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解问题复习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21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解决问题复习资料姓名()1、商店进来12千克白菜7.8元,每千克白菜多少元?2 、每个计算器14.5元,张老师买计算器,付了100元,找回27.5元,他买了几个计算器?3、货车6.4小时行驶288千米,客车3.4小时行驶212.5千米。
哪种车的速度快?快多少?4、一根电线长89.2米,第一次用去25.3米,第二次用去43.7米,还剩多少米?5、林场里种了一些杨树和柳树共526棵,比柳树的3倍少26棵。
柳树有多少棵?6、花园宾馆上半年烧煤125.2吨,下半年比上半年节约12.8吨。
全年烧煤多少吨?7、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12厘米和14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最多是多少厘米?最少呢?(边长为整厘米数)8、买3枝铅笔比买1枝圆珠笔多花0.5元,每支圆珠笔3.4元,每支铅笔多少元?9、一根6.4米长的彩带,每1.4分米剪一段做蝴蝶结,这根彩带可以做多少个这样的蝴蝶结?10、一只蝴蝶0.5时飞行3.9千米,一只蜜蜂的飞行速度是这只蝴蝶的2.4倍。
这只蜜蜂每时飞行多少千米?11、班委去买奖品,1.8元的奖品买了25份,2.5元的奖品买了15份。
(1)买这两种奖品一共花去多少元?(2)他们带了100元。
应找回多少元?(3)余下的钱还想买20份0.8元的奖品,够吗?12、长方形游泳池占地600平方米,长30米,游泳池宽多少米?13、小明家离学校11.25千米,他每天骑车上学,往返一次共需1.5时,小明平均每时行多少千米?14、郭晶晶以领先第2名帕卡琳娜37分的优势进入到最后一跳,吴敏霞则落后帕卡琳娜1.32分,排名第三。
下面是三名运动员最后一跳的得分。
郭晶晶:65.25分,帕卡琳娜:80.10分,吴敏霞:82.80分。
(1)最后一跳前,吴敏霞落后郭晶晶多少分?(2)谁是冠军,谁是亚军,谁是第三名?15、妈妈买了9.5千克的苹果,交给售货员30元,找回7.20元,买苹果花了多少元?每千克苹果多少元?16、一桶豆油2.5千克35.00元,另一桶豆油3千克又加小瓶0.5千克共48.30元。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知识与题型讲解 考点46 三定问题(定点、定值、定直线)一.求定值问题常见的方法有两种:①从特殊入手,求出定值,再证明这个值与变量无关.②直接推理、计算,并在计算推理的过程中消去变量,从而得到定值. 二.直线定点问题的求解的基本思路如下:①假设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整理为关于x 或y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 ②利用0∆>求得变量的取值范围,得到韦达定理的形式;③利用韦达定理表示出已知中的等量关系,代入韦达定理可整理得到变量间的关系,从而化简直线方程;④根据直线过定点的求解方法可求得结果. 三.解答圆锥曲线的定点、定值问题的策略:1、参数法:参数解决定点问题的思路:①引进动点的坐标或动直线中的参数表示变化量,即确定题目中核心变量(通常为变量k );②利用条件找到k 过定点的曲线0(),F x y =之间的关系,得到关于k 与,x y 的等式,再研究变化量与参数何时没有关系,得出定点的坐标;2、由特殊到一般发:由特殊到一般法求解定点问题时,常根据动点或动直线的特殊情况探索出定点,再证明该定点与变量无关.考点题型分析考点题型一 定值【例1】(2022·北京丰台区·高三一模)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长轴的两个端点分别为(2,0),(2,0)A B -(1)求椭圆C 的方程;(2)P 为椭圆C 上异于,A B 的动点,直线,AP PB 分别交直线6x =-于,M N 两点,连接NA 并延长交椭圆C 于点Q .(ⅰ)求证:直线,AP AN 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ⅱ)判断,,M B Q 三点是否共线,并说明理由.【答案】(1)2214x y +=;(2)(ⅰ)证明见解析;(ⅱ)是,理由见解析.【解析】(1)由题意得2,c a e a ===,所以2221==-=c b a c ,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2214x y +=.(2)(ⅰ)证明:设00(,)P x y ,因为P 在椭圆C 上,所以220014x y +=.因为直线AP 的斜率为002y x +,直线BP 的斜率为002y x -, 所以直线BP 的方程为00(2)2y y x x =--. 所以N 点的坐标为008(6,)2y N x ---.所以直线AN 的斜率为0000822622y x y x --=-+-. 所以直线,AP AN 的斜率之积为: 20200022000021422122442x y y y x x x x ⎛⎫- ⎪⎝⎭⋅===-+---. (ⅱ),,M B Q 三点共线.设直线AP 斜率为k ,易得(6,4)M k --. 由(ⅰ)可知直线AN 斜率为12k -,所以直线AN 的方程为1(2)2y x k=-+. 联立22440,22,x y x ky ⎧+-=⎨=--⎩可得22(44)80k y ky ++=.解得Q 点的纵坐标为221kk -+, 所以Q 点的坐标为222222(,)11k kQ k k --++.所以,直线BQ 的斜率为22220122221kk k k k--+=--+,直线BM 的斜率为40622k k --=--. 因为直线BQ 的斜率等于直线BM 的斜率, 所以,,M B Q 三点共线. 【举一反三】1.(2022·陕西宝鸡市·高三二模(文))已知椭圆C :22221x y a b +=(0a 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G 是椭圆上一点,12GF F △的周长为6+.(1)求椭圆C 的方程;(2)直线l :y kx m =+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且四边形OAGB 为平行四边形,求证:OAGB 的面积为定值.【答案】(1)221123x y +=;(2)证明见解析.【解析】(1)因为12GF F △的周长为6+,所以226a c +=+,即3a c +=+.又离心率c e a ==a =3c =, 2223b ac =-=.∴椭圆C 的方程为221123x y +=.(2)设()11,A x y ,()22,B x y ,()00,G x y ,将y kx m =+代入221123x y+=消去y 并整理得()2221484120kxkmx m +++-=,则122814km x x k +=-+,212241214m x x k-⋅=+, ()121222214my y k x x m k +=++=+,∵四边形OAGB 为平行四边形,∴()1212,OG OA OB x x y y =+=++,得2282,1414km m G k k ⎛⎫-⎪++⎝⎭, 将G 点坐标代入椭圆C 方程得()223144m k =+, 点O 到直线AB的距离为d =12AB x =-,∴平行四边形OAGB 的面积为12S d AB m x x =⋅=-=====. 故平行四边形OAGB的面积为定值为2.(2022·四川遂宁市·高三二模(文))如图,已知椭圆C :()22211x y a a+=>的左焦点为F ,直线()0y kx k =>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且0FA FB ⋅=时,3k =.