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13
2024年中华传统文化知识70题附答案(精选)1.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B)A .读到一本好书B .听到一段好乐曲2.《康熙字典》成书于哪个朝代?(B)A .秦朝B.清朝3.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A .通报消息B .娱乐健身4.“鼎”的最初用途是什么?(C)A .祭祀用礼器B .地位象征物C .烹煮器具5.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优先选择哪一本?(C)A .《史记》B .《论语》C .《庄子》6.“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B)A.21点至23点B .23点至凌晨1点C .凌晨1点至3点7.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D)A .狮子B.金钱豹C .河马D.长颈鹿8.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A)A .十面埋伏B .高山流水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B)A .孔子B .孟子10.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哪个更长?(B)A.咫B.尺11.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A .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无盛世12.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C)A.大都B.中都C .上都D. 燕都13.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A .人口数量B .政治地位14.“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下列哪组人物?(B)A .曹操、曹丕、曹植B .苏洵、苏轼、苏辙C .班彪、班固、班超15.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A .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B .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16.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A)A .儒家B .法家C .道家D .名家17.“美”字最初的含义是什么?(A)A .羊大即为美B .戴着头饰站立的人C .土地里生长的花朵D .远方茂盛的森林18.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睛“孔门四教”,具体指什么?(B)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B .文、行、忠、信19.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A)A .干B .戈20.《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什么?(B)A .花旦B .青衣图片21.《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A)A .上古B .崇尚C. 官名22.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A .孔子和孟子B.老子和庄子C .汉高祖和汉武帝D .周武王和周文王23.“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B)A .天文、地理、文学B .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C .孔子、孟子、老子D .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24.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哪种?(A)A . 阴文印B.阳文印25.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B)A .家弟家妹B .舍弟舍妹C .息弟息妹26.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哪种乐器?(B)A .鼓B.锣27.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哪里?(A)A .《弟子规》B.《三字经》C .《千字文》28.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C)A . 挂香包B .插艾蒿C .登高采菊D .喝雄黄酒29.“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B)A.十五岁B.二十岁30.河姆渡遗址位于哪个流域?(B)A.黄河流域B .长江流域图片31.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A)A .能B .不能32.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B)A .面部表情B .舞蹈动作C .器械表演33.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B)A .晚春B.仲夏3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
中国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哪四部作品?A.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B. 《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C. 《红楼梦》、《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D. 《红楼梦》、《西游记》、《金瓶梅》、《水浒传》答案:A2. 以下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圣诞节B. 春节C. 感恩节D. 情人节答案:B3.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A. 牡丹B. 玫瑰C. 菊花D. 荷花答案:A二、填空题4. 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______。
答案:火药5.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______朝。
答案:隋6.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五音是指宫、商、角、徵、______。
答案:羽三、简答题7. 简述中国春节的主要习俗。
答案: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给红包等,象征着辞旧迎新,祈求来年吉祥如意。
8. 描述中国传统婚礼中的“三拜九叩”仪式。
答案:“三拜九叩”是中国传统婚礼中的重要环节,新人需向天地、高堂(双方父母)及彼此三拜,每拜三次,共九次,以示对天地、长辈及配偶的尊重和敬意。
四、论述题9. 论述中国京剧的艺术特点。
答案:京剧是中国戏曲的代表,其艺术特点包括脸谱化的角色分类、夸张的表演手法、丰富的唱腔和音乐、以及高度程式化的动作和舞台设计。
京剧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分析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价值。
答案:中国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线条美、结构美和意境美著称。
线条流畅自然,结构均衡和谐,通过不同的笔法和墨色变化,展现出书法家的个性和情感。
书法作品不仅是文字的书写,更是一种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圣诞节B. 春节C. 感恩节D. 万圣节答案:B. 春节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不包括以下哪部?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史记》答案:D. 《史记》3.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是指什么?A. 五种不同的戏剧情节B. 五种不同的戏剧角色C. 五种不同的戏剧音乐D. 五种不同的戏剧道具答案:B. 五种不同的戏剧角色4.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艺术?A. 书法B. 京剧C. 茶艺D. 油画答案:D. 油画5. 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包括哪项?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所有以上答案:D. 所有以上二、填空题1. 请写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种主要哲学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儒家、道家、法家2. 中国的春节,也被称为__________。
