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临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64 MB
- 文档页数:22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为甲状腺腺滤泡旁细胞合成及分泌的糖蛋白,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量为13 KD。
正常条件下,人血清PCT含量极低,约0.0025ug/ml,成熟PCT含量约为0.0063ug/mL,一般的方法检测不出,其半衰期大约为20-24 h。
PCT的清除途径尚不完全清楚。
临床数据表明在严重肾功能衰竭的病例中,PCT并不大量升高,与健康受试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别。
尿液中PCT浓度与血浆中的PCT浓度比例相对恒定,约为1:4。
血浆PCT的肾脏清除率远低于1ml/min。
因此血浆PCT检测也适用于肾衰或人工肾治疗的患者。
也有研究指出,脂肪肝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PCT值均为0.06±0.01ng/ml。
但肝功能异常患者PCT值与正常人相比,是否有不同,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1]。
PCT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多数微生物感染时均可升高。
此时,全身广泛的CALC1基因表达,故所有的组织及细胞均可生成及释放PCT[2],在炎症发生后3-4小时即可由多种方法检测到,6小时后急剧上升,并在6-24 小时内维持该水平。
由于其半衰期大约为1天,故每日PCT监测可为临床感染的早期诊治提供重要指导。
具体表现在:1.感染的诊断多个研究表明,当机体感染,特别是严重、全身感染时,血浆PCT浓度异常升高,而且升高的程度与感染严重程度有关。
一项关于急性胰腺炎的研究中指出,第l天严脓毒血症组患者PCT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1.4±0.4 vs 0.8±0.2ng/ml,P<0.05);第3天感染组、轻中度脓毒血症组、严重脓毒血症组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5.0±0.1、3.2±0.9、8.7±2.6 vs0.8±0.3ng/ml,P<0.05),严重脓毒血症组明显高于轻中度脓毒血症组(P<0.05);第7天严重脓毒血症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各组感染控制后血清PCT水平趋于下降[3]。
最新:降钙素原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完整版)血清降钙素原(pr。
Ca1CitOnin,PCT)是反映细菌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的主要指标。
一直以来,血清PCT被用作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2017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1]首次批准勃拉姆斯(B∙R∙A∙H∙M∙S)血清PCT0.25μg∕1阈值应用于下呼吸道感染(IOW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1RTD抗菌药物指导。
PCT在指导抗菌药物应用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特别是在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成人1RTI分级管理,儿童感染性疾病等领域形成了多个专家共识[2-4]o虽然临床上血清PCT已在儿童1RTI广泛应用,但目前仍缺乏统一指导原则。
为使血清PCT更为合理、科学的应用于儿童1RTI管理,《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组织儿童重症、急诊、呼吸、感染等多个领域专家,共同完成〃降钙素原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专家组就血清PCT在儿童1RTI病原鉴别诊断、抗菌药物管理、严重程度评估和疾病分流管理的应用及血清PCT正确解读等多个主题,通过广泛查阅文献,结合儿科临床实践,遴选出与儿童1RTI管理密切相关的14个临床问题,通过德尔菲法投票[5],多次会议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本共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儿科临床医师,共识的目标人群为疑似或明确诊断为1RTI的儿童。