(1)求a 的值;(2)设线段AF ,BF 的延长线分别交椭圆C 于D ,E 两点,当k 变化时,直线DE 与直线AB 的斜率之比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求出定值;若不是定值,请说明理由. 【答案】(2)为定值5.【解析】(1)设()00,A x y ,则()00,B x y --,由题意得焦点为()F所以,()()2220000001FA FB x y x y x y a ⋅=⋅--=--+-.当0FA FB ⋅=时,有222001x y a +=-.联立222,1,y kx x y a =⎧⎪⎨+=⎪⎩得220221a x k a =+,2220221k a y k a =+,从而22222222111a k a a k a k a +=-++.将k =222413a a a =-+,所以()231a a =>,故a =(2)由(1)知,()F ,椭圆C :2213x y +=.设AD:00x x y y +=C :2233x y +=,得(2002200310x x y y y y ⎡⎤+⎢⎥+--=⎢⎥⎢⎥⎣⎦. 而220033x y +=,即()22000050y x y y y +--=,从而D y =.同理BE:00x x y y =E y =从而5E D E D y y y y +=-.于是00000055E D DE E D E D y y y k kx x x -====⋅=-.所以DE ,BC 的斜率之比为定值5.考点题型二 定点【例2】(2022·河南月考(文))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两焦点为()11,0F -,()21,0F ,点P 在椭圆C 上,且12PF F △(Ⅰ)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Ⅱ)点M 为椭圆C 的右顶点,若不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l 与椭圆C 相交于,A B 两点(,A B 均不是椭圆C 的右顶点),且满足AM BM ⊥,求证:直线l 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答案】(Ⅰ)22143x y +=;(Ⅱ)证明见解析,定点坐标为2,07⎛⎫ ⎪⎝⎭.【解析】(Ⅰ)由椭圆的对称性可知:当点P 落在椭圆的短轴的两个端点时12PF F △的面积最大,此时122b ⨯⨯=,解得:b = 由222a b c =+得:2314a =+=.∴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22143x y +=. (Ⅱ)设()11,A x y ,()22,B x y ,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m =+,联立22143y kx mx y =+⎧⎪⎨+=⎪⎩得:()()222348430k x mkx m +++-=,则()()222264163430m k k m =-+->,即22340k m +->,122834mk x x k ∴+=-+,()21224334m x x k-=+. ()()1212y y kx m kx m ∴=++()221212k x x mk x x m =+++()2223434m k k-=+.椭圆的右顶点为()2,0M ,AM BM ⊥,0MA MB ∴⋅=,()()1212220x x y y ∴--+=,即()121212240y y x x x x +-++=, ()()2222234433434m k m k k --∴+++2164034mkk ++=+.整理可得:2271640m km k ++=, 解得:12m k =-,227km =-,(1m ,2m 均满足22340k m +->). 当2m k =-时,l 的方程为()2y k x =-,直线l 过右顶点()2,0,与已知矛盾; 当227k m =-时,l 的方程为27y k x ⎛⎫=- ⎪⎝⎭,过定点2,07⎛⎫⎪⎝⎭,∴直线l 过定点,定点坐标为2,07⎛⎫⎪⎝⎭【举一反三】1.(2022·黑龙江大庆市·高三一模(理))已知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C :222210)x ya b a b+=>>(,短轴长为1.(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如图,已知点2(,0)3P ,点A 是椭圆的右顶点,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不同的两点,E F ,,E F 两点都在x 轴上方,且APE OPF ∠=∠.证明直线l 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坐标.【答案】(1)22143x y +=;(2)证明见解析,(6,0).【解析】(1)由22221b a c a c b ⎧=⎪-=⎨⎪-=⎩得21b a c ⎧=⎪=⎨⎪=⎩,所以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22143x y +=.(2)当直线l 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不同的两点分布在x 轴两侧,不合题意. 所以直线l 斜率存在,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m =+. 设11(,)E x y 、22(,)F x y ,由22143x y y kx m ⎧+=⎪⎨⎪=+⎩得222(34)84120k x kmx m +++-=, 所以122834km x x k -+=+,212241234m x x k-=+. 因为APE OPF ∠=∠,所以0PE PF k k +=,即121202233y y x x +=--,整理得1212242()()033m kx x m k x x +-+-= 化简得6m k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6(6)y kx k k x =-=-, 所以直线l 过定点(6,0).2.(2022·全国高三月考(文))已知斜率为的34的直线l 与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交于点,A B ,线段AB 中点为()11D -,,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为椭圆C 的长轴长的716倍. (1)求椭圆C 的方程;(2)若点,,,P Q M N 都在椭圆上,且,PQ MN 都经过椭圆C 的右焦点F ,设直线,PQ MN 的斜率分别为12,k k ,121k k +=-,线段的中点分别为,G H ,判断直线GH 是否过定点,若过定点.求出该定点,若不过定点,说明理由.【答案】(1)22143x y +=;(2)过定点,31,4⎛⎫ ⎪⎝⎭.【解析】设()()1122,,,A x y B x y , 则12122,2x x y y +=-+=,且2222112222221,1x x x x a b a b+=+= 两式相减得2222121222x x y y a b --=-即2121221212y y y y b x x x x a+-⋅=-+-, 即222324b a -⋅=-,所以2234b a =又直线l 的方程为()3114y x -=+, 令0x =,得74y =所以772,2,164a ab ⨯===, 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22143x y +=.