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中国书画须知的基本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18
鉴赏国画要看哪几个方面学会鉴赏国画对于收藏国画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在鉴赏国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鉴赏国画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鉴赏国画的方法一、观大概。
布局要和谐,是否有作者的个人风格,意境、意趣要深远。
意境或意趣是鉴赏者对一幅画的最初印象,好的意境或意趣,让鉴赏者想细细看下去。
任何好的笔墨技巧是为了表达意境或意趣服务的。
而风格是一个国画家有别于另一位国画家的特色所在,也是检验一个画家成熟与否的标准。
国画大师的作品无一不有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
布局是作画的战略,是一幅画在表现上最关键的部分。
假如左边画一块巨石,右边画一只小鸟,加些小草,在下面题上几个字,盖上印,画是完成了,即使笔墨精妙,颇有意境,可布局不当,画面失去平衡,让鉴赏者难受,就不算成功的国画。
大师潘天寿的画,极重意境,一山一石,一虫一鸟,无不展现着万物的生机与自然界的诗意。
他的画多险,多奇,多重,通过各种物象,在激烈的冲突中一一化解,最后画面归于平衡与和谐。
他的大画雄伟奇逸,常常给鉴赏者震憾般的审美感受。
二、看造型与线条。
造型过于失当,人不象人,山不象山,树不象树,即使布局好,线条好,仍不入妙品。
造型要不失情理,线条要自然生动。
但是,自然生动的线条有各种风格,有的秀美,有的苍老,有的古朴,有的厚重,有的飘逸,这些线条通过表现不同的物象,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
在这些线条中,都要书法美感。
概括性地说,吴昌硕的线条古拙,齐白石的线条苍老,潘天寿的线条凝重,范曾的线条俊逸。
没有书法功力的国画作者,线条常常软弱、油滑、稚嫩,这些线条所表现的物象内涵就大为贫泛。
这种画在旅游景点或工艺品商场常见。
三、看墨色的变化。
有的劣画,常常局部一片死黑,没有任何变化,淡墨散淡而不空灵。
好的国画,讲究黑分五采:焦、湿、浓、重、清。
焦墨画只宜于写生的便利,作为山水素材收集是可行的,任何人的焦墨山水都不可能成为国画的上品,作为完整的国画,焦墨画在神韵上大打折扣。
中国书法作品的鉴赏技巧中国书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要欣赏中国书法作品,需要具备一定的鉴赏技巧。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欣赏中国书法作品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要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
中国书法包括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不同的书体,每种书体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要欣赏书法作品,首先需要了解这些书体的区别和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书法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其次,要注重书法作品的整体感和结构美。
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要注意整体布局的和谐与统一,文字的排列、间距、笔画的粗细、长短等各个方面都应该协调一致,形成美感。
同时,要关注作品的气韵和节奏感,感受到书法作品中所蕴含的生动和动静结合的美感。
另外,要善于品味和感悟书法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文字的表现,更是艺术家内心思想和情感的抒发。
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要通过文字和笔墨的表现形式,感受到艺术家的心灵与意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从而更深入地领略书法作品的内涵和魅力。
此外,要重视笔法和墨韵的品味。
中国书法以笔墨为工具,通过不同的笔法和墨韵来表达文字的意境和气质。
欣赏书法作品时,要留意书法家的笔势和用墨技巧,感受到文字所展现出来的力度和韵味。
同时要注意墨色的浓淡和渗透、勾勒的粗细,这些都是书法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情绪的表现形式。
最后,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欣赏书法作品是一个长期的修行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感悟和领悟。
通过多观摩名家书法作品,参加书法展览和讲座等活动,积累经验和提高鉴赏能力,才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书法的魅力。
总的来说,欣赏中国书法作品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巧,同时也需要有一颗敏锐的鉴赏之心。
通过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注重整体感和结构美、品味和感悟意境与情感、重视笔法和墨韵的品味以及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领悟中国书法作品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