1方法1.1 共识专家组及撰写组组成与职责共识专家组由儿童重症、急诊、呼吸、感染等21位专家组成,主要负责临床问题遴选、共识意见修订、投票达成共识。
共识撰写组由12名临床研究人员组成,包括3名专业型博士及9名主任/副主任医师。
其主要职责是:(1)调研临床问题;(2)文献复习;(3)起草推荐意见共识表;⑷记录专家共识制订过程;⑸协调共识制订的各种工作。
1.2 共识制订方法1.2.1 确定临床问题撰写组通过文献复习初步提出临床问题,专家组成员通过评分,优选、增减相关临床问题。
降钙素原在不同临床科室中的应用感染一直是临床各科医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尽管监测手段多,但仍缺乏敏感而特异的动态监测指标。虽然血细胞分析可反应患者细菌感染的情况,但在创伤、应激时也会升高; 血菌培养只在大量细菌入血时才能获阳性结果; 急性期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CRP) 在严重细菌感染时表现为血浆浓度明显升高,但手术、病毒感染、局部细菌感染及非感染因素下CRP 也升高,升高水平与感染严重程度不一致,受激素影响; TNF-α、IL-1、IL-6 等细胞因子在细菌感染患者血浆浓度会升高,但维持时间短,无法每日进行动态监测。而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 克服了上述监测手段的缺点,近年在临床感染诊断、预后判断上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就其生物学特点、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一、PCT 生物学PCT 是1992 年发现的人类降钙素的前体物质,细菌和内毒素可引起所有实体组织和器官合成PCT,脂肪细胞也可分泌。4 h内可在血清中发现,12 ~ 48 h 达峰,PCT与CRP 等其他反应分子不同的是单纯病毒感染引起升高是非常罕见的。PCT 对病毒性疾病缺乏反应的原因推测与病毒刺激巨噬细胞合成α干扰素有关,干扰素可抑制TNF合成,而TNF 是组织合成PCT 所必要的成分。在人类组织中,PCT-Ⅰ和PCT-Ⅱ mRNA 主要存在于肝脏,其次为肺、肾或睾丸等器官。在肺、肝、胰腺、结肠和其他器官中的浓度较高,而在白细胞和小肠组织浓度较低。肝、肾、肺、脂肪和肌肉等实质组织细胞是感染时血循环中PCT的主要来源。PCT 是由116 个氨基酸组成的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分子量为13kDa,由降钙素Ⅰ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第1 ~ 57 为N-末端,第60 ~ 91 为降钙素,96 ~ 116 为降钙蛋白。通常情况下都被降解,不释放到血液中,故正常人血浆中PCT 浓度非常低( < 0. 1 ng /ml) 。血浆中其半衰期为25 ~ 30 h。细菌内毒素可能是刺激PCT 产生的主要来源。也有研究认为细菌内毒素、TNF-α、IL-6、IL-2 等因素作用下使肝、肺、脾、肾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或特殊细胞( 如巨噬细胞) 产生PCT,其中TNF-α、IL-6 对刺激PCT 的产生具有调控作用。PCT 不受糖皮质激素影响。微生物感染时体内降钙素-Ⅰ基因表达升高,使肝和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各实体组织细胞释放。二、血浆PCT 检测PCT 正常水平为0. 033 ± 0. 003 ng /ml。第一代LUMI检验法的敏感度低限值为0.5 ng /ml。第2代TRACE 免疫检测法敏感度低限值为0. 05 ng /ml,可定量至1, 000 ng /ml,1 h 内获结果。近来发现PCT 在体内合成后数分钟内酶解为两个氨基酸片段,可对第1 至116 个氨基酸定量检测,或第3- 116 个氨基酸分解产物定量。三、血浆PCT 检测的临床应用最早于90 年代在脓毒血症病人血清中检测到PCT。健康个体血清浓度很低,感染时升高。最早进行血清PCT检测的是来自法国的一项关于儿童感染的前瞻性研究,对从79 名新生儿到12 岁儿童研究发现,严重细菌感染的19 名患儿中PCT 水平非常高( 6 ~ 53 ng/ml) ,无感染的21 名患儿中却非常低( 0. 1 ng /ml) ,病毒感染患儿水平也较低。2009年一项德国对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327 名1 ~ 17 岁孩子的回顾性研究也获相似结论。目前PCT 主要有四个常见临床应用。第一,严重脓毒性感染患者死亡率与PCT 浓度有关,血浆PCT 浓度1 ~ 5 ng /ml, 90 天死亡率达11%; 51 ~ 100 ng /ml 死亡率达42%。