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27.68 KB
- 文档页数:2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为甲状腺腺滤泡旁细胞合成及分泌的糖蛋白,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量为13 KD。
正常条件下,人血清PCT含量极低,约0.0025ug/ml,成熟PCT含量约为0.0063ug/mL,一般的方法检测不出,其半衰期大约为20-24 h。
PCT的清除途径尚不完全清楚。
临床数据表明在严重肾功能衰竭的病例中,PCT并不大量升高,与健康受试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别。
尿液中PCT浓度与血浆中的PCT浓度比例相对恒定,约为1:4。
血浆PCT的肾脏清除率远低于1ml/min。
因此血浆PCT检测也适用于肾衰或人工肾治疗的患者。
也有研究指出,脂肪肝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PCT值均为0.06±0.01ng/ml。
但肝功能异常患者PCT值与正常人相比,是否有不同,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1]。
PCT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多数微生物感染时均可升高。
此时,全身广泛的CALC1基因表达,故所有的组织及细胞均可生成及释放PCT[2],在炎症发生后3-4小时即可由多种方法检测到,6小时后急剧上升,并在6-24 小时内维持该水平。
由于其半衰期大约为1天,故每日PCT监测可为临床感染的早期诊治提供重要指导。
具体表现在:1.感染的诊断多个研究表明,当机体感染,特别是严重、全身感染时,血浆PCT浓度异常升高,而且升高的程度与感染严重程度有关。
一项关于急性胰腺炎的研究中指出,第l天严脓毒血症组患者PCT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1.4±0.4 vs 0.8±0.2ng/ml,P<0.05);第3天感染组、轻中度脓毒血症组、严重脓毒血症组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5.0±0.1、3.2±0.9、8.7±2.6 vs0.8±0.3ng/ml,P<0.05),严重脓毒血症组明显高于轻中度脓毒血症组(P<0.05);第7天严重脓毒血症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各组感染控制后血清PCT水平趋于下降[3]。
肺部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应用发布时间:2021-06-15T07:39:30.751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21年第2期作者:杨淑艳[导读] 肺部感染是由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导致的肺部炎性病变。
特别是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多发。
黑龙江省大庆市采油七厂庆葡卫生社区检验科 163517【摘要】目的本文对肺部感染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变化进行研究。
方法随机选择我院重症肺炎、轻度肺炎患者及健康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方式,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变化。
结果重度感染组与健康组相比,血清降钙素原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重度感染组与轻度感染组相比,血清降钙素原显著高于轻度感染组,P<0.05。
结论肺部感染时血清降钙素原含量变化明显,感染严重程度越高则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越高,临床需要结合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测做为肺部感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关键词】肺部感染;血液检验;血清降钙素原;诊断肺部感染是由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导致的肺部炎性病变。
特别是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多发。
一些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反应迟钝,因此肺部感染后临床症状不典型,外周血常规也无明显异常,所以必须要对肺部感染以及并发症进行早的诊断、早治疗。
鉴别和判断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
血清降钙素原是人体蛋白质,简写为PCT,能够反映炎症的活跃程度。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PCT维持在0.05μg/L以下,当出现病毒感染或者和免疫力下降等时PCT的浓度不会升高,当出现真菌、细菌以及寄生虫感染时PCT浓度显著升高,当PCT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数值时,还会引起严重休克[1]。
为进一步探讨PCT与肺部感染之间的关系。
本文就对肺部感染患者PCT水平进行相关研究,以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肺部细菌感染患者,共100例,按照轻度感染和重度感染划分轻度感染组、重度感染组。
轻度感染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67-85岁,平均(74.3±6.0)岁。
2023-11-09•降钙素原测定方法•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降钙素原测定的临床应用•降钙素原测定的局限性及未来发展•临床案例分析目录01降钙素原测定方法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抗体,检测血清中降钙素原的浓度。
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荧光法通过酶标技术将抗体与酶结合,然后利用酶与抗体之间的反应来检测降钙素原。
通过荧光标记的抗体与血清中的降钙素原结合,然后利用荧光信号的强度来检测降钙素原浓度。
03免疫学测定法0201电化学发光法利用电化学发光技术,将抗体与电化学发光物质标记,然后利用发光信号的强度来检测降钙素原浓度。
直接化学发光法通过化学发光物质直接与降钙素原结合,然后利用发光信号的强度来检测降钙素原浓度。
化学发光法夹心电化学发光法利用电化学发光技术,将抗体与电化学发光物质及酶标记,然后利用酶与抗体之间的反应以及电化学发光物质的发光信号来检测降钙素原浓度。
直接电化学发光法通过电化学发光物质直接与血清中的降钙素原结合,然后利用发光信号的强度来检测降钙素原浓度。
电化学发光法02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细菌感染PCT在细菌感染时显著升高,且升高程度与感染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因此,PCT可用于诊断细菌感染,并监测治疗效果。
病毒感染降钙素原(PCT)可用于诊断病毒感染,特别是新生儿和婴幼儿。
在病毒感染时,PCT水平通常不会升高,这有助于与细菌感染鉴别。
寄生虫感染PCT在寄生虫感染时也可升高,但升高程度较轻。
因此,PCT可用于辅助诊断寄生虫感染。
感染性疾病PCT在SLE活动期升高,可用于评估疾病活动度和监测治疗效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PCT在RA活动期升高,但升高程度较轻。
因此,PCT可用于辅助诊断RA活动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甲状腺髓样癌PCT在甲状腺髓样癌中可升高,且升高程度与肿瘤分期及预后相关。
因此,PCT可用于辅助诊断甲状腺髓样癌,并监测治疗效果。
其他恶性肿瘤PCT在其他恶性肿瘤中也可升高,但升高程度较轻。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可以有效的指导临床对抗生素的使用。
方法对我院2019年1月1日到2019年2月28日896例做降钙素原(PCT)的标本进行分析。
PCT>0.25ng/m L的患者163例,临床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后,观察PCT水平下降程度,结合临床,观察疗效。
结果 PCT>0.25ng/m L的163例病例,临床全部使用抗生素治疗,其中PCT水平下降的有160例(98.16%),不下降的有3例(1.84%),无效的3例更换抗生素,治疗后,PCT水平下降。
结论 PCT与感染的程度密切相关,当PCT>0.25ng/m L的患者,临床及时的给予抗生素治疗,感染可以明显的得到控制。
说明PCT的检测可以有效的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及脓毒血症的发生.