书法鉴赏常识
以下是一些书法鉴赏的常识:
1. 字体结构:观察字体的结构是否整齐、匀称。
好的书法作品通常具有良好的字体结构,笔画的长度、粗细和间距都恰到好处。
2. 笔画技巧:注意观察笔画的起笔、行笔和收笔是否流畅自然。
好的书法作品笔画通常有节奏感,力度掌握得当。
3. 布局构图:书法作品的布局构图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观察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间距是否合适,整体是否协调。
4. 风格特色:不同的书法家有不同的风格特色。
了解书法家的生平、时代背景以及他所擅长的书体,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的风格。
5. 用墨:书法中的用墨也可以体现作者的技巧。
观察墨色的浓淡变化、干湿程度以及是否有晕染效果等。
6. 落款和印章:落款是指书法作品中作者的签名和日期,印章则是作者的印鉴。
它们可以为作品增添一份艺术感和鉴别价值。
7. 个人感受:书法鉴赏也涉及个人的审美和情感体验。
不同的人对同一幅作品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和评价,因此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喜好。
需要注意的是,书法鉴赏是一个主观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
通过欣赏更多的书法作品、了解书法历史和理论知识,以及与其他书法爱好者交流,可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书画鉴赏不能不掌握的知识一件装裱完整的书画,各部位有一定的名称。
鉴定书画时,必须对书画每个部位的名称术语,有全面的了解。
李红京书法(一)1.命纸:就是画心的托纸,无论画心是纸的还是绢的都有一层托纸。
如果把画心的托纸揭掉,画心则减色无神了,即无生命,故名“命纸”。
2.二层:揭下的托纸,有时稍加匀填,即能谓其真画者,叫“二层”,又叫“魂于”,因其是画心二层,是命纸画的灵魂。
也叫“混子”,是以假乱真的意思。
在收购书画时,有可能遇到这种情况,应特别注意。
3.让局:就是画心四边和裱边之间留有一分宽的空隙。
谓之“让局”。
王四贝作品收藏电话133****60614.覆背:就是画幅背后整个的裱纸。
5.隔界:就是在条幅的上下或者手卷的前后,裱工加上一条不同颜色的绫或绢叫“隔界”成叫“隔水”。
6.诗堂:就是直幅画心上端,挂上一块纸方叫“诗堂”。
一因器心短,经过衬托后比较得体;二是为了题诗赞画,所以叫“诗堂”,有人亦称“玉池”。
张书文作品收藏电话133****60617.画杆:就是卷画用的圆木杆,画上端较细的叫“天杆”,下端较粗的叫“地杆”。
8.轴头:就是在地杆两端按的轴头,轴头多数是用红木、紫檀、牛角、象牙制品,轴头不仅增加画轴的美观,而且展卷灵活。
9.绊:在画幅背后地杆两边有两条绫或绢,如葫芦或云头样式的厢边叫“绊”。
是为了保护画杆不致下落而设的。
10.包首:就是在画上首袖裱纸背后加架裱一段绢或缅绫。
卷好后能包住画轴之首,故叫“包首”。
11.画签:在包首上端天杆粘有一段纸条叫“画签”。
它是题写作者姓名和画的内容以及收藏者的姓名、年、月。
12.曲圈:就是画的天杆上钉的铜鼻,用它拴丝A,以便悬挂。
13.扎带:就是丝A中间拴的绢带,用来捆札画轴的。
14.燕带:就是画幅裱工的上端,粘有两条对称的直带叫“燕带”。
李红京书法(二)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
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
书画鉴赏入门知识
书画鉴赏是一门广泛而深入的艺术领域,以下是一些书画鉴赏的入门知识:
1.了解书画的基本分类:书法和绘画是书画的两个主要门类。
书
法以字为主,强调笔法、结构和气韵;绘画以图像为主,强调构图、色彩和意境。
2.学习书法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的书法字体,如楷书、行书、
草书等。
了解书法的基本构造要素,包括笔画、字形、结构和布局等。
3.熟悉绘画的基本技法:学习绘画的基本技法,如线条、色彩、
明暗、透视等。
了解不同绘画风格和流派的特点,如写实主义、抽象主义、水墨画等。
4.掌握鉴赏的基本方法:观察作品时要注重整体和细节的欣赏,
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注意作品的构图、用色、线条和笔法等方面的特点。
5.培养艺术感知力:通过观看、欣赏大量的优秀书画作品,逐渐
培养自己的艺术感知力和审美能力。
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书画发展特点。
6.学习名家作品:研究和学习著名书画家的作品,如王羲之、张
大千、徐悲鸿等,从他们的作品中汲取经验和灵感。
7.参与书画活动和交流:积极参与书画社团、展览、讲座等活动,
与其他书画爱好者交流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
鉴别书画作品的方法鉴别书画作品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法:1. 观察书画作品的笔法、墨法和结构。
中国书画使用的工具是毛笔,笔法娴熟、执笔有力的书画看起来让人赏心悦目。
墨法也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
另外,书法和绘画都有一定的布局和构图要求,这也是鉴别书画的重要依据。