(2)由题意得()1,0F ,直线,PQ MN 的方程分别为()12()1,1y k x y k x =-=-,设()()3344,,,P x y Q x y ,联立122(1)143y k x x y =-⎧⎪⎨+=⎪⎩,得()22121213484120k k k xx +-+-=,所以212341834x k k x +=+,则2211221143,3434k k G k k ⎛⎫- ⎪++⎝⎭同理2222222243,3434k k H k k ⎛⎫- ⎪++⎝⎭所以12221212221212221233334344443434GH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 由121k k +=- 得()11314GH k k k =++, 所以直线GH 的方程为221111221134334434k k y k k x k k ⎛⎫⎛⎫+=++- ⎪ ⎪++⎝⎭⎝⎭整理得()21133144y k k x ⎛⎫=++-+ ⎪⎝⎭, 所以直线GH 过定点31,4⎛⎫ ⎪⎝⎭.考点题型三 定直线【例3】(2022·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如图,已知抛物线21:2C y x =直线2y kx =+交抛物线C 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1)证明:OA OB ⊥;(2)设抛物线C 在点A 处的切线为1l ,在点B 处的切线为2l ,证明:1l 与2l 的交点M 在一定直线上.【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1)设211,12A x x ⎛⎫ ⎪⎝⎭,222,12B x x ⎛⎫ ⎪⎝⎭, 把2y kx =+代入212y x =,得2240x kx --=. 由韦达定理得122x x k +=,124x x =-.()22211221212111,,0224OA OB x x x x x x x x ⎛⎫⎛⎫∴⋅=⋅=+= ⎪ ⎪⎝⎭⎝⎭. 所以OA OB ⊥ (2)212y x =,y x '∴=, 故经过点211,12A x x ⎛⎫ ⎪⎝⎭的切线1l 的方程为:()211112y x x x x -=-, 即21112y x x x =-,① 同理,经过点222,12B x x ⎛⎫ ⎪⎝⎭的切线2l 的方程为:22212y x x x =-,②21x x ⨯-⨯①②,得12122y x x ==-. 即点M 在直线:2l y =-上.【举一反三】1.(2022·浙江温州市)已知抛物线()2:20C x py p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2,直线:2l y kx =+交抛物线于()11,A x y ,()22,B x y 两点.(1)求抛物线C 的标准方程;(2)过点A ,B 分别作抛物线C 的切线1l ,2l ,点P 为直线1l ,2l 的交点.(i)求证:点P 在一条定直线上;(ii)求PAB △面积的取值范围.【答案】(1)24x y =;(2)(i)证明见解析;(ii))⎡+∞⎣. 【解析】(1)抛物线()2:20C x py p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2, 可得2p =,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24x y =.(2)联立方程组24,2x y y kx ⎧=⎨=+⎩消去y 得,2480x kx --=, ∴124x x k +=,128x x =-由24x y =得,12y x '=,所以切线PA 方程为()111112:l y y x x x -=- 切线PB 方程为()22221:2l y y x x x -=- 联立直线PA 、PB 方程可解得1222x x x k +==,1224x x y ⋅==-. (i)所以点P 的坐标为()2,2k -.所以点P 在定直线2y =-上(ii)点P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2d =所以AB ==PAB △的面积为()322214422PABS d AB k =⋅==+△ 所以当0k =时,PABS 有最小值PAB△面积的取值范围是)⎡+∞⎣.2.(2022·云南昆明市·昆明一中高三月考(理))已知点P 是抛物线2:2C x y =上的动点,且位于第一象限.圆222:()0O x y r r +=>,点P 处的切线l 与圆O 交于不同两点A ,B ,线段AB 的中点为D ,直线OD 与过点P 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交于点M .(1)求证:点M 在定直线上;(2)设点F 为抛物线C 的焦点,切线l 与y 轴交于点N ,求PFN 与PDM △面积比的取值范围. 【答案】(1)证明见解析;(2)1,22⎛⎫ ⎪⎝⎭. 【解析】(1)设2,2m P m ⎛⎫ ⎪⎝⎭,其中0m >,显然切线l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 由22x y =,求导得:y x '=,所以切线l 的斜率为m , 因为D 是弦AB 的中点,所以OD l ⊥,所以直线OD 方程:1y x m=-, 联立方程1y x m x m⎧=-⎪⎨⎪=⎩,得1y =-,所以点M 在定直线1y =-上. (2)由(1)知切线l 的方程:2()2m y m x m -=-,化简得:22m y mx =-, 令0x =,得20,2m N ⎛⎫- ⎪⎝⎭,又10,2F ⎛⎫ ⎪⎝⎭,2,2m P m ⎛⎫ ⎪⎝⎭, 联立方程221m y mx y x m ⎧=-⎪⎪⎨⎪=-⎪⎩,得()()3222,2121m m D m m ⎛⎫- ⎪ ⎪++⎝⎭,而()211||124PFN S FN m m m ==+,()()()2232221||22181PDM m m m S PM m m m +=-=++, 所以222122PFN PDM S m S m ⎛⎫+= ⎪+⎝⎭,令222t m =+>,得1102t <<, 则22111221,22PFN PDM S t S t t -⎛⎫⎛⎫⎛⎫==-∈ ⎪ ⎪ ⎪⎝⎭⎝⎭⎝⎭,所以PFN 与PDM △面积比的取值范围为1,22⎛⎫ ⎪⎝⎭.。
学生会常见面试问题与答案(50题)1. 你对学生会是怎么看的?对于学生会你有什么想法?学生会是一个集体,我们学生会每一个成员都要时刻维护学生会的优良形象,做好模范带好头。
要时时以身作则,处处树立榜样,秉公办理各类事情,不能有丝毫的私心,要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完善自己,促进工作。
不但在同学们中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而且要让同学们充分信任学生会,这一切要求我们努力努力再努力。
当然,这一切都要首先从我自己做起,经得起检验与考验。
2. 你为什么要加入学生会?回答这个问题时,一定要积极正面,说白了从两点说就行:一是为了锻炼自己多学东西让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二是为大家服务,为系里做点什么。
个人觉得从这两点答就行。
如果你是要加入哪个部门,具体问到哪个部门了你就在多少就这个部门大一点。
3. 你觉得你的优势是什么?会一些特长了更好,不会了,可以这样回答。
我有三颗心作为我的优势:细心、热心、耐心。
等。
4. 如果你竞选的部门人太多,你又很优秀,要把你调到其他部门,你愿意去么?这个根据你的意愿了,语言给完善下就行。
很多时候也会就一些你竞选的部门提一些问题,你在这之前要多了解下这些部门回答也就没问题了。
祝福你朋友。
5. 谈谈你对自己的认识。
(以组织部为例)该问题主要考察新生是否有培养和发展的潜力,组织部不是一个组织活动的部门,它的职责主要是负责对各班团支部团费收缴,团员证的注册与团员档案管理工作。
