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道阻塞性疾病是一类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包括单纯的泪小
- 格式:doc
- 大小:99.50 KB
- 文档页数:7
临床研究泪道扩张引流管与一次性使用泪道引流管在泪道不同部位阻塞治疗中的价值张蕾,杨丽红,潘叶,翟文娟,孙春华,赵红△摘要:目的分析比较泪道扩张引流管(简称扩张管)与一次性使用泪道引流管(简称引流管)在泪道阻塞中的疗效及各自适应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9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治疗联合泪道置管的317例患者(354眼),其中男103例(111眼),女214例(243眼),年龄20~84岁,平均(47.4±15.6)岁。
按照阻塞部位不同分为单纯鼻泪管阻塞组(单纯组)及复杂泪道阻塞组(复杂组)。
每组按照置入人工泪管类型不同又各分为扩张管组与引流管组2个亚组。
其中单纯组159眼(扩张管107眼、引流管52眼),复杂组195眼(扩张管98眼、引流管97眼)。
结果单纯组和复杂组中扩张管和引流管亚组患者之间性别、年龄、病程及Munk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单纯组扩张管治愈率为88.79%、有效率为95.33%,高于引流管治愈率71.15%、有效率82.69%(χ2分别为7.716、5.473,P<0.05)。
复杂组扩张管治愈率31.63%,有效率56.12%,低于引流管治愈率51.55%、有效率71.13%(χ2分别为7.961、4.745,P<0.05)。
单纯组与复杂组扩张管的鼻根酸胀发生率明显高于引流管(P<0.05)。
结论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泪道置管可有效治疗泪道阻塞,扩张管更适宜于鼻泪管单一部位阻塞,而引流管更适宜于含鼻泪管阻塞的多个部位的复杂性泪道阻塞。
关键词:泪器阻塞;导管,留置;激光疗法;激光,固体;泪道扩张引流管;泪道引流管;激光泪道成形术;泪道再通中图分类号:R777.2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58/20202113Comparison of two different artificial lacrimal tubes intubated after lacrimal duct laser in thetreatment of lacrimal drainage system obstructionZHANG Lei,YANG Li-hong,PAN Ye,ZHAI Wen-juan,SUN Chun-hua,ZHAO Hong△Department of Orbital and Oculoplastic Surgery Department,Tianjin Eye Hospital,Tianjin300020,China;Tianjin Key Lab of Ophthalmology and Visual Science;Nankai University Affiliated Eye Hospital;Clinical College of Ophthalmology,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Tianjin Eye Institute△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results of lacrimal dilation tubes and lacrimal drainage tubes in the treatment of lacrimal drainage system obstruction,and further clarify their indications.Methods Data of317patients included354eyes with 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underwent lacrimal duct laser and implantation of lacrimal artificial tubes in Tianjin Eye Hospital from January2013to September2019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In all patients,103patients (111eyes)were male,214patients(243eyes)were female,and the mean age was(47.4±15.6,range,20-84)year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obstruction sites,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imple naso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group(simple group)and complex 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group(complex group).