2. 熟记各个时代书画家的个人风格和特点,包括他们的生卒年、书体内容、落款及印章等。
3. 了解绢本和纸本的特点。
绢本和纸本在书画鉴定中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例如,晚周帛画和战国帛画及汉墓帛画,均画在细密的单丝织成的绢上。
而汉代纸质纤维粗糙,有时可以见到木丝。
4. 观察书画作品的装潢和印章。
各时代书画装潢都有其各自的特色,也可以作为辅助的鉴定手段。
同时,中国书画家印章的使用也非常频繁,通过印章也是鉴别书画的一个重要依据。
5. 注意书画作品的题跋。
题跋一般是对作品的鉴赏性文字,以说明书画本身的创作意义。
根据题跋也可以对书画进行一定的鉴别。
6. 从书画的细节中寻找线索。
例如,古画《清明上河图》中的市井建筑、人物服饰等就可以基本判定出画家所描绘的是宋代的社会。
收藏爱好者可以通过翻阅古代文献记录,熟知古代建筑风格、民族服饰特点及典型的生活用具也能为鉴定书画提供重要的辅助依据。
7. 了解书画造假的常见方法。
例如临摹、代笔、凭空臆造、拼接、改款、修改作画时间等,以便在鉴别时能够更加警惕和细心。
8. 掌握书画的保存方法。
适当的挂展和除尘,控制好书画的室内温度和湿度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也要有专门的书画保存箱保存(密封性好,保存环境相对稳定)。
总之,鉴别书画作品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包括书画本身的特点、作者的背景和风格、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等等。
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
古代字画鉴赏的八个要点字画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自古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与追捧。
在古代,字画不仅是艺术作品,更是传递着文化、积淀着历史的重要载体。
对于喜爱古代字画的人们来说,了解字画鉴赏的要点是一种必备的知识。
下面将介绍古代字画鉴赏的八个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字画作品。
一、字画的材质和工艺字画的材质和工艺是判断字画真伪和价值的关键要素之一。
古代字画多使用宣纸作为载体,并以墨汁书写,而且选择优质的宣纸与名家的作品更具收藏价值。
另外,字画的工艺也非常重要,包括淡墨、浓墨、干笔、湿笔等,这些不同的工艺在字画的呈现效果上各有千秋。
二、题跋和印章在字画上常常能看到名家的题跋和印章,这是字画作品的标识与印证。
通过题跋的内容和印章的形制,可以辨认出字画的作者和年代。
同时,名家的题跋与印章也是字画收藏价值的重要依据。
三、画面构图和布局字画作品的画面构图和布局是衡量其美学价值的重要标准。
在古代字画中,常见的构图方式有山水、花鸟、人物等,而布局则包括整体的平衡和局部的结构安排。
好的字画作品往往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构图和布局,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共鸣。
四、线条与笔墨线条与笔墨在字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线条的韵律和笔墨的墨色能够体现出字画的气韵和艺术特点。
古代字画常使用苍劲有力的笔墨,并注重描摹细节,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笔墨韵味。
五、色彩运用古代字画的色彩运用相对较少,常以黑白灰为主调,而色彩的运用则更注重于墨色的丰富和变化。
具有巧妙色彩运用的字画作品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增加作品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六、主题与意境字画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主题和意境。
通过字画的题材和内容,可以了解到古代文人士人的情感与思想。
古代字画常以山水意境为主,展示了中国人独有的哲学观和审美情趣。
七、字画的保存与保养保存与保养是字画长久保存并保持良好状态的关键。
古代字画应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同时定期进行除尘和防虫处理,保持字画的清洁与完整。
国画欣赏的几大要点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形式,它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精神内涵。
欣赏国画需要在审美角度深入理解其特点和表现手法。
下面是国画欣赏的几大要点:一、笔墨意境国画以书法的笔墨技巧为基础,通过线条的运用和墨色的渲染,表现出独特的意境。
笔墨意境是指画家通过笔墨的清浑、淡墨的渲染、黑白对比的运用等手法,创造出独特的氛围和精神内涵。
欣赏国画时,需要关注画家在笔墨运用上的巧妙之处,领悟画家所要表达的意境。
二、表现形式国画采用平面的画面表现形式,注重画面的构图和布局。
国画的构图多以有限的空间和平衡的布局为主,不像西方绘画那样追求透视的立体效果。
欣赏国画时,需要注意画面的整体结构,掌握画家在布局上所采取的手法和意图。
三、意象与主题国画的意象和主题多以山水、花鸟、人物和篆刻等为主,寓意丰富。
国画在画面表达中追求寓意和象征,通过物象以及象征性的表现手法,传递出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欣赏国画时,需要关注画家所要表达的意象和主题,并从中体味出画家的思想和情感。
