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心理学题库(学生复习用)
- 格式:xls
- 大小:118.00 KB
- 文档页数:7
公共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心理学研究的主体是: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社会心理D. 组织心理2. 社会态度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哪个因素的影响?A. 个人经历B. 社会文化C. 家庭背景D. 以上都是3. 在公共心理学中,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体决策:A. 更加理性B. 更加情绪化C. 更加保守D. 更加极端4. 社会影响中的“从众”现象,通常是指:A.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行为B. 个体在群体中保持独立性C. 个体在群体中领导他人D. 个体在群体中保持沉默5. 以下哪个不是社会促进效应的例子?A. 观众的掌声使运动员表现得更好B. 考试时旁边有人时,答题速度加快C. 团队工作时,个人效率提高D. 一个人独自工作时,效率降低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
7. 描述公共心理学中群体思维的特点。
8. 解释什么是社会认同理论,并举例说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公共心理学在现代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性。
10. 分析公共心理学如何帮助解决社会冲突。
答案一、选择题1. B. 群体心理2. D. 以上都是3. D. 更加极端4. A.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行为5. D. 一个人独自工作时,效率降低二、简答题6. 社会认知理论主要关注个体如何通过社会互动来形成认知,包括社会学习、社会影响以及个体如何解释和预测社会行为等。
7. 群体思维的特点包括:一致性压力、集体决策的非理性倾向、信息共享的局限性以及对异议的压制。
8.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部分来源于他们所属的社会群体。
例如,一个人可能因为属于某个民族或职业群体而感到自豪,并在行为上与该群体的规范保持一致。
三、论述题9. 公共心理学在现代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帮助管理者理解群体行为、预测社会趋势、制定有效的政策以及提高公共关系管理的效率。
10. 公共心理学通过理解群体动态、识别冲突的根源、促进沟通和理解,以及设计冲突解决策略,帮助解决社会冲突。
《公共心理学》总复习题1.什么是心理学?(第18页)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那些方面?(第18页)3.心理学研究中的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各有哪些优缺点?(第18页)4、谈谈你对“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这一命题的理解。
(第42页)5、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第42页)6、什么是反射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第42页)7、什么是感觉和知觉?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知觉的规律。
(第108页)8、什么是记忆?记忆有哪几种类型?(第108页)9、遗忘的规律是什麽?如何防止和克服遗忘?(第108页)10、什么是思维,思维有哪几种类型?(第108页)11、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第108页)12、试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第108页)13、什么是想象?想象有哪几种类型?(第108页)14、试分析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及其与教学的关系。
(第108页)15、什么是注意,它可分为哪几种?(第126页)16、注意的品质是什么?(第126页)17、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第126页)18、什么是情绪与情感?情绪和情感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第150页)19、情绪和情感有哪些种类?如何控制消极的情绪和情感?(第150页)20、青少年的情绪情感有什么特点?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情绪和情感?(第150页)21、什么是意志?它和认识、情绪的关系如何? (第172页)22、为什么说意志是自由的,但又是不自由的? (第172页)23.试分析意志行动的过程。
(第172页)24、举例说明动机冲突的类型。
(第172页)25、什么是挫折承受力?如何提高挫折承受力?(第172页)26、怎样培养青少年的良好意志品质?(第172页)27、什么是智力?(第212页)28、试述典型气质的类型及其表现特征。
(第212页)29、什么是性格?性格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212页)30.什么是调查法、情绪记忆、遗忘、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发散思维、应激、心境、道德感、气质?(第212页)。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反映的是感觉的哪种规律…………………………()A、适应B、对比C、联觉D、后像2、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A、感觉B、知觉 C 、感受性 D、感觉阈限3、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看到绿色使人感到凉爽,这一现象被称为……()A、对比B、联觉C、适应D、后像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关键的步骤是……………………………………………()A、发现问题B、分析问题C、提出假设D、验证假设5、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6、当你中途离开电影院时,在强阳光下,反而什么也看不清,慢慢地才能看清,这时人的感觉的()的例子。
