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七巧板资料1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七巧板的知识点七巧板是一种益智玩具,由七个多边形拼图组成。
每个多边形都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可以通过组合与拼凑来形成各种有趣的图案。
七巧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它已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教育工具和智力游戏。
本文将介绍七巧板的历史、几何学原理以及其在教育和娱乐中的应用。
一、历史七巧板最早出现在中国宋代,此后逐渐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根据历史记录,七巧板最早是由近代中国的数学家丘成桐先生改造的。
他将七个多边形按照一定的规则设计,并结合数学原理,使得这些多边形可以组合成各种图案。
丘成桐先生的创新为七巧板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得这个玩具在后来迅速流行起来。
二、几何学原理七巧板的主要特点是由七个多边形构成,包括一个正方形、两个小正方形、三个等边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些多边形可以通过组合形成各种形状和图案。
在拼图过程中,人们学习到了一些几何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例如不同多边形的边长关系、角度的概念以及对称性等。
三、教育应用七巧板在教育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帮助儿童学习形状和图案。
通过拼凑七巧板,孩子们可以观察和操作不同形状的多边形,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其次,七巧板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他们可以尝试用七巧板设计和构建各种新颖的图案,培养他们的创作思维。
此外,通过七巧板的拼图过程,孩子们还可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专注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娱乐应用除了教育领域,七巧板也被广泛运用于娱乐和休闲活动中。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可以通过拼凑七巧板来放松心情、锻炼思维。
解决复杂的拼图问题可以挑战人们的智力和耐心,增加娱乐的乐趣。
同时,七巧板还可以成为家庭或朋友之间的互动游戏,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综上所述,七巧板是一种古老而受欢迎的益智玩具。
它具有丰富的几何学知识,能够帮助儿童学习形状与图案,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七巧板也在娱乐领域得到广泛运用,成为一种有趣的休闲方式。
有趣的七巧板简介七巧板(Tangram)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智力游戏,由7个几何形状的小平板组成,可以通过拼凑这些小平板来创造出各种图形和形状。
七巧板不仅是一种娱乐工具,更是培养思维、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的好方法。
起源和历史七巧板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宋朝,大约在11世纪的时候。
它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
相传,中国古代有个叫丹朱的人,他自小聪明过人,终日沉迷于创造各种形状。
有一天,他在庭园里玩耍时,不小心将一块木头切成了7个几何形状的小平板。
他被这些小平板的形状和组合方式所吸引,于是开始了无尽的拼图游戏。
逐渐地,丹朱探索出了无数的图形和形状,他的发明成为了七巧板。
七巧板从此在中国广为流传,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传到了世界各地。
组成七巧板由7个凸多边形的小平板组成。
这些平板被称为“巧块”或“巧板”。
巧块包括以下7个形状:1.大三角形:1个2.中等三角形:2个3.小三角形:2个4.正方形:1个5.平行四边形:1个通过这7个巧板的组合,可以创造出许多有趣的形状和图案。
玩法和挑战七巧板的玩法非常简单,只需要将7个巧板拼接在一起,形成给定的形状或图案。
在解决七巧板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每个巧板都必须使用,不能有剩余或多余的巧块。
2.巧板不能重叠,但可以相邻。
3.巧板可以旋转和翻转,以获得更多的组合方式。
虽然七巧板的规则很简单,但是挑战却非常大。
它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育和益智七巧板不仅是一种有趣的游戏,还是一种教育工具。
通过解决七巧板问题,儿童可以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们需要不断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这种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
七巧板也可以用于数学教育。
通过学习巧板的几何形状和属性,学生可以学习到许多数学概念,如面积、周长、角度等。
此外,七巧板还可以用于教授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如三角形、四边形等。
创造力的发挥七巧板可以激发创造力,鼓励人们尝试新的想法和形状。
七巧板的有趣小故事
您知道七巧板吗?那可真是个超级有趣的小玩意儿。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特别聪明的人,他看着家里各种形状的小木板,突然灵机一动,就把这些木板摆弄来摆弄去,最后组成了一个七巧板的雏形。
有个小娃娃呀,第一次拿到七巧板的时候,那眼睛瞪得像铜铃。
他想拼个小房子,结果把三角形当成了屋顶,正方形当成了房子的身子,可是那两个小三角形怎么放都觉得房子像个歪脖子怪物,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
还有一次呢,学校里举办七巧板比赛。
有个小机灵鬼,他呀,想拼一只奔跑的小马。
只见他小手快速地摆弄着七巧板,周围的小伙伴都紧张地看着他。
就在大家都以为他要成功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自己把平行四边形当成了马腿,结果那马看起来就像在跳滑稽的舞蹈,把裁判都给逗乐了。
七巧板就像一个魔法盒,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只要一玩起来,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奇妙的形状世界。
有时候你想拼个小兔子,可拼着拼着就变成了长耳朵的小怪兽。
但是这就是七巧板的乐趣所在呀,每一次摆弄都是一场惊喜的冒险,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拼出个啥古怪又好玩的东西来呢。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有趣的七巧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趣的七巧板》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七巧板的相关知识,通过学习七巧板,让学生感受图形的拼组和变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配备了丰富的插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能力,对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对七巧板的拼组和变换产生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识七巧板,了解七巧板的拼组方法和变换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七巧板进行拼组和变换。