第二,在欧洲已利用PCT 来指导慢些支气管炎急性发作、CAP和脓毒症患者的经验性抗菌治疗,首次入院4 ~ 6 h 内PCT 水平低的患者,较少需经验性抗菌治疗,对入院4 h 的住院患者,低水平PCT 对细菌感染有较好阴性预测值。第三,联合其他检测指标能更好地判定患者是否需要经验性抗菌治疗。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应用,监测PCT 水平变化可决定和何时终止抗菌治疗。目前,报道了多种中截值。内科ICU内,使用≤0. 1 ng /ml 作为细菌入侵终止信号,此时停用抗生素是安全的。1. 细菌感染的判断血浆中PCT 浓度低于0. 1 ~ 0. 5 μg /L 为正常,0. 5 ~ 2μg /为轻度升高,3μg /L 以上为明显升高, 30 μg /L 以上甚至1000 μg /L 为极度升高。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或尚无明显临床表现的严重细菌感染或脓毒血症患者血浆浓度也明显升高,而手术创伤、病毒感染、局部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患者血浆中浓度仅轻度升高或不升高。国内外研究表明PCT 诊断CAP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CRP、WBC、ESR 等,PCT 与CAP严重度有相关性,对CAP 病情判断有实用价值。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血PCT 明显较高,而在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PCT 大多正常,PCT 可鉴别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2. 感染程度的判断感染组织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与血浆PCT 浓度呈正相关。研究发现细菌性肺炎患者血中PCT 仅轻度升高,平均为2. 4μg /L;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PCT 浓度显著升高,平均为72 ~ 135μg /L。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佳,明显降低或恢复正常提示治疗有效,病情好转。3. 指导抗生素选择及调整肺部浸润性病灶患者PCT 升与降常提示细菌性感染和感染好转或恢复。低水平( < 0.25 ng /ml) 且无明显症状不支持抗菌治疗, 0. 25 ng /ml ~ 0. 5 ng /ml 可能为细菌感染,可予抗菌治疗; > 大于0. 5 ng /ml 说明存在细菌感染,强烈建议予抗生素治疗。如开始时非常高( 如超过1 ng /ml) ,而再次测定值下降到低于初始值80% ~ 90%,则可考虑停用原有抗生素或者改换其他窄谱抗生素。持续处于高水平则提示肺部感染出现胸腔积液或者脓胸等并发症。4. 治疗效果的评定血PCT 浓度是评定疗效的灵敏指标,严重细菌感染病人在抗菌治疗后,血PCT 浓度迅速降低或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四、PCT 与临床微生物学在CAP 诊治的联合应用拟诊肺部感染的患者,临床医生常据症状、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及胸部影像学检查作出诊断,继而选择抗生素只能是经验性的,等治疗后随访观察胸片上的浸润影有无吸收才能确定此浸润影是否为感染性的,故肺部感染的诊断多属于回顾性的。但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对于鉴别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肺部疾病缺乏特异性。诊断CAP 的标准方法是痰培养和痰菌革兰氏染色。诊断CAP 的传统感染标准是基于症状、体征、临床评分系统和白细胞、发热、CRP 和血培养等全身性炎症指标,但这些指标对于病原学诊断、最佳治疗和预后判断不可靠,PCT 优于其他标记物,可预示疾病严重性、死亡危险度、指导抗生素治疗,因此PCT 可作为诊断、预后和诊断性治疗试验指标。PCT 与CAP 的严重度相关,PCT 对于军团菌肺炎和肺炎链球菌肺炎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军团菌肺炎的PCT 均显著低于肺炎链球菌肺炎。多中心的CAP 定群研究表明,在较低PCT浓度下( ≤0. 1 ng /ml) 具有较低的死亡风险,不论其临床危险度( PSI 或CURB-65 评分) 多寡。基于PCT 具有区别细菌和非细菌感染的概念,PCT 具有取代CRP 进行CAP 和AECOPD 的抗感染治疗的作用。肺结核与普通细菌性肺炎的临床和放射学表现类似,抗酸染色敏感性低,故对CAP 和肺结核进行鉴别诊断较困难。