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与大学英语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4
以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导向的第二课堂建设分析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指学校以外的、为学生提供不同于正规课程的教育和培养的一种课堂活动。
它包括学生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科研创新、竞赛获奖等各种形式。
而以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导向的第二课堂建设,就是在这些活动中注重英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一建设进行分析。
学生社团活动是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社团活动涵盖了各个领域,比如文学社、演讲辩论社、外语社等。
这些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英语应用的平台。
在文学社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英文文学作品、举办英语演讲比赛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而在演讲辩论社中,学生可以通过模拟联合国、模拟法庭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校应该积极支持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参与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志愿服务也是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良好途径。
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学生可以与外国志愿者、外国学生或外国人士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
学生可以参与到国际组织举办的志愿者活动中,与外国志愿者一起共事,向他们学习英语交流的技巧,同时也可以通过实际的交流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科研创新也是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书写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竞赛获奖也是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参加各类英语竞赛,比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口语比赛等,学生可以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英语水平,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英语交流能力。
而且,通过竞赛获奖,学生还可以获得一定的荣誉和奖励,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英语。
在第二课堂中拓展大学英语学习摘要:教学模式的改革趋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构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延伸和扩展。
该文就构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理论依据、必要性以及如何构建第二课堂分别做了阐述。
关键词:建构主义第二课堂拓展性学习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11 构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理论依据和必要性1.1 理论依据第二课堂活动基于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
jonassen(1995)指出建构主义核心内容:人的知识是由个人构建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这种构建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1]。
在教学中,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都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处于核心作用,教师是有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在教学中起到中介的作用。
学习者学习的过程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主动参与所给信息的诠释与理解,从而实现意义构建的过程。
1.2 必要性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目前很多高校都实行大班制教学,学时相对较少,学生在有限课时内很难有机会得到锻炼。
为此,课堂学习之外,如何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更有效地运用语言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构建多样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很有必要。
2 如何建设大学英语第二课堂2.1 组织管理和教师指导大学生对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热情很高,但缺乏自主管理和自主组织活动的经验,有必要给予组织管理方面的指导。
比如,我们将第二课堂拓展性活动纳入学院大学英语改革实践项目中,在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协调下,成立协调小组,有学院大学英语教研部门指导和协助开展,下设大学英语社团组织安排各项活动。
每学期制定详细的计划、目标和实施步骤,每一项活动都安排教师给予指导。
2.2 第二课堂形式及实施第二课堂实行层次化、多样化、自主化的英语教学扩展性活动。
以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导向的第二课堂建设分析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的不断开放,英语成为了现代社会最为普及的语言,尤其是对于我国大学生而言,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已经成为进入社会必备的一项技能。
因此,大学英语教育要突破课堂教学的限制,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提升,而第二课堂的建设便成为了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高的另一种有效途径。
第二课堂是指学校以课外活动为基础,弥补正式教育不足,为学生提供满足个人兴趣爱好、提高综合素质的学习机会的课外学习领域。
第二课堂不仅是放松自己的必要形式,更是一种建立自信,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对于大学生而言,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还可以通过参加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文化节等活动,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
首先,通过英语角的交流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能够迎接更高层次的英语口语考试,如雅思口语、托福口语等。
而且,在英语角中,学生可以通过与外教以及其他国际学生互动交流,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习俗,体验不同的语言环境和语言学习方法。
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通过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更可以锻炼自己的英语演讲能力和公众演讲能力。
在比赛中,学生需要充分准备,选择适合自己的话题,练习演讲技巧,并且需要在主持人、评委、观众面前进行演讲,这种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
最后,在英语文化节等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参观英语国家文化展览、参加英语电影和音乐会等形式,了解不同英语文化的传统、历史、艺术等方面,如音乐、绘画、摄影以及文学等,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英语文化,提高其对于英语文化的理解以及吸收能力。
总之,通过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英语应用能力,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实际能力,更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组织能力。
以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导向的第二课堂建设分析随着人才市场日趋竞争激烈,以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逐渐成为就业及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相信许多大学都开设了英语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
那么,如何以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导向,来建设第二课堂呢?首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建设,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
例如,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他们需要解决的是英语口语和听力方面的问题。
因此,在第二课堂课程中,应该开设与此相关的课程,如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训练、英语电影鉴赏等。
通过这些内容的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其次,要保证课程的质量。
选择专业的老师,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课前准备充分,这些都是保证课程质量的关键。
在建设第二课堂时,应该招聘资深的英语教师或者优秀的英语母语人士来担任授课,确保学生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英语教育。
