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摄影师 荒木经惟
- 格式:ppt
- 大小:20.55 MB
- 文档页数:25
谁是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师?为什么会有影响力?这些答案相信见仁见智,各有想法。
不过来自IPAsia(Invisitble Photograper Asia)纪实及街拍摄影平台,根据其庞大读者群的投票提名,以下12位摄影师,即使未必是最有影响力,也绝对是不能忽视的名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 森山大道(日本)——街头摄影大师。
粗颗粒、高反差、模糊、晃动,强烈的街拍风格,拥有超越国际的感染力。
2. 荒木经惟(日本)——情色抑或色情?即使争论无数,但作品中充满对性与欲的展现,赤裸裸呈视何为生命与生活,以摄影冲击人们的压抑与欲望。
3. 川内伦子(日本)——方形照片、淡雅色调、生活小品、平凡而细腻,不少人视之为日系摄影的典范。
4. 中平卓马(日本)——作品与森山大道相似,多为粗颗粒、高反差等强烈影像,却反映着社会动荡与战后日本青年的抗争。
5. 细江英公(日本)——神秘、梦幻、超现实、深沉的抽象与宗教味道,被人称为战后日本的现代摄影教父,也是森山大道的老师。
6. 木村伊兵卫(日本)——著名纪实摄影师,写实主义影响深远,以他命名的“木村伊兵卫奖”更是日本权威摄影奖项。
7. 何藩(中国香港)——获奖无数,在他镜头下的香港是如此吸引人,尤其对光与影、黑与白的处理更是精彩。
8. 张乾琦(中国台湾)——玛格南图片社第一位华人摄影师,其拍摄的纽约唐人街,及精神病人的作品为人称道。
9. Tay Kay Chin(新加坡)——因《Panoramic Singapore》摄影作品系列,入选“哈苏大师”名录。
10. Raghubir Singh(印度)——彩色摄影的先锋,结合了西方现代美学与印度艺术,配合强烈的色彩风格,成为他独特的街头摄影作品。
11. Raghu Rai(印度)——单单上图一幅《无名孩子的葬礼》,已经成为撼动人心的经典,他的作品精彩地呈现出印度的各种写实面貌。
12. Shahidul Alam(孟加拉国)——他的新闻摄影照片影响了非常多的平民百姓,将政府所禁止的影像归还给人民,还不只是个人作品,他还成立或影响多个机构推动摄影力量。
森山大道与荒木经惟摄影中的“日本性”摘要: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摄影开始崛起,但其中的西方摄影风格非常浓厚。
但在日本摄影界,有两位大师的贡献非常大,一位是森山大道,一位是荒木经惟,他们的作品个人风格却非常浓厚。
笔者分析了这两位摄影大师作品中所体现的“日本性”,也浅谈了其中所表达的“日式精神”,希望能为广大的相关工作者,带来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森山大道;荒木经惟;日式风格;摄影一、关于森山大道1938年,森山大道出生于日本大阪市的一个普通家庭,20岁时父亲死于车祸。
后来他开始成为自由设计师,并且爱上了摄影,几年后他成为一名独立的摄影师。
要了解森山大道的摄影特点,就需要了解他的生活背景。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期间,日本社会十分动乱,由于战败的原因给日本带来了巨大影响。
同时也对当时的摄影师的摄影风格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也有森山大道,图1是他所拍摄的野狗[1]。
在他的摄影机下,野狗展现出了日本民族心理特点,更折射出了淡淡的忧伤感。
在当时,这幅摄影作品也表达了日本社会的实际情况,这便是森山大道摄影中的“日本性”。
图1日本有有一本杂志叫《挑衅》,这本杂志诞生于60年代,其目的在于建立非常广阔的文化批评范围。
森山大道因为作品中具备浓厚的“日本性”,所以成为该哲学体系的优秀描绘者,其为《挑衅》拍摄了两组作品,第一组是在旅馆中的模糊的人体照片,第二组是深受沃霍尔影响的照片,比如可口可乐瓶子,洗衣粉包装,以及V-8的瓶子等。
在这期间,森山大道的作品风格愈发浓厚。
