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心理学试题一
- 格式:docx
- 大小:34.74 KB
- 文档页数:17
公共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心理学研究的主体是: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社会心理D. 组织心理2. 社会态度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哪个因素的影响?A. 个人经历B. 社会文化C. 家庭背景D. 以上都是3. 在公共心理学中,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体决策:A. 更加理性B. 更加情绪化C. 更加保守D. 更加极端4. 社会影响中的“从众”现象,通常是指:A.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行为B. 个体在群体中保持独立性C. 个体在群体中领导他人D. 个体在群体中保持沉默5. 以下哪个不是社会促进效应的例子?A. 观众的掌声使运动员表现得更好B. 考试时旁边有人时,答题速度加快C. 团队工作时,个人效率提高D. 一个人独自工作时,效率降低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
7. 描述公共心理学中群体思维的特点。
8. 解释什么是社会认同理论,并举例说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公共心理学在现代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性。
10. 分析公共心理学如何帮助解决社会冲突。
答案一、选择题1. B. 群体心理2. D. 以上都是3. D. 更加极端4. A.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行为5. D. 一个人独自工作时,效率降低二、简答题6. 社会认知理论主要关注个体如何通过社会互动来形成认知,包括社会学习、社会影响以及个体如何解释和预测社会行为等。
7. 群体思维的特点包括:一致性压力、集体决策的非理性倾向、信息共享的局限性以及对异议的压制。
8.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部分来源于他们所属的社会群体。
例如,一个人可能因为属于某个民族或职业群体而感到自豪,并在行为上与该群体的规范保持一致。
三、论述题9. 公共心理学在现代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帮助管理者理解群体行为、预测社会趋势、制定有效的政策以及提高公共关系管理的效率。
10. 公共心理学通过理解群体动态、识别冲突的根源、促进沟通和理解,以及设计冲突解决策略,帮助解决社会冲突。
公关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公关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组织心理D. 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心理互动2. 以下哪项不是公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 组织形象B. 组织文化C. 个人隐私D. 公众态度3. 公关心理学中的“印象管理”主要指的是什么?A. 管理公众对组织的第一印象B. 管理组织对公众的第一印象C. 管理组织内部员工的印象D. 管理组织对外宣传的印象4. 在公关活动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沟通策略?A. 诚实守信B. 尊重对方C. 避免冲突D. 积极倾听5. 公关危机管理中,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及时公开信息B. 积极应对媒体C. 推卸责任D. 制定危机应对计划6. 公关活动中的“情感营销”主要利用了哪种心理机制?A. 认知一致性B. 情感共鸣C. 社会认同D. 权威服从7. 以下哪个不是公关心理学中的沟通障碍?A. 语言障碍B. 文化差异C. 信息过载D. 信息缺失8. 在公关活动中,以下哪种行为最能体现“同理心”?A. 坚持己见B. 理解对方立场C. 忽视对方感受D. 只关注自身利益9. 公关心理学认为,以下哪种方式最能促进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任?A. 单向传播B. 双向互动C. 隐瞒信息D. 过度宣传10. 公关心理学中的“品牌忠诚度”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产品质量B. 价格因素C. 广告宣传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1.D 2.C 3.A 4.C 5.C 6.B 7.D 8.B 9.B 10.D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公关心理学在企业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答:公关心理学在企业危机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理解公众的心理需求和反应,制定有效的沟通策略;利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情绪管理,减少危机对公众情绪的负面影响;通过印象管理,重塑组织形象,恢复公众信任。
2. 描述公关活动中如何运用“社会认同”原理来提升公众对品牌的认同感。
公共心理学试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心理现象及其规律2.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3.心理过程4.意志犯罪行为5.心理女性主义心理特点6.气质能力性格7.心理状态8.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点9.动态―过渡态―稳态10.脑人脑11.高级神经中枢12.客观现实13.生存环境14.主观贾启允15.意识性16.冯特17.提振―反应18.心智过程19.弗洛伊德20.师范性创新性21.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实践性原则22.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心理测验法活动产品分析法二、单项选择题1.c2.d3.b4.c5.d6.d7.b8.a9.c10.c11.b12.d13.d14.a15.c16.c17.b18.a19.a20.c21.a22.c23.d24.d25.b26.c三、名词解释题1.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在心理活动的进程中,或从心理过程至个性心理特点构成的过渡阶段,常常发生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这类心理现象我们称作心理状态。
像是充斥心理过程的特别注意状态,情绪过程中发生的心境状态,应激状态等等。
3.个性心理就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
4.实验法就是称有目的地掌控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发被先行的某些心理活动展开研究的一种方法。
心理学的实验法存有两种主要形式,即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5.活动产品分析法主要根据人们各种形式的活动成果,如日记、信件、文稿、著作、绘画、模型或其他创作制品等,来分析和了解人的心理状况和特点的一种方法。
6.心理过程就是指本人的重新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整体表现出的那些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它包含重新认识过程的心理活动、情感过程的心理活动和意志过程的心理活动三个方面。
四、辨析题1.错。
人的心理现象作为观念的东西,它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同样离不开人脑这一物质载体。
2.对。
3.对。