督促支部过好组织生活,对各班团支部组织生活,团队活动的指导和评估。
负责完成院团总支交办的其它事务等等。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组织部的工作非常琐碎,需要塌实有能力和有一定头脑的学生担任!所以组织部招人更看重你是否稳重、有想法、有文笔,是否自信、能独立开展团会的能力等!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拣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特长,切不可有什么说什么,要说重点。
6. 既然你想入组织部,那你对组织部有什么认识?这个问题考察的是新生对组织部的认识,可以这样回答:根据我对组织部短暂的了解,我发现组织部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各班团支部团费收缴,团员证的注册与团员档案管理工作。
六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解决问题应用题带答案解析一、苏教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六年级下册应用题1.会议大厅里有10根底面直径0.6米,高6米的圆柱形柱子,现在要刷上油漆,每平方米用油漆0.5千克,刷这些柱子要用油漆多少千克?2.一种压路机滚筒,直径是1.2米,长3米,每分钟转10周,每分钟压路多少平方米?3.圆柱形的无盖水桶,底面直径30厘米,高50厘米。
(1)做这个水桶至少需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得数保留两位小数)(2)如果在这个水桶中先倒入14.13升的水,再把几条鱼放入水中,这时量的桶内的水深是21厘米,这几条鱼的体积一共是多少?4.一堆圆锥形小麦,量得它的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是1.2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0.6吨,这堆小麦重多少吨?(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5.张华家有一只底面直径40厘米、深50厘米的圆柱形无盖水桶,这只水桶盛满了水,把水倒入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50厘米的长方体玻璃鱼缸内,水会溢出吗?请用喜欢的方式解答,(水桶和鱼缸的厚度都忽略不计)6.一种儿童玩具﹣陀螺(如图),上面是圆柱体,下面是圆锥体,经过测试,只有当圆柱直径4厘米,高5厘米,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时,才能旋转时又稳又快,试问这个陀螺的体积是多大?(保留整立方厘米)7.如图,圆柱形(甲)瓶子中有2厘米深的水,长方体(乙)瓶子里水深6.28厘米,将乙瓶中的水全部倒入甲瓶,甲瓶的水深是多少厘米?8.在比例尺是1∶1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房子长8厘米,宽6厘米,这间房子实际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9.以小强家为观测点,量一量,填一填,画一画。
(1)新城大桥在小强家________方向上________m处。
(2)火车站在小强家________偏________(________)°方向上________m处。
(3)电影院在小强家正南方向上1500m处。
请在图中标出电影院的位置。
(4)商店在小强家北偏西45°方向上2000m处。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7.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归纳】1、割补法2、倒推法3、找规律【典例讲解】例1.池塘里有一块浮萍,每天长一倍,如果二十天长满池塘,那么()天长到池塘的四分之一?A.4B.5C.18D.10【分析】此题用逆推的方法解答,浮萍的面积每天长大一倍,20天浮萍长满整个池塘,所以19天长满半个池塘,18天就可以长满池塘的.【解答】解:20﹣1﹣1=18(天)答:经过18天浮萍可长满池塘的.故选:C.【点评】做这道题,要理解浮萍的面积每天长一倍,长满的前一天就是一半,再往前推一天就可以长满池塘的.例2.甲、乙、丙三人共有图书195本,甲拿15本给乙,乙拿20本给丙,丙拿30本给甲,则此时甲、乙、丙手中的图书一样多,那么原来甲有70本图书.【分析】根据题意,利用逆推法:因为最后三人图书一样多,所以每人图书本数为:195÷3=85(本);这是丙给甲30本后的,给之前应为:甲:85﹣30=55(本),乙:85本,丙:85+30=115(本);乙拿20本给丙前:甲:55本;乙:85+20=105(本),丙:115﹣20=95(本);甲拿15本给乙前:甲:55+15=70(本),乙:105﹣15=90(本),丙:95本.据此解答.(也可根据变化,只计算甲的本数.)【解答】解:195÷3=85(本)丙给甲30本后前:甲:85﹣30=55(本)乙:85本丙:85+30=115(本)乙拿20本给丙前:甲:55本乙:85+20=105(本)丙:115﹣20=95(本)甲拿15本给乙前:甲:55+15=70(本)乙:105﹣15=90(本)丙:95本答:原来甲有70本.故答案为:7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逆推法解决问题,关键根据题意求出给书之前各自的数量.例3.(□﹣30)×4+50=150,□里填55.√(判断对错)【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都减去50,再除以4,最后再加上30即可求出□里填的数,再和55比较即可.【解答】解:(150﹣50)÷4+30=100÷4+30=25+30=55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数量,从后向前进行推理,根据加减乘除的逆运算思维进行解答.例4.有一袋大米,第一次取出全部的一半多1.5kg,第二次取出余下大米的一半少2kg,最后袋中的大米还剩20kg,这袋大米原来重多少千克?【分析】根据题意,利用逆推法,第二次取出余下大米的一半少2kg,最后剩20千克大米,则第二次取之前为:(20﹣2)×2=36(千克);第一次取出全部的一半多1.5kg,则第一次取之前为:(36+1.5)×2=75(千克).【解答】解:[(20﹣2)×2+1.5]×2=[18×2+1.5]×2=[36+1.5]×2=37.5×3=75(千克)答:这袋大米原来重75千克.【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逆推原理,关键根据取之后的质量求取之前的质量.例5.四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100人,如果从一班分10名学生到二班,这时两个班的人数就相等,两班原来各有多少名学生?【分析】因为总人数不变,先用“100÷2”求出后来两个班的人数,然后加上10即一班的人数;减去10即二班的人数;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00÷2=50(人),一班:50+10=60(人);二班:50﹣10=40(人);答:一班有学生60人,二班有学生40人.【点评】抓住两个班总人数不变,求出后来两个班的人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共9小题)1.池塘里某种水草生长极快,当天的水草数量是它前一天的2倍,又知10天长满池塘,则()天长了池塘.A.4B.6C.8D.92.