答案:农历新年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__________是指通过诗词歌赋等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艺术。
答案:文学4. 中国的__________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以其精美的图案和色彩而闻名。
答案:刺绣5. 中国的__________是一种传统的棋类游戏,有着超过3000年的历史。
答案:围棋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答:中国茶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不仅仅是关于饮茶的行为,还包括了茶道、茶艺、茶宴等多种形式。
茶文化强调的是一种以茶为媒介的礼仪、交际和修身养性的活动。
在中国,茶被视为一种社交媒介,通过品茶、赏茶、交流茶艺,人们可以增进友谊、陶冶情操。
2. 描述中国春节的主要习俗。
答: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主要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守岁等。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通常用红纸写上吉祥的话语,然后贴在门框上,以期带来好运。
放鞭炮则是用来驱邪避凶,迎接新年的到来。
拜年是亲友间互相拜访,祝福对方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中国传统文化题库中国传统文化知识320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26题)(一)民风民俗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A.元宵B.饴糖C.腊八粥D.饺子2.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B)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A团圆美好B年年有余C更岁交子D五福临门4.下列哪个不是端午节的意义?(C)A.纪念屈原B.纪念伍子胥C.纪念范蠡D.纪念秋瑾5.下列哪个称号不是端午节的别称?(D)A.浴兰节B.女儿节C.地腊D.中天节6.三冥节指的是(B)A.鬼节五月节下元节B.清明节中元节下元节C.鬼节端午节中元节D.重阳节冥节下元节7.重阳节的传说和下列哪个人物有关?(A)A.恒景B.后羿C.王维D.张衡8.我国传统图案里以石榴象征(A)A.多子B.多福C.多寿 D.多财9.重阳节,人们有登高、赏菊、插茱萸和喝(A)的风俗。
A.菊花酒B.雄黄酒C.葡萄酒D.黄酒10.真正意义上的春联出现在(D)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1.下列哪一项不是“年初一,不吃稀”的意思(A)A.为了过好年B.为转变贫穷命运C.为避免下一年犯糊涂D.祈求来年新气象12.清明、中元、寒衣被称为三大鬼节,清明扫墓在(A)已成习俗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13.新娘出嫁时蒙上红盖头,最早的原因是(A)A.碍于兄妹身份B.红色彰显喜庆C.用于比魔驱邪D.遮挡新娘羞涩14.妈祖是中国海洋的保护神,对她的崇拜始于(C)A.隋代B.唐代C.宋代D.元代(二)民间艺术15.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
这指的是(A)A.景泰蓝B.彩陶C.琉璃D.铜鼎16.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B)A.苏绣B.顾绣C.蜀绣D.湘绣17.全部是浙江省的瓷窑是(A)A.瓯窑余杭窑婺州窑龙泉窑B.武义窑龙泉窑余杭窑临汝窑C.瓯窑婺州窑德清窑德化窑D.余杭窑龙泉窑临汝窑德清窑(三)中华地理18.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19.“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A东海B西域C南国D中原20.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A夷洲B流求C东番D台湾21.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22.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23.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A河南B甘肃C陕西D山东24.在中国名山中,五岳位置显著,其中“中岳”指的是(D)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25.我国古代元明时期的地图是(A)A.朱思本的《舆地图》B.《五岳真形图》与等高线的运用C.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D.贾耽及其《海内华夷图》26.古代地理中划分阴阳有一套理论,其中表述山川河流的“阴”是指(B)A.山南水北B.山北水南C.山南水南D.山北水北(四)汉子汉语27.“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28.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B)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29.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30.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A.60--70岁B.70—80岁C.80---100岁D.100岁以上31、“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A.《水浒传》B.《三国演义》C.《红楼梦》D.《西游记》32.“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A、李白《长干行》B、白居易《长恨歌》C、李煜《虞美人》D、李商隐《无题》33.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34.成语“偃旗息鼓”中的“偃”是指什么(C)A.摘下B.收起C.放倒D.转移3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自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之口(A)A.孔子B.老子C.孟子D.荀子36.“三折肱而成良医”,其中的“三”并非是实际数目,下列何种不是此用法?(D)A.三思而行B.九死一生C.百炼成钢D.二八佳人37.下列成语中,哪个不适应用来形容“美女”?(B)A.闭月羞花B.春花秋月C.沉鱼落雁D.国色天香38.“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是哪位人物的名言?(A)A.陈廷焯B.苏轼C.葛洪D.杜甫39.迄今所知,我国较成熟的最古老文字是(B)。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试题及解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A. 《论语》B. 《西游记》C. 《红楼梦》D. 《水浒传》解析:B. 《西游记》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的是:A. 个人主义B. 社会集体主义C. 平衡与和谐D. 发展与进步解析:C. 平衡与和谐3. 以下哪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A. 道家思想B. 佛教思想C. 共产主义思想D. 资本主义思想解析:A. 道家思想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A. 公平正义B. 忠诚孝顺C. 爱国主义D. 文学艺术解析:B. 忠诚孝顺5. “仁者爱人,智者爱自己”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A. 孔子B. 孟子C. 墨子D. 惠施解析:B. 孟子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个人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家庭观念和亲情关系。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僵化守旧的,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和谐发展,提倡人与自然的平衡。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平衡与和谐。