心理学公共试题及答案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本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以下是一套心理学公共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是:A.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B. 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主义C. 人本主义、认知主义、社会学习理论D. 精神分析、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答案:B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哪一部分是潜意识的来源?A. 自我B. 本我C. 超我D. 现实我答案:B3.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金纳B. 马斯洛C. 费斯汀格D. 罗杰斯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经典条件反射的特点?A. 刺激泛化B. 刺激分化C. 刺激强化D. 刺激消退答案:C5. 以下哪项是自我效能理论的核心概念?A. 动机B. 能力C. 信念D. 态度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 描述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一个人的行为与其态度、信念或价值观不一致时,会产生一种心理不适感,即认知失调。
为了减少这种不适感,个体可能会改变自己的态度或信念,使之与行为一致。
3. 解释什么是情绪智力,并简述其五个核心能力。
答案: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自己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其五个核心能力包括自我意识、自我调节、内在激励、同理心和社会技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及其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答案: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有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
潜意识包含了被压抑的欲望和冲突,这些潜意识内容通过梦境、口误等方式表现出来。
大一公共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个体行为B. 个体心理过程C. 社会行为D. 个体心理过程及其行为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哪部分代表人的原始冲动和欲望?A. 自我B. 超我C. 本我D. 他我3. 以下哪个不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一个层次?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尊重需求D. 物质需求4.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斯金纳C. 费斯汀格D. 皮亚杰5. 以下哪个是学习理论中的经典条件作用?A. 观察学习B. 操作条件作用C. 经典条件作用D. 社会学习6. 以下哪个是情绪理论中的“三因素”理论?A. 詹姆士-兰格理论B. 坎农-巴德理论C. 沙赫特-辛格理论D. 阿诺德的评价-兴奋理论7. 以下哪个不是记忆的阶段?A. 感觉记忆B. 短期记忆C. 长期记忆D. 永久记忆8. 以下哪个是人格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A. 艾森克B. 荣格C. 弗洛伊德D. 马斯洛9. 以下哪个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认知过程B. 情绪调节C. 社会影响D. 语言发展10. 以下哪个是心理测量的主要工具?A. 心理实验B. 心理访谈C. 心理测试D. 心理观察答案:1-5 D C D C C6-10 C D D C 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生物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等。
每个领域都关注人类心理过程的不同方面,如认知心理学研究思维、记忆、语言等认知功能;社会心理学探讨个体与社会互动的心理过程。
2. 解释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并举例说明。
答: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例如,一个学生如果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成绩,那么他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3. 描述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的区别。
公共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概念题1.1 什么是公共心理学?公共心理学是对社会群体中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研究,旨在了解和改善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1.2 公共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公共心理学研究对象包括社会心理、性格与个体差异、健康心理、教育心理、组织与领导心理等。
1.3 公共心理学与个体心理学的区别是什么?公共心理学注重研究群体和社会层面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而个体心理学侧重于个人层面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2. 选择题2.1 公共心理学的目标是什么?A. 了解个体的心理过程与行为B. 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C. 揭示个体差异对心理的影响D. 研究人类行为的基本原理答案:B2.2 群体中的“集体无意识”概念是由谁提出的?A.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B. 斯坦利·奥维C. 卡尔·韦斯特D. 卢·巴内斯答案:C3. 填空题3.1 公共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__________个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答案:群体或社会层面的3.2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对他人的__________。
答案:归因过程4. 简答题4.1 请简要解释以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实验为基础的“权威实验”。
答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实验通过让被试者遵循“权威”的指令,调查他人服从指令的程度。
结果显示,很多人在权威的压力下会违背自己的良知和道德标准。
4.2 公共心理学研究的结果如何应用于实际?答案:公共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制定社会政策、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提高教育质量、改善组织管理等方面,从而改善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5. 论述题5.1 请阐述公共心理学在促进健康心理方面的作用。
答案:公共心理学通过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互动和影响,促进健康心理的发展。
例如,公共心理学可以研究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社会支持来减轻心理压力和改善心理健康。
公共心理学还可以制定健康宣传和教育计划,提高人们对健康行为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福祉。