四、笔墨技法和风格国画以笔墨为核心,通过笔法的独特表现形式和技法,展示出画家的造型和风格。
笔墨的技法多以点画、虚实、临摹等为主,画家通过这些技法塑造出形态生动的图像。
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笔墨风格,欣赏国画时要善于辨析画家的笔墨特点和风格,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画作。
五、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之一,融合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欣赏国画时,既要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符号和意象,也应该关注画家对传统题材的创新和现代表达方式。
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使得国画具有了独特的时代价值和现代魅力。
六、艺术鉴赏与人生体验国画是一门艺术,欣赏国画不仅是对画作的观赏,更是艺术的鉴赏与人生的体验。
欣赏国画时要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体验其中的美感和情感,与画作进行对话,与画家进行精神上的交流。
总而言之,欣赏国画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和领悟,要关注笔墨意境、表现形式、意象与主题、笔墨技法和风格、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以及艺术鉴赏与人生体验。
书画鉴赏入门知识书画艺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魅力。
对于想要了解书画艺术、提升自身鉴赏水平的爱好者来说,有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书画鉴赏的入门知识,并探讨一些鉴赏书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一、书画的定义书画是指中国古代的两种艺术形式,书指书法,画指绘画。
书法是以书写汉字为基础,通过笔画的排列、点划的安排以及结构的布局,表达情感、思想和美感。
绘画则是以形象表达为特点,通过运用线条、色彩、光影等手法,再现自然界和人物形象,传递艺术家的思想和感受。
二、书画的发展历史书画艺术起源于中国古代,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自古以来,书画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不仅为人们提供审美享受,还承载着思想和文化的传承。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并对其他国家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书画的分类书画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从艺术形式上看,书画可分为字画和山水画、人物画等。
字画是书法与绘画的结合,常见的有榜书、条幅等。
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为主题的绘画形式,强调以气韵生动来表现山水之美。
人物画则是以人物形象为主题的绘画,强调形神兼备,通过笔墨的运用展现人物的性格与风貌。
四、书画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 研究经典之作:了解经典书画作品,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吴道子的《齐天大圣》等,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2. 学习基本的书画技法:学习基本的书法笔画和绘画技巧,对于鉴赏书画作品有很大的帮助。
可以购买一些入门教材,或者参加书画培训班,学习基本的笔法和线条运用。
3. 注重审美品味:培养自己的审美品味是提高书画鉴赏水平的关键。
可以多欣赏各类书画作品,积累审美经验,慢慢培养自己对艺术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4. 研究艺术背景:了解艺术家的生平背景、创作环境和艺术风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们的作品。
5. 多角度观察作品:在鉴赏书画作品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来观察作品,发现其中的细节和艺术之美。
1.幅子的格式(1)卷和横披中国古代的一切图籍,原本都是可以卷舒的,如前汉天文图、兵家图等实用图画,都是织物为底子而可以卷舒的卷子,便于用来阅读。
即使竹简、木简,也是横穿纬带连成卷册,舒展开来观看的。
以后书法、绘画作品的装卷,即是竹简、木简书卷形制的演绎。
秦汉的“经卷”、“卷子本”,有用绢、帛、布艺、粗麻纸等上浆装背之说,这是装卷的开始。
所谓“卷”是指裱成横长的式样,置于案头或桌上可以边卷边看的,亦称“横看”或“行看子”。
在未裱时横长的画心亦可叫“卷”,如唐高闲《草书千字文》就长达331.3厘米,所以称为“长卷”,而短、狭、方、圆等小幅,就不能这样称呼它。
也可以由许多小幅联缀起来合裱成一卷的,如传世的晋人名帖王羲之《十七帖》(因卷首有“十七日”三字,故名之)、西晋陆机《平复帖》、东晋王珣《伯远帖》,原先都是小幅笺纸,但因联合裱成手卷,成横看,也就以“卷”称之。
平常所见五代、北宋绢本画卷,颇有高到45~50厘米左右,即一幅绢的整个门面,不如任何裁剪。
矮卷也有,但较少。
到南宋绢卷,又矮多于高,如杨无咎的《雪梅卷》、马和之的《毛诗图》卷和马远、李嵩等人的画卷,其高度大都不超过30厘米。