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伦理。
儒家思想中强调仁爱、孝道、忠诚等美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观念。
另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了多元元素。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吸收了多个民族的文化要素,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人们提供了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人民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的重要来源。
传统文化复习题传统文化复习题中国拥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智慧。
为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记忆,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传统文化的复习题。
1.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答案: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答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分别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
3. 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论语》是谁的作品?答案:《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行为记录。
4. 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指的是哪些文具?答案: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和砚。
5. 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四大菜系分别是哪些?答案:四大菜系分别是川菜、粤菜、鲁菜和苏菜。
6. 中国传统的音乐乐器古琴有多少根弦?答案:古琴有七根弦。
7. 中国古代的皇帝居住的宫殿叫什么?答案:中国古代的皇帝居住的宫殿叫紫禁城。
8. 中国传统的节日中,春节是哪一天?答案:春节是农历的正月初一。
9. 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什么?答案: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代宫殿和寺庙建筑。
10. 中国传统的绘画中,四大名家分别是谁?答案:四大名家分别是吴道子、顾恺之、文征明和唐寅。
通过以上的复习题,我们可以回顾和巩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智慧的结晶。
了解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还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思考方式。
传统文化的复习题不仅仅是为了检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通过思考和回答问题来激发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思考。
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精神和价值观的传承。
通过学习和理解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我们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来学习传统文化,如阅读经典著作、参观博物馆、欣赏传统艺术等。
同时,我们也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形式和艺术表达方式。
绪论1、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本质是什么?自然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人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只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自然属性。
文化是人类影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
文化是人类完善自己,改善自己的过程。
2、什么是广义的文化?什么是狭义的文化?文化结构四层说包括哪四个文化体系?试举例说明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赖以生错的物质精神存在的总和,又称“大文化”。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
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所以又称“小文化”文化结构四层:(1 )物态文化层约相当于物质文化,表现为物体形态,故称物态文化,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属实体文化。
(2 )制度文化层:指各种社会规范,它规定人们必须遵循的制度,反映出一系列的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准则。
(3 )行为文化层:多指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礼仪、民俗、风俗,即行为模式。
(4 )心态文化层: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等等。
这是文化的核心。
3、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什么时期的文化?指6 千年前的文化至鸦片战争(1840 年)时期的中国文化。
4、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怎么才能学好中国传统文化?目的:(1)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
(2)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
(3)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国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如果学习:(1)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2)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
(3)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第一章书P25思考题1(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1)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2)民族人口:a人口分布很不均衡。
b人口迁移相当频繁。
(3)地形地貌: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5%。
1、中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与航海导航密切相关?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答案)C
2、以下哪个节日与屈原有关,且有赛龙舟的习俗?
A. 中秋节
B. 清明节
C. 端午节
D. 元宵节
(答案)C
3、中国传统的“五行”理论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金
B. 木
C. 水
D. 风
(答案)D
4、下列哪种乐器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
A. 笛子
B. 琵琶
C. 二胡
D. 唢呐
(答案)B
5、中国书法的四种基本字体之一,以笔画瘦劲、结构严谨著称的是?
A. 楷书
B. 行书
C. 隶书
D. 草书
(答案)A
6、中国古代四大名绣之一,以苏州为中心,绣品精细雅洁,享有“天下第一绣”之称的是?
A. 湘绣
B. 蜀绣
C. 苏绣
D. 粤绣
(答案)C
7、中国传统节日中,人们有贴春联、放鞭炮、给压岁钱等习俗的是?
A. 重阳节
B. 中秋节
C. 春节
D. 元宵节
(答案)C
8、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于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屋顶形式,具有四条垂脊和一条正脊的是?