关键词:降钙素原(PCT);抗生素;指导临床;脓毒血症
引言
降钙素原(PCT)是血清降钙素(CT)的前肽物质。
是由 116 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质,无激素活性。
健康人血液中的 PCT 浓度很低(<0.05ng/mL)。
在炎症反应,尤其是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脓毒血症时,PCT 可生成并释放入血液循环[1]。
此时,血液中的 PCT 水平会明显升高。
故 PCT是细菌感染的一个预警指标。
现对我院 896 例标本进行分析。
其中 PCT>0.25ng/mL 有163 例。
1材料和方法
1.1标本来源。
临床静脉抽血 163例患者静脉血标本。
1.2试剂。
威海纽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降钙素原检测试剂盒。
1.3仪器。
NPY007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
1.4方法。
各标本均为患者静脉血,待分离胶采血管内血液凝固后,马上进行离心,离心转速为3500转/分钟,离心10 分钟。
离心好的血清上机测定[2]。
PCT 结果判断:PCT检测结果分别定为小于 0.5ng/mL、0.5~
2.0ng/mL、
2.0~10.0ng/mL、≥ 10.0ng/mL,4 个等级。
据文献报道,以 PCT>0.5ng/mL为阳性。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 分析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 x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PCT是1993年被发现的一种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肽原,是相对分子量为
1.3×104的糖蛋白。
由116个氨基酸组成,是降钙素的前体肽,人们发现在细菌或真菌感染时它选择性诱导升高,对于细菌性感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疾病严重程度成正比。
生理状态下,PCT 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在细胞内通过蛋白水解酶的作用,裂解成降钙素,PCT在循环血中浓度极低,几乎检测不到。
在病理状态下,PCT可来源于肝、肺等多个器官组织,外周血单核细胞在脂多糖和某些细胞因子的作用下,也可以表达生成 PCT。
近几年来国内外已将 PCT 检测广泛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检测,认为它是一项具有潜在诊断价值、敏感的全新诊断指标。
在研究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发现,细菌性感染时 PCT 浓度升高,在病毒感染和非细菌性炎性疾病时保持低水平,这种变化迅速而且稳定,是 PCT 有别于其他指标的特征之一,是区别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最灵敏的指标,可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
PCT 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人体受到菌体释放的内毒素和炎性细胞因子诱导而产生 PCT,所以细菌感染时 PCT 升高,而病毒不能
释放内毒素,血清 PCT 水平不升高或仅有轻度升高[4]。
细菌感染的概率较高,因此,PCT 对鉴别细菌性肺炎有较高价值,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血清PCT 检测对
鉴别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5],临床上可根据血清 PCT 的水
平判断引起肺炎的原因,对临床小儿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并可为抗生素使用提供依据,它可以避免因抗
生素的滥用而产生耐药性,这对于正确选择抗生素是有帮助的,对于临床治疗具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果如下:
表1 PCT>0.25mg/ml的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后效果
注:PCT不下降的这3例患者,更换抗生素治疗后PCT下降,病情得到有效
的控制。
3讨论
目前临床对感染的诊断存在着不足。
PCT 作为新兴生物标记物,对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帮助。
尤其是细菌性感染,PCT 水平会明显增高[6],而病毒性及真菌感染 PCT 水平不增高或仅轻度增高。
我院对 PCT>0.25ng/mL 的患
者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经过治疗后,患者的 PCT水平明显下降,说明抗生素治
疗有效。
其中有2 例不下降,结合患者症状。
可认为抗生素治疗无效。
与临床沟
通后,临床更换抗生素,经治疗,患者的 PCT 水平下降[7]。
故可认定PCT 可有效
的指导抗生素使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疗程,指导停药。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M].7版,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2002:1205.
[2]杨滨,康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J].现代预
防医学,2009,36(3):596-597.
[3]王丹,赵美健,徐琦新,等.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天津医药,2007,35(3):192-194.
[4]胡凤华,甘小庄,孙丽萍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血清降钙素原和C-
反应蛋白的改变 [J].中国医刊,2007,42(6):33-35
[5]王欢,沈定霞,张有江等.降钙素原与血培养诊断血流感染比较 [J].军医
进修学院学报,2010,31(7):695-711.
[6]陈岩.降钙素原-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标志物 [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06,5(2):68-70.
[7]时兢,安秀琴,谢星等,降钙素原在危重患者败血症诊断中的意义[J].中
国综合临床,2004,20(8):704-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