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治疗探导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6
婴幼儿泪道阻塞的综合治疗和护理干预目的:探讨泪道阻塞患儿泪道探通的疗效和护理方法。
方法:泪道阻塞患儿1 000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观察组)500例,对照组500例。
对照组实施泪道探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手术前后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手术效果。
结果:一次探通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2.75,P>0.05);观察组二次探通25例(5.0%)明显低于对照组50例(10.0%)(χ2=6.87,P<0.01)。
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泪道探通手术的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in infant with 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Methods: 1 00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50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50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from the treatment with lacrimal duct probing,the observer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for nursing intervention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treatment. Compare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lacrimal duct probing of once heal in 2 groups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χ2=2.75,P>0.05); the second-lacrimal duct probing heal of 25 cases(5.0%)in observer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of 50 cases(10.0%)(χ2= 6.87,P<0.01).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lacrimal duct probing in infant with 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Key words] 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Lacrimal duct probing; Infant; Nursing intervention婴幼儿泪囊炎是常见的眼病,约占婴幼儿眼病的5%~6%[1],主要表现为婴儿出生后不久患眼有眼泪溢出现象,部分有眼脓性分泌物。
眼睛泪道阻塞怎样治疗对于眼睛泪道阻塞是一种什么疾病,这一点其实并不是有特别多的人会明白的,但是人们比较的重视的问题就是,如果是患上了眼睛泪道阻塞的时候,应该要怎样去治疗,这一点才是比较重要的,而对于现在的医学的水平来说的话,治疗的方法还是比较的全面的,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关于患上了眼睛泪道阻塞疾病的时候,可以通过了哪些的有效的治疗来缓解病情或者是可以根治疾病。
治疗泪管堵塞的手段有如泪道冲洗,泪道探通术,泪道激光,鼻泪管吻合手术等等,具体采用什么方法要根据患者阻塞的轻重而定.但是一些传统的治疗手段如鼻泪管吻合手术,即将泪水经泪囊引流到鼻腔排出,由于要在鼻骨上电钻打槽,脸上会留下疤痕,加上手术时间又长,恢复期慢,痛苦大,所以让不少患者闻之却步.有的医院使开创使用鼻泪管气球扩张术与蒙纳卡(Monoca)单管硅质泪管植入术,治疗鼻泪堵塞仅需30分钟.这种新手术是先放根细导管到鼻泪管局部狭窄处,以通气的气球将其撑开,接下来再将蒙纳卡单管硅质泪管植入,将泪管固定扩大,即可将多余的泪液引流出来.这种手术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前后仅需30分钟即可完成,不用住院,恢复期短,痛苦小,不留疤痕.所以也是可取的。