A. 悬山顶
B. 硬山顶
C. 歇山顶
D. 庑殿顶
(答案)D。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哪一个节日与月亮有关?A. 春节B. 清明节C. 中秋节D. 端午节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的传统艺术?A. 京剧B. 书法C. 油画D. 国画答案:C3.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主要选拔什么人才?A. 军事人才B. 政治人才C. 经济人才D. 科技人才答案:B二、填空题1.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也被称为______。
答案:农历新年2.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行书”是书法的一种风格,其特点是______。
答案:流畅自然3.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和印刷术。
答案:造纸术、火药、指南针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京剧的起源和发展。
答案:京剧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最初是由安徽的徽剧和湖北的汉剧传入北京后,与北京当地的戏曲形式融合,逐渐发展而成的。
京剧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达到鼎盛,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
2. 请列举三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
答案:1) 尊老爱幼:在家庭和社会中,尊重年长者,照顾年幼者。
2) 礼让三先:在公共场合,如乘车、走路时,应礼让老人、妇女和儿童。
3) 餐桌礼仪:在用餐时,应等待长辈先动筷子,不抢食,不浪费食物。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
答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它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艺术形式和社会习俗。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还能提供精神支撑和道德指导。
同时,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力量。
通过教育、媒体和各种文化活动,传统文化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对促进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考题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包括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和以下哪一项?A. 端午节B. 重阳节C. 元宵节D. 七夕节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京剧的四大行当?A. 生B. 旦C. 净D. 丑E. 末答案:E3. “礼之用,和为贵”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4. 以下哪个成语与“破釜沉舟”出自同一历史事件?A. 背水一战B. 草木皆兵C. 纸上谈兵D. 卧薪尝胆答案:A5. 中国古代的“六艺”是指?A. 礼、乐、射、御、书、数B. 琴、棋、书、画、诗、酒C. 诗、书、礼、乐、易、春秋D. 经、史、子、集、诗、赋答案:A二、填空题6. 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______。
答案:砚7.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答案:李白8. 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是______,它强调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
答案:中医9.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______。
答案:指南针10. 中国的京剧脸谱中,红色通常代表______。
答案:忠勇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
答案: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给晚辈压岁钱等,这些习俗体现了家庭团聚和辞旧迎新的意义。
12. 描述一下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
答案: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从甲骨文、金文发展到小篆、隶书,再到楷书、行书和草书。
书法不仅是文字的书写艺术,也反映了书写者的个性和情感。
四、论述题13. 论述中国茶文化的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强调茶的色、香、味和泡茶的技艺。
茶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影响,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茶艺、茶道,也体现在商业、外交和文化交流中。
五、案例分析题14. 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并探讨其反映的传统文化价值观。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圣诞节B. 感恩节C. 端午节D. 万圣节答案:C2. 中国的书法艺术起源于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A3.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的传统艺术?A. 京剧B. 剪纸C. 油画D. 皮影戏答案:C4.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以下哪一项?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印刷术答案:ABCD5. 以下哪个选项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A. 哥特式教堂B. 罗马斗兽场C. 故宫D. 金字塔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之一是________。
答案:京剧2. 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主要使用的工具是__________。
答案:毛笔3.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________朝代。
答案:隋4.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也称为__________。
答案:农历新年5. 中国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中,牛郎和织女一年中相会一次的日期是__________。
答案:七夕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的春节是农历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
(对/错)答案:对2. 中国的茶文化起源于唐朝。
(对/错)答案:错3. 中国传统的围棋是一种两人对弈的棋类游戏。
(对/错)答案:对4. 中国的京剧起源于清朝。
(对/错)答案:错5. 中国的春节习俗中,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
答案:中国书法起源于商朝的甲骨文,经过周朝的金文、秦朝的小篆、汉朝的隶书,到魏晋南北朝的楷书、行书、草书,逐渐发展成熟,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描述一下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习俗。
答案: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猜灯谜等,以庆祝团圆和丰收。
3. 请列举中国四大名著及其作者。
答案:《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