此外,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也需要严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进行设计;课前准备也非常重要,老师应提前备好教材,准备好教案、备课笔记,避免出现漏洞,确保课堂顺利开展。
再次,要注重课堂互动,打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英语学习必须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此,教师需要注重课堂互动,给学生充足的机会练习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英语应用能力。
同时,营造积极的氛围和参与度也非常重要,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答题比赛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建设第二课堂还需要着眼于平台建设和多元化发展。
在平台的建设方面,学校可以利用其自身的资源,如校园电视台、学生广播站、网络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资源。
此外,在发展上,应该多样化,开设更多类型的课程,如英语写作、英语翻译、英语阅读、英语文学等,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拓展和提升。
总之,以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导向的第二课堂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诉求,并注重课程的质量和教学氛围的营造。
2012年3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Mar.2012第29卷第3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Vol.29No.3《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策略张珊珊,简远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州510420)摘要:本文阐述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策略的关系,并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为例,分析了在“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功夫在外”的教学模式下,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定。
本文认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平台,有助于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转换,必须在大学教学改革中得到重视。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学策略;第二课堂;教学改革收稿日期:2012-01-19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44X (2012)03-0104-03作者简介:张珊珊(1975-),女,四川崇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英美文学。
简远超(1942-),男,湖南郴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与文化、英语教学法。
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于2007年正式颁布施行。
该文件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做了不同的表述,其中的一种表述把大学英语课程分为基于课堂教学的课程和基于网络和计算机教学的课程。
基于课堂教学的课程由教师面授完成,基于网络和计算机教学的课程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
在这种课程设置的条件下,教师面授课时比传统课程设置条件下的教师面授课时有所减少,学生接受有指导的英语技能训练的时间也相应减少;学生在课外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成了教学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因此,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相对应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
顾名思义,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是指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活动之外,教学单位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而开展的各种英语学习活动,例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写作比赛等等。
浅析第二课堂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运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形式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创新。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但是随着第二课堂的出现,这一切都有了新的可能性。
第二课堂不仅仅是课外活动,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第二课堂的运用进行浅析。
一、第二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1. 增强学科间的交叉性大学英语课程通常包括听说读写四个部分,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外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比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还可以促使学生参与到不同学科的交叉性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2.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课堂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如英语角、英文报刊社、英语演讲比赛等。
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拓展学生的视野大学英语课程在教学中除了传授语言知识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通过第二课堂的活动,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国外文化、社会风貌、国际动向等,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国际意识。
1. 英语角英语角是指由学生自发组织的一个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这里进行口语交流、讨论学习问题等。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将英语角作为课外延伸的一部分,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自由的学习平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演讲比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式,通过参与英语演讲比赛,可以激励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的活动,可以通过班级活动、学校活动等方式来激励和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英语学习活动中,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学习中。
3. 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关于我校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意义分析【摘要】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对提升学生英语水平、拓宽英语应用领域、促进综合素质提升、增强竞争力以及推动英语教学改革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文在介绍了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背景和研究目的后,着重分析了这一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通过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学生能够在校外拓展英语学习和运用的机会,提高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
这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本文强调了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重要意义,展望了未来我校的发展方向,并呼吁学校继续推动这一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关键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提升学生英语水平、拓宽英语应用领域、综合素质提升、综合竞争力、英语教学改革、重要意义、发展方向、推动开展。
1. 引言1.1 介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背景在我校,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学校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人才,而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具有重要的地位。
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往往只接触到基础的英语教学,而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机会,拓宽英语应用领域,提高语言水平和交流能力。
