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使用开发理念解读——以深圳华侨城规划设计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991.44 KB
- 文档页数:6
华侨城成功原因剖析1、旅游开道先行华侨城奉行先旅游,后房地产的开发路径,而且与一般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同,它是通过先行发展旅游业,显著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和配套设施的发展,极大地改善区域内自然、人文、经济环境,从而有效提升土地和房地产的价值。
因而,华侨城模式特别强调和注重旅游业的先行发展,可以说,旅游业开道先行对于这一模式的成功起到了极为关键和决定性的作用。
2、大规模成片综合开发华侨城模式是“旅游+房地产”的经营模式,它是以资源整合为核心,崇尚旅游功能与居住、商务功能混合布局,强调住宅、商业、酒店、办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会展等诸多产业的良性互动。
这意味着在华侨城模式下,其项目必然是大规模成片综合开发项目。
华侨城获得的旅游加住宅用地已高达25.5平方公里且均成本低廉。
3、旅游和房地产良性互动华侨城模式先由旅游起步,旅游带靓环境,环境带旺地产,地产促进旅游及公司全面发展。
也就是说,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社区环境和品牌,进而有效提升房地产项目的整体价值,同时旅游业稳定的现金流也为房地产业务发展提供一定支持;另一方面,房地产快速盈利的特性又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张,从而形成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相得益彰、良性互动之势。
4、超前科学规划华侨城模式秉承“在花园中建城市”的开发理念,并在全国开发区中率先倡导“规划就是财富”的现代发展观,注重生态人文环境和基础设施配套,坚持以人为本的超前科学规划,坚持先规划后建景区和住宅的方针。
1996年,华侨城提出“顺应趋势,结合产业”的核心思想,并邀请大批专家对华侨城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制订了1996-2005第二个十年规划方案,并保持了在初期规划中提出的“依托自然,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和特色。
同时,根据新的发展情况和产业结构调整,缩小了城区内的工业用地,相应加强了居住和旅游用地的功能。
华侨城的三个发展阶段与三次总体规划华侨城过去10多年的发展是一个既充满艰辛和曲折、也承载着辉煌与荣耀的历程。
项目组结合事实特征和工作的需要,把这一历程概括为“三个发展阶段与三次总体规划。
2.1 华侨城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2.1.1 第一阶段:(1986-1992)由“飞地”型的独立开发区模式起步。
1985年8月,华侨城从深圳湾畔一片大约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起步,参照蛇口模式进行开发,开始以吸引“三来一补”型加工业为主导功能,随后以锦绣中华和民俗文化村为代表的旅游业异军突起,成为中国主题公园的代表。
2.1.2 第二阶段:(1992-1997)以多业并举、功能复合的方式逐渐融入城市。
在此阶段,着眼于已有的工业基础和旅游业取得的骄人业绩,以及对城区房地产业发展的良好预期,华侨城集团确定了城区产业发展方向。
这一时期,城区工业比重下降,优秀企业迅速成长,生产环节逐步外迁;旅游业规模迅猛扩大,世界之窗的建成进一步巩固国家级文化旅游区地位;房地产业快速发展,与家电、旅游业并列为集团的三大核心业务。
2.1.3 第三阶段:(1992-2004)向多功能、多元化的综合性城区迈进。
在此阶段,城区功能日趋成熟完善。
由于欢乐谷开业,旅游元素由南部景区扩散到整个城区;旅游主题地产概念提出,高端房地产开发步伐明显加快;各类文化活动设施的建设为城区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国际化社区特征显现。
华侨城开始实施以“锦绣工程”命名的向外拓展的企业发展战略。
2.2 华侨城区三次总体规划的编制特点华侨城成立至今,包括本次规划在内已经组织编制了三次城区总体规划,针对当时不同的形势和问题,具有不同的特点。
2.2.1 1986年总体规划(1986—1995)——提出“依托自然、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该次规划确定了南片游憩文化,北片工业、居住为主的总体功能布局并延续至今,强调保留原有自然地形地貌,注意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聘请国外高水平规划顾问参与,奠定了华侨城高水准规划的基础。
混合用途开发的城市综合规划策略近年来,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也日益多元化。
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混合用途开发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城市综合规划策略。
本文将探讨混合用途开发的概念、优势以及实施策略,并分析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混合用途开发的概念和背景混合用途开发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将不同的功能用途融合在一起,使得同一地区可以同时拥有居住、商业、办公、娱乐等多种功能。
传统的城市规划往往将不同功能的区域划分得十分明确,如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而混合用途开发则打破了这种划分,通过将不同功能融合在一起,使得城市更加灵活多样。
混合用途开发的背景是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和城市空间的有限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功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传统的单一功能区规划往往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比如人们在工作地点附近也希望有居住和娱乐的场所。
而城市空间的有限性则使得单一功能区的划分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混合用途开发成为了一种解决城市发展矛盾的有效手段。
二、混合用途开发的优势混合用途开发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既可以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又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交流。