《中国传统文化》复习资料一单选题(共8题.总分值0分)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0分)A.文化现象B.文化事象C.文化思潮D.文化产品2.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称为()(0分)A.西夏B.西戎C.西狄D.西羌3.在世界占代文明中,占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毁灭了。
其重要原因是()(0分)A.与地理条件有关B.与气候条件有关C.与社会条件有关D.与生活条件有关4.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0分)A.会亲友B.家族饮宴C.祭祖扫墓D.散祭神5.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0分)A.金銮殿B.宗庙C.天坛D.明堂6.《阿房宫赋》的作者是()(0分)A.李白B.杜甫C.杜牧D.孟浩然7.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0分)A.生产工具B.生活溶具C.运输工具D.典籍8.中国文化的源泉是()(0分)A.三代文化B.先秦文化C.秦汉文化D.唐宋文化二多选题(共4题,总分值0分)9.下列各项中,属于《汉书•艺文志》所载与医学有关的“方技”有()(0分)A.医经B.经方C.神仙D.四诊E.卜算10.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湖泊水吞吐量急剧下降、中下游水患严重的原因有()(0分)A.过分追求眼前利益B.过分追求粮食生产C.过度拓宽湖泊面积D.大片地围湖造田E.土地沙化11.庄子哲学思想的宗旨在于个体精神解放,其最高表现是()(0分)A.逍遥B.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C.否认客观现实,强调超越的生活D.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E.兼爱非攻12.中国文化属于()(0分)A.民族文化B.国别文化C.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D.汉民族文化E.东方文化三判断题(共16题,总分值0分)13.猪是龙形象的来源之一。
(0分)()14.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合称“四神” (0分)()15.中国造型艺术注重写意的传统在彩陶、玉器艺术中己见端倪。
(0分)()16.易传》指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答案1.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 自强不息 (2. 厚德载物 (3. 实用主义(实践理性)(4. 超脱圆滑(辩证思维)2、自强不息得含义及其文化渊源。
5.简述汉字造字的六种基本方法。
1)象形2)指事3)会意4)形声5)转注,同义互训6)假借,同音替代。
6.“三皇五帝”正统的说法是指哪些人?三皇: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正统观点)五帝: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7.中国人为什么把自己称作“龙的传人”?龙最初是生殖图腾,后演化为政治图腾。
(1.首先是远古人生殖崇拜的结果。
(2.大国统治需要有某种神奇的强大超凡的力量的支助。
为人处世之道—君子观1.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的实质:爱人2.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义的实质:适宜3.礼是仁义的表现形式礼的实质:体仁行义的行为规范4.时中中庸之道:执两用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5. “知命” 尽人事而待天命11.简述儒家之“儒”的本质含义。
儒,含有不穷困、不为困难所吓倒,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人之意。
儒家的儒,正是这种不穷困、不为困难所吓倒,不断进取,1.“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2.“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3.启发式教学方法4.实事求是的学风14、儒家的理想人格——内圣外王内涵:内圣,指内心有深厚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修养,即内修圣人之德。
外王即外施王者之政,指把主体内在的修养所得,推广于社会,使天下道一风同。
用儒家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通过修身来齐家,进而治国平精神,是儒家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今天的脊梁。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16.道家思想的出发点是什么?杨子、老子、庄子的答案各是什么?出发点:全生避害杨朱的方法——逃离人世,遁迹山林。
老子的方法——遵道行事,自然无为。
庄子的方法——无待无我,避于仙境。
守;三是“不敢为天下先”。
19.庄子的理想人格——浑沌、神仙《应帝王》中有一个寓言:“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传统文化常识题库及答案1. 问: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什么?答: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2. 问: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书体是什么?答: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3. 问: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答: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4. 问:中国京剧的四大角色类型是什么?答:生、旦、净、丑。
5. 问:中国古代的“五经”指的是哪五部经典?答:《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6. 问:中国茶文化中的“六艺”指的是什么?答:茶艺、茶道、茶礼、茶器、茶宴和茶诗。
7. 问: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有哪些?答:借景、对景、障景、框景、漏景等。
8. 问:中国古代的“六艺”教育包括哪些内容?答:礼、乐、射、御、书、数。
9. 问: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的四大经典是什么?答:《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辨》。
10. 问:中国的传统建筑中,什么是“四合院”?答:四合院是中国传统住宅建筑的一种形式,由四面房屋围合而成,中间为院落。
11. 问: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什么划分的?答: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的,反映了一年中季节和气候的变化。
12. 问:中国的传统服饰中,什么是“汉服”?答:汉服是指汉族传统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包括深衣、襦裙、袍服等。
13. 问:中国传统的“五行”思想是什么?答:五行思想认为宇宙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并且这五种元素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
14. 问:中国的传统礼仪中,什么是“三拜九叩”?答:三拜九叩是一种传统的礼仪,表示对长辈或尊者的极大尊敬,通常在重要节日或祭祀活动中进行。
15. 问:中国的传统音乐中,什么是“五音”?答:五音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的基本音阶,包括宫、商、角、徵、羽。
16. 问:中国的传统绘画中,什么是“工笔”和“写意”?答:工笔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精细描绘技法,注重细节的刻画;写意则是一种注重表现画家情感和意境的绘画技法。
