素。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的平衡至关重要。
常见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B、C、D、E和K等,而矿物质则包括钠、钾、钙、镁、铁、锌等。
全静脉营养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
静脉营养一、概念指经静脉进入、糖、蛋白质、脂肪、电解质等人体必需的物质,以达到机体代谢及小儿生长发育所需。
静脉内营养----对不能耐受经口喂养的新生儿及早产儿提供足够的营养及代谢所需,从而大大提高了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及成熟度,并且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脑发育期(0—3岁)营养不良,可造成脑发育不良。
二、适应症1、经胃肠道摄入不能达到所需热量70%或估计不能经肠道喂养3天以上者,如消化道畸形手术前后、高位瘘。
2、消化道疾患、短肠综合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顽固性腹泻、胃肠道休息药。
3、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极低体重儿)经口喂养有呼吸困难、窘迫呼吸暂停、胃潴留及胃肠不耐受。
4、营养不良5、分解代谢增加、外伤、烧伤。
6、恶性肿瘤、消耗性疾病、补充营养、供给热量营养液的成分。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
蛋白质----是各种氨基酸借肽键连接起来的含氮高分子化合物。
用于静脉营养的氨基酸液至少含有8种AA.作用:保证热量供给的同时还能满足小儿生长和发育所需。
小儿专用氨基酸6.75%含有18种AA于成人氨基酸不同。
因小儿氨基酸液含足量胱氨酸、酪氨酸、牛磺酸、因成人AA中含甘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含量高,早产儿用后易起高苯丙氨酸高蛋氨酸血症,一般生后12-24小时应用。
1-2g/kg/d,按0.5g/kg/d速度匀速添加6.75%7.46ml 0.5 7ml/kg.脂肪乳脂肪乳30% 提供能量及必须脂肪酸必须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作用;为机体细胞脂类合成的附件,保证细胞膜的稳定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调节胆固醇代谢,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葡萄糖用于能量供给,在胃肠外营养液中非蛋白的能量来源。
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对输入葡萄糖的速度和量的耐受性不同,所以不同体重及日龄的新生儿葡萄糖的剂量及速度不同早产儿4-6mg/kg/分,1-2mg/kg/分速度逐渐增加最大量11-14mg/kg/分调节依血糖而定2.2-7mmol/L之间三大营养物质比例碳水化合物40-50% 脂肪30-35% 蛋白质10-15%电解质Na K Ca Mg d p (门冬氨酸钾镁)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9种B1.B2.B6.C烟酸,泛酸叶酸pp 1ml/kg脂溶性维生素四种vitA vitD2 vitE vitK1微量元素:Fe Zn 铜氟碘血浆禁忌症1.休克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未纠正,禁用营养液为目的补液。
新生儿静脉营养全解新生儿静脉营养是指在新生儿生长发育、维持能量代谢,及对外在创伤等有充分营养保障的情况下,通过静脉注射各种营养药物,以达到补充维持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的目的。
下面我们将全面解析新生儿静脉营养相关的内容,以期为广大家长提供参考依据。
静脉营养概述静脉营养的定义静脉营养是指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电解质等营养药物到静脉内,以维持或改变患者的营养状态。
静脉营养的原则静脉营养有以下原则:1.医学适用证明:静脉营养是针对有需要的患者,确定适用范围是非常重要的。
2.药物选择:必须根据不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体重等特征选择不同的药物。
3.药物剂量:药物剂量的选择需要根据临床状况调整。
4.使用方法:静脉营养需要采用严格的操作,确保营养药物在体内的分解和利用达到最佳效果。
适用范围静脉营养适用范围较广,包括消化道疾病、围手术期、肝脏疾病、肠系膜血管手术、肠胃瘘、恶性肿瘤、营养不良等患者。
新生儿静脉营养静脉营养的优势新生儿需要摄取的营养不能通过母乳或配方奶全部得到,这时静脉营养就成为了新生儿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
静脉营养的优势如下:1.满足营养需求:静脉营养有效补充了新生儿营养摄取的不足,帮助新生儿保持正常的生态平衡。
2.改善生命质量:静脉营养提供的营养成分更精细,更适应新生儿的生长需求,可以改善新生儿的生命质量。
3.减轻消化系统负担:静脉营养不需要通过肠道消化吸收,避免了新生儿肠道的消化负担,减轻了肠道压力。
静脉营养的营养成分新生儿静脉营养药物主要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及电解质等营养成分,下面我们将依次介绍各个成分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葡萄糖葡萄糖是新生儿最主要的能量来源,通过新陈代谢产生的 ATP 为新生儿提供生命所需的能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葡萄糖的输注不能过快过多,避免造成血糖过高的情况。
氨基酸氨基酸是新生儿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成分,它能够被新生儿细胞吞噬,并经过新陈代谢转化为体内所需的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