首先,混合用途开发可以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
传统的单一功能区规划往往导致城市空间的浪费,因为不同功能的区域被划分得十分明确,而且相互之间的距离也较远。
而混合用途开发则将不同功能融合在一起,使得同一地区可以同时满足多种需求,从而提高了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
就业机会,因为同一地区可以同时容纳多种功能,从而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和商家进驻。
此外,混合用途开发还可以促进城市的商业繁荣,因为不同功能的融合可以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最后,混合用途开发可以促进城市居民之间的社会交流。
传统的单一功能区规划往往导致人们在不同功能区之间频繁往返,而混合用途开发则将不同功能融合在一起,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人们可以在同一地区同时享受到工作、居住和娱乐的便利,从而促进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旅游企业战略管理多元化战略成功的必要条件---以华侨城集团为例小组成员:多元化战略成功的必要条件---以华侨城集团为例1.华侨城简况华侨城集团成立于1985年11月11日,是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之一。
成立二十多年以来,由深圳湾畔的一片滩涂起步,发展成为一个跨区域、跨行业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培育了房地产及酒店开发经营、旅游及相关文化产业经营、电子及配套包装产品制造等三项国内领先的主营业务。
华侨城集团公司长期致力于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将塑造成为中国最具创想文化和影响力的企业,并通过独特的创想文化致力于提升中国人的生活品质。
旗下拥有华侨城控股(SZ000069)、华侨城(亚洲)控股(3366. HK)、康佳集团(SZ000016)三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以及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波托菲诺、新浦江城、何香凝美术馆、OCT-LOFT创意文化园、华夏艺术中心、长江三峡旅游、华侨城大酒店、威尼斯酒店、茵特拉根大酒店、城市客栈等一系列国内著名的企业和产品品牌。
是少数几个连续六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的企业之一。
与此同时,随着深圳东部华侨城,深圳西部华侨城,北京华侨城,成都华侨城,上海华侨城,云南华侨城,西安华侨城,天津华侨城,武汉华侨城,及泰州华侨城多个大型综合性旅游项目和高尚居住社区的先后投资建设,华侨城集团全国发展的战略布局已经形成。
华侨城集团将以更加创新和开放的姿态,并以强大的生机活力和崭新的形象走向未来,谱写更加辉煌的乐章。
1.1 华侨城地产华侨城是最早被列为国务院国资委大力扶持发展房地产业的全国五大中央企业之一。
率先倡导“花园中建城市”、“规划就是财富”、“环境就是优势”等现代发展理念,形成了“以旅游主题地产为特色的成片综合开发和运营”模式,为深圳乃至全国的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经典的示范作用,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花园城区建设的综合运营机构——不仅涵盖了传统意义上房地产开发的所有形态,包括住宅、别墅、公寓、商业、写字楼、酒店、创意产业园,如东方花园、海景花园、湖滨花园、中旅广场、锦绣花园、波托菲诺、曦城、新浦江城、华侨城沃尔玛购物广场、波托菲诺商业街、汉唐大厦、威尼斯酒店、海景酒店、城市客栈、华侨城国际青年旅舍、OCT-LOFT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等;而且涵盖更宽泛范畴,包括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华夏艺术中心以及学校、医院、体育中心、高尔夫球俱乐部等,是建筑类别最齐全、产品线最丰富的房地产企业之一,并发展成为“中国旅游主题地产第一品牌”。
深圳华侨城案例分析制作人:程灵巧2012旅游管理聚集深圳三大主题旅游公园——华侨城,是全国广受赞誉的人文生态景观与休闲场所之一。
深圳华侨城充分运用现代休闲理念和高新娱乐科技手段,满足人们参与、体验的时尚旅游需求,营造清新、惊奇、刺激、有趣的旅游氛围,带给人们充满阳光气息和动感魅力的奇妙之旅,为中华文化的另一元素——旅游,做出了贡献总目录前言 (4)企业介绍 (5)公司简介...................................................................................................... (5)企业曾获荣誉 (6)本案例的研究价值 (7)企业文化之我见 (9)企业文化透析 (10)企业发展状况 (12)分析思路 (12)分析框架 (12)具体分析 (13)深圳华侨城成功体现 (20)深圳华侨城启示录 (21)参考文献 (22)前言.为什么选择深圳华侨城当今的旅游产业,或大或小,不论中外,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其中,随着世界全球化的进程的加深,中国旅游业越来越走向世界,而世界的旅游业也越来越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一些新兴主题公园要怎样在这种新的局面中找到自己的生存、发展之路,就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经过精心的筛选,位于深圳华侨城杜鹃山的深圳华侨城作为研究对象,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结合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分析这个组织的文化精髓并提出我的新的见解。
深圳华侨城的典型性体现在:深圳华侨城集团成立于1985年,经历了一个主题公园由品牌创立、成长、挫折、转型、突围、持续发展到现在稳健发展的典型过程,在华侨城的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一定有许多可以值得现在仍在苦苦挣扎的旅游产业及相关企业参考、借鉴的经验教训。
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休闲娱乐需求需要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但是其企业形式受到许多对组织文化和企业成长有深入研究的专家的质疑,许多残酷的事实也仿佛证明主题公园的种种弊端不利于企业发展,那么,深圳华侨城,在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又是采取了什么样的手段,创造了它不断的奇迹的呢?我们的调查报告将揭开深圳华侨城的基业常青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