传统文化知识题库一、选择题1. 先秦时代, 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 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A. 射B. 御C. 礼D. 武2.经魏晋多名士, 有著名的竹林七贤, 《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B)A. 阮籍 B. 嵇康 C. 刘伶 D. 向秀3.“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为哪位诗人的作品?(D)A. 李白B. 杜甫C. 李商隐D. 李清照4. “豆蔻”是指(A)岁A. 十三B. 十五C. 十八D. 二十5.友谊的深浅, 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C)A. 莫逆之交B. 金兰之交C. 刎颈之交D. 点头之交6.鲁迅先生称(A)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A. 史记B. 汉书C. 三国志D. 资治通鉴7.“天道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C)A. 孟子B. 韩非子C. 荀子D. 老子8.魏晋时期, 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 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D)A. 嵇康B. 曹植C. 山涛D. 阮瑀9.“茕茕子立, 形影相吊”出自(C)A. 《出师表》B. 《答司马谏议书》C. 《陈情表》D. 《报刘一丈书》10. 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C)A. 周易B. 尚书C. 史记D. 尔雅11.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B)A. 慧思B. 慧能C. 神秀D. 玄奘12. 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C)①方今天下, 舍我其谁。
②朝闻道, 夕死可矣。
③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④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A.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B. 孟子孔子老子庄子C. 孟子孔子庄子老子D.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13. 西汉哪位皇帝在位是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A )A. 汉元帝B. 汉武帝C. 汉高祖D. 汉明帝14. 李贺在唐代诗坛被称为( D )A. 诗佛B. 诗仙C. 诗圣D. 诗鬼15.“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由谁提出的( A )A. 白居易B. 柳宗元C. 周敦颐D. 刘禹锡16. 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哪国人?(B)A. 秦国B. 楚国C. 魏国D. 赵国17. 我国历史上著名故事《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 B )A. 诸葛亮B. 蔺相如C. 曹操D. 越王勾践18. 下面哪个不是《易传》的内容:( B )A. 彖传B. 穀梁传C. 象传D. 文言传19. 下面哪个选项是”四书”的构成( B )A. 大学、中庸、论语、尔雅B.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 大学、孝经、论语、尔雅D. 大学、孝经、论语、孟子20.“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题库含答案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世代相传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道德、风俗、心志、制度等等各方面,作为中国人的你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国传统文化知识题库含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题库(一)一、选择题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2、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
这指的是:(A)A景泰蓝 B彩陶 C琉璃 D 铜鼎3、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4、“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6、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羊 D楚汉相争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A夷洲 B流求 C东番 D台湾9、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10、中国第一长洞是:DA王屋山洞 B赤城山洞 C青城山洞 D双河洞11、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12、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A河南 B 甘肃 C陕西 D山东13、苗族的传统乐器是:DA笙 B笛 C萧 D芦笙14、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BA蒿饼 B巧果 C汤圆 D竹筒饭15、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16、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AA丰收年景的6—9月 B每年秋天C清明后10天 D端午前3天17、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AA 5个B 6个C 7个D 8个18、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CA黄色 B 紫色 C红色 D蓝色19、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A 60岁B 100岁以上C 80---100岁D 70岁20、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D A西湖龙井 B太湖碧螺春 C庐山云雾 D铁观音21、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B A苏绣 B顾绣 C蜀绣 D湘绣2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23、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题库1. 中国的国粹京剧脸谱中,红色通常代表什么性格特征?A. 忠诚勇敢B. 阴险狡诈C. 刚直果断D. 智慧聪明答案:A2.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主角孙悟空,他的武器是什么?A. 金箍棒B. 七星剑C. 九齿钉耙D. 方天画戟答案:A3. 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为什么?A. 老人节B. 儿童节C. 教师节D. 青年节答案:A4.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A5. 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为什么?A. 情人节B. 元宵节C. 中秋节D. 端午节答案:A6.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西施是哪个国家的女子?A. 齐国B. 楚国C. 越国D. 吴国答案:C7. 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主要是为了纪念谁?A. 屈原B. 孔子C. 孟子D. 祖先答案:D8. 中国的传统乐器古筝有多少根弦?A. 16根B. 21根C. 25根D. 30根答案:B9.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时,人们常说的“拜年”是指什么?A. 放鞭炮B. 吃饺子C. 贴春联D. 互相祝贺答案:D10. 中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是在农历的几月几号?A. 十二月初八B. 十一月初八C. 十月初八D. 九月初八答案:A11.