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也可以促进学校英语教学改革,探索更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提升他们的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发展。
1.2 说明文章的研究目的说明本文旨在分析我校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意义,通过对提升学生英语水平、拓宽学生英语应用领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增强学生综合竞争力、和带动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我校未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旨在突出我校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展望未来我校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发展方向,同时强调我校应继续推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英语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策略探究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大学英语教育也逐渐转向多元化、实践性教学。
第二课堂作为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重视和关注。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探索和运用,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综合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概念、教学意义以及教学策略方面展开探讨。
一、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概念大学英语第二课堂,顾名思义就是指大学生在课程安排以外,开展的与英语学习相关的教学活动。
这些活动通常包括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剧社、英语读书会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第二课堂旨在通过多样性、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学习空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1. 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内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它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不同形式的英语表达和运用,拓展英语学习的领域,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通常是以小组形式展开的,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与他人交流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国际交流意识通过参与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到国际化的教学内容和交流机会,增强自身的国际交流意识,提高英语交际能力,从而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
1.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第二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多样性,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出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比如可以开展英语角、英语歌曲比赛、英语剧表演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既可以提高英语能力,又可以在娱乐中感受到英语的魅力,从而更有动力地学习英语。
2. 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在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可以通过学生自愿组建俱乐部、参与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参与提高参与度和积极性。
关于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与大学英语教学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英语课堂第二课堂开展现状大学英语教学论文摘要:本文探索了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开展现状,指出了英语第二课堂教育具有优化语言实践环境,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环境的积极作用,总结了英语第二课堂教育实施的效果和经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既掌握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
近几年来,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开展和深入,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英语教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相比仍存在诸多问题,而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如何切实提高大学生英语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思想过分强调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忽略语言能力的培养。
旧的英语教学大纲过度强调阅读,并成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忽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应试教育色彩浓厚。
这导致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上重点讲授词汇、语法知识点,学生以机械记忆为主,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和引导,使相当数量的学生患上了“外语聋哑症”。
“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等特有名词的应运而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听说等实际应用能力的欠缺。
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同于其它科目的学习,它不仅需要有足够的通过课堂学习而获得的语言输入,还需要有足够的机会在适当的情景语境下进行语言输出的练习与实践,继而达到巩固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和提高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
大力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是一个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英语第二课堂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真实环境与条件。
英语第二课堂是指为学生在课外进行有序语言实践活动提供环境和指导。
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对外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学生能够把课上所学用于实践,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实践中的问题反过来指导和激励课上学习,学与用互相加强、互为动力。
作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英语第二课堂的充分开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教学目标的实现,推动大学英语教学,而且有利于丰富校园与文化生活,活跃英语学习的校园氛围,更有利于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
1.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现状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起步较晚,发展很快,效果很好,空间很大。
早期的英语活动形式比较单一,组织的形式多以学生社团(大学生英语俱乐部)发起,挂靠系部的形式为主,缺乏系统的指导和统一规划,没有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英语第二课堂对于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体现。
然而近几年来,我校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归功于语言文化学院领导对开辟与建设第二课堂的高度重视和校团委领导下的大学生英语俱乐部的不断成熟与壮大。
我院领导在抓好第一课堂建设和改革的同时,致力于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和发展,组建学科辅导团队,积极发动青年教师,形成固定的成员,为参加各类竞赛的学生专门辅导,把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加大了投入,在启动我校英语改革工程时,加强英语第二课堂建设被定为一项重要的子工程。
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第一和第二课堂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在我校的实施。
1.1大学生第二课堂教育模式的实施及效果。
语言文化学院加强了对英语角,大学生英语俱乐部举办的英语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并先后成功举办了口语技能竞赛、大学生英语风采大赛两大赛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我院以全国大学生“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为契机,组建兴趣小组,指定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指导参赛学生,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专项技能。