现在的手卷,尺寸大小还是大致如此。
纸卷则有较高的,大都不超过50厘米,直到元代还是如此,这也许是习尚使然吧!手卷结构复杂,其排列顺序,由“天头”、“副隔水”、“正隔水”、“引首”、“正隔水”、“画心”、“正隔水”至“拖尾”裱成。
“天头”是用以装饰和保护画心的,一般用深色绫绢料镶成。
“引首”是用来题写手卷名称的,过去一般用冷金笺,现在改成染色仿古笺纸镶成。
“拖尾”选用;旧气的宣纸接成,是留给鉴赏者用来题词的,另一个作用是加大手卷的轴心圆周,所以至少要长达二丈左右,一般要用三张宣纸托好后裁开粘连而成。
因为轴心粗大,画心起卷弯度增大,这样有利于保护画心。
为了使天头、引首、拖尾与画心分清眉目,不致紧接,增加美观,又需要有一相隔的镶条,这就是“副隔水”和“正隔水”,一般用淡色绫绢料镶成,但也要有深浅之分,方不致单调。
字画品鉴知识点总结字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种表达艺术家情感和审美追求的手段,更是一种传达智慧和思想的载体。
字画品鉴是对字画作品的审美和艺术价值进行分析和评判的过程,它涉及到对字画作品的构图、笔墨、色彩、题词、题跋等方面的综合认识和理解。
通过字画品鉴,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艺术,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鉴赏水平。
一、字画品鉴的意义1. 增进文化素养。
字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品鉴可以让人更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和魅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2. 培养审美情趣。
通过字画品鉴,可以培养人们对于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水平,丰富文化生活。
3. 提升个人修养。
字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通过品鉴可以提升个人修养,启迪心灵。
4. 保护文化遗产。
字画品鉴有助于发现、鉴定和保护珍贵的字画作品,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字画品鉴的基本知识点1. 构图。
构图是字画作品的基本组织形式,包括画面的整体布局、景物的安排和主题的表现等。
一个好的构图能够使作品更具有美感和表现力。
2. 笔法。
笔法是字画作品中用笔的技法和风格,包括用笔的轻重、慢急、浓淡、粗细等。
不同的笔法能够表现出不同的意境和艺术效果。
3. 色彩。
色彩是字画作品中具有表现力和装饰性的要素,包括颜色的选择、搭配和运用等。
色彩能够表现出作品的情感和意境。
4. 题词、题跋。
题词是字画作品上的书法题款,一般由书法家或名人题写,题跋是对作品的评价和赏析。
题词和题跋是字画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作品的价值和历史意义。
5. 作者、年代。
作者是字画作品的创作者,年代是作品的完成时间。
了解作品的作者和年代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背景和特色。
6. 风格。
字画作品有不同的风格,如写意、工笔、泼墨等,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
7. 保存、鉴定。
字画作品的保存和鉴定是字画品鉴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专业的鉴定可以保证作品的真实性和价值。
书画鉴定必须掌握的知识学习书画鉴定的相关知识应该是多方面的。
有的较为直接,有的较为间接。
中国书画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产物,因此,讲书画离不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搞书画鉴定更须了解中国的历史及其的文史知识。
如诗词的格律、书法篆刻知识,以及历代帝王的称谓、职官、礼制等。
历代著名的书画家,大多具有相当水平的文学造诣,有不少书画家本身就是文学家。
他们所写、所书、所题的字画,往往都与历史、文学有直接的关联。
若碰到明代画家作品中题有清代某一诗人作的诗词,那么这画肯定是幅伪作无疑。
干支纪年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纪年方法,这种纪年法既准确又实际,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人民的风俗习惯、经济文化生活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为此,我国历代书画作品上题款的创作时间,一律沿用干支加帝王年号的形式,连近现代,甚至当代的不少书画家依旧沿用这种方式。
所以掌握干支纪年法,对正确认清书画作品的创作年代及作者本人的创作年龄至关重要。
所谓干支,实系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共有十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支即十二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按顺序两两相配,至六十循环一次,为一个甲子。
人们常说的『六十花甲』即从此来。
以避讳来断定书画家创作年代和作品真伪也是书画书画鉴定中必须了解的相关知识。
关于避讳制度的起源、种类及方法,也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一项专门学问。