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医之一扁鹊是哪个朝代的人物?A. 春秋B. 战国C. 秦朝D. 汉朝12. 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时,人们常吃的食品是什么?A. 粽子B. 月饼C. 汤圆D. 饺子答案:C13.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时,人们常赏的是什么?A. 月亮B. 梅花C. 桃花D. 樱花答案:A14.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最初用于什么活动?A. 航海B. 军事C. 农业D. 占卜答案:D15. 中国的传统节日龙舟节是为了纪念谁?A. 屈原B. 孔子C. 孟子D. 老子答案:A16. 中国的传统节日寒食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A. 孔子B. 孟子C. 屈原D. 介子推答案:D17.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又称为什么?A. 鬼节B. 神节C. 佛节D. 仙节答案:A18. 中国的传统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民间俗称为什么?A. 小年B. 大年C. 中年D. 晚年答案:A19. 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时,人们常做的活动是什么?A. 登高B. 游泳C. 滑雪D. 赛马答案:A20. 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时,人们常做的活动是什么?A. 扫墓B. 赏花C. 划船D. 放风筝答案:A21.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时,人们常说的“嫦娥奔月”故事中,嫦娥吃了什么药?A. 长生不老药B. 返老还童药C. 忘忧草D. 灵芝答案:A22. 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时,人们常说的“牛郎织女”故事中,他们相会的桥梁是什么?A. 彩虹B. 银河C. 长江D. 黄河23.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时,人们常说的“屈原投江”故事中,人们为了避免鱼虾侵扰屈原的身体,做了什么?A. 撒米B. 划龙舟C. 放鞭炮D. 包粽子答案:D24.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时,人们常说的新年祝福语“恭喜发财”后面常接的一句是什么?A. 红包拿来B. 身体健康C. 万事如意D. 学业进步答案:A25. 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时,人们常说的一种猜谜游戏叫什么?A. 灯谜B. 字谜C. 诗谜D. 画谜答案:A由于篇幅限制,我将提供更多的题目和答案,但可能无法一次性达到100道。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一、单选题1.____,是中国形成辽阔版图的一个重要因素。
A、五河流域文化融合B、黄河文化向各地幅射C、长江文化向各地幅射D、南方文化向各地迁徒2.“二千年之政,秦政也”。
这里的秦政指的是____.A、贵族政治B、古代民主政治C、古代官僚政治D、以上三种政治的混合状态3.中国传统的“和”的起点和基础是____。
A、存异B、趋同C、守一D、无异4.____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创造出来的景观A、自然景色B、文化景观C、奇异地貌D、沙漠绿洲5.中国文化的进化是____,遣传因素较多,变异因素较少。
A、直线性B、跳跃性C、渐变性(传承性)D、突变性6.中国传统文化现象的特征是____。
A、智圆行方B、行规守矩C、极尽浪漫D、融汇贯通7.中国文化充满理性,这是一种“制天命而用之”的____。
A、分析理性B、实用理性C、非实用理性D、创造性8.____是宗族对中国古代政治的最要影响。
A、儒家治理B、家国同构C、宗族关怀D、宗产继承9._________是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分嫡庶亲疏的等级制度。
A、贵族制B、世袭制C、宗族制D、宗法制10.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__朝的____。
A、魏九品中正制B、秦三公九卿制C、唐三省六部制D、宋三省六部制11.中国哲学发展的高潮期是在____时代。
A、殷周B、近代C、宋明D、先秦12.人性论是中国________的主要理论之一。
A、道德主义B、人文主义C、理性主义D、人本主义13.战国时的墨家和名家提出的理论,标志中国曾出现____。
A、形式逻辑B、辩证逻辑C、伦理学D、自然哲学14.中国古代较为全面概括系统思想的观念是________。
A、道德观B、逻辑观C、阴阳观D、五行观15.佛教汉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____。
A、改变全部原来教义B、分化为大、小乘C、融合儒道思想D、自我完善16.社会背景相对于文化来说,主要发挥内在的作用,直接影响一个民族____的形成。
A、文化因素B、文化走向C、文化性格D、文化交流方式17.____时期,君主统治序列与宗族统治序列是合二为一的。
A、西周B、汉代C、东晋D、唐朝18.造成中国古近代出现“千年田八百主”这样一个奇特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
A、嫡长子继承财产B、多子分继财产C、小农经济思想D、土地兼并思想19.中国文化被誉为“乐感文化”,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传统习惯于用____的眼光看问题。
A、生命发展B、排恶崇善C、以悲为乐D、绝对差异20.中国画、书法中的“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观中____的典型表现。
A、虚短实长B、虚实相济C、心物对应D、虚实相抑21.孟子主要继承了孔子思想的____A、“礼”的思想B、“仁”的思想C、中庸思想D、天命观22.老庄哲学都以____为核心思想A、气B、阴阳C、道D、理23.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属于注重整体综合性研究的辩证思维。
这种思维侧重于事物的____。
A、数量分析B、实验结果C、功能研究D、实质分析24.“庄周梦喋”、“朝三暮四”说明庄子____的哲学思想。
A、神变B、相对主义C、虚无主义D、浪漫主义25.中国传统宗教观带有浓厚的功利味道,表现在A、出世求缘B、只求来世C、脱离现世D、现世实用26.中国传统绘画构图布景的主要特征是____。
A、不留空虚B、严格布局C、虚空之道D、集中视点27.中国文化系统保持动态性的其中一个表现是____。
A、具有完备的吸收外来文化的机制B、具有独特的时空观C、具有整一不变的思维结构D、具有稳定的历史观2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____的观点。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29.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最大特征,是追求____。
A、个人理想B、国家民主C、群体道德与和谐D、个人尊严与自由30.荀子提出化性起伪,因而主张____A、隆礼重法B、性恶论C、性善论D、四端说31、原始儒学经典中的“五经”是指____。
A、《诗》、《书》、《礼》、《乐》、《易》B、《诗》、《书)、《礼》、《论语》、《孟子)C、《论语》、《孟子》、《春秋》、《大学》、(中庸》D、《诗》、《书》、《礼》、《易》、《春秋》32.中国历史上开始实行郡县制的朝代是____。
A、秦朝B、宋朝C、元朝D、明朝33.国传统思维方式带有“月令”图式的特点,这个特点指的是____。
A、认为事物间存在着基于空间和时间上的普遍联系B、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互隔绝的C、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对立的D、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之间没有任何联系34.汉代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所谓“五常”指的是____。
A、仁、义、礼、智、信B、仁、义、礼、智、勇、C、忠、孝、仁、爱、信D、知、礼、义、廉、耻35.墨子“三表法”中的三个条件是____。
A、道器用B、人才学C、本原用D、法刑赏36.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其中“乡试”是在____举行的。