肺结核患者PCT 并没有显著升高,这就使PCT 成为一个很有希望的快速鉴别肺结核和细菌性CAP 的分子( 细菌培养至少24 ~ 48 h) 。研究表明血清PCT 在肺结核和细菌性CAP 患者的早期阶段具有显著差异,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对57 名CAP 和30名肺结核患者研究发现,细菌性肺炎的平均PCT 水平为0. 514 ng /ml( 0. 01 ~ 27. 75) ,而肺结核的平均PCT 水平为0. 029 ng /ml( 0. 01 ~ 0. 87) ( P < 0. 001) 。一般说尿中PCT 约为血浆的25%; 如果没有系统表现的局限性感染,无脓毒血症胸液PCT 浓度可能出现低的升高( 0. 3 ~ 1. 5ng /ml) ,细菌性胸液PCT( 0. 24 ng /mL) 高于非细菌性胸液( 0. 09 ng /ml) ,但血浆中PCT 无明显差别,胸液PCT 浓度>0. 174 ng/ml 可作为诊断细菌性胸液的阳性值( 敏感度80%,特异度76%,AUC 0. 84。五、PCT 与CRP、细胞因子的比较1、PCT 与CRP 比较血浆CRP 水平的变化与感染严重度不一致,不能反映感染严重度。全身细菌感染患者血浆PCT 浓度的升高比CRP 早,恢复正常水平所需时间比CRP短。炎性反应发生后8 ~ 12 h CRP 水平方超过正常值,而PCT 在4 h 即可检测到,6h 时急剧上升并在8 ~ 24 h 内维持该水平。因此作为全身细菌感染的指标,PCT 比CRP 能更早反映病情,而且由于其半衰期短,在血浆中存在时间短,动态监测血浆中PCT 浓度的变化能更好判定预后和治疗效果。2. PCT 与细胞因子的比较尽管细菌感染患者血浆中细胞因子浓度与PCT一样会升高,而且出现更早,但在血浆中维持时间远短于PCT,无法每日检测进行动态观察。给健康志愿者注射内毒素,血浆PCT 浓度4 h 后开始上升,8 ~ 24 h维持在4 μg /L 水平,而TNF 和IL-6 水平在2 ~ 3 h 达峰, 24 h后已测不出。此外当感染继续存在或发生脓毒血症时,血浆TNF、IL-6 水平仍会下降,而血浆PCT 水平则不会降低或继续升高,故血浆TNF 和IL-6 水平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无关。IL-6不能区别是否由细菌感染所致。六、PCT 的其他利用PCT 水平有助于寻找不明原因发热原因,如still 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炎症性肠病并非引起PCT 升高。PCT水平不受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影响,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可影响患者的体温曲线、WBC 总数及分类。七、无法解释的PCT 升高的可能原因也有报道在未发生脓毒血症、呼吸道感染、其他传统感染性疾病时PCT 也升高。据报道在硬化、胰腺炎、肠系膜梗死( 缺血性肠病) 、心源性休克和术中低血压和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的PCT 升高。有一些证据表明,PCT 升高,预示肠道屏障的破坏,细菌移位至胰腺、肠壁、或局部淋巴结。在烧伤、肺水肿和肺吸入患者PCT 也升高,可能提示细菌入侵的早期阶段。总之,尽管生物标志物与其他诊断方法一样同样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缺憾,但是将血清生物标记物用于肺部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至少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之外的辅助性手段,有助于在病因诊断尚未完全明确前尽早开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避免延迟治疗开始的时间,而在指导抗生素治疗减少用量、缩短疗程方面,也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PCT作为全身反应的细菌感染指标,其特异性、敏感性高,还可以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和预后,而且因其出现早,维持时间长而适用于临床。由于PCT 的精确性及它的中截值完全取决于使用何种敏感测量方法,故PCT 不能替代详细的病史和临床检查,细菌感染的诊断仍然需要认真的临床观察、详细的病史、系统的体格检查及其他影像和细菌学等辅助检查检验进行综合判断。。
降钙素原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血清降钙素原是反映细菌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的主要指标。