避讳大致可分为避朝讳和避家讳两种。
避朝讳即是避当代皇帝及先帝的名字;避家讳即是避作者家中长辈或祖先的名字。
书画鉴定中,避朝讳相对避家讳比较容易掌握。
避讳的具体方法基本有:该字、缺笔、空字、改音等。
避讳的范围有人名、地名、官名、物名等等。
避讳的情况比较复杂,在鉴定中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如清代『四王』之一的王鉴,因其字『玄照』,为避康熙帝『玄烨』名,故作品落款时将『玄照』改为『元照』。
落款一般都写成『元照王鉴』或『王鉴元照』。
古代建筑、衣冠服饰和生活器具等方面的知识也是应该掌握的。
因每个时代的历史发展、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的不同,在这些方面就有各自不同的某些特征。
艺术品鉴指南:如何识别和欣赏书画艺术品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书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更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识别和欣赏书画作品可能并不容易。
那么,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基本的艺术鉴赏知识和技巧,帮助您更好地识别和欣赏书画作品。
一、了解基本概念在开始鉴赏书画作品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首先是"书画"的概念,即以书法和绘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艺术作品。
书法是以汉字为媒介进行艺术创作的独特形式,它追求墨意、笔意和意境的统一;而绘画则是通过笔触、色彩等手法来表现对象的形象和气质。
另外,书画作品通常要以"印章"作为作者的签名,以及标明作品的创作时间和地点。
二、品味文化内涵书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此,在欣赏书画作品时,我们应该注重品味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和情感内涵。
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艺术理念和创作背景,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同时,还可以借助名人名句来引发共鸣和思考,为作品增添一份诗意和境界。
三、研究艺术风格书画作品的风格也是我们识别和欣赏的重要方面。
不同的时期、流派和画家都有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比如,"工笔写意"是中国画的两种主要表现方式,工笔偏重于细腻描绘和细节处理,而写意则更注重形神兼备、意境深远。
在识别书画作品时,我们可以通过细致观察画笔的笔触、线条的运用和色彩的表现等来分析作品的风格,并从中品味画家的个人风采和表达方式。
四、注重技术细节艺术作品的技术细节也是判断其品质和价值的重要依据。
对于中国画来说,我们可以从构图、线条、墨色和印章等方面来评判其技术水平和品质优劣。
一个精湛的作品通常能够展现出作者独特的笔墨韵味和艺术功底。
而对于书法作品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书写的笔法、墨迹的流动性以及字形的整齐程度来评判其书法水平。
五、寻找情感共鸣除了技术的评判,欣赏书画作品更重要的是寻找情感共鸣。
国画欣赏的几大要点国画是中国独特的绘画形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魅力。
欣赏国画不仅能够欣赏绘画技法和艺术表现力,还能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
以下是国画欣赏的几大要点:一、题材:国画的题材非常广泛,包括山水、花鸟、人物等。
在欣赏国画时,可以从题材出发,通过细致观察画中的内容,领略画家对自然界、人物形态和动态的表达。
通过观察题材的构图和细节,可以深入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笔墨:国画以墨为主要材料,以立意深远、笔调潇洒、意境深邃而著称。
观赏国画时,可以从画家的笔墨运用上进行欣赏。
笔墨运用的熟练程度可以分辨画家的功力和情感表达。
观看墨迹的浓淡、粗细、疏密以及墨色的干湿,可以感受到画家的笔力和意境。
三、构图:构图是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显示画家的审美意识和创作能力。
观赏国画时,可以从构图上寻找画面的主次关系、对比关系和平衡感。
同时还要关注线条的运用和形状的塑造。
恰当的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四、色彩:国画的色彩较为淡雅,不同于西方绘画的明暗对比鲜明。
观赏国画时,可以从色彩上感受画家对自然界的理解和表达。
通过观察画家运用的颜色和色调,可以了解到画家的情感和主题的意境。
色彩的使用也能展现中国传统美学中的“青绿、代表清新和朴素;黄、代表庄重和华贵;红、代表活力和温暖”等理念。
五、意境:国画以意境为重要特点,注重意境的传达和艺术表达。
观赏国画时,可以从画家的意境感受、表达技法和情感流露上进行欣赏。
意境的传达和表达是画家寓意和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六、传统文化:中国国画与中国古代文化息息相关,与诗词、文人等传统元素相互交融。
观赏国画时,可以通过了解画家的背景、文化和时代背景,理解画家的创作背景和表达内容。
同时,可以欣赏到国画所独有的文化内涵和韵味。