A.对比B.明适应C.暗适应D.疲劳7、下列哪一项不是需要的特征………………………………………………………()A、集中性B、对象性C、动力性D、社会性8、甜甜的话语,轻快的音乐,体现的是感觉现象的…………………………………()A、对比B、联觉C、适应D、后像9、天空有大片云彩飘动时,有时人们觉知月亮在云中穿行,好象云彩没动似的,这是…()A、真动知觉B、似动现象C、诱导运动D、自主运动10、欢乐嫌时短,寂寞夜更长,这现象属于……………………………………………()A、运动错觉B、图形错觉C、时间错觉D、空间错觉11、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12.刚刚能感觉到的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是………………………………………()A、绝对感觉阈限B、差别感觉阈限C、绝对感受性D、差别感受性13、煤不管多强的光照射它,我们也认为它是黑的;粉笔在黄昏时看也是白的,说明知觉具有…()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14、上课时,学生边听讲边记笔记,这种活动中体现了的注意品质的………………()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分散D、注意的转移15、“础润而雨,月晕而风”反映了思维的……………………………………………()A、间接性B、概括性C、集中性D、指向性16、创造性思维中能对问题提出超乎寻常的新颖、独特的见解的思维特征是……()A、流畅性B、变通性C、新颖性D、独特性17、“鹤立鸡群”容易引起无意注意,这属于………………………………………()A、刺激物的强度B、刺激物的对比关系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D、刺激物的新异性18、吃糖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很酸;先吃杨梅再吃苹果,感觉苹果很甜,这是因为……()A、感觉的适应B、感觉的对比C、感觉的相互作用D、感受性的发展19、实验表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受到的影响是………………()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干扰抑制D、双重抑制20、对刺激尽可能多地做出反应指的是发散思维的…………………………………()A、流畅性B、变通性C、独特性D、灵活性21、教师上课时,突然飞进一只小鸟,学生均把目光投向它,这属于………………()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注意的转移22、由两个以上的刺激同时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新的感觉,这一现象称为…………()A、感觉融合B、感觉对比C、感觉适应D、感觉的掩蔽23、“甜蜜的嗓音”、“沉重的乐曲”是指…………………………………………( )A、情调B、心境C、美感D、激情24、在探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A、兴趣B、权力动机C、交往动机D、成就动机25、由事物或活动本身引起的兴趣叫…………………………………………………()A、物质兴趣B、精神兴趣C、直接兴趣D、间接兴趣26、“临危不惧,舍己救人,化险为夷”,这种情绪状态称之为……………………()A、激情B、心境C、情调D、应激27、上课时“左顾右盼”,“交头接耳”。
心理学公共试题及答案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本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以下是一套心理学公共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是:A.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B. 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主义C. 人本主义、认知主义、社会学习理论D. 精神分析、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答案:B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哪一部分是潜意识的来源?A. 自我B. 本我C. 超我D. 现实我答案:B3.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金纳B. 马斯洛C. 费斯汀格D. 罗杰斯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经典条件反射的特点?A. 刺激泛化B. 刺激分化C. 刺激强化D. 刺激消退答案:C5. 以下哪项是自我效能理论的核心概念?A. 动机B. 能力C. 信念D. 态度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 描述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一个人的行为与其态度、信念或价值观不一致时,会产生一种心理不适感,即认知失调。
为了减少这种不适感,个体可能会改变自己的态度或信念,使之与行为一致。
3. 解释什么是情绪智力,并简述其五个核心能力。
答案: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自己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其五个核心能力包括自我意识、自我调节、内在激励、同理心和社会技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及其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答案: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有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
潜意识包含了被压抑的欲望和冲突,这些潜意识内容通过梦境、口误等方式表现出来。
大一公共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个体行为B. 个体心理过程C. 社会行为D. 个体心理过程及其行为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哪部分代表人的原始冲动和欲望?A. 自我B. 超我C. 本我D. 他我3. 以下哪个不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一个层次?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尊重需求D. 物质需求4.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斯金纳C. 费斯汀格D. 皮亚杰5. 以下哪个是学习理论中的经典条件作用?A. 观察学习B. 操作条件作用C. 经典条件作用D. 社会学习6. 以下哪个是情绪理论中的“三因素”理论?A. 詹姆士-兰格理论B. 坎农-巴德理论C. 沙赫特-辛格理论D. 阿诺德的评价-兴奋理论7. 以下哪个不是记忆的阶段?A. 感觉记忆B. 短期记忆C. 长期记忆D. 永久记忆8. 以下哪个是人格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A. 艾森克B. 荣格C. 弗洛伊德D. 马斯洛9. 以下哪个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认知过程B. 情绪调节C. 社会影响D. 语言发展10. 以下哪个是心理测量的主要工具?A. 心理实验B. 心理访谈C. 心理测试D. 心理观察答案:1-5 D C D C C6-10 C D D C 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生物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等。
每个领域都关注人类心理过程的不同方面,如认知心理学研究思维、记忆、语言等认知功能;社会心理学探讨个体与社会互动的心理过程。
2. 解释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并举例说明。