公共心理学测试题型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A. 描述行为B. 解释行为C. 预测行为D. 控制行为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测量学的主要任务?A. 测量个体差异B. 评估心理特征C. 制定心理测试D. 进行心理治疗答案:D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人格结构不包括: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社会我答案:D4.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费斯汀格D. 皮亚杰答案:C5. 以下哪个选项是情绪调节的策略?A. 认知重评B. 情绪表达C. 情绪抑制D. 所有选项答案:D6.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A. 观察学习B. 先天本能C. 环境决定论D. 行为主义答案:A7. 以下哪个不是自我效能理论的组成部分?A. 效能期望B. 行为结果C. 情绪状态D. 个人控制答案:B8.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遗忘的速度:A. 随着时间逐渐减慢B. 随着时间逐渐加快C. 先快后慢D. 先慢后快答案:C9. 以下哪个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焦虑障碍B. 抑郁障碍C. 幸福感D. 人格障碍答案:C10. 以下哪个是心理测量的基本原则?A. 标准化B. 随机化C. 个性化D. 非标准化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人们在满足低层次需求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 描述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认知(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感。
为了减少这种不适,个体会尝试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之与其他认知保持一致。
3. 解释什么是情绪智力,并简述其五个主要领域。
答案: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自己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公共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心理现象B. 心理过程C. 心理状态D. 心理特征答案:A2. 心理学的科学性质是()。
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人文科学D. 交叉科学答案:D3.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包括哪三个部分?()A. 本我、自我、超我B. 意识、潜意识、前意识C. 认知、情感、行为D. 感觉、知觉、思维答案:A4. 情绪的三个成分是()。
A. 生理唤醒、行为表现、情绪体验B. 认知评价、行为表现、情绪体验C. 认知评价、生理唤醒、情绪体验D. 生理唤醒、行为表现、认知评价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社会认知B. 社会影响C. 社会行为D. 个体心理答案:D6.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
A. 安全需求B. 尊重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生理需求答案:C7.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费斯汀格D. 斯金纳答案:C8.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
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先快后快D. 先慢后慢答案:A9. 下列哪种学习方式属于有意义学习?()A. 机械记忆B. 理解记忆C. 死记硬背D. 反复练习答案:B10. 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表现,这种现象被称为()。
A. 皮格马利翁效应B. 巴纳姆效应C. 霍桑效应D. 斯特鲁普效应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属于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教育心理学C. 社会心理学D. 管理心理学E. 神经心理学答案:ABCDE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决策?()A. 个人经验B. 社会文化背景C. 情绪状态D. 认知偏差E. 信息的可获得性答案:ABCDE3. 以下哪些是情绪调节的策略?()A. 认知重评B. 问题解决C. 表达抑制D. 社会支持E. 放松训练答案:ACDE4. 以下哪些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A. 相似性B. 互惠性C. 接近性D. 外貌吸引力E. 权力地位答案:ABCDE5. 以下哪些是压力的来源?()A. 工作压力B. 经济压力C. 人际关系压力D. 个人健康问题E. 社会环境变化答案:ABCD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科学。
公共心理学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在知觉双关图时,两个图形之间的往复转换反映了以下哪种现象:()A.注意的转移 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起伏2、王小平5岁,IQ是110,李方10岁,IQ也是110,二人的智力相比()A.王比李高 B.李比王高C.相等 D.无法相比3、善于把已经开始了的事业进行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品质是()A、意志的坚持性 B.意志的果断性C.意志的自觉性 D.意志的自制性4、当我们朗读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长沙》时,脑海中形成一幅有关岳麓山、湘江、桔子洲的秋天景色的形象,我们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A.形象思维 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 D.幻想5、人们总是把红旗知觉为红色,无论它是在黄光或蓝色日光照射下都是如此。
这种知觉的特性被称之为()。
A、明度恒常性区B、大小恒常性C、颜色恒常性D、形状恒常性6、人在知觉对象时,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对象的特性称之为()。
A、知觉的理解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7、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里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叫做()。
A、保持B、想象C、回忆D、表象8、当回忆发生困难,需要积极思维和作出一定的意志努力,这种回忆叫做()A、有意回忆B、追忆C、有意识记D、理解识忆9、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是错误地再认或回忆叫做()。
A、无意回忆B、无意识记C、追忆D、遗忘10、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
A、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干扰D、抑制11、人类对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思维之间规律性的联系反映,是思维的()特点。
A、间接性B、直接性C、概括性D、推理过程12、在人脑中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来新形象的过程称之为()。
A、创造性思维B、想象C、独创性D、创造性想象13、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叫做()。
A、表象B、想象C、再造想象D、意象14、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叫(),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第一章心理学与教育一.填空题1.于1860至1879年间,和等人开始采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使之逐渐从哲学、生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论原则有:、分析与综合的原则和。