一直以来,血清PCT 被用作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2017年,FDA首次批准勃拉姆斯(B·R·A·H·M·S)血清PCT0.25μg/L阈值应用于下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指导。
推荐意见汇总推荐意见1 :血清PCT 低水平(< 0.25 μg/L)时呼吸道感染常见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LRTI 几率极小,可早期辅助排除,有助于儿童LRTI 细菌性与病毒性病原的鉴别。
(强推荐)推荐意见2 :细菌性LRTI 患儿血清PCT ≥2 μg/L 时,菌血症及脓毒症风险明显增加。
(强推荐)推荐意见 3 :血清PCT 单一指标或联合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清淀粉样蛋白(serum amyloid A,SAA)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 等临床常用生物学标志物均可以较好的帮助识别儿童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多项指标联合时,诊断效能更高。
(强推荐)推荐意见4:PCT 可用于指导儿童LRTI 抗菌药物启动、调整和停用,有助于减少不必要抗菌药物使用、缩短抗菌药物疗程和减少相关不良事件。
(弱推荐)推荐意见5 :推荐在儿童LRTI 中动态监测血清PCT,有助于及时启动抗菌药物治疗、评价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指导及时停药、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
(强推荐)推荐意见6:推荐根据儿童LRTI严重程度决定监测血清PCT时机和频率:轻症患者,可入院时检测PCT以指导抗菌药物启用、后动态监测以指导抗菌药物调整或停用; 重症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前3 d,可适当增加检测频次,以调整抗菌药物使用。
(强推荐)推荐意见7 :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推荐血清PCT 辅助用于儿童细菌性LRTI 严重程度评估,PCT 值越高提示LRTI 感染越严重。
降钙素原及其临床应用1.PCT 简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 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 calcitonin, CT) 的前体, 由11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13 000的糖蛋白。
PCT 的半衰期为25~30 h,在体内外稳定性很好。
新近发现血清PCT 的升高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在全身系统性严重感染中PCT 早期即可升高,经抗生素治疗使感染控制后血中PCT 会下降,在病毒感染及局部细菌感染而无全身表现的患者PCT 仅轻度升高。
因此, PCT 已被用作全身严重感染或败血症时的一个重要的新的观察指标。
不同疾病患者血浆PCT 的浓度见表1。
2.PCT 检测的临床意义 许多学者研究发现,严重全身性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时, PCT 异位生成,血浆水平异常增高,且增高程度与感染严重度及预后相关。
(1)全身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监测。
(2)新生儿脓毒症:在新生儿出生后0~48 h 内, PCT 对脓毒症辅助诊断敏感性92.6% ,特异性为97.5%。
3~30 d 内辅助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100%。
(3)寄生虫感染:以2μg/L 为分界值, PCT 对疟疾辅助诊断的敏感性为52% ,特异性为86% ,阳性预测值为74% ,阴性预测值为71%。
(5)大手术和严重创伤患者细菌感染并发症的监测。
(6)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患者细菌感染并发症监测。
推荐1μg/L 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细菌感染并发症辅助诊断的分界值。
(7)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鉴别。
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血浆平均PCT为54.5μg/L,最低值为4.8μg/L;病毒性脑膜炎患者PCT平均为0.32μg/L,最高值为1.7 μg/L。