答: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例如,一个学生如果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成绩,那么他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3. 描述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的区别。
公共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概念题1.1 什么是公共心理学?公共心理学是对社会群体中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研究,旨在了解和改善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1.2 公共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公共心理学研究对象包括社会心理、性格与个体差异、健康心理、教育心理、组织与领导心理等。
1.3 公共心理学与个体心理学的区别是什么?公共心理学注重研究群体和社会层面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而个体心理学侧重于个人层面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2. 选择题2.1 公共心理学的目标是什么?A. 了解个体的心理过程与行为B. 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C. 揭示个体差异对心理的影响D. 研究人类行为的基本原理答案:B2.2 群体中的“集体无意识”概念是由谁提出的?A.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B. 斯坦利·奥维C. 卡尔·韦斯特D. 卢·巴内斯答案:C3. 填空题3.1 公共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__________个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答案:群体或社会层面的3.2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对他人的__________。
答案:归因过程4. 简答题4.1 请简要解释以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实验为基础的“权威实验”。
答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实验通过让被试者遵循“权威”的指令,调查他人服从指令的程度。
结果显示,很多人在权威的压力下会违背自己的良知和道德标准。
4.2 公共心理学研究的结果如何应用于实际?答案:公共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制定社会政策、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提高教育质量、改善组织管理等方面,从而改善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5. 论述题5.1 请阐述公共心理学在促进健康心理方面的作用。
答案:公共心理学通过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互动和影响,促进健康心理的发展。
例如,公共心理学可以研究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社会支持来减轻心理压力和改善心理健康。
公共心理学还可以制定健康宣传和教育计划,提高人们对健康行为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福祉。
公共心理学测试题型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A. 描述行为B. 解释行为C. 预测行为D. 控制行为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测量学的主要任务?A. 测量个体差异B. 评估心理特征C. 制定心理测试D. 进行心理治疗答案:D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人格结构不包括: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社会我答案:D4.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费斯汀格D. 皮亚杰答案:C5. 以下哪个选项是情绪调节的策略?A. 认知重评B. 情绪表达C. 情绪抑制D. 所有选项答案:D6.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A. 观察学习B. 先天本能C. 环境决定论D. 行为主义答案:A7. 以下哪个不是自我效能理论的组成部分?A. 效能期望B. 行为结果C. 情绪状态D. 个人控制答案:B8.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遗忘的速度:A. 随着时间逐渐减慢B. 随着时间逐渐加快C. 先快后慢D. 先慢后快答案:C9. 以下哪个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焦虑障碍B. 抑郁障碍C. 幸福感D. 人格障碍答案:C10. 以下哪个是心理测量的基本原则?A. 标准化B. 随机化C. 个性化D. 非标准化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人们在满足低层次需求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 描述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认知(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感。
为了减少这种不适,个体会尝试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之与其他认知保持一致。
3. 解释什么是情绪智力,并简述其五个主要领域。
答案: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自己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公共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心理现象B. 心理过程C. 心理状态D. 心理特征答案:A2. 心理学的科学性质是()。
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人文科学D. 交叉科学答案:D3.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包括哪三个部分?()A. 本我、自我、超我B. 意识、潜意识、前意识C. 认知、情感、行为D. 感觉、知觉、思维答案:A4. 情绪的三个成分是()。
A. 生理唤醒、行为表现、情绪体验B. 认知评价、行为表现、情绪体验C. 认知评价、生理唤醒、情绪体验D. 生理唤醒、行为表现、认知评价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社会认知B. 社会影响C. 社会行为D. 个体心理答案:D6.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