阅读了杰克•凯鲁亚克的文学作品《在路上》之后,他在车上拍摄了一系列模糊的风景。
后来在70年代,森山出版了自己的第二部作品《猎手》以及《告别摄影》。
这两部摄影集包括了墙面、空白的电视机屏幕、剥裂的广告牌,给人以深刻的生存挣扎意味感。
70年代期间,日本战败后,美国对日本实施了“美国化”的对策。
其不但影响了日本民众的思想与生活,也激发了他们的自卑心理。
荒⽊经惟⾃出版的第⼀本摄影集《感伤之旅》荒⽊经惟1940年出⽣于东京平民区⼀个⽊屐⼯⼈的家庭,1959年进⼊国⽴千叶⼤学主修摄影与电影,1963年进⼊⽇本著名的电通⼴告公司任⼴告摄影师。
在那⾥,他结识了同在电通公司⼯作的阳⼦。
1971年,荒⽊与阳⼦结婚,也是那⼀年,他⾃费出版了第⼀部摄影集《感伤之旅》,记录了两⼈前往京都、福冈、柳川等地的新婚旅⾏。
这是他的第⼀本摄影书,也是他的成名作,这本书标志了他的“私写真”摄影之路的开启。
《感伤之旅》中的照⽚总是漂浮着某种奇特的感情。
说是新婚旅⾏,可是整本摄影集中却看不到⼀张新娘阳⼦的笑容。
她似乎始终沉浸在某种忧郁的情绪之中。
柳川旅馆的庭院中那张⽯棺⼀样的长⽅形⽯头椅⼦,蝴蝶飞舞的花丛,在⿊⽩影调的烘托之下,画⾯有着⼀股 “死”的印象。
然⽽,奇怪的是,这样阴森森的感觉并没有掩盖住荒⽊的情感。
也许,爱情本⾝与死亡之间也存在着某种难以⾔传的联系吧。
荒⽊道破摄影的本质:“所谓摄影,就是拍摄你最喜爱、最亲密的东西,拍摄近在眼前、就在⾝边的东西,就是拍⼈。
”他敢于将其私密的情感毫⽆顾忌地⼀并公开,希望观者⼀页⼀页翻阅,“在⽇常的淡淡地⾛过去的顺序中感觉到什么”。
这是他摄影创作的起点,以后的作品,基本都是⾃叙式的《感伤之旅》的延伸,荒⽊经惟将镜头对准⽣活中稀松寻常的场景,彻底将个⼈⽣活的内部坦⽩于众。
这部作品反映出了荒⽊作为艺术表现者的强烈意识,并作为超越时代界限的“私⼩说”回荡在我们⼼中,成为荒⽊⼴受赞誉并且有着深远影响的作品。
402张图⽚,精装185 x 255 mm,288页出版社:HeHe,2017年7⽉《感伤之旅》除了⾸版,后来也曾出过复刻版、特别版等多个版本,都是价格不菲,如今都已很难买到。
本书是随东京写真美术馆举办的同名展览出版的画册,展览⾃2017年7⽉25⽇⾄9⽉24⽇,历时两个⽉。
书中收录的作品包括:《感伤之旅》、《东京是,秋天》、《⾷事》、《感伤之旅、冬之旅》、《天空/近景》、《三千空》,另外还有未曾发表过的结婚前拍摄的阳⼦,爱猫奇洛的宝丽来照⽚,以及2017年的最新摄影⽇记系列。
荒木经惟现代摄影作品的审美价值,影视艺术-[摘要]在荒木经惟作品上体现出来的神秘性、含蓄性、暗示性的美学特征,以其作品营造出来的浓浓的东方味道的人文主义,给人带来一种特别的东方美感,直接反映了当代都市中孤寂的情感和生与死的永恒主题。
[关键词]荒木经惟;摄影;情色;美学[中图分类号]J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0-0118-02日本当红摄影师荒木经惟以其“偷窥式”的镜头作品,从1990年以来,频繁地出现在西方艺术现场。
所拍摄的照片,有十分强烈的性倾向;有人说他的照片是社会人文现象,写实风格。
他对中国当代摄影也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摄影师受到他的影响,有很强的日本味道。
1艺术与美学特征研究1.1荒木经惟创作背景单纯地认为荒木经惟是情色摄影师,是缺乏对他照片背后隐藏的意境和美感的考虑。
1971年荒木经惟出版了第一本摄影集《感伤的旅行》,这本摄影集的风格和叙事手法在后来的荒木作品中得到了更深的表现。
这本书中,照片记叙了荒木和患有绝症妻子阳子的新婚旅行。
摄影采用黑白胶片摄影,在京都、长崎等地,拍下了他们一路的日常生活。
从摄影诞生以来,出现很多人体影像。
但是,荒木所拍摄的人体,不单是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处理,他更多地把人体推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视野中加以理解。
在选择摄影素材的时候,也同样表达自己的诸多观念,通过所拍的人体素材作为自己的观念媒介。
荒木经惟的照片充满日本浮世绘的行为色彩,作品大胆毫无禁忌,勾起了人们心底的情愫。
从拍摄的人体照片中,可以看出当代摄影家正是以自己的不断探索开拓出新的领域。