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ypes of artificial lacrimal duct placement,each group was sub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dilated duct group and the drainage duct group.There were 159eyes in the simple group(107eyes with dilator tube and52eyes with drainage tube)and195eyes in the complex group (98eyes with dilator tube and97eyes with drainage tube).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age, course and Munk grade between the two subgroups(P>0.05).In the simple naso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group,the cure rate and effective rate of dilation tube(88.79%,95.33%)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drainage tube(71.15%, 82.69%),(χ2=7.716and5.473respectively,P<0.05).In the complicated lacrimal passage obstruction group,the cure rate作者单位:天津市眼科医院眼眶整形科,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天津市眼科研究所(邮编300020)作者简介:张蕾(1980),女,博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眼眶病眼整形与泪道疾病研究△通信作者E-mail:****************泪道阻塞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可发生在泪道的任何部位,主要症状是泪溢。
人工鼻泪管联合泪道激光治疗少数民族鼻泪管阻塞围手术期护理【摘要】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是眼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人工鼻泪管激光泪道联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的一种新的眼外科手术方法,是把原来的泪道激光探通术和泪小管置管术合二为一。
手术方法设计上有机结合了逆行置管及泪道激光探通两大治疗方法,弥补了单纯泪道激光手术,无支撑物而造成再次阻塞泪道的缺点,提高了泪道再通的成功率。
【关键词】人工鼻泪管,激光成形,鼻泪管阻塞护理。
【中图分类号】r7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6-107-02现将我院2006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少数民族鼻泪管阻塞病人50例(86眼)采用了人工鼻泪管联合泪道激光治疗护理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50例少数民族鼻泪管阻塞的患者其中,维吾尔族22例,哈萨克族13例,回族8例,柯尔克孜族7例,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42眼),年龄22-75岁,平均42岁,病程6个月-24年,对照组25例(44眼),年龄27-77岁,平均41岁,病程6个月-43年。
2 术前护理2.1 术前作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慢性泪囊炎鼻泪阻塞病人经常出现流泪,溢脓,视物不清,甚至有时会出现眼睑内眦部皮肤糜烂感染,病人产生烦躁焦虑悲观等情绪,护士要主动与病人交流,介绍本病发生的原因,治疗的方法以及预后等,给予关心鼓励,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及麻醉的方式,使其适当了解手术过程,介绍手术的优点及我科开展此类手术的情况,提供同类手术患者手术效果的信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2.2 术前准备,用爱尔凯因滴眼液滴患眼2次,0.9%生理盐水、甲硝唑或替硝唑5毫升每日冲洗泪道,冲洗前先挤压泪囊区,由下向上至泪小点处,尽可能使分泌物排出,然后进行冲洗。
每日滴抗生素眼药水4-6次,患侧鼻腔滴呋麻滴鼻液每日三次,无脓性分泌物,继续抗炎一周,术晨冲洗结膜囊备皮。
泪道阻塞性疾病分类:眼科病因1.泪小点外翻,泪小点不能接触泪湖。
主要原因有老年性眼睑松弛或睑外翻。
2.泪小点异常,包括泪小点狭窄、闭塞或缺如。
3.泪小管至鼻泪管的阻塞或狭窄,包括先天性闭锁、炎症、肿瘤、结石、外伤、异物、药物毒性等各种因素引起的泪道结构或功能不全,致泪液不能排出。
4.其他原因,如鼻腔阻塞等。
临床表现泪道阻塞或狭窄的主要症状为泪溢。
泪溢可见于婴儿。
泪液排出器在胚胎发育中逐渐形成,其鼻泪管形成最迟,常常到出生时鼻泪管下端仍有一个黏膜皱襞(H asher瓣)部分或全部遮盖鼻泪管开口,其一般在出生数月内可自行开通。
鼻泪管下端发育不完全,没有完成“管道化”,或留有膜状物阻塞是婴儿泪溢的主要原因。
婴儿泪溢可单眼或双眼发病,泪囊若有继发感染,可出现黏液脓性分泌物,形成新生儿泪囊炎(neonatal dacryocystitis)。
中老年人泪溢多与功能性或器质性泪道阻塞有关,在刮风或寒冷时症状加重。
相当多的成年人出现泪溢症状时,并无明显的泪道阻塞,泪道冲洗通畅,主要原因是眼轮匝肌松弛,泪液泵作用减弱或消失,泪液排出障碍,此为功能性泪溢。
由泪道阻塞或狭窄原因引起的泪溢均属于器质性泪溢。