A. 安全需求B. 尊重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生理需求答案:C7.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费斯汀格D. 斯金纳答案:C8.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
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先快后快D. 先慢后慢答案:A9. 下列哪种学习方式属于有意义学习?()A. 机械记忆B. 理解记忆C. 死记硬背D. 反复练习答案:B10. 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表现,这种现象被称为()。
A. 皮格马利翁效应B. 巴纳姆效应C. 霍桑效应D. 斯特鲁普效应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属于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教育心理学C. 社会心理学D. 管理心理学E. 神经心理学答案:ABCDE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决策?()A. 个人经验B. 社会文化背景C. 情绪状态D. 认知偏差E. 信息的可获得性答案:ABCDE3. 以下哪些是情绪调节的策略?()A. 认知重评B. 问题解决C. 表达抑制D. 社会支持E. 放松训练答案:ACDE4. 以下哪些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A. 相似性B. 互惠性C. 接近性D. 外貌吸引力E. 权力地位答案:ABCDE5. 以下哪些是压力的来源?()A. 工作压力B. 经济压力C. 人际关系压力D. 个人健康问题E. 社会环境变化答案:ABCD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科学。
公共心理学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在知觉双关图时,两个图形之间的往复转换反映了以下哪种现象:()A.注意的转移 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起伏2、王小平5岁,IQ是110,李方10岁,IQ也是110,二人的智力相比()A.王比李高 B.李比王高C.相等 D.无法相比3、善于把已经开始了的事业进行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品质是()A、意志的坚持性 B.意志的果断性C.意志的自觉性 D.意志的自制性4、当我们朗读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长沙》时,脑海中形成一幅有关岳麓山、湘江、桔子洲的秋天景色的形象,我们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A.形象思维 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 D.幻想5、人们总是把红旗知觉为红色,无论它是在黄光或蓝色日光照射下都是如此。
这种知觉的特性被称之为()。
A、明度恒常性区B、大小恒常性C、颜色恒常性D、形状恒常性6、人在知觉对象时,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对象的特性称之为()。
A、知觉的理解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7、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里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叫做()。
A、保持B、想象C、回忆D、表象8、当回忆发生困难,需要积极思维和作出一定的意志努力,这种回忆叫做()A、有意回忆B、追忆C、有意识记D、理解识忆9、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是错误地再认或回忆叫做()。
A、无意回忆B、无意识记C、追忆D、遗忘10、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
A、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干扰D、抑制11、人类对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思维之间规律性的联系反映,是思维的()特点。
A、间接性B、直接性C、概括性D、推理过程12、在人脑中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来新形象的过程称之为()。
A、创造性思维B、想象C、独创性D、创造性想象13、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叫做()。
A、表象B、想象C、再造想象D、意象14、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叫(),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公共⼼理学题库公共《⼼理学》题库⼀、单项选择题1、把失恋的挫折感转化为奋发学习的动⼒,这种⼼理防御⽅法称为( )。
A、升华B、转移C、⽂饰D、压抑2、⼈的发展是指⼈⾝⼼有规律地进⾏的⽣长和( )的过程。
A、增强B、变化C、成熟D、死亡3、⼈脑产⽣⼼理的基本⽅式是()。
A、暂时神经联系B、反射C、反射弧D、条件反射4、有机体内部⽣理与⼼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源泉,称之为()。
A、主导动机B、内在动机C、需要D、诱因5、相对⽽⾔,更惧怕死亡的⼈群是()。
A、中年⼈B、⽼年⼈C、年轻⼈D、少年⼉童6、下列不属于精神性动机的是()。
A、追求⾼待遇的动机B、学习动机C、成就动机D、归属动机D、顿悟8、⾏为主义⼼理学的代表⼈物是( )等。
A、华⽣B、罗杰斯C、霍尔D、杜威9、具有感染性的,⽐较平稳⽽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
A、热情B、⼼境C、激情D、应激10、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过程是( )。
A、信息传播B、⼈际沟通C、⼈际吸引D、⼈际关系11、影响⾃我认识能⼒的最重要因素是()。
A、年龄B、智⼒C、知识D、社会阅历12、我们平时说某个⾃⾼⾃⼤,不谦虚,这说的是⼀个⼈的()。
A、性格B、⽓质C、能⼒D、品德13、教师⼀边讲课⼀边板书,还要观察学⽣的听课反应,这是指注意的()。
A、稳定性B、分配C、转移D、持久性D、刻板印象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说明了()。
A、刻苦学习的重要性B、争强好胜的重要性C、探索创新的重要性D、培养兴趣的重要性1、健康起码包括⾝体健康和()。
A、道德健康B、⼼理健康C、思想健康D、社会交往2、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
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外延就( )。
A、增加了B、变多了C、变⼩了D、不变3、既想治病⼜怕打针、吃药是以下哪种动机⽃争()?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4、⼈们对社会上某⼀事物产⽣⽐较固定和概括⽽笼统的看法,这⼀现象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