3.心理学通常从两个方面去研究人的心理,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 指的是来源于现实并为每个人所意识到的各种映象本身,_________ 指的是这种映象存在的方式及其组织。
5.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它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共同的,二是个性差异。
6.心理学于年由费希纳、等人开始采用实验法并逐渐从哲学、生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迄今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
7.心理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有两项,它们分别是和。
二.名词解释1.实验室实验三.选择题1.在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常用一种方法,即在日常的情境中进行心理实验。
这种方法是:A 观察法B 实验室实验法C 自然实验法D 调查法2.研究男孩和女孩游戏方式的不同,最好采用的方法是:A 实验室实验法B 测验法C 自然观察法D 相关法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于1957做的“意向对保持学习材料的影响”的研究,运用了:A、观察法B、实验室实验法C、调查法D、自然实验法4.通过与被考察事物的直接接触,发现问题或事实材料,然后依据一定的理论对现象实质或问题成因进行研究的方法是:A、心理调查B、访谈法C、个案法D、观察法5.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条件,在日常活动的情境中主动引起被试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是:A、实验室实验B、自然实验C、教育经验总结法D、作品分析法6.在研究心理现象时,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来揭示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原则是:A、系统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分析与综合的原则四.简答题1.简述心理学和教育的关系。
第一章答案:一.填空题1.费希纳,冯特;2. 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则;3. 心理过程,个性差异;4.心理内容,心理形式;5.心理现象,心理过程;6.1860,冯特;7.理论任务,应用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本题为机读题,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B.冯特C.皮亚杰D.霍尔2.研究心理现象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避免主观臆断,这是研究()。
A.发展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人道主义原则3.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知觉,这体现了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4.小学生容易记住电影、电视中反面人物的一言一行,这种识记属于()。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机械识记D.意义识记5.考试时,学生由于紧张而无法回忆已经记熟的内容,这是记忆的()差。
A.敏捷性B.持久性C.精确性D.准备性6.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的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的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7.回答考试中的选择题,主要依靠记忆过程中的()。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8.强烈的、迅速爆发而时间短暂的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B.应激C.热情D.激情9.大学生在公共汽车中主动为老人、小孩让座并体验到快乐,这表现出了学生的()。
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责任感10.个体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言行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韧性11.俗话所说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是指个性的()。
A.独特性B.可变性C.稳定性D.一般性12.一般人的智商多在()。
A.70以下B.70-89之间C.90-109之间D.110-129之间13.大公无私、乐于助人、坦诚、自信等特征是性格的()。
A.态度特征B.理智特征C.意志特征D.情绪特征14.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
A.艾宾浩斯B.马斯洛C.罗杰斯D.斯金纳15.胆汁质的学生易形成的品质是()。
心理学公共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行为B. 人类心理C. 人类行为和心理D. 人类心理和生理答案:C2. 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理论是?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精神分析D. 人本主义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D4. 心理学中,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由谁提出的?A. 阿尔伯特·班杜拉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卡尔·罗杰斯D. 弗洛伊德答案:A5. 根据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少年期面临的主要心理危机是什么?A. 信任与不信任B. 自主与羞愧C. 同一性与角色混乱D. 亲密与孤独答案:C6.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B. 莱昂·费斯汀格C. 菲利普·津巴多D. 罗伯特·斯托克斯答案:B7. 下列哪项不是情绪调节的策略?A. 认知重评B. 表达抑制C. 问题解决D. 情绪转移答案:C8.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自我实现答案:D9. 哪种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实现的?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社会学习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C10. 心理学中的“自我服务偏见”指的是什么?A. 人们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己,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B. 人们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自己,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C. 人们倾向于将成功和失败都归因于外部因素D. 人们倾向于将成功和失败都归因于自己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A. 遗传因素B. 社会环境C. 个人经历D. 饮食结构答案:ABC2.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过程是怎样的?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呈线性下降D. 呈指数下降答案:A3. 哪些是情绪智力的组成部分?A. 自我意识B. 自我调节C. 社交技能D. 逻辑推理答案:ABC4. 根据卡尔·罗杰斯的理论,自我概念包括哪些方面?A. 自我形象B. 自我理想C. 自我效能D. 自我评价答案:AB5. 