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21.75 KB
- 文档页数:1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在感染疾病治疗中的价值摘要:目的:对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在感染疾病治疗中的价值进行研讨。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两个年度内进行健康检查的女性患者140例,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无妇科感染性疾病的人员共70例,观察组的70例患者全部具有不同程度的妇科感染性疾病,观察分析两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相比于治疗前水平明显下降(P<0.05)。
结论:在临床妇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应用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的方法能够对患者的感染情况明确的反应,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从而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提升疗效,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感染疾病临床中有多种疾病都是由细菌感染所引起,比如妇科疾病与呼吸道系统疾病等。
而妇科疾病具有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对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一定的困扰。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对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能够很好的检出体内是否含有细菌感染,从而对是否为感染性疾病进行临床指导与鉴定,可以用来评价严重炎症性疾病的临床进展以及预后[1]。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探究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在感染疾病治疗中的价值,因而选取本院的140例患者进行此次研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本院两个年度内进行健康检查的女性患者140例,时间段为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
根据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结果分为下列两组:对照组70例,为无妇科感染性疾病的人员,年龄在28-49岁,均值(38.4±2.3)岁,观察组70例,为具有妇科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年龄在31-52岁,均值(41.3±2.8)岁,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个人资料以及基线数据无较大差异(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全部按照正常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步骤进行受检,清晨空腹接受取外周静脉血约5ml,使用离心机进行血清分离处理,注意此过程必须在采血后一小时内进行操作,并进行零下20℃的低温保存[2]。
血清降钙素原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种肝脏细胞合成的前体蛋白,在炎症反应中高效表达并被分泌至血液中。
血清PCT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炎症指标之一,其水平与严重感染、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程度密切相关,已成为诊断和指导抗感染治疗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探讨血清PCT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一、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是由于严重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一种严重病理生理状态。
血清PCT水平是诊断感染性休克及其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多项研究表明,血清PCT水平与感染性休克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因此可作为监测和评价感染性休克疗效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二、脑膜炎脑膜炎是指由于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脑脊髓膜的感染炎症。
血清PCT的升高在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价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临床研究显示,脑膜炎患儿的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特别是化脓性脑膜炎,其血清PCT水平更高,可以做为脑膜炎的辅助指标,但应根据临床情况综合判断。
三、肺炎肺炎是指肺部感染病变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包括支气管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等。
研究表明,血清PCT在肺炎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是院内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更为重要。
血清PCT的监测可以指导肺炎的治疗,并且可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轻重和疗效的良好。
四、胆囊炎胆囊炎是由于胆囊内黏膜发生炎症反应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疾病。
研究表明,胆囊炎患儿的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胆囊炎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对临床医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判断疗效具有较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血清PCT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已逐渐得到重视。
但需要注意的是,PCT虽然是一种有价值的炎症指标,但也需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降钙素原测定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分析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采用降钙素原测定所取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从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者中任意择取25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25例正常健康的儿童作为对照组,给予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降钙素原测定以及WBC、CRP检测,比较两组儿童检测结果以及不同指标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阳性检出率。
结果:从测定结果上看,细菌感染性疾病儿童在PCT、WBC以及CRP检测结果上均比健康儿童检测数据更高,两组测定结果差异加大(P<0.05)。
观察PCT、WBC以及CRP指标发现,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利用PCT测定的阳性率最高,诊断作用最明显,组间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采用降钙素原测定所取得效果十分理想,利用降钙素原可有效区分健康儿童与患病儿童,其数值越高,则表明儿童细菌感染越严重,可为医生提供可靠判断依据,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关键词】降钙素原;细菌感染性疾病;儿科;阳性检出率在儿科领域中,细菌感染性疾病一直是医学专家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采用何种方式快速识别细菌感染性疾病是当前临床研究重点,有助于提高疾病治疗效率,保障儿童健康[1]。
本次研究将降钙素原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检测过程中,血清降钙素原(PCT)属于急性期反应蛋白的一种,一旦儿童机体有炎症反应发生,则会导致降钙素原水平升高,且上升速度明显高于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P),有助于在早期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进行判断[2]。
与此同时,降钙素原水平还能够将细菌感染程度反应出来,与预后效果检查有良好帮助。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者中任意择取25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25例正常健康的儿童作为对照组。
对照组:健康儿童中年龄在6个月-12岁,平均年龄(6.5±1.6)岁,男儿童14例、女儿童11例。
降钙素原检测对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李辉;卞文安;汪露【摘要】目的:探讨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血清降钙素原( PCT ) 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78 例疑似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均检测血清降钙素原( PCT ),同时对血培养结果和血清PCT 水平进行统计.结果:病毒感染炎症组PCT 值水平明显低于细菌感染组(P<0.05).结论:临床采用PCT 检测诊断细菌性感染简便、可靠,且对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年(卷),期】2012(010)017【总页数】2页(P74-75)【关键词】降钙素原;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作者】李辉;卞文安;汪露【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63;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4.5在临床上感染性疾病是最为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为了判断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以指导临床,实验室除了进行常规感染性指标检测外,目前多采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进行检测。