(□﹣4)×8=64,在□里应填()A.12B.8C.63.小丁丁想了一个数,把这个数除以6再减去3后得数是5,小丁丁想的这个数是()A.12B.48C.15D.244.池塘里的睡莲每天以2倍的速度增长,经过8天就可以长满整个池塘,第()天长满半个池塘.A.4B.7C.5D.65.一个数加上7,乘以7,减去7,再除以7,结果还是7,这个数是()A.7B.8C.9D.16.()乘21,再除以21,结果还是21.A.21B.42C.637.在方框里填入适当的数.[3.6+(13.3﹣8.8)×□]÷0.36=50()A.3.2B.32C.3208.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14.7()[(1.6+1.9)×0.4]=10.5A.+B.﹣C.×D.÷9.小利从家带来鸡蛋,第一天吃了全部的一半又半个,第二天吃了余下的一半又半个,第三天再吃余下的一半又半个,恰好吃完.小利从家带了()个鸡蛋.A.10B.7C.13D.9二.填空题(共8小题)10.一个数加上8得到一个和,用和乘8得到一个积,用积减去8得到一个差,最后用这个差除以8,结果还是8,那么这个数是.11.有一篮鸡蛋,第一次取出全部的一半还多1个;第二次取出余下的一半少3个,这时篮子里还剩下20个鸡蛋.篮子里原有鸡蛋个.12.一位同学使用计算器算题,最后一步应加上11,但他却除以11了,因此得到的错误结果是10,正确的答案应该是.13.一本故事书,小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一半,第二天看了剩下的一半,还有48页没看.这本书共有页.14.一袋大米,第一天吃去它的一半少2千克,第二天吃去剩下的一半多2千克,还剩下10千克,这袋大米原有千克.15.陈小明买一支钢笔用去所带钱的一半,买一本笔记本又用去2元,这时还剩18元,陈小明原来带了元.16.某人去银行取款,第一次取了存款的一半多50元,第二次取了余下的一半多100元.这时他的存折上还剩1250元.他原有存款元.17.一筐苹果,把它们三等分后还剩2个苹果,取出其中两份,将它们三等分后还剩2个;然后再取出其中两份,又将这两份三等分后还剩2个,则这筐苹果至少有个.三.判断题(共4小题)18.一个数加上2,减去3,乘以4,除以5,等于24,那么这个数是31..(判断对错)19.一条毛毛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8天能长到40厘米,长到10厘米时是第6天.(判断对错)20.一个池塘种有睡莲,睡莲每天成倍生长,已知30天能长满全池,15 天能长满半池.(判断对错)21.小兰在计算24除一个数时,把被除数十位上的“8“看成“3“,结果得到的商是267,余数是22,正确的商应是270.(判断对错)四.应用题(共9小题)22.王奶奶上街卖一篮鸡蛋,第一天卖了一半还多1个,第二天卖了剩下的一半还多1个,第三天卖了剩下的一半还多1个,篮子里剩下5个鸡蛋,王奶奶的篮子里原来有多少个鸡蛋?23.小明看一本课外书,每天都比前一天多看5页.第四天看了50页.小明第一天看了多少页?24.明明看一本漫画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一半,第二天看了剩下页数的一半还多10页,第三天看了10页,这时还剩5页.明明看的这本漫画书一共有多少页?25.一个数的4倍除以24,再加上20,再减去3.5等于18,求这个数是多少?26.甲、乙、丙三人共有270元,如果甲借给乙15.6元,又借给丙25.5元以后,三人的钱就一样多,甲、乙、丙三人原来各有多少钱?27.妈妈买来一些水果糖,小华吃掉一半后又多吃了两粒,第二天也是这样吃了剩下的一半再多吃两粒,第三天又吃了剩下的一半再多吃两粒,第四天打开糖盒时,里面只有4粒了,妈妈究竟买了多少粒水果糖?28.甲、乙、丙三个小朋友各有纸花若干朵.如果甲按乙现有的纸花个数给乙,再按丙现有的纸花个数给丙之后,乙也按甲、丙现有的纸花个数分别给甲、丙,最后丙也按同样的方法给了甲和乙纸花,这时他们三人都有72朵纸花.原来三人各有多少朵纸花?29.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一半多6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一半少20米,第三天修了30米,最后还剩14米没修.这条路长多少米?30.小明有一些糖果,拿出糖果的一半又2颗分给小东,拿出剩余的一半又3颗给小张,还剩下4颗,问小明原来一共有多少颗糖果?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1.【分析】此题采用逆推法解答.当天的水草数量是它前一天的2倍,又知道10天长满池塘,那么9天长到池塘的,则8天长到池塘的,据此解答.【解答】解:因为当天的水草数量是它前一天的2倍,且10天长满池塘,那么9天长到池塘的,则8天长到池塘的,故选:C.【点评】此题如果按常规来做,会很麻烦,也不易推出答案,因此一改常规,从后先前推算,很容易得出结果.2.【分析】(□﹣4)×8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运用逆推的方法,先用64除以8求出(□﹣4)的差是多少,再加上4即可求出□的数.【解答】解:64÷8+4=8+4=12□里面应填12.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先找出计算顺序,然后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加减法的互逆关系逆推求解.3.【分析】从结果出发,最后算的是减法,求出被减数是5+3=8,8是商,求被除数为8×6,得出结果,由此顺序列出综合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5+3)×6=8×6=48答:小丁丁想的这个数是48.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注意利用逆推的方法求得结论.4.【分析】此题用逆推的方法解答,睡莲的面积每天以2倍的速度增长,8天睡莲面积=7天睡莲面积×2,8天长满整个池塘,所以7天长满半个池塘.【解答】解:因为睡莲面积每天以2倍的速度增长,从半个池塘到长满整个池塘,仅需1天的时间,所以这些睡莲长满半个池塘需要:8﹣1=7(天);故选:B.【点评】做这道题,要理解睡莲的面积每天长一倍,长满的前一天就是一半.5.【分析】从后向前来推算,①“除以7,结果还是7”,则前一个数是7×7=49;②“减去7等于49”,则前一个数是49+7=56;③“乘以7等于56”,则前一个数是56÷7=8;④“加上7,等于8”,则原来的数是8﹣7=1.【解答】解:(7×7+7)÷7﹣7=8﹣7=1;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逆推的思想,即从后向前一步步推出.6.【分析】从结果往前推算,先用结果21乘21,求出除以21之前的数是多少,再除以21,即可求出原来的数是多少.【解答】解:21×21÷21=441÷21=21所以是:21乘21,再除以21,结果还是21.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从结果向前推算即可.7.【分析】[3.6+(13.3﹣8.8)×□]÷0.36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然后算中括号里面的加法,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根据加减法的互逆关系,以及乘除法的互逆关系,逆着运算的顺序,从结果向前推算进行求解.