2.教学难点:学生独立发现七巧板的拼组方法和变换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七巧板教具、学生活动卡片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七巧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七巧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七巧板,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七巧板的拼组方法。
(2)学生动手尝试拼组七巧板,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3)教师总结七巧板的拼组方法和变换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七巧板。
3.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七巧板变换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4.拓展延伸:(1)学生自主设计七巧板图案,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
(2)教师评价,引导学生互相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5.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七巧板的认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巧板的知识点七巧板是一种由七个不同形状的小块组成的智力玩具,它可以通过组合这些小块来形成各种不同的图案和图形。
这些小块由木头或塑料等材料制成,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大的受欢迎度。
七巧板玩法简单有趣,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人们对几何学的兴趣。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七巧板的一些知识点。
一、七巧板的起源和历史七巧板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古代,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的唐朝。
传统的七巧板由七个不同形状的木块组成,这些形状包括一个正方形、五个三角形和一个菱形。
七巧板最初是作为教育工具出现的,用来教授几何学和数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
后来,七巧板流传到日本、欧洲和其他地区,并逐渐成为一种受欢迎的益智玩具。
二、七巧板的基本形状和组合方法七巧板的基本形状包括正方形、三角形和菱形。
这些形状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方法,形成各种不同的图案和图形。
比如,可以通过组合三个三角形制造一个小正方形,或者通过组合几个三角形和菱形制造出一个大正方形。
七巧板的组合方法有很多种,它可以通过旋转、翻转和拼接等操作来变换形状。
三、七巧板的益智教育价值七巧板对于儿童及成人的益智教育有着很大的价值。
首先,七巧板可以锻炼孩子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尝试不同的组合方法,孩子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
其次,七巧板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几何学原理。
通过观察和操作七巧板,孩子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形状和面积的特点,有助于他们对几何学的理解。
此外,七巧板还可以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解决七巧板的问题,孩子们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四、七巧板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七巧板在数学教育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七巧板可以帮助教师教授几何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演示不同形状的组合方法,教师可以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几何学的相关知识。
其次,七巧板可以用于解决数学问题和几何推理题。
学生可以通过试验和验证不同的组合方法,来解决给定的问题。
七巧板介绍词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种有趣的益智玩具——七巧板。
七巧板是一种由七个不同形状的小木块组成的拼图游戏。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中国古代,被称为是“东方智慧的结晶”。
七巧板的形状包括三个菱形、两个小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这种独特的形状设计让人们能够灵活地组合和拼接,创造出多样的图案和形状。
七巧板既能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也能增强智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拼装七巧板,孩子们可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空间认知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拼图组合,创造出各种有趣的形状、动物、建筑物等。
七巧板不仅适合儿童,也适合大人们。
无论是放松心情还是挑战思维,七巧板都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它可以帮助大人们锻炼注意力、集中思维、放松压力,并且让你在拼装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七巧板可以随处携带,无论是在家里、学校、办公室还是旅行中,都可以随时进行拼装。
它还可以激发人们对形状、结构和几何学的兴趣,为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七巧板是一种既有趣又教育意义重大的益智玩具。
通过七巧板的拼装,我们可以锻炼大脑,发展创造力和空间
想象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信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能从七巧板中获得乐趣和启发。
快来一起玩七巧板,挑战你的思维极限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多媒体创设情境:草地上真热闹!小兔来了,小狗来了,小猫也来了,小羊、小鸟、青蛙都来了。
原来今天小动物们在这里开“萤火晚会”。
小动物们高兴极了,唱起了动听的歌。
听:喵喵喵……汪汪汪……吱吱吱……呱呱呱……
学生发出赞叹时,老师适时谈话:你知道这些这些小动物是怎么来的吗?(多媒体闪烁拼成小动物的图形)
你能从这些小动物中找出我们学过的图形吗?(学生回答,多媒体随机特写。
)
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其实都是由这七块图形拼成的,有谁知道这是什么?(通过多媒体将小动物各拆开成七块图形,再将这七块图形旋转、移动成一幅七巧板。
)
2、介绍七巧板知识:七巧板是我过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图形智力游戏,它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利用七巧板可以拼成三百多种图形,十九世纪流传到西方,被称为“东方魔板”。
3、揭题:今天我们也来玩一玩这“七巧板”,好吗?