总之,欣赏国画是一种领略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魅力的方式。
通过对题材、笔墨、构图、色彩、意境和传统文化的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国画的独特之处,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厚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鉴赏中国书画须知的基本知识目录1、绪言2、书画分类3、书画的尺寸4、书画的尺寸5、书画详解6、书画尺寸换算7、书法作品落款的一般格式8、上款9、下款10、印章鉴赏中国书画须知的基本知识【绪言】中国书画历史悠久,承载了中国5000年历史文明。
追寻中国书画发展史的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社会的发展里程,看到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中国书画是中华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它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中国画--分类】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
中国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开的有长卷(又称手卷)、横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册页、斗方,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团扇等。
【中国书画的尺寸】一般都是按书画的大小尺寸来谈论价格的,即通常是以“平方尺”为计价单位的。
而由于中国书画在形制上的纷呈多样,“形制”与“平方尺”之间又有着某种行内约定俗成的换算关系,而了解和掌握这种关系之间的换算,对投资购买名家书画将会有较大的帮助。
常见书画品种尺寸立轴为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最常见形制。
一般以直幅画心为主,画心如为4尺3开或4尺6开,一律按3平方尺或1平方尺半计价,超过此两种规格者,按实际面积计价。
条幅方尺以其长度来定,宽度不足1尺仍按1尺计算,超过1尺则按实际面积计算,如长3尺、宽8寸,按3平方尺计算;长4尺、宽1尺半,按6平方尺计算。
对联既可单独悬挂又可与大幅中堂画同时悬挂,是深受大众、尤其是文人喜爱的形制。
一般按幅长而论,其方尺与幅长相同的条幅相当,如4尺对联与4尺条幅的平方尺和价格基本一致。
但需注意的是,对联上的字数与价格成正比,如4尺7字联要比4尺5字联价高两成左右。
横披的形制为画心竖短横长,一般竖长为1尺,横长不超过4尺。
由于其比较适于布置在现代居室中,如常用于挂在客厅沙发的上方,所以比较受人们的欢迎。
无论是国画还是书法作品,其基本面积的换算与条幅相似,但价格要比面积相当的条幅高两成左右。
扇面一般按一平尺半计算,成扇以两平尺计算,团扇按直径大小计算。
手卷以横长计算,横长越长平尺越大。
但须掌握一点,手卷的价格如按平尺计算与其他制式有明显的区别:每平尺的价格约为其他制式价位的一倍半到两倍(指同一书画家、同一时期、题材、质量基本差不多的作品)。
【书画详解】书画格式: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⒋中堂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
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
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
落款切忌暄宾夺主。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⒌条幅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
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
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
落款要错落有致,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条幅常见的格式有两种:写成两行或三行的。
两行的格式。
左右两行均靠纸的左右两边写,中间留出较多空白。
注意上下字的联系节奏,以及两行间的彼此呼应。
落款通常写在第二行的末尾,位置应略高于第一行末一个字。
款字可写一行或两行。
三行的格式,需注意三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穿插映带及节奏变化。
落款可在末行下端,底端略高于一、二两行正文的位置;也可另行写款,款字应短于正文,上下不宜与正文平行。
居中写一行(少字数)的。
书写内容一般为格言、警句或一句诗词等。
字数较少,写时要注意字的开合及节奏变化,以求生动。
落款可分单款、双款。
单款一般写在左侧中间的位置。
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
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
落双款,上款写在作品的右侧中间偏上的部分,一般写创作作品的时间,若是赠送作品,则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
⒍对联对联,又称楹联。
分为上下两联,右边的为上联,左边的为下联。
上下联的尺寸可与条幅等同,也可大于或小于条幅。