【解答】解:[3.6+(13.3﹣8.8)×□]÷0.36=50所以[3.6+(13.3﹣8.8)×□]=0.36×50=18因为:3.6+(13.3﹣8.8)×□=18即3.6+4.5×□=18所以:4.5×□=18﹣3.6=14.4因为4.5×□=14.4所以:□=14.4÷4.5=3.2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也可以把选项中的数字分别代入算式,然后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出结果,找出结果是50的即可求解.8.【分析】先把中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得:[(1.6+1.9)×0.4]=1.4,因为1.4×10.5=14.7,据此即可填空;【解答】解:[(1.6+1.9)×0.4]=1.4,因为1.4×10.5=14.7,所以14.7÷[(1.6+1.9)×0.4]=10.5;故选:D.【点评】先求出中括号里的得数,然后根据三个数的大小,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即可.9.【分析】根据最后篮内的鸡蛋个数是0,那第二天吃完后余下的鸡蛋的个数是0.5×2,第一天吃完后余下的鸡蛋的个数是(1+0.5)×2=3,同样道理可以求出原有鸡蛋的个数.【解答】解:0.5×2=1(个)(1+0.5)×2=3(个)(3+0.5)×2=7(个)答:小利从家带了7个鸡蛋.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运用逆推的方法,求出每次吃完后余下的鸡蛋的个数,由此即可得出答案.二.填空题(共8小题)10.【分析】从后向前来推算,①“除以8,结果还是8”,则前一个数是8×8=64,;②“减去8等于64”,则前一个数是64+8=72;③“乘以8等于72”,则前一个数是72÷8=9;④“加上8,等于9”,则原来的数是9﹣8=1.【解答】解:(8×8+8)÷8﹣8=72÷8﹣8=1答:这个数是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考查了逆推的思想,即从后向前一步步推出.11.【分析】根据逆推原理,第二次取之前有(20﹣3)×2=34(个),第一次取前有:(34+1)×2=70(个),即原来有70个鸡蛋.【解答】解:[(20﹣3)×2+1]×2=[17×2+1]×2=35×2=70(个)答:篮子里原有鸡蛋70个.故答案为:70.【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运用逆推的方法,求出每次卖蛋后余下的鸡蛋的个数,由此即可得出答案.12.【分析】利用逆推方法,一个数除以11得10,这个数为:10×11=110,正确结果应该加11,所以结果应为:110+11=121.【解答】解:10×11+11=110+11=121答:正确答案为:121.故答案为:12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逆推法解决问题,关键根据题意找对方法.13.【分析】从后向前逆推,第二天没看前有48×2=96(页);同理第一天没看前,即原来有96×2=192(页);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48×2=96(页)96×2=192(页)答:这本书共有192页.故答案为:192.【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数量,从后向前进行推理,根据加减乘除的逆运算思维进行解答.14.【分析】从后向前逆推,第二天没吃前有(10+2)×2=24(千克);同理第一天没吃前,即原来有(24﹣2)×2=44(千克);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0+2)×2=12×2=24(千克)(24﹣2)×2=22×2=44(千克)答:这袋大米原有44千克.故答案为:44.【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数量,从后向前进行推理,根据加减乘除的逆运算思维进行解答.15.【分析】陈小明用自己所带钱的一半买一支钢笔,则剩下的一半即是一本笔记本2元加上最后剩下的18元,所以陈小明原来带的钱数为(18+2)×2=40元.【解答】解:(18+2)×2=20×2=40(元);答:陈小明原来带了40元.故答案为:40.【点评】明确买一本笔记本用去的2元加上最后剩下的18元即是陈小明所带钱的一半是完成本题的关键.16.【分析】最后剩下的1250元是第二次取完剩下的钱数,于是可以求出第一次取完剩下的钱数,即:(1250+100)÷=2700(元);那么他原有存款(2700+50)÷.【解答】解:[(1250+100)÷+50]÷,=[2700+50]÷,=5500(元);答:他原有存款5500元.故答案为:5500.【点评】此题用倒推思想,从结果出发,向前一步步推算即可.17.【分析】根据题意,如果增加4个苹果,那么第一次恰好三等分,而且每份比原来多2个苹果.第二次,第三次也是如此.第三次分成的每一份比原来多2个苹果,又由于第二次分成的两份苹果,总数是偶数,所以第三次分成的每一份,苹果数都是偶数,因此,第三次分成的每一份至少是4个苹果.第二次分成的每一份至少是:4×3÷2=6(个),第一次分成的每一份至少是:6×3÷2=9(个),从而这筐苹果至少是:9×3﹣4=23(个).据此解得.【解答】解:如果增加4个苹果,那么第一次恰好三等分,而且每份比原来多2个苹果.第二次,第三次也是如此.第三次分成的每一份比原来多2个苹果,又由于第二次分成的两份苹果,总数是偶数,所以第三次分成的每一份,苹果数都是偶数.因此,第三次分成的每一份至少是4个苹果.第二次分成的每一份至少是4×3÷2=6(个),第一次分成的每一份至少是6×3÷2=9(个),从而这筐苹果至少是9×3﹣4=23(个)答:至少有23个.故答案为:23.【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得出结果.三.判断题(共4小题)18.【分析】此题应从后向前推算,除以5等于24,在没有除以5以前是24×5=120.乘4以后是120,那么在没有乘4之前是120÷4=30.减去3以后是30,在减去3之前是30+3=33.加上2是33,在没加2之前是33﹣2=31,解决问题.【解答】解:24×5÷4+3﹣2=30+3﹣2=31;答:这个数是31.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数量,从后向前进行推算,根据加减乘除的逆运算思维进行解答.19.【分析】根据题意知道,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8天能长到40厘米,逆推知道7天就长到20厘米,6天就长到10厘米,由此得出答案.【解答】解:第8天能长到40厘米,第7天能长到:40÷2=20(厘米)第6天能长到:20÷2=10(厘米)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运用逆推的方法,不难得出答案.20.【分析】用逆推的方法解答,睡莲的面积每天长大一倍,30天睡莲面积=29天睡莲面积×2,30天长满整个池塘,所以29天长满半个池塘,由此判断.【解答】解:因为睡莲面积每天增大1倍,从半个池塘到长满整个池塘,仅需1天的时间,所以这些睡莲长满半个池塘需要:30﹣1=29(天);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做这道题,要理解睡莲的面积每天长一倍,长满的前一天就是一半.21.【分析】由题意可知:除数是24,商是267,余数是22,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求出此时的被除数,然后把这个被除数的十位上的3改为8,再根据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求出正确的商,然后与270比较.