据国外文献报道,PCT可以作为细菌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指标[1],PCT的临床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特定时间内感染性疾病患者PCT检测的资料,以探讨PCT指标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1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178例,男102例,女76例,年龄16~75岁,平均(45±9)岁。
所选患者在入院当天均抽取静脉血进行血清PCT检测、细菌培养及血常规检查。
同时根据病原学或血清免疫学检查诊断将其随机分为病毒感染组(67例)和细菌感染组(111例)。
1.2 仪器与试剂血清PCT检测:采用罗氏2010发光仪进行化学发光检测法;细菌培养与鉴定主要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所生产的自动培养及鉴定仪;血常规检测主要采用Sysmex1800i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
降钙素原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赵玉芬;李标兵
【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6(037)018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择该院IC U、呼吸内科近1年感染性疾病住院患者130例,其中细菌感染组100例,病毒感染组30例,进行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并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比较。
结果细菌感染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降钙素原的特异性、敏感性高于C反应蛋白。
结论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的检测在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总页数】2页(P2633-2634)
【作者】赵玉芬;李标兵
【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民医院 454850;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民医院45485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测在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J], 张延;李丽玮;乔立冬
2.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J], 刘宠;彭子元;吴永华
3.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以及血常规联合检测的应用研究 [J], 邢宝宝
4.评价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测在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宋建明
5.评价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测在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宋建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7-03-13T11:01:15.3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6期作者:李芬
[导读]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成都市天府新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213)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定量测定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清PCT检测,并比较其在细菌与病毒感染中的差异。
结果:80例患者中,血清
PCT<O.5ng/ml有41例,占51.25%;以PCT≥0.5ng/ml为阳性阈值,细茵感染患者PCT阳性率为78.57%,且浓度高,≥2ng/ml患者较多;病毒感染患者PCT阳性率为15.79%,且浓度相对较低,0.5ng/ml~2ng/ml患者较多;细茵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可有效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断准确率,含量变化可以有效地提示感染情况,对临床医师诊断及用药治疗提供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感染性疾病;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46.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6-0105-02 感染性疾病在临床治疗中非常常见,寻找一种快速有效的实验方法进行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
降钙素原(PCT)作为一个新的诊断细菌性感染的细胞因子指标,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在感染性疾病的诊疗中得到广泛重视。
我院对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清PCT检测,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20~78岁,平均(42.37±11.05)岁。
所有患者在入院当天均抽取静脉血检测PCT、血常规和细菌培养。
根据病原学或血清免疫学检查诊断分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两组,细菌感染组42例,病毒感染组38例。
1.2 检测方法
患者入院后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采用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以及配套试剂检测血清中的PCT。
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分为<O.5ng/ml、0.5ng/ml≤PCT<2ng/ml、2ng/ml≤PCT<10ng/ml及≥lOng/ml 4个等级,以PCT≥0.5ng/ml为阳性阈值。
对两组患者血清PCT 检测分布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并计算出该实验对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清PCT检测结果
80例患者中,血清PCT<O.5ng/ml有41例(51.25%),0.5ng/ml≤PCT<2ng/ml有27例(33.75%),2ng/ml≤PCT<10ng/ml有7例(8.75%),PCT≥lOng/ml有5例(6.25%)。
2.2 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血清PCT分布情况
以PCT≥0.5ng/ml为阳性阈值,细茵感染患者PCT阳性率为78.57%(33/42),且浓度高,≥2ng/ml患者较多;病毒感染患者PCT阳性率为15.79%(6/38),且浓度相对较低,0.5ng/ml~2ng/ml患者较多;细茵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感染性疾病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不仅自身会带来极大危害,而且有可能影响身体其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由于抗菌药物的管理越来越严格,及时有效地鉴别、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就显得尤为必要[1]。
传统的鉴别感染性疾病的指标有细菌培养、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C反应蛋白等,但这些指标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局限性,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
细菌培养虽是细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指标,但是阳性率较低,有可能因为标本留取不当而致假阴性,阳性标本的检测时间相对也比较晚,约需3d时间。
而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不能及时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相应的依据。
降钙素原(PCT)是细菌感染性疾病中重要的炎症因子之一,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
PCT在健康人血中含量极低(<0.1ng/ml),作为细菌感染鉴别诊断的标志性物质PCT,在炎性细胞因子和细菌毒素的刺激下,PCT生成水平异常升高,在感染早期PCT 可作为细菌与非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依据,且PCT升高的程度与感染严重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在非细菌感染性炎症时血清PCT一般不升高[2]。
临床上常根据PCT浓度结合病情指导抗生素治疗,0.5ng/ml被认为是检测感染性疾病诊断的血清PCT分界值,当血清PCT<0.5ng/ml 时,多为局部的或轻微的细菌感染.一般可不考虑使用抗生素,或仅选用口服抗生素药物;当血清PCT>0.5ng/ml时,以细菌感染及个别病毒感染为多见,应根据临床情况选用抗生素;当血清PCT>10ng/ml时,患者常常存在严重细菌感染、败血症等,必须选用相对高级且敏感的抗菌药物,大多还需联合用药。
每日监测PCT作为使用抗生素的指征可使抗生素治疗的疗程缩短,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使耐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3]。
因此,血清PCT可作为鉴别细菌性感染与非细菌感染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该检测操作简单、结果快速,可为临床医师及时作出是否为细菌性感染的诊断提供有力证据,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
同时,根PCT水平的变化趋势,用于重症感染患者的病情评估和预后观察指标,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快速、简便、结果可靠,PCT检测可有效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断准确率,含量变化可以有效地提示感染情况,对临床医师诊断及用药治疗提供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姜源.降钙素原早期评估细菌感染严重程度的应用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5):333-335.
[2]朱文秀,王福刚,贾雪芝等.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8):2421-2422.
[3]黄伟平,胡北.血清降钙素原对感染性休克病情程度及疗效评估的价值[J].广东医学,2012,33(14):2083-2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