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与识图
- 格式:pptx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69
大一建筑构造与识图知识点建筑构造与识图作为建筑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大一的学习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它不仅为我们打下了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也为今后深入学习和实践建筑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将介绍一些大一建筑构造与识图的重要知识点。
1. 结构体系在建筑设计中,结构体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它描述了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形式和组成方式。
常见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壳体结构、网壳结构等。
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结构体系,它由柱、梁和地板等构件组成,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
壳体结构则以表面张力作为主要受力方式,具有较大的空间承载力。
网壳结构则由网格状构件组成,形成大跨度的空间结构。
2. 结构构件在建筑设计中,结构构件是构成建筑物的基本单元。
常见的结构构件包括柱、梁、墙等。
柱是一种竖向的结构构件,承担着垂直荷载的传递与支撑作用。
梁则是一种横向的结构构件,用于横向承载楼板和屋面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柱上。
墙则是一种竖向的结构构件,既可以承担垂直荷载,又可以承担横向荷载。
3. 结构接点结构接点是指构件连接处的部位。
在建筑设计中,结构接点的设计能够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性能。
合理的结构接点设计能够保证构件之间的力学连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
常见的结构接点形式包括刚性接头、铰接接头等。
刚性接头能够提供较好的刚性连接,适用于需要承受大荷载的部位。
铰接接头则能够提供较好的柔性连接,适用于需要有一定变形能力的部位。
4. 建筑平面图和剖面图建筑平面图是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图纸之一。
它以平面形式展现了建筑物的布局、间隔和大小等信息。
建筑平面图在设计过程中起到了定位布局的作用,能够直观地展现建筑物的整体形式和空间布局。
剖面图则是将建筑物垂直切割后展现的图纸,能够揭示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和空间关系,为后续的施工和装修提供了重要参考。
5. 建筑立面图和细部图建筑立面图是建筑设计中展现建筑物外立面形象的图纸。
它可以清晰地展现建筑物立面的造型、材质和装饰等细节。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建筑构造与识图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总学时:96一、课程性质《建筑构造与识图》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建筑基本构造方法,掌握建筑工程图纸的识读本领。
本课程服务于建筑施工与管理过程中有关操作的各基本环节,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并为学习本专业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主要培养学生在施工图纸的基本识读及建筑构造方法等方面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建筑制图CAD》、《建筑材料》等,学生具备能初步制图、了解建筑材料及建筑力学基本原理等相关知识,为了解房屋构造组成、做法及识读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打下基础。
识图是施工的先行工作,其后续课程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施工项目管理》等。
因此,教学过程应注意各课程之间的衔接和配合。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以知识为主线构建知识体系的模式,采用以建筑识图的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工作任务来整合相关知识与技能,将该课程设计成任务引领型课程。
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岗位工作内容,归纳本专业毕业生的行动领域,从专业的职业能力出发重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适度、够用知识总量不变为原则,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以自学、课堂讨论和实际动手为主,老师辅导为辅。
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校内外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本课程所设计的相关工作任务是以建筑施工企业工作岗位作为课程主线,将本课程分解为建筑初识、建筑设计说明的识读、建筑总平面图识读、建筑平面图识读、建筑立面图识读、建筑剖面识读、建筑构造图识读和结构施工图识读等几个逐步递进的任务,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从整体上认识和掌握建筑识图的过程。
课程内容与要求中对建筑初识、建筑设计说明的识读建筑、总平面图识读、建筑平面图识读、建筑立面图识读、建筑剖面识读、建筑构造图识读和结构施工图识读等都作了较详细规定,并在活动设计中安排了多种实践活动。
工程造价(建筑方向)专业课程标准2023年1月《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性质与地位1. 课程性质《建筑识图与构造》是建筑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建筑构造和建筑施工图识读两大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为建筑构造部分,主要讲解民用建筑的组成、构造要求和构造做法,是从事土建工程专业所必备的知识。
第二部分是筑施工图识读部分,主要讲解建筑施工图的制图规范和标准以及各种施工图的形成方法、作用、图示内容、图示方法和识读方法。
本课程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属于必修课。
2. 课程地位(1)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地位根据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能够进行识图并进行工程计量与计价的能力,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有识图、读图、用图的能力,是专业培养的第一步。
(2)作用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够具备建筑工程图的识读能力,结合其他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具备简单图样的绘制能力。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其内容及影响贯穿在整个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以及工作实践中,作用重大。
只有掌握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主要内容,并运用其专业和基础知识,才能熟练的掌握施工图纸的主要内容,从而合理的进行施工、准确的进行工程造价分析和计算。
(3)功能在全国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相关专业的1+X证(建筑工程识图证书、BIM应用)考试中,该课程的内容是考试核心内容,这也是施工员、资料员、预算员、测量员、质检员、安全员和各技能操作岗位等施工一线专门岗位人才必备的基础能力。
3. 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门课程在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材料课程开展完成后进行开展,此时学生具备了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更好的认识施工图及其作用。
该课程与建筑CAD课程一同开设,“一识一绘”,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研究施工图纸和建筑构造。
后续将会开设BIM 基础软件实操/建筑工程造价编制、工程造价案例分析、钢筋算量等课程,可以在图纸识读的基础上完成BIM软件建模、工程量的计算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