【解答】解:267×24+22=6408+22=6430正确的被除数是64806480÷24=270正确的商是270,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本题先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求出看错后的被除数,再根据除法的计算方法求解.四.应用题(共9小题)22.【分析】根据题意,运用逆推原理,三天后篮子里的鸡蛋剩5个,则第三天卖之前是:(5+1)×2=12(个);同理第二天卖之前为:(12+1)×2=26(个),则原来有:(26+1)×2=54(个).【解答】解:{[(5+1)×2+1]×2+1}×2={[6×2+1]×2+1}×2=(13×2+1)×2=27×2=54(个)答:王奶奶的篮子里原来有54个鸡蛋.【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运用逆推的方法,求出每次卖蛋后余下的鸡蛋的个数,由此即可得出答案.23.【分析】根据题意,利用逆推原理,第四天看了50页,则第三天看了50﹣5=45(页),第二天看了45﹣5=40(页),第一天看了40﹣5=35(页).【解答】解:50﹣5﹣5﹣5=35(页)答:小明第一天看了35页.【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逆推问题,关键根据题意,从第四天开始,向前推,直到推出第一天所看页数.24.【分析】本题运用逆推法,第三天看了10页后,剩5页,没看之前是:5+10=15(页);第二天看了剩下页数的一半还多10页,剩15页,没看之前是:(15+10)×2=50(页);第一天看了全书的一半后剩50页,没看之前是:50×2=100(页).【解答】解:(5+10+10)×2×2=25×2×2=100(页)答:明明看的这本漫画书一共有100页.【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数量,从后向前进行推算,根据加减乘除的逆运算思维进行解答.25.【分析】从后向前逆推,18加上3.5求出前一步计算的和,然后再减去20求出前一步计算的商,然后再乘24求出前一步计算的的积,最后再除以4即可.【解答】解:(18+3.5﹣20)×24÷4=1.5×6=9答:这个数是9.【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数量,从后向前进行推理,根据加减乘除的逆运算思维进行解答.26.【分析】最终三人的钱就一样多,此时每个人都是270÷3=90(元),然后分别用现在的钱数加上借走的,减去借来的钱数就是原来的钱数.【解答】解:270÷3=90(元)甲:90+25.5+15.6=131.1(元)丙:90﹣25.5=64.5(元)乙:90﹣15.6=74.4(元)答:甲有131.1元,丙有64.5元,乙有74.4元.【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数量,从后向前进行推理,根据加减乘除的逆运算思维进行解答.27.【分析】第四天只有4粒;第三天前有(4+2)×2=12(粒);第二天前有(12+2)×2=28(粒);第一天前有(28+2)×2=60(粒);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4+2)×2=12(粒)(12+2)×2=28(粒)(28+2)×2=60(粒)答:妈妈究竟买了60粒水果糖.【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数量,从后向前进行推理,根据加减乘除的逆运算思维进行解答.28.【分析】从结果“这时他们三人都有72朵纸花”出发,逐步向前一步一步推理,【解答】解:设甲乙丙原来有x,y,z朵(1)甲给乙丙后:甲:x﹣y﹣z乙:2y丙:2z(2)乙给甲丙后:甲:2(x﹣y﹣z)乙:2y﹣(x﹣y﹣z)﹣2z=3y﹣x﹣z丙:4z(3)丙给甲乙后:甲:4(x﹣y﹣z)乙:2(3y﹣x﹣z)丙:4z﹣2(x﹣y﹣z)﹣2(3y﹣x﹣z)=2z﹣y所以4(x﹣y﹣z)=24 (a)2(3y﹣x﹣z)=24 (b)2z﹣y=24 (c)解由abc组成的方程组得:x=81;y=42;z=3即,原来甲有81朵,乙有42朵,丙有33朵.【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数量,从后向前进行推理,根据加减乘除的逆运算思维进行解答.29.【分析】要求这条路长多少米,通过题意可知,如果第二天正好修了余下的一半,则剩下30+14﹣20=24米,用24×2则算出余下的长度;又因为第一天修了全长的一半多6米,如果第一天正好修了全长的一半时,则剩下(24×2+6)米;这样得出剩下的长度的2倍即全长;由此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30+14﹣20)×2=24×2=48(米)(48+6)×2=108(米)答:这条路长108米.【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数量,从后向前进行推理,根据加减乘除的逆运算思维进行解答.30.【分析】没给小张之前有(3+4)×2=14(颗),同理,没给小东之前有(2+14)×2=32(颗),即原来有32颗.【解答】解:(3+4)×2=14(颗)(2+14)×2=32(颗)答:小明原来一共有32颗糖果.【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数量,从后向前进行推理,根据加减乘除的逆运算思维进行解答.。
期末知识大串讲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简单规划问题1. 用从条件出发的策略解决问题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要弄清题中每个条件的含义,看清要求的问题,从条件开始思考,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表找出.2. 画线段图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用画线段图法解决问题:通过画线段图正确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此类题大多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是多少),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从而解决问题。
3. 间隔排列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如果两端相同,它们的数量相差1;如果两端不同,它们的数量正好相等。
考点01:用综合法解决问题1.(2022三上·揭阳期中)爸爸今年40岁,比淘气年龄的4倍少4岁,淘气今年多少岁?正确列式()。
A.40÷4-4 B.40÷4+4 C.(40+4)÷4 D.(40-4)÷4【答案】C【完整解答】解:淘气今年的岁数=(40+4)÷4。
故答案为:C。
【思路引导】淘气今年的岁数=(爸爸今年的岁数+爸爸今年的岁数比淘气年龄的倍数少的岁数)÷爸爸今年的岁数是淘气年龄的倍数,代入数值即可。
2.小东今年3岁,爸爸的年龄是小东的8倍,明年爸爸()岁。
A.24 B.30 C.25【答案】C【完整解答】解:明年爸爸的年龄=3×8+1=24+1=25(岁)故答案为:C。
【思路引导】明年爸爸的年龄=小东今年的岁数×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小东的倍数+1,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3.(2021三上·九台期末)一双鞋的价格是一双袜子的9倍,一双袜子的价格是10元,一双鞋的价格是()A.18元B.90元C.99元【答案】B【完整解答】解:10×9=90(元)故答案为:B。