要有效的治疗的话,生活护理也是不可少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保持眼睛清洁卫生,不用脏手或脏手帕揉擦眼睛.积极治疗沙眼,睑缘炎等外眼部炎症,不让细菌有机可乘.2,出现迎风流泪的情况,应尽早到医院检查,找出病因,及时治疗.3,有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慢性鼻炎或鼻息肉者,应尽早治疗.由于慢性泪囊炎病程长,见效慢,病人常缺乏信息与耐心.这就要求病人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长期坚持治疗.常用方法是每日挤压泪囊区(大眼角)2~3次,将脓液排干净后,再滴用利福平,氯霉素,环丙沙星等抗生素眼药水,每日3~4次.还应注意少吃或不吃辣椒,大葱等刺激性食物,禁烟酒.经过保守治疗6个月还无效时,尽早到医院行泪囊鼻粘膜吻合术.现在的医学的水平是比较好的,所以上文所讲到的一些治疗眼睛泪道阻塞的措施都是可以采用的,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一定要搞清楚了究竟患者的患病的因素是什么,然后再进行了一些比较专业化的治疗的话,这样子对于患者的本身的治疗痊愈的机会也就会比较的大一点了,但是另外还是需要在注意在刚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眼睛的清洁的工作,避免有感染的问题出现。
阻塞性泪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佛山市中医院眼科周蔚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泪道阻塞性疾病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包括单纯的泪小点闭塞或膜闭、上、下泪小管的阻塞、泪总管阻塞、鼻泪管阻塞及慢性泪囊炎等,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泪、流脓等症状,给病人带来身心的痛苦,同时作为一种潜在的感染灶,容易造成角膜炎,角膜溃疡等,并威胁着白内障、青光眼等内眼手术。
一. 泪道的解剖:泪道的部位上起自上,下泪小点,止于下鼻道外侧的鼻泪管下口。
膜型管状泪道全长约40毫米,下端较骨性管状泪道长5毫米。
泪道主要作用是导流泪液。
每16小时有0.5毫升泪液,这些泪液除湿润眼球及部分蒸发外,剩余泪液都由泪道导流入鼻腔。
要完成导流作用,除泪道通畅、泪小点位置正常外,还必须有泪道附属组织的密切配合,现分述如下;(一).泪小点:泪小点又名泪乳头,位于上,下脸缘近内毗部的结膜侧。
泪小点是整个泪道的始端,直径极小,仅0.2-0.3毫米。
上,下泪小点交错约0.5毫米,闭眼时彼此分开,不互重叠挤压,所以不影响导泪。
观察泪小点,须将眼睑翻转,如不翻转眼睑,就看到泪小点,这说明泪小点位置异常。
在正常情况下,上,下泪小点的开口都朝向泪湖。
圆形稍呈隆起的泪乳头,周围环绕富于弹性的结缔组织,因有环状肌纤维,故有括约肌作用。
(二).泪小管:泪小点是泪小管的开口,由泪小点起到泪囊外侧壁止,管长约10毫米。
整个泪小管又分为两部分,即1.5毫米长的垂直部和7-8毫米长的水平部。
上,下泪小管可单独进入开口于泪囊外侧壁,或先汇合成泪总管再开口于泪囊,开口部一般与睑内毗韧带水平,距囊端约2.5毫米左右。
泪小管壁极薄,内径仅为0.5毫米,有伸展性,可扩张3倍。
(三).泪囊:泪囊是一个膜状囊,是泪道的垂直膨大部分,长约12毫米,横经约6毫米,略向后倾斜,躺卧在由上颌骨额状突及泪骨共同形成的泪囊窝内。
泪囊是一个膜状囊,周围有肌膜包绕。
上端是一盲腔,叫泪囊穹隆部,外侧壁上有泪小管开口,泪囊下端移行为鼻泪管,二者以管腔变窄处为界,但标界不确切,一般从骨性鼻泪管上口算起。
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疗效探讨作者:石彩凤来源:《中外医疗》 2015年第23期石彩凤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江苏苏州 215200[摘要] 目的探讨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5年1月共收治的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50例,将硅胶管植入泪道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共50例(61只眼)),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术后随诊3~12个月,症状消除,泪道冲洗通畅者48只眼(占78.69%),溢泪减轻、泪道冲洗有冲洗液入鼻但欠通畅者9只眼(占14.75%),仍有溢泪或溢脓、泪道冲洗不通者4只眼(占6.56%)。
结论泪道置管术可阻止泪道粘膜重新粘连、阻塞,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泪道置管;泪道阻塞性疾病[中图分类号] R779.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8(b)-0056-02[作者简介] 石彩凤(1981-),女,江苏苏州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泪道疾病,眼整形。