泪溢可造成不适感,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长期泪液浸渍,可引起慢性刺激性结膜炎、下睑和面颊部湿疹性皮炎。
患者不断揩拭眼泪,长期作用可致下睑松弛和外翻,从而加重泪溢症状。
检查方法由于器质性泪道阻塞或狭窄可发生在泪道的任何部位,因而确定阻塞部位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十分重要。
泪道阻塞或狭窄的常用检查方法如下。
1.染料试验于双眼结膜囊内滴入1滴2%荧光素钠溶液,5分钟后观察和比较双眼泪膜中荧光素消退情况,如一眼荧光素保留较多,表明该眼可能有相对性泪道阻塞或狭窄;或滴入2%荧光素钠5分钟后,用一湿棉棒擦拭下鼻道,若棉棒带绿黄色,说明泪道通畅或没有完全阻塞。
2.泪道冲洗泪道冲洗常可揭示泪道阻塞的部位(图1)。
采用钝圆针头从泪小点注入生理盐水,根据冲洗液体流向判断有无阻塞及阻塞部位。
泪道置管联合典必殊眼膏治疗泪道阻塞邓军萍;江威;胡虹;杨青;单人辉;左兴【摘要】目的探讨泪道阻塞通过一次性泪道再通管(RS型)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典必殊眼膏)泪道注入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随机抽取的120例泪道阻塞患者.A组54例泪道阻塞患者运用泪道置管联合典必殊眼膏泪道注入术,B组66例泪道阻塞患者运用单纯泪道探通置管术,观察两种手术方式术后6个月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A组术后6个月症状改善率为85.2%,B组术后6个月症状改善率为45.5%.A组患者有效率明显较B组高.结论泪道置管联合典必殊眼膏泪道注入术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泪道探通置管术,值得推广.【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8(053)010【总页数】2页(P1145-1146)【作者】邓军萍;江威;胡虹;杨青;单人辉;左兴【作者单位】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眼科,高安 330800;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眼科,高安 330800;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眼科,高安 330800;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眼科,高安 330800;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眼科,高安 330800;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眼科,高安 330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9.6泪道阻塞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溢泪是泪道阻塞引起的主要症状。
目前针对泪道阻塞的治疗方法主要有:⑴泪道探通术;⑵泪道激光成形术;⑶泪道探通置管术;⑷泪囊鼻腔吻合术[1,4,6]。
我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针对泪道阻塞患者行泪道置管联合典必殊眼膏泪道注入术,并与同期单纯泪道探通置管术作比较,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2月-2017年6月行泪道置管联合典必殊眼膏泪道注入术的泪道阻塞患者共54例,其中男性18眼,女性36眼,泪道冲洗下泪小点注入,反流液自上泪小点反流,不伴分泌物,泪道造影CT示鼻泪管阻塞,编入A 组。
盐酸赛洛唑啉喷鼻联合泪道激光置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杨晓钊;杨华;张懿;郑璇;赵巍;宋金鑫【摘要】目的:研究鼻腔炎症对鼻泪管阻塞的影响,探讨赛洛唑啉鼻喷雾剂在鼻泪管阻塞治疗中的作用,为泪道病治疗及病因分析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鼻泪管阻塞患者279例,所有研究对象术前行泪道冲洗、泪道CT造影、鼻内镜检查.279例患者均行泪道激光成型+置管术,A组137例患者术后抗生素及非甾体抗炎药滴眼液点眼,B组142例患者术后抗生素及非甾体抗炎药滴眼液点眼联合赛洛唑啉鼻喷雾剂喷鼻治疗.结果:参与研究的279例患者中,有217例(77.8%)患者鼻腔有炎症表现,其中A组105例(76.6%),B组112例(78.9%),主要为鼻腔黏膜充血、下鼻甲肥大、中鼻甲肥大等.拔管3mo后,A组137例患者有效率为86.1%,B组142例患者有效率为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炎症是鼻泪管阻塞发病的重要因素,在泪道阻塞的诊疗过程中,临床医生需重视鼻腔炎症的治疗,泪道激光成型+人工鼻泪管置入术联合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喷雾剂喷鼻治疗鼻泪管阻塞可明显提高鼻泪管阻塞的治愈率.