在全国性的英语竞赛和比赛当中,认真组织好竞赛的初赛组织工作,做好选拔最优秀的学生代表我校参赛,以彰显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展现我校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风采,扩大我校的影响力。
大学英语部组织我校学生先后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西门子杯”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等在全国大学生中具有很高的影响力的、全国性的高水平英语竞赛,不断取得突破性的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各类竞赛的参赛人数和获奖人数逐年增加,我校大气科学系02级林娜同学在2005“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江苏赛区)决赛中以绝对优势获得一等奖,综合得分在三名获一等奖的选手中排位第一,并代表江苏省参加了全国总决赛获得优秀奖,实现了我校学生参加英语演讲类比赛中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改写了该奖项的一等奖一直由少数高校包揽的历史。
2007年我院04级秦岭同学获得了江苏省一等奖,2008年我校08级应用物理专业赵骉同学获得三等奖,07级国商英语专业蒋欣获得优胜奖。
大学英语部由于出色的组织表现和取得的突出成绩,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证书,多位参赛选手的辅导教师获得优秀辅导教师荣誉称号。
同时,我院还组织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提高了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2008年我校共有870名学生参赛,我院英语专业的黄戈同学获得B类一等奖;05级气候专业徐婉筠同学获得C类特等奖;07级财务管理专业的赵畅获得C类一等奖。
我院主办的“语言文化周”已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品牌。
我校建立了大学生活动中心,为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专门场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文化氛围,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也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和学风建设都更上了一个台阶。
1.2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化语言实践环境。
我院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积极扩展英语第二课堂的范围,优化语言实践环境,精心打造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内容和形式,致力于打造具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特色的英语第二课堂基地。
我院利用无线电波播音系统,创办了“空中英语课堂”,在课余时间,结合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英语听说学习内容,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英语学习方法讲座,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并扩大知识面和提高深度难度,使英语第二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随着我校大学英语教改工程的实施和深化,我校网络自主学习中心顺利建成并已经投入使用,广大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心,可以利用大量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英语水平,运用适当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进行自主英语学习,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为第一课堂中由于大班教学中很难解决的个性差异所造成的“好的吃不饱,差的撑肚皮的”难题,使第二课堂成为了补差补缺、因材施教的场所。
语院先后聘请了多名外籍教师担任大学英语口语、视听、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原汁原味的英语课堂和英语学习环境。
语院还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如外教讲座、名师讲座、学习方法讲座等。
为了加强学生四级后的英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我院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过四级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选修课程,如英语口译班、英语实用能力培训班、英语提高班,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兴趣,选择包括跨文化交际、外教口语、视听等课程在内的选修课程,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建立起了多方位、立体化的第二课堂活动基地。
但是我校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提高之处和巨大的拓展空间。
2.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与大学英语教学2.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环境,为第二课堂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英语第二课堂虽然对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第一阵地仍然是第一课堂,第一课堂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所以,为进一步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为第二课堂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必须深化大学英语教改工程,充分利用不断改进教学环境,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我校目前已经拥有英语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自主网络学习中心等先进的教学设施,但是目前的利用并不是很充分,应该在今后的第二课堂建设中,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教学设施丰富英语第二课堂的形式和内容,提高英语第二课堂的效率,进而反作用于第一课堂教学。
2.2重视英语第二课堂,加大投入。
目前我国各个高校对于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
抓好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对于推动学校学风建设和促进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公认。
很多学校大力拓展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了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估中,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学校加强了对英语第二课堂的重视程度,加大了投入力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搞好了英语第二课堂建设。
大学英语部在英语第二课堂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发挥了外籍教师和大学英语部教师对英语第二课堂的指导作用,为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加强了对英语角活动的指导,邀请外籍教师进行指导,努力使英语角的活动特色鲜明,并成为学生进行自由语言表达、思想交流、运用实际语言交际能力进行英语会话、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场所,使每学年的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和开展有规划,有组织,有投入。
2.3创造浓厚的英语学习环境。
我们发扬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联合各相关部门和学生社团,努力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创造具有南京信息工程的大学特色的英语第二课堂系列活动,进而推动我校学风建设。
在继续保持和加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传统三大板块(英语角、宣传窗、讲座)基础上,联合团委和学生英语社团应该不断发掘新的英语第二课堂的形式,丰富英语第二课堂的内容。
同时利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有利时机,积极响应学校提出的实施“五个一”英语学习工程的号召,使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有目标,有计划,有实效,有成果。
未来可开展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包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学生英语活动月”系列活动,包括各类英语竞赛(英语小品,口语,写作,翻译,英文卡拉OK,英文书法,知识问答,词汇)、学习交流活动(校际英语学习交流活动)、电影赏析、学术讲座(外教讲座周,四、六级名师讲座等)、英语游园、大型英语文艺晚会,等等。
创办“大学生英语学习报”使其成为我校大学生展现英语才能和学习成果、了解英语学习和英语动态、交流英语学习体会心得的主要途径之一。
加大校际间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交流,和兄弟院校交流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经验,联合举办大型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
建立内容丰富的大学英语学习网站,加强和搞好我校英语学习网站建设,已经具备了各个方面的条件,是适应和深化大学英语教改工程的需要和重要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