板书课题:七巧板。
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1、认识七巧板。
拿出自己准备的七巧板,观察并交流:七巧板中有几种不同的图形?请你数一数,每一种图形各有几个?5个三角形中哪些三角形的大小是完全一样的?
2、用两块拼图形。
(1)拼一个正方形。
你能从七巧板中选两块拼成一个正方形吗?
A、学生操作。
B、交流:谁来介绍一下你是用哪两块拼成的?
有选择不一样的图形拼成的吗?
C、观察:你能发现拼成正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吗?
发现规律:用大小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了一个正方形。
(2)拼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你会用这两块三角形拼成其他的图形吗?
A、学生独立拼。
B、交流。
观察拼成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说说拼成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一定要具有怎样的特征?
发现规律:用七巧板中的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出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3、用三块拼图形。
提出问题:我们已认识了哪些图形?
你能用七巧板中的三块拼出这些图形吗?
(1)学生先独立操作,试试自己能拼出几种不同的图形。
(2)小组交流,学习其他组员的拼法,并共同尝试其他拼法。
(3)教师巡视,指导各小组成员最好能拼出各不相同的图形。
如:①选用完全相同的3块可以拼成不同的图形:
②同样拼成长方形有不同的拼法。
(4)交流展示:先请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这些图形都拼出来的一小组上前交流各自的作品,再请有不同拼法的学生交流。
交流时选几个图形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
4、用四、五、六块拼图形。
谈话过渡:这么多的图形都从小朋友灵巧的手中拼了出来,你们真是太棒了!还想继续拼吗?下面就请小朋友从一幅七巧板中任意选择4块、5块、6块来拼,看又能拼成什么图形?
(1)提出要求:6人小组合作,用七巧板中的四、五、六块拼我们已认识的图形,拼出的图形要尽量各不相同。
交流展示。
(学生拼出了好多图形,单是用4块拼成的图形就有17
种,交流非常地热烈。
)
(3)评价鼓励。
5、用7块拼图形。
多媒体出示导入时的小动物图。
谈话:喜欢这些小动物吗?想用我们的双手亲自来拼一拼吗?
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小动物拼,拼好后小组间互相交流。
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1、同桌合作,用七巧板拼自己喜欢的图案,也可将小组中拼成的图案组合在一起,并用彩笔画上背景,有能力的小组还可将拼成的图编成故事。
学生操作,配上音乐控制活动的开始与结束。
展示作品。
(学生拼出了许多图案,编的故事也生动有趣。
)
如:
编成的故事:有一天,猎人到森林里去打猎。
从池塘边路过,看到一只野猫在那里捉鱼吃。
猎人就躲在一边,趁野猫不注意,把野猫逮住了。
猎人把野猫带回家,让野猫天天为他抓老鼠。
2、小朋友们动手动脑,用七巧板拼出了这么多漂亮的作品,老师为你们骄傲。
其实用七巧板还可以拼出好多好多的图形(多媒体演示)
谈话:现在你们觉得七巧板怎么样?
将课题补充完整:“有趣”的七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