A、乡一级B、县一级C、州一级D、省一级37.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____。
A、朱熹B、王阳明C、张载D、陆象山38.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是指____。
A、殷商B、西周C、春秋战国D、秦朝39.文化是群体创造的,所体现的是群体本质,因而文化具有____。
A、超个人性B、历史性C、地域性D、民族性40、中国古代哲学中,提出“知行合一”说的是____A、朱熹B、孟子C、张载D、王阳明41.关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说法,下面认识正确的是____A、什么也不用做B、不生事扰民就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状况C、不做什么也就等于什么都做了D、做尽所有的事也就等于什么都没有做42.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____等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
A、仁、礼B、法、术、势C、兼爱D、无为43.《老子·五十八章》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句话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是____A、整体思维B、类比思维C、辩证思维D、抽象思维44.魏晋时期的玄学也被称为____A、新佛学B、新儒学C、新易学D、新道家45.与《老子》相比,《庄子》一书中所体现出的思想更倾向于____A、个体的精神自由问题B、社会的和谐问题;C、帝王的统治之术D、经济的发展问题46.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吸收道家和佛学思想方法而形成的学说被称为____A、理学B、玄学C、心学D、郑学47.在先秦诸子中,曾与儒家一起并称为显学的是____A、法家B、墨家C、道家D、兵家48.既主张“隆礼”,又要求“重法”的是____A、孔子B、老子C、孟子D、荀子49.主张“致良知”的是____A、朱熹B、张载C、周敦颐D、王阳明50.提出仁政说和性善论的是____A、孔子B、曾子C、孟子D、荀子51.“化性起伪”的命题源自____A、老子B、孔子C、荀子D、孟子5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句话体现的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是____A、仁义孝悌B、重义轻利C、谦和礼让D、真诚守信53.“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一语出自____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54、提出“心统性情”说的是A、张载B、孔子C、朱熹D、王阳明二、名词解释1.宗法制2.天人合一3.“仁”4.三纲五常5.直觉6.三才之道7. “月令图式”的思维方式8.人性论9.合理外推10.涅槃11. “致良知”12.民族思维方式13.本、原、用14.中和之美15.存异三、判断题1.文化是人的文化,包括个人文化和群体文化两种。
2.中国文化是封闭的文化,西方文化是开放的文化。
3、中西文化应该趋同。
4、中国传统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农耕自然经济。
5、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是易经。
5、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儒家和道家是最有名的,被时人称为“显学”。
6.二程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7.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
8.中国文化讲究不偏不倚,不讲个性。
9.宋明理学将道德提高为本体,重建了人的哲学。
10.中国历史上的三教是指儒、法、道三教。
11.庄子哲学是以追求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的本体论哲学。
12.玄学是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其宗旨是“贵无”,其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的思考。
13.子思主要发展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14.唐宋二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
15.道家的理想人格是:顺任自然,长生久视,修性养生,超迈逍遥。
16.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重人伦而轻自然、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的特点。
17.秦汉以后出现的道教是自然宗教。
18.宋明理学的三个主要派别是张载的气本论、朱熹的理本论和王阳明的心本论。
19.王阳明的心学的一大特点是“以正人心为本”。
20.刚健有为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一,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21.禅宗主张不立文字,当下自识本心,强调自性是佛,平常是道。
四、简答题1.简述文化的含义?2.简述华夏文化形成的过程。
3.中国传统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带来什么结果?4.在思维的属性方面,中西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5.简述孔子的仁学思想。
6.中国哲学的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及其共同点是什么?7.举例说明“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
8.试比较“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优劣。
9.惠能禅学的主要观点有哪些?10.为什么说秦以后宗法制已名存实亡?11.中国“月令图式”的辩证性包含什么意义?12.漫谈你个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可就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历史、现状等)13.简述孔孟荀人性论的区别。
14.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有哪些?15.中国古代的人文主义与欧洲的人文主义异同。
16.简述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17.简述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8.简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
19.试述中国的自然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0.如何理解《周易》所包含智慧。
(以乾坤两卦为例)21.试比较唐代文化与宋代文化有何不同?22.中国古代儒道互补系统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五、填空题1.文化是人类______和______的总和,也可以称之为____。
2. 可以将文化概括为四层次结构,即____、____、____和____。
3.中国多元文化的形成经历了____、____、____和____四个时期。
4.古代世界中比较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中国的____。
5.神话传说及民族学、民俗学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____、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
6.中国文化以汉为界,前为利用“____”拓疆期,后为利用“____”交流期。
7.理学“二程”指的是程颢和____。
8.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中国____朝的____制。
9.周易包括____和____。
10.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有一文一武两位圣人被人们崇拜和祭祀,其中“文圣”是孔子,而“武圣”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