在改变人体摄影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身体意识。
1.2装饰特点荒木经惟的作品在装饰特点上,照片由抽象到具象,有很强的日本味道。
照片中经常出现日本女人体、穿和服的女孩、榻榻米以及快节奏的东京。
在大量的人像背后,表达的是不同于欧美的情色观,具有强烈的东方味道。
在情色的背后,体现着城市中的人们的孤寂。
森山大道与荒木经惟谈摄影对荒木来说,森山是一位“心灵对手”,能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当森山陷入窘境时,荒木自然也会从旁伸出援手。
森山曾对荒木做出以下评论:“我最喜欢的摄影师还是荒木,找不到其他人了。
”这两人始终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尽管外界很难一窥他们的情谊,无论何时何地,两人却都会在摄影的路上一同奋斗终于遇到相互理解的人朝着目标迈进的路上,若能及早获得外界的肯定与评价,对即将崭露头角的年轻人来说是值得高兴的事。
无论如何,内心一定会产生极大动摇,若能获得认可当然没问题,却一定会有被外界误解的情形,外界所打的分数不如预期时’往往会感到焦虑不安一九六七年左右,森山成为摄影师出道,他在摄影杂志《相机每日》发表作品“日本剧场”,实地造访街上的见世物小屋,拍摄街头卖艺者的姿态,作品广获好评,获得“日本写真批评家协会新人赏”被评价为重视日本传统文化与平民技艺,呈现出难以言喻的哀愁感我们可以理解评审的赞誉,但老实说森山没有刻意从传统与平民生活等民俗学观点来思考’他也没有打算这样做,而是从反方向切入,完全否定被摄体的含意与主题性。
无论是何种被摄体,只要按下快门就会变成一张照片,森山想传达的是将所有事物化为平面的惊奇性与意外性,即使在拍摄见世物小屋如此充满情绪的场所,也不会受到情感左右,他想证明照片终究只是一张照片的客观性,但被摄体所带有的情绪或主题反而变成外界关注的焦点,于是森山产生愧疚之情,难道没有真正了解他的人吗?来年,有人提议以“日本剧场”为中心开始制作摄影集,森山虽然同意,但打从一开始就不想局限于见世物小屋的照片,反而偏好将不同类型的照片穿插在一起,毫无规则性,他希望所有照片一次呈现于观者眼前,明白地阐释“所有事物都等值”的概念。
只要拍成照片,无论是美丽或脏乱的地方、地们的高低差异等,都毫无关系的并列在一起。
森山希望能透过摄影集转换人们的价值观,但这样的意图还是没获得一般人的理解森山开始感到焦虑,还好后来出现了忠实的理解者,缓和了森山不安的情绪。
荒木经惟对摄影的名言荒木经惟是享有盛名的日本摄影师和艺术家,他通过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观念,为摄影界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以下是荒木经惟对摄影的几个著名名言,它们是他长期摄影实践和思考的结晶。
一、关于摄影的目的和意义:1. “摄影是对时间的抵抗。
它让我能够捕捉那些瞬间,使它们永存于纪实之中。
”2. “摄影是一次次将生活转化为影像的行为,它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美丽,同时也让我反思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
”3. “摄影是触觉的延伸,是我与世界建立联系的方式。
通过拍摄,我能够理解并表达对世界的独特感受。
”二、关于摄影师的角色和态度:1. “摄影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摄影师要保持纯真和敏感,应该勇于发现和展示独特的视角。
”2. “作为摄影师,我不仅要记录现实,更要关注人性的深刻内涵,追寻人类的情感和灵魂。
”3. “摄影师应该有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勇于挑战固有观念,用镜头探索人类的边界。
”三、关于摄影作品的呈现和传达:1. “摄影作品是我对生活的注解,每一张照片都是我情感的延续,是我对时间和空间的个人见解。
”2. “摄影作品应该能够引发观者的思考和情感共鸣,它们可以透过视觉触动观者内心深处的某个共鸣点。