【思路引导】一双鞋的价格=一双袜子的价格×9,据此解答。
4.(2021三上·通榆期末)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法。
六下数学解决问题1、一个果园,去年共收苹果90吨。
今年产量比去年增产三成,今年的产量是多少吨?2、承德避暑山庄2013年累计旅游人次是18万人次,2014年累计旅游人次是多少万人?3、某大型超市2017年第四季度营业额按5%纳税,税后余额为66。
5万元。
该超市第四季度纳税多少万元?4、小红的爸爸将2000元钱存入银行,存两年期整存整取,如果利息按4。
68%计算,到期时可得利息多少元?5、李华买了一辆16万元的汽车,按规定买汽车要缴纳10%的购置税。
他买的这辆汽车一共要付多少元?6、一个城市中的饭店除了要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外,还要按营业税的7%缴纳城市维护建设费。
如果一个饭店平均每个月的营业额是14万元,那么每年应交这两种税共多少元?7、陈大娘1999年8月1 日把1000元存入银行,定期整存整取3年,到2002年8月1日取出时本金和利息共1064。
8元.该储种的年利率是多少?8、珊珊家买了一套普通住房,房子的总价为60万元,如果一次付清房款,就有九六折的优惠价。
(1)打完折后,房子的总价是多少?(2)买房还要缴纳实际房价1.5%的契税,契税是多少钱?9、李小军按九折优惠的价格购买了两张足球赛的门票,一共用去54元。
每张门票的原价是多少元?10、东东把4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定期三年,三年定期的年利率是3.24%,到期时能得到多少元钱?11、卷烟厂七月份的香烟销售额为1500万元,如果按照销售额的45%缴纳消费税,七月份应缴纳营业税款多少万元?12、王老师买3000元国债,定期3年,如果年利率为4。
75%。
到期他可以得到多少元利息?13、刘师傅2013年6月1日把8000元存入银行,定期2年。
如果年利率4。
25%,到期时,他共可以取回多少元?14、妈妈一月份收入如下:工资3600元,奖金600元,加班费800元.按新税法规定,扣除3500元后不超过1500元的按3%缴税。
妈妈一月份实际收入多少元?15、一个种植大户去年收玉米10万千克,预计今年比去年增产一成五。
数学物理方程复习一.三类方程及定解问题(一)方程1.波动方程(双曲型)U tt = a2U xx +f; 0<x<l,t>0U(0,t)= Φ1(t);U(l,t)= Φ2(t);U(x,0)= Ψ1(x);U t(x,0)=Ψ2(x)。
2.热传导方程(抛物型)U t = a2U xx +f; 0<x<l,t>0U(0,t)= Φ1(t);U(l,t)= Φ2(t);U(x,0)= Ψ1(x).3.稳态方程(椭圆型)U xx +U yy =f; 0<x<a;0<y<b;t>0.U(0,x)= Φ1(x);U(b,x)= Φ2(x);U(y,0)= Ψ1(y);U t(y,a)=Ψ2(y)。
(二)解题的步骤1.建立数学模型,写出方程及定解条件2.解方程3.解的实定性问题(检验)(三)写方程的定解条件1.微元法:物理定理2.定解条件: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四)解方程的方法1.分离变量法(有界区域内)2.行波法(针对波动方程,无界区域内)3.积分变换法(Fourier变换Laplace变换)Fourier变换:针对整个空间奇:正弦变换偶:余弦变换Laplace变换:针对半空间4.Green函数及基本解法5.Bessel函数及Legendre函数法例一:在弦的横震动问题中,若弦受到一与速度成正比的阻尼,试导出弦阻尼振动方程。
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设位移函数为U(x,t),取任意一小段△x进行受力分析,由题设,单位弦所受阻力为b U t(b为常数),在振动过程中有△x所受纵向力为:(T2COSa2-T1COSa1)横向力为:(T2SINa2-T1SINa1-b U t(x+n△x))(0<n<1). T2,T1为△x弦两端所受的张力,又因为弦做横振动而无纵振动,由牛顿定律有T-T1COSa1=0,T2SINa2-T1SINa1-b(x+n△x)U t=p U tt(x+n△x) 2COSa2△x在小的振动下SINa1≈TANa1=U x(x,t), SINa2≈TANa2=U x(x+△x,t), COSa2≈COSa1≈1,T=T1=T2.(ρ是密度)即(T/ρ)[ U x(x+△x,t)- U x(x,t)]/ △x-(b/ρ) U t(x+n△x,t) 即令△x→0时有:U tt+ aU t=a2U xx例二:设扩散物质的源强(即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所产生的扩散物质)为F(x,y,z,t),试导出扩散方程。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解决问题应用题带答案解析一、人教六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1.一个正方体玻璃容器内盛有水,水面高度为12厘米,从内测出玻璃容器的棱长为20厘米。
在这个容器中竖直放入一个底面积为80平方厘米、高30厘米的圆柱形铁块,这时水面高度是多少厘米?2.水果店里西瓜个数与哈密瓜个数的比为7:5,如果每天卖哈密瓜40个,西瓜50个,若干天后,哈密瓜正好卖完,西瓜还剩36个。
水果店里原来有西瓜多少个?3.民航部门规定:乘坐飞机的旅客,携带行李超过20千克的部分,每千克要按飞机票原价的1.5%另行支付行李逾重费。
李青青从上海乘飞机,购买了七折机票,付钱707元,他携带了30千克的行李,应付行李逾重费多少元?4.圆柱形的无盖水桶,底面直径30厘米,高50厘米。
(1)做这个水桶至少需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得数保留两位小数)(2)如果在这个水桶中先倒入14.13升的水,再把几条鱼放入水中,这时量的桶内的水深是21厘米,这几条鱼的体积一共是多少?5.一个底面半径是6cm的圆柱形玻璃器皿里装有一部分水,水中浸没着一个高9cm的圆锥形铅锥,当铅锥从水中取出后,水面下降了0.5cm,这个圆锥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6.一堆圆锥形小麦,量得它的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是1.2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0.6吨,这堆小麦重多少吨?(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7.商店卖一种书包,如果每个售价为150元,那么售价的60%是进价,售价的40%就是赚的钱。
现在要搞促销活动,为保证一个书包赚的钱不少于30元,应该怎样确定折扣?8.某商品的成本为1500元,先按20%的成本利润定价,然后按八八折出售,这件商品出售后的利润是多少元?9.一个圆柱形的容器,底面周长是62.8厘米,容器里面水面高0.8分米,现把一个小圆柱体和一个与圆柱等底、高是圆柱一半的圆锥放入容器中,结果圆锥完全浸没在水中,圆柱有在水面之上,容器内的水比放入前上升了3厘米,求圆柱和圆锥的体积?10.一根电线第一次用去与剩下的比是2:3,第二次用去28米,这是剩下与用去的比是1:3,这根电线全长多少米?11.某车间为了能高质量准时完成一批齿轮订单,对车间工人提前进行了加工齿轮效率的测试,经过统计测算,平均每个工人加工齿轮效率情况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