下列哪些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A. 沟通技巧B. 个性特征C. 社会地位D. 外貌特征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公共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个体心理发展B. 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C. 教育环境的影响D. 教育政策的制定答案:B2. 以下哪项是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所有以上答案:D3.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4. 教育心理学中,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A. 兴趣B. 动机C. 信心D. 能力答案:C5. 以下哪项不是学习动机的类型?A. 内在动机B. 外在动机C. 成就动机D. 情感动机答案:D6.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风格分为哪些类型?A. 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B. 抽象型、具体型C. 内倾型、外倾型D. 独立型、依赖型答案:A7.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属于教育心理学的范畴?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D8. 教育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维果茨基D. 埃里克森答案:C9. 以下哪个选项是教育心理学中对学习障碍的描述?A. 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不感兴趣B. 学习者在认知、情感或行为上存在障碍C. 学习者对学习环境的不适应D. 学习者缺乏学习资源答案:B10. 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种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A. 重复练习B. 讲授法C. 问题解决法D. 记忆训练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答: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从而设计更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其次,指导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再次,帮助教师识别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学习障碍、动机不足等;最后,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提升教育专业素养。
心理学公共课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A. 个体行为B. 个体心理活动C. 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D. 个体心理活动和社会行为答案:C2.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是()。
A. 行为主义、精神分析、认知心理学B. 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C. 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D. 精神分析、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答案:B3. 弗洛伊德是()学派的创始人。
A. 行为主义B. 认知心理学C. 精神分析D. 人本主义答案:C4.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
A. 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B. 实验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C. 实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D. 观察法、调查法、统计法答案:A5.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
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均匀递减D. 先快后慢再快答案:A6. 情绪的三因素理论是由()提出的。
A. 詹姆斯B. 兰格C. 沙赫特D. 西蒙答案:C7.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提出的。
A. 皮亚杰B. 弗洛伊德C. 费斯廷格D. 班杜拉答案:C8.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提出的。
A. 皮亚杰B. 弗洛伊德C. 班杜拉D. 马斯洛答案:C9.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
A. 安全需求B. 尊重需求C. 社交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10.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感觉和知觉B. 思维和语言C. 记忆和学习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包括()。
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临床心理学D.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个案研究法答案:ABCD3. 情绪的三因素理论包括()。
A. 刺激因素B. 生理因素C. 认知因素D. 行为因素答案:ABC4.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个体持有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会产生()。
心理学公共课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心理现象B. 生理现象C. 社会现象D. 自然现象答案:A2.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交叉科学D. 人文科学答案:C3. 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冯特B. 弗洛伊德C. 皮亚杰D. 华生答案:A4.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答案:D5.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
A. 客观性B. 系统性C. 发展性D. 以上都是答案:D6.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包括()。
A. 发展心理学B. 教育心理学C. 社会心理学D. 以上都是答案:D7. 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
A. 描述心理现象B. 解释心理现象C. 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D. 以上都是答案:D8.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
A. 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B. 探索心理现象的机制和过程C. 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D. 以上都是答案:D9. 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包括()。
A. 尊重个体B. 保护隐私C. 公正无私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
A. 跨学科研究B. 应用研究C. 国际化研究D. 以上都是答案:D11.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是()。