”3. “一张好的照片应该是有力量的,它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达出摄影师对主题的深刻理解和感受。
”四、关于摄影的创作方式和技巧:1. “我喜欢通过黑白摄影来表达我的情感,黑白的对比和纯粹性能够更好地呈现出我所想要表达的意境。
”2. “摄影是一门艺术,技术只是手段。
重要的是用心去观察和感受,捕捉那些独特的瞬间和细节。
”3. “摄影的魅力在于不可预测性,捕捉一瞬间所需要的是直觉和果断,这是摄影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这些荒木经惟的名言展示了他对摄影独特的见解和追求。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时间和现实的记录,更是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与感悟。
他以其真实、露骨、受欢迎的作品风格,引领了一代人在摄影中探索自我和世界的道路。
在摄影行业发展迅速的今天,一些摄影作品已经有了不菲的收藏价值。
那么在专业人士的眼中,那些摄影师的作品更受到大家的亲睐呢,下面我们就看看IPA为我们列出的12位亚洲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师1. 森山大道, Daido Moriyama(日本)街头摄影大师。
粗颗粒、高反差、模糊、晃动,强烈的街拍风格,拥有超越国际的感染力。
2. 荒木经惟, Nobuyoshi Araki(日本)情色亦或色情?即使争论无数,但作品中充满对性与欲的展现,赤裸裸呈视何为生命与生活,以摄影冲击人们的压抑与欲望。
3. Raghu Rai(印度)以印度为拍摄主题,除了异国情调的呈现外,照片中的人文呈现,让他的作品屡次出现在国际重要杂志,是不容忽视的国际摄影大师。
4.张乾琦, Chien-Chi Chang(中国台湾)5. 细江英公, EikohHosoe(日本)当代日本最重要的人体摄影家,神秘、梦幻、超现实、深沉的抽象与宗教味道,被人称为战后日本的现代摄影教父,也是森山大道的老师。
最有名摄影集,是拍摄日本知名作家三岛由纪夫的蔷薇刑(原本叫蔷薇杀)。
6. Raghubir Singh(印度)彩色摄影的先锋,结合了西方现代美学与印度艺术,配合强烈的色彩风格,成为他独特的街头摄影作品。
7. 川内伦子, RinkoKawauchi(日本)在台湾人的眼中,川内伦子是日系作品的典范,方形照片、淡雅色调、生活小品、平凡而细腻都是她的作品的特色。
8. Tay Kay Chin(新加坡)因《Panoramic Singapore》摄影作品系列,入选“哈苏大师”名录。
9.何藩, Fan Ho(中国香港)1937年出生,国际级知名摄影师、1958年摄影十杰冠军,20世纪电影导演。
获奖无数,在他镜头下的香港是如此吸引人,尤其对光与影、黑与白的处理更是精彩。
10.中平卓马, Takuma Nakahira(日本)中平卓马的作品与森山大道相似,多为粗颗粒、高反差等强烈影像,反映了社会动荡与战后日本青年的抗争。
日本至尊摄影大师面对当代日本摄影,有两位重要的人物是无法忽略的,这就是森山大道和荒木经惟。
他们在近几年对中国摄影界的影响,超出了想象中的范围。
尤其是在年轻一代的摄影者眼中,他们独特的观念意识和不拘一格的表现手法,给摄影镜头的窥视带来了从未有过的震撼。
但是如何解读这两位摄影家的作品,如何把握其中的视觉渊源、文化品位以及心路痕迹,恐怕很难用简单的语言加以描绘。
这里试图从这两位摄影家之间曾经有过的一次访谈,展开一些解读的方式。
先是一些简单的背景——森山大道1938年出生于大阪附近的花道城,20岁时父亲意外死于火车车祸后,他开始在大阪成为一个自由职业的设计师,并很快就迷恋上了摄影的世界,从而放弃了设计,并在东京被著名的摄影家细江英公接纳为私人助手,三年后成为自由职业摄影师。
森山大道和荒木经惟比森山大道小两岁的荒木经惟1940年生于东京,1963年毕业于千叶工业大学摄影电影专业。
1971年,自费出版了他的处女摄影集《感伤的旅行》。
从此,他辞去了日本最大的广告公司电通的工作,也开始了一个自由摄影师的摄影旅程。
一、两位摄影家相互间的了解荒木经惟第一次看到森山大道的一幅作品,是在《挑衅》杂志的第二辑中,选自森山大道“性爱”系列中的裸体。