泪道较为细长,容易阻塞导致泪溢,造成患者痛苦,并可引起急、慢性泪囊炎,使眼部成为一个感染病灶,如果发生眼外伤或者施行眼内手术,极易引起感染,导致细菌性角膜溃疡或化脓性眼内炎,严重者可致患者失明。
为探讨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疗效,2013年9月—2015年1月该院运用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50例61只眼,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该院共收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50例(61只眼),其中泪小管或泪总管阻塞25例30只眼,鼻泪管阻塞(不伴有泪囊炎症)17例23只眼,慢性泪囊炎8例8只眼。
男性18例(23只眼),女性32例(38只眼) 。
术前通过泪道冲洗、泪道探通检查确定为泪道阻塞或慢性泪囊炎病人。
术前冲泪道、妥布霉素眼液滴眼,对冲洗有脓液溢出者,术前1~2周每日用妥布霉素眼液及生理盐水冲洗泪道至无脓液后再行手术。
泪道阻塞的治疗方法[关键词] 泪道阻塞;泪囊炎;高频电烧灼术;硅胶管[key words] 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dacryocystitis; high frequency electric cauterization; silica gel pipe泪道阻塞性疾病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3%眼科门诊患者患有泪道阻塞性疾病。
泪道阻塞常导致溢泪,病情严重者还可发展为急慢性泪囊炎,给患者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泪液对面部的浸渍易导致湿疹,影响容貌,对患者的身心均有损害。
泪囊炎作为眼部的感染灶可向眼球及眶内蔓延,造成不良后果,为内眼手术的禁忌证[2]。
目前治疗泪道阻塞的方法很多,但效果均不十分理想,我院采用高频电灼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7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泪道阻塞(包括慢性泪囊炎)患者63例114眼,其中,男11例,年龄52~74岁,女52例,年龄31~77岁;单纯泪道阻塞45例83眼,合并慢性泪囊炎18例31眼。
所选患者均排除鼻腔疾病和未经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1.2 仪器wzc-ⅲ泪道高频治疗仪(220 v,50 hz,0~150 w,昌邑市同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制硅胶管、7号钝头腰椎穿刺针、7~10号泪道探针、导钩等常规泪道探通器材。
1.3 方法1.3.1 硅胶管的准备将外径为0.68 mm的硅胶管剪为12.5 cm 长,取一段长6 cm的细尼龙线,两端对折,打结,将线结塞入硅胶管管径内,露出管口约1.5 cm,另取一段尼龙线,在线结与管口之间打结,使管内线结不能被拉出管口。
硅胶管另一端采用同样方法处理。
低温等离子消毒备用。
1.3.2 术前准备高频电灼术前先行泪道冲洗,明确阻塞部位,对慢性泪囊炎脓性分泌物较多者应提前冲洗泪道,并取分泌物培养,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滴眼治疗,待患眼分泌物呈白色且量较少时再行手术。
泪道阻塞性疾病诊治分析唐玉容【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bstructive disease of the lacrimal duct.Methods finishing review the medical records of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disease of the lacrimal,a total of 193,according to the obstruction site classification,and targeted therapies.Results The efficacy of combination therapy was superior to laser therapy(P<0.05)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Conclusion Although laser therapy can quickly be blocked parts of the dredge,but the effects will be combined application with the catheter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diseases of 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目的探讨泪道阻塞性疾病临床诊治疗效.