对联的书写内容规定极为严格,只能是对仗的句子(上下联字数相等,平仄相对、一般字不重复出现),包括对偶句(俗称对子)、律诗中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
对偶句常见的有五言、七言,也有少到三字一联,多到数十字、上百字一联的。
律诗则分为五言、七言两种。
五言、七言的对联,在安排章法时,上下联应单行居中竖写。
十字以上的对偶句,则宜写成双行或多行(注意书写顺序,上联从右向左,下联则从左向右。
落双款,分别于上下联的未尾,款字略高于正文底端)。
上下联字的位置一般要基本平行。
处理好一联内上下字的大小、收放的变化,及上下两联间的呼应,令上下两联成为一个整体。
十字以下对联的落款分为上下款和单款两种。
上下款,上款写在上联右边,下款写在下联左边。
上款一般写诗句的作者、篇名等内容,如“黄庭坚登快阁诗句”下款则写书者的姓名、号,以及书写地点、时间等内容。
如“丙子闲堂书于北京”若是赠送作品,上联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
如“文英女士惠存”若是别人请你写的一幅作品,上联则写请你作书人的名或号,称谓外加上“嘱书”等字样。
单款一般写在下联左侧中间偏上的位置。
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
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
⒎扇面这里专指折扇扇面,它是一种特殊的形式。
由于扇面上宽下窄的形状,使得折纹与拆纹之间也是上宽下窄。
这种独特的样式,就要求我们在创作时,做出恰当地安排。
扇面常见的形式有三种:(1)充分利用上端,下端不用。
这种格式以每行写两字为宜,从右至左,依次安排。
落款写在正文的左侧。
款宜长些,款字写一行至数行不等,印章宜小于正文。
(2)写少数字,利用扇面的宽度由右向左,横排书写二至四字,要收放有度,落款可写数行小字,与正文相映成趣。
(3)上端依次书写,下端隔行书写,形成长短错落的格局。
这样则可避免上端疏朗,而下端拥挤的情形,达到通篇的和谐。
这种格式,先写长行,以五字左右为宜,短行以一、二字为宜。
落款要精彩,一般写在正文后面,一行或数行均可。
即章宜小于落款的字。
【书画尺寸换算】书画尺寸对照与换算自古以来在中国书画的市场交易中,一般都是按书画的大小尺寸来谈论价格的,即通常是以“平方尺”为计价单位的。
而由于中国书画在形制上的纷呈多样,“形制”与“平方尺”之间又有着某种行内约定俗成的换算关系,而了解和掌握这种关系之间的换算,对投资购买名家书画将会有较大的帮助。
三尺全开:100 x55 三尺单条:100 x 27三尺横批:100 x55 三尺对联:100 x 27三尺斗方:55 x 50四尺全开:138 x69 四尺单条:138 x 34四尺横批:138 x69 四尺对联:138 x 34四尺斗方:69 x68 四尺三开:69 x 46四尺四开:69 x34 四尺六开:46 x 34四尺八开:35 x 34中国书画博客网五尺全开:153 x84 五尺单条:153 x 42五尺横批:153 x84 五尺对联:153 x 42五尺斗方:84 x 77六尺全开:180 x97 六尺三开:97 x 60六尺对联:180 x49 六尺斗方:97 x 90?七尺全开:238 x 129八尺全开:248 x 129八尺屏:234 x 53一丈二尺:367 x 144一丈六尺:503 x 193一丈八尺:600 x 248书画尺寸对照表:宣纸规格八尺六尺五尺四尺三尺对应面积(平方尺)26 16 11 85应规格(cm)120x240 95x180 84x148 8x13655x100厘米与平方尺换算公式:(长cm X 宽cm)X 0.0009 = 平方尺书画尺寸对照与换算自古以来在中国书画的市场交易中,一般都是按书画的大小尺寸来谈论价格的,即通常是以“平方尺”为计价单位的。
而由于中国书画在形制上的纷呈多样,“形制”与“平方尺”之间又有着某种行内约定俗成的换算关系,而了解和掌握这种关系之间的换算,对投资购买名家书画将会有较大的帮助。
三尺全开:100 x55 三尺单条:100 x 27三尺横批:100 x55 三尺对联:100 x 27三尺斗方:55 x 50四尺全开:138 x69 四尺单条:138 x 34四尺横批:138 x69 四尺对联:138 x 34四尺斗方:69 x68 四尺三开:69 x 46四尺四开:69 x34 四尺六开:46 x 34四尺八开:35 x 34中国书画博客网五尺全开:153 x84 五尺单条:153 x 42五尺横批:153 x84 五尺对联:153 x 42五尺斗方:84 x 77六尺全开:180 x97 六尺三开:97 x 60六尺对联:180 x49 六尺斗方:97 x 90?七尺全开:238 x 129八尺全开:248 x 129八尺屏:234 x 53一丈二尺:367 x 144一丈六尺:503 x 193一丈八尺:600 x 248书画尺寸对照表:宣纸规格八尺六尺五尺四尺三尺对应面积(平方尺)26 16 11 85应规格(cm)120x240 95x180 84x148 8x136 55x 100厘米与平方尺换算公式:(长cm X 宽cm)X 0.0009 = 平方尺书画尺寸计算书画尺寸:(01) 小品33×825px 1平方尺(02) 小品45×825px 1.4平方尺(03) 四尺三开68×1125px 2.8平方尺(04) 四尺四开68×850px 2平方尺(05) 四尺对开斗方68×1700px 4平方尺(06) 四尺对开长条34×3400px 4平方尺(07) 四尺整纸68×3400px 8平方尺(08) 五尺整纸81×3875px 11.5平方尺(09) 六尺整纸96×4450px 15.6平方尺(10) 八尺整纸122×6100px 27平方尺(11) 丈二整纸144×9150px 48平方尺(12) 丈六整纸200×12450px 92平方尺尺寸计算方式:(01)长×宽×9=平方尺例:四尺整纸 1.36m×0.68m×9=8.32平方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