他感受到了一种冲击。
那时,他也认为“摄影=性爱”,如果一幅影像不具备色情的意味,就不足以值得去拍摄。
此外,他还有一种想法,认为摄影不可避免地与死亡的观念关联,因此,性爱如果不包含死亡之神的观点,也就无法表达性爱的影像。
森山大道的影像看来是非常准确地表达了他的思想。
他也同时感到在这样一种独特的社会背景下所呈现的忧郁的情绪,革命和改革变得非常流行,森山大道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引起了他的嫉妒,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好奇心,这就是《挑衅》的力量所在。
森山大道和荒木经惟说起《挑衅》,这是在1968年日本创办的一本杂志,意在建立更为宽泛的文化批评范畴。
森山大道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这一哲学体系的最佳描绘者,为杂志带来了两个方面的摄影作品:第一个是在旅馆中的模糊的人体系列,第二组是深受沃霍尔影响的系列,包括可口可乐瓶子,洗衣粉的盒子,以及V-8的瓶子等。
荒木经惟写真集读后感艺术与真实摄影的触动荒木经惟作为日本当代著名摄影师,以其独特的拍摄风格和主题而备受关注。
近期,我有幸阅读了他的一本写真集,深深被其中所呈现的艺术与真实所触动。
本文将对这本写真集的特点和我个人的观感进行论述。
荒木经惟的写真集以黑白照片为主,呈现了他对于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敏锐洞察力。
每一张照片都凝结着他独有的风格和对现实的感知。
这种风格在摄影界内被称为“荒木风”,具有鲜明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表达力。
首先,荒木写真集中的每一张照片都通过他对光影的巧妙运用,在图像中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
透过他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景物中隐藏的美和细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无论是人物的肖像,还是自然景观的描绘,都给人以灵魂的触动。
荒木经惟的摄影作品,不仅仅是为了捕捉瞬间,更是让观者感受到照片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其次,荒木经惟的写真集展示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主题和情感。
他用镜头记录下了一个个独特的瞬间,无论是生活的琐碎细节,还是欣赏美好的自然风景,都能够从中体会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探索。
通过展现这些各种各样的主题,他成功地将观者带入到他所描绘的世界中,让人产生对于现实与艺术的思考。
荒木经惟的写真集令我深思,艺术与真实的碰撞与融合,使我感受到了摄影艺术的魅力。
通过他的作品,我认识到摄影并不仅仅是记录瞬间的工具,更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荒木经惟通过拍摄美好的瞬间,提醒我们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并从中发掘出更多的可能。
总结而言,荒木经惟的写真集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独到的创意,展示了摄影艺术的魅力和真实的力量。
通过阅读这本写真集,我对于摄影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赏。
他的作品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现实的美,还引发了对于艺术与真实关系的思考。
荒木经惟的写真集,是一部不容错过的艺术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