【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7(017)002【总页数】2页(P357-358)【关键词】鼻泪管阻塞;鼻炎;泪道激光成型术;人工鼻泪管;鼻内镜【作者】杨晓钊;杨华;张懿;郑璇;赵巍;宋金鑫【作者单位】710002,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省眼科研究所陕西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西安市第一医院;710002,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省眼科研究所陕西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西安市第一医院;710002,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省眼科研究所陕西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西安市第一医院;710002,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省眼科研究所陕西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西安市第一医院;710002,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省眼科研究所陕西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西安市第一医院;710002,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省眼科研究所陕西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西安市第一医院【正文语种】中文Xiao-Zhao Yang, Hua Yang, Yi Zhang, Xuan Zheng, Wei Zhao, Jin-Xin Song Foundation item:Key Project for Social Develo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haanxi(No. 2016SF-328)Shaanxi Eye Institute, Shaanxi Ophthalmologic Key Laboratory, Xi’an No.1 Hospital, Xi’an 710002, Shaanxi Province, China引用:杨晓钊,杨华,张懿,等.盐酸赛洛唑啉喷鼻联合泪道激光置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国际眼科杂志2017;17(2):357-358泪道阻塞性疾病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阻塞性泪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佛山市中医院眼科周蔚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泪道阻塞性疾病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包括单纯的泪小点闭塞或膜闭、上、下泪小管的阻塞、泪总管阻塞、鼻泪管阻塞及慢性泪囊炎等,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泪、流脓等症状,给病人带来身心的痛苦,同时作为一种潜在的感染灶,容易造成角膜炎,角膜溃疡等,并威胁着白内障、青光眼等内眼手术。
一. 泪道的解剖:
泪道的部位上起自上,下泪小点,止于下鼻道外侧的鼻泪管下口。
膜型
管状泪道全长约40毫米,下端较骨性管状泪道长5毫米。
泪道主要作用是导流泪液。
每16小时有0.5毫升泪液,这些泪液除湿润眼球及部分蒸发外,剩余泪液都由泪道导流入鼻腔。
要完成导流作用,除泪道通畅、泪小点位置正常外,还必须有泪道附属组织的密切配合,现分述如下;
(一).泪小点:泪小点又名泪乳头,位于上,下脸缘近内毗部的结膜侧。
泪小点是整个泪道的始端,直径极小,仅0.2-0.3毫米。
上,下泪小点交错约0.5毫米,闭眼时彼此分开,不互重叠挤压,所以不影响导泪。
观察泪小点,须将眼睑翻转,如不翻转眼睑,就看到泪小点,这说明泪小点位置异常。
在正常情况下,上,下泪小点的开口都朝向泪湖。
圆形稍呈隆起的泪乳头,周围环绕富于弹性的结缔组织,因有环状肌纤维,故有括约肌作用。
(二).泪小管:泪小点是泪小管的开口,由泪小点起到泪囊外侧壁止,管长约10毫米。
整个泪小管又分为两部分,即1.5毫米长的垂直部和7-8毫米长的水平部。
上,下泪小管可单独进入开口于泪囊外侧壁,或先汇合成泪总管再开口于泪囊,开口部一般与睑内毗韧带水平,距囊端约2.5毫米左右。
泪小管壁极薄,内径仅为0.5毫米,有伸展性,可扩张3倍。
(三).泪囊:泪囊是一个膜状囊,是泪道的垂直膨大部分,长约12毫米,横经约6毫米,略向后倾斜,躺卧在由上颌骨额状突及泪骨共同形成的泪囊窝内。
泪囊是一个膜状囊,周围有肌膜包绕。
上端是一盲腔,叫泪囊穹隆部,外侧壁上有泪小管开口,泪囊下端移行为鼻泪管,二者以管腔变窄处为界,但标界不确切,一般从骨性鼻泪管上口算起。
内毗韧带由泪囊前面横过,将泪囊分成上1/3和下2/3。
在韧带下2/3泪囊部分,组织掩盖薄
弱,仅覆以少许的轮匝肌纤维,泪囊腔内压力大时,常在此膨出或溃破。
(四).鼻泪管:上接泪囊下端,下开口于下鼻道中,全长约15-18毫米。
鼻泪管横经不一,细者仅3毫米,粗者可达6毫米,一般直径4毫。
鼻泪管长度,横经,走行方向都与鼻外形有一定关系。
鼻子大,高,尖者,鼻泪管直也长;鼻子小,圆,短者,鼻泪管弯也短。
鼻泪管下端在胚胎时最容易发生闭锁畸形。
鼻泪管粘膜及骨壁周围有许多静脉从围绕,越近下口这种静脉丛越致密且成海绵状。
当泪水进入泪道以后,仅泪囊扩张,而鼻泪管则因静脉丛围绕而变窄。
静脉的单独充血肿胀就可将鼻泪管闭塞。
又如鼻炎,感冒可使粘膜肿胀,压迫闭塞鼻泪管下口,而产生流泪。
故泪管阻塞多由下部(鼻腔)的原因引起,这就是慢性泪囊炎常见的病因。
二.诊断:
(一)症状:
1.流泪,内眦部结膜充血,皮肤常有湿疹。