方法整理回顾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的病历,共193眼,按阻塞部位分类并针对性治疗.结果结合疗法的疗效优于激光疗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激光疗法可快速将阻塞部位疏通,但疗效一般,将其与置管术结合应用可提高泪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2(041)022【总页数】2页(P2252,2255)【关键词】泪道阻塞性疾病;诊断;激光;置管术【作者】唐玉容【作者单位】重医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分院,400015【正文语种】中文泪道阻塞性疾病的致病因素较多,其病理特点是泪道不畅,典型的异常表征为溢泪[1],属于临床常见眼病。
泪道堵塞土方法治疗
泪道堵塞是指泪液无法正常排泄,导致泪液在眼眶内停滞不流出。
以下是一些治疗泪道堵塞的方法:
1. 涂抹热敷:将热毛巾或热水瓶放在闭眼的眼睑上方,每次持续10-15分钟,有助于疏通泪道。
2. 揉握按摩:将食指和拇指放在鼻梁两侧的泪囊位置,用力按压并以顺时针方向稍微揉动,每天重复多次。
3. 眼球按摩:闭眼后,用中指轻轻按压眼球,在眼眶呈圆圈运动。
每天多次进行。
4. 温水冲洗:使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在闭眼的情况下,用棉签蘸取温水轻轻擦拭泪点周围,并尽可能清洁泪囊和泪道。
5. 穴位按摩:按摩人中穴(两眉头中央)、迎香穴(两眉间的空窝处)和太阳穴(位于眉毛外侧凹陷处),每天按摩数分钟。
6. 药物治疗:局部涂抹抗生素眼药膏,抗菌眼药水或抗炎眼药水,有助于消炎和杀菌。
7. 流液护理:使用人工泪液或泪液替代液,保持眼睛湿润,减轻不适感。
8. 治疗性探查:如上述方法无效,可以进行治疗性探查,通过介入性手术或激光治疗来疏通泪道。
请在使用任何治疗方法前咨询专业医生或眼科医生,以获得准确的诊断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治疗探导
摘要:近年来,在泪道阻塞性疾病(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diseases,ldod)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涌现出了很多新的治疗方法。
我们综述了ldod的药物治疗、泪道探通冲洗治疗、泪囊区按摩治疗、激光泪道成形治疗、高频电灼治疗、泪道支架或人工泪管、手术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探导。
关键词:泪道阻塞;治疗;探导
中图分类号:r2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4-00-02
泪道阻塞性疾病(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diseases,ldod)理想的治疗方案是需要根据完整诊断所制定的最佳个性化的综合
治疗方案[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和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在ldod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涌现出很多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此作探导。
1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所有治疗ldod方法的基础,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1]。
临床要以用药目的选定用药品种、剂型、用药途径和方法。
目前用于临床的药物主要有:抗菌药、防止泪道粘膜粘连的药物、促进泪道粘膜组织修复的药物及一些具有综合药理作用的中药制剂。
2 泪道探通、扩张和冲洗
泪道探通和冲洗,既是检查也是治疗。
对于已经探通的泪道,需要定期扩张,以免再次发生阻塞。
只有很少一部分患者通过泪道探
通、扩张和冲洗可治愈。
目前多主张合并置泪道支架治疗。
泪道探通需要注意不要造成假道,方法是动作要轻柔,遇到阻力,不要强行向前探,如果探针在离泪小点附近即遇到阻力,要注意调整眼睑的位置和张力,以防泪小管打折而产生阻力,如果探针在接近泪囊内壁处遇到不是骨性阻力,而是软性阻力,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不能马上就转向鼻泪管方向强行探通,而是回退,改变方向再进入。
3 泪囊区按摩治疗
主要用于新生儿鼻泪管下口阻塞,需要注意的是医护人员需要指导患儿家属按正确的手法按摩,并叮嘱需按期复查,若出现局部红、肿、痛等急性泪囊炎发作的情况要及时复诊。
4 激光泪道成形术
应用激光的爆破作用和热效应,将阻塞部位打通,目前应用广泛。