以> 5 μg/L 为分界值,PCT对细菌性脑膜炎的辅助诊断价值为敏感性为94% ,特异性为100%。
(8)胰腺炎鉴别诊断。
通过ROC曲线分析,预测感染坏死性胰腺炎的最佳分界值PCT为1.8 μg/L。
2023-11-09•降钙素原测定方法•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降钙素原测定的临床应用•降钙素原测定的局限性及未来发展•临床案例分析目录01降钙素原测定方法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抗体,检测血清中降钙素原的浓度。
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荧光法通过酶标技术将抗体与酶结合,然后利用酶与抗体之间的反应来检测降钙素原。
通过荧光标记的抗体与血清中的降钙素原结合,然后利用荧光信号的强度来检测降钙素原浓度。
03免疫学测定法0201电化学发光法利用电化学发光技术,将抗体与电化学发光物质标记,然后利用发光信号的强度来检测降钙素原浓度。
直接化学发光法通过化学发光物质直接与降钙素原结合,然后利用发光信号的强度来检测降钙素原浓度。
化学发光法夹心电化学发光法利用电化学发光技术,将抗体与电化学发光物质及酶标记,然后利用酶与抗体之间的反应以及电化学发光物质的发光信号来检测降钙素原浓度。
直接电化学发光法通过电化学发光物质直接与血清中的降钙素原结合,然后利用发光信号的强度来检测降钙素原浓度。
电化学发光法02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细菌感染PCT在细菌感染时显著升高,且升高程度与感染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因此,PCT可用于诊断细菌感染,并监测治疗效果。
病毒感染降钙素原(PCT)可用于诊断病毒感染,特别是新生儿和婴幼儿。
在病毒感染时,PCT水平通常不会升高,这有助于与细菌感染鉴别。
寄生虫感染PCT在寄生虫感染时也可升高,但升高程度较轻。
因此,PCT可用于辅助诊断寄生虫感染。
感染性疾病PCT在SLE活动期升高,可用于评估疾病活动度和监测治疗效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PCT在RA活动期升高,但升高程度较轻。
因此,PCT可用于辅助诊断RA活动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甲状腺髓样癌PCT在甲状腺髓样癌中可升高,且升高程度与肿瘤分期及预后相关。
因此,PCT可用于辅助诊断甲状腺髓样癌,并监测治疗效果。
其他恶性肿瘤PCT在其他恶性肿瘤中也可升高,但升高程度较轻。
血清降钙素原(PCT)的临床应用PCT由神经内分泌细胞(包括甲状腺、肺和胰腺组织的C细胞)表达,经酶切分解为(未成熟)降钙素、羧基端肽和氨基端肽。
健康人血中仅含有少量的PCT。
细菌感染后PCT会明显升高。
降钙素原(PCT)是检测全身感染(细菌)的有效标志物,用于脓毒症的诊断和治疗是监测,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具体应用如下:1、细菌感染早期的鉴别诊断。
通常在发生细菌感染后2-6小时快速升高,并可检测到;对细菌感染的诊断特异性在90%左右,而在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等情况下几乎不升高。
2、与感染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发展呈正相关。
随着感染严重程度的增加,PCT浓度明显增高。
3、细菌感染治疗效果及预后观察。
PCT水平的下降表明炎性反应的降低及感染灶的清除,因此可提示良好的预后及治疗效果观察,与疾病的发展呈现正相关。
4、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临床抗生素的滥用。
降钙素原(PCT)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鉴别诊断价值降钙素原(PCT)在全身细菌感染/脓毒症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注意:1、对于接受高剂量生物素治疗的患者(> 5mg/天),必须在末次生物素治疗8小时后采集样本。
2、由于检测试剂中含有单克隆鼠抗体,因此某些接受单克隆鼠抗体治疗或诊断的患者样本检测结果可能有误。
3、少数病例中极高浓度的链霉素抗体和钌会影响检测结果。
4、除感染外,以下情况也会出现PCT水平的升高:∙长时间或者重度心脏休克∙长期的器官重度不规则灌注∙小细胞肺癌或者甲状腺髓质C细胞肿瘤∙大面积外伤早期、外科手术和严重烧伤∙炎症细胞因子刺激和释放治疗∙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内)作为诊断指标,必须结合患者病史,临床检查和其他临床资料来综合评估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