2.以手指挤压泪囊部,有粘液或粘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流出。
3.可由于分泌物大量聚积,泪囊逐渐扩张,内眦韧带下方呈囊状隆起。
4.有的除流泪外,无其它症状,仅在冲洗泪道时,可见分泌物倒流出来。
(二)体征:
1.泪道冲洗:冲洗液自上、下泪小点返流,伴有多少不等的粘液脓
性分泌物。
2.泪囊造影:鼻泪管不显影,而泪囊扩张。
3.多伴有沙眼、泪道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或下鼻甲肥大等诱发
疾病。
泪道冲洗的方法
4. 泪道冲洗:确定阻塞部位,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冲洗时无阻力,液体顺利进入鼻腔或咽部,表明泪道通畅;
(2)冲洗液完全从注入原路返回,为泪小管阻塞;
(3)冲洗液自下泪点注入,由上泪点返流,为泪总管阻塞;
(4)冲洗有阻力,部分自泪点返回,部分流入鼻腔,为鼻泪管狭窄;
(5)冲洗液自上泪点返流,同时有粘液脓性分泌物,为鼻泪管阻塞合并慢性泪囊炎。
三.治疗:
泪道阻塞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女性多于男性,这是由于女性骨性鼻泪管上口的横径明显地较男性狭窄;引起泪道阻塞的常见原因为多种感染或损伤引起的疤痕组织增生从而引起泪道管腔狭窄以至闭塞;其病理改变主要是泪道各层组织的增生肥厚、慢性炎症细胞显著增生,新生毛细血管形成造成管腔狭窄和阻塞,治疗是以恢复泪道的生理功能为目的。
1、传统的泪道阻塞的治疗:(1)非手术疗法:传统的穿线、探通或插管治疗,常常只起到简单的扩张作用,或因插管穿线对局部的刺激造成新的阻塞,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泪道阻塞。
(2)手术疗法:主要有泪囊鼻腔吻合术,鼻泪管环钻术及90年代以来发展的激光经鼻内窥镜行泪囊、鼻腔造口术。
虽然成功率逐步提高,但因操作复杂,损伤大,颜面部遗留疤痕,复发
率高而不为患者及医生所接受。
2、自90年代以来,因国内逐渐开展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不仅对鼻泪管阻塞、慢性泪囊炎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对不适合手术的泪小管、泪总管阻塞有独特之处。
泪道激光成形术的关键是确切而可靠地再通泪道,而术后反复泪道冲洗抗生素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尤其是对泪道上段的功能与效果良好者,因过去泪囊鼻腔吻合术是解决不了泪道上段的阻塞问题。
其他插管术或结膜泪囊吻合术效果也不理想,而泪道激光成形术是从泪道腔内清除泪道中的局部阻塞,恢复泪道原有的管状结构,再现其泪道的生理导泪功能。
3.Nd:YAG激光是波长1064nm的红外线激光,是一种高强度及低能量的激光,应用于临床具有方向性好,需要能量少,组织气化率高,穿透力强,对周围组织损伤小等优点。
用激光气化泪道阻塞物达到再通,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文献报道:“激光治疗泪道阻塞1028例临床分析”其结果:所有病人在激光治疗后观察半年:
(1)单纯泪小管、泪总管阻塞152例,治愈:132例,有效率86.8%(2)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346例,治愈206例,好转44例。
总有效率
72.3%
(3)泪道多处阻塞530例,治愈243例,好转164例,总有效率76.8%
结论:激光治疗泪道阻塞,临床上有一定的疗效,并且有组织损伤小、方便,病人无痛苦的优点,是值的肯定和推广应用的。
4.还有文献报道:“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体会(62例)”其(1)结果:62例慢性泪囊炎的患者随访6个月,60例泪道:通畅,2例泪道再阻塞,总治愈率96.8%
(2)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对泪道探痛失败和不适宜行鼻泪道置管术的慢性泪囊炎患者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而且手术时骨窗要作的足够大,泪囊鼻腔粘膜要确切吻合,留置胶管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5. 近几年来,在我科接受治疗的185例(216眼)各种泪道阻塞患者中,总治愈率达8
6.55%,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6.阻塞性泪管疾病的治疗新进展
目的:提高其治疗效果:寻求攻克难点方法,以拓宽微创治疗泪道阻塞的适应症.
方法:⑴.泪小管阻塞——用机械或激光法再通泪小管,逆行置入全泪道型引流管。
⑵.对于先天性、外伤性泪小管缺如、畸形等疗效不佳。
⑶、泪囊源性分泌物缠绵不绝,泪囊松弛,及有闭合性脓肿等 ,在置管后要坚持不懈地清洁泪囊、鼻腔及泪道放置引流管等治疗,直到泪囊炎完全康复后再拔管或者重复置管 2—3次
⑷、鼻泪管骨性阻塞者—可用鼻腔泪囊吻合术,激光再通加置管术,或者用非常规置管术(用12号泪道探针从泪囊探通至下鼻道,从该通道逆行置入硅胶管治疗
⑸、泪道的多部位甚至是全泪道阻塞及手术吻合后、激光、置管等
术后复发者,明确所有阻塞部位的性质程度,尽可能首选置入全泪道型引流管。
包括一般泪管阻塞在内的1030只治疗效果,近期治愈率为88.2%,远期治愈率为84.5%。
7.总之,激光泪道成形术操作简便,不破坏泪道正常结构,不影响术后的导泪功能。
疗效高,颜面部不留疤痕,个别患者一次不成功,还可行再次激光治疗.我们认为,Nd:YAG激光用于泪道阻塞的治疗具有简单、方便和安全等优点,易于为病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