适用于膜性泪道任何部位的阻塞,尤其对泪小管和泪总管阻塞治疗效果较好。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泪道激光有:nd∶yag,ktp,ktp nd∶yag,ktp noyac,二极管激光等种类。
在泪道内窥镜下进行,可提高泪道激光治疗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因为单纯激光治疗治愈率较低,目前多主张合并置泪道支架治疗[1]。
5 高频电灼术
是采用高频电烧灼炭化泪道内阻塞组织,恢复泪道通畅。
利用高频泪道探针探通泪道时,探针于组织密切接触,没有出血,探通后立即实施点灼,使电灼处形成焦痂,可避免了出血,能杀死创面的
细菌。
6 泪道支架或人工泪管
目前国内外所采用的泪道支架或人工泪管主要有镍钛合金泪道
支架、人工黄金鼻泪管、不锈钢鼻泪管支架、类“y”形硅胶管、聚氨基甲酸乙酯泪道支架、双泪小管植入式硅胶人工泪管、鼻泪管球囊式支架、c型管、u型管、硬膜外麻醉用导管和各种自制支架。
其中近年我国用的比较多的是类“y”形硅胶管和双泪小管植入式硅胶人工泪管[1]。
置管后什么时间取出?取不取出?等问题的处理不同类型的支架或人工泪管要求不同,存在争论。
7 手术治疗
7.1 泪点咬切术
泪点咬切术适用于泪点口阻塞,常需要留置支架2~3wk。
7.2 泪小管切开术
泪小管切开术适用于近泪点端小管阻塞,常需要留置支架2~
3wk,也有的医生主张可不留置支架。
7.3 经皮肤泪囊鼻腔吻合术
经皮肤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鼻泪管阻塞和慢性泪囊炎经典的
手术,尤其适用于鼻泪管骨性阻塞,至今仍是效疗最好手术,文献报告手术成功率79%~99%。
近年来,鼻腔泪囊吻合手术有了一些改良:(1)将吻合口前瓣缝合悬吊于眼轮匝肌,可防止前瓣塌陷引起复发。
(2)缝线经过皮肤将吻合口前瓣悬吊于皮肤、皮下组织和眼轮匝肌,后瓣不吻合而用橡皮引流条压迫。
这种方法手术后前瓣不
会塌陷,吻合口内不留任何缝线,不会因为前瓣塌陷,和吻合口处缝线引起肉芽增生而引起复发[21]。
(3)结合应用鼻内窥镜下对吻合口进行观察和处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但这种手术因为需要做面部的皮肤切口,手术损伤较大,术后面部留手术疤痕,患者不易接受。
8 病因治疗
引起泪道阻塞的原因主要有泪道的炎症包括(急慢性泪囊炎、泪小管炎、结膜炎)、肿瘤、结石及异物、外伤、先天性因素,还有泪道临近组织的疾病和一些全身性疾病等。
所以泪道阻塞需要明确病因并针对这些病因进行治疗,其中先天性鼻中隔偏曲、肥厚性鼻炎、鼻息肉,鼻和副鼻窦肿瘤、异位牙等引起的泪道阻塞,必要时应请相关科室会诊协同处理。
9 几种特殊的泪道阻塞的治疗
9.1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
一般先采用泪囊区局部按摩和抗生素眼液点眼,鼻腔点用缓解粘膜充血的婴儿滴鼻液等治疗。
过去做泪道探通的时机多是选择在生后6mo以后。
最近,goldstein等[31]报告6%的新生儿在生后1~2mo出现泪溢症状,其中的90%在生后1a内通过局部药物和按摩等保守治疗能治愈,这种儿童如果1岁以上泪溢症状还存在,则需要泪道探通和冲洗。
国内于刚等[32]认为在生后2~4mo的患儿行泪道探通效果最好,4mo以后随着年龄增加,多次探通率明显增加,而治愈率则减小。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如果同时有内眦部的非炎症性
肿胀,还要注意考虑有无泪囊先天性扩张和先天性脑膜膨出,不能盲目地探通和手术。
9.2 泪囊鼻腔吻合手术后鼻泪管再阻塞的治疗
过去一般选择二次鼻腔泪囊吻合手术,但是因为局部组织解剖紊乱,难度较大,成功率也较低。
也可以做泪囊摘除手术,这种手术可以消除流脓症状,但是仍有溢泪。
近年来,一些医生采用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泪囊鼻腔吻合手术后鼻泪管再阻塞,仍可以收到较好效果,有文献报告,置管成功率是88%,置管后的患者泪道通畅率可达到100%。
9.3 先天性无泪道和严重泪道阻塞
先天性无泪道或泪道发育严重不全者,外伤泪道毁损严重或泪道阻塞经多次手术治疗后未成功而造成的严重泪道阻塞的治疗是泪道病治疗的难点。
有学者尝试用泪湖鼻腔义管置入术经皮肤切口自体游离皮片移植泪道再造术和隐静脉移植泪道再造术等方法治疗。
综上所述,近年来,在泪道阻塞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大进展。
展望未来,随着更多的眼科医生对ldod开始重视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以及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药的投入临床应用,必将大大推动ldod诊治研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陶海,吴海洋,余伟群,等.泪道病诊治中的几个问题.武警部队第五届眼科学会议资料汇编.2009.7:1-3.
[2] 卢玺,侯世科,陶海.慢性泪囊炎的病原菌群及其药物敏感
性的研究进展.眼科新进展.2011(出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