A. 认知心理学B. 情感心理学C. 行为心理学D. 以上都是答案:D12.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个体B. 群体C. 社会D. 以上都是答案:D13.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答案:D14.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
A. 描述心理现象B. 解释心理现象C. 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D. 以上都是答案:D15.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
A. 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B. 探索心理现象的机制和过程C. 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D. 以上都是答案:D16.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1:[单选题]知觉的基本特性有(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3:(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5、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心境)。
]7、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的影响作用称为(迁移)9、善于把已经开始了的事业进行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品质是(意志的坚韧性10瓦特从蒸汽把水壶盖推得上下移动而进入蒸汽机的发明制作,这是(原型启发)作用。
11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恒常性)14、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要采用(及时复习6、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给以反映的特性被称为(知觉的整体性2、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位于( 丘脑)。
3、造成短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是(信息受干扰4:思想开小差是注意的(分散)5、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感觉对比6、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称为(能力)1、人脑对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联系的反映,是思维(概括性)的一个特点。
2、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情绪)。
3、(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有效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4、对于人的举止行为是否合乎一定的道德准则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道德感5、学习程度对遗忘也有较大的影响,实验证明对保持效果最佳的过度学习量是(150%6、李平5岁,王方10岁,他们的智商都是110,如果李平与王方相比,那么(李平和王方的智商没法相比7、个性的核心(性格)。
8、人的心理活动能够在时间上接续下去,这主要是(记忆的作用)9、"触景生情”是一种(无意回忆)。
10、人的听觉主要受(颞叶)的控制。
11、当灰色的长方形纸块放在红色背景上时,人会感觉它带有青绿色,这种现象叫( 对比12、[单选题]神经系统是由( 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围神经系统)构成的13:[单选题]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知觉)14、可以被意识到的记忆系统是(短时记忆)。
公共心理学试题一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2、注意;3、感知;4、记忆;5、思维;6、定势;7、迁移8、智力;9、创造力;10、情绪(情感);11、情商;12、意志;13、气质;14、性格;15、学习二、简答题1、我们应具备怎样的学生观?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4、青少年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有何特点?5、教学应如何促进青少年学生的情商发展?6、青少年存在哪些意志障碍?7、教师在课堂中常见的问题行为有哪些?8、当前青少年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有哪些方面?三、论述题1、学习策略的教学应注意哪些方面?2、如何根据迁移原理来组织教学?3、如何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意志品质?4、课堂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有哪些方法?5、如何维护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四、案例分析答题思路:☐1、说明该案例符合或违背什么心理学原理。
☐2、简要阐明所符合或违背的心理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3、结合材料分析(将案和原理融为一体)。
☐实例分析:在为高年级教师在上课中,发现班上一中队委员思想开小差,老师为促使他“醒悟”,便要这位同学用“以身作则”这个词语造句,这位同学低头不语,于是,老师带着讥讽的口吻造了一句,“中队干部上课应以身作则,自觉遵守纪律!”谁知,过了片刻,该学生站起来回敬了一句,“老师是光荣的人民教师,教育学生应以身作则,怎么能挖苦学生呢?”话音刚落,全般轰动,气得这位老师脸色发白。
请分析,这位老师为什么会碰壁(提示:从心理学的意志、品德、需要谈起)。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1、需要2、感觉3、性格4、想象5、技能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心理学是研究及其的科学。
2、反射弧由、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构成。
3、食物入口会引起唾液是反射;“望梅止渴”是第信号系统。
4、人的视觉中枢在大脑的叶;运动中枢在大脑的叶。
5、按照需要的产生和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需要和需要;劳动属于需要。
公共心理学试题一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2、注意;3、感知;4、记忆;5、思维;6、定势;7、迁移8、智力;9、创造力;10、情绪(情感);11、情商;12、意志;13、气质;14、性格;15、学习二、简答题1、我们应具备怎样的学生观?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4、青少年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有何特点?5、教学应如何促进青少年学生的情商发展?6、青少年存在哪些意志障碍?7、教师在课堂中常见的问题行为有哪些?8、当前青少年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有哪些方面?三、论述题1、学习策略的教学应注意哪些方面?2、如何根据迁移原理来组织教学?3、如何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意志品质?4、课堂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有哪些方法?5、如何维护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四、案例分析答题思路:☐1、说明该案例符合或违背什么心理学原理。
☐2、简要阐明所符合或违背的心理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3、结合材料分析(将案和原理融为一体)。
☐实例分析:在为高年级教师在上课中,发现班上一中队委员思想开小差,老师为促使他“醒悟”,便要这位同学用“以身作则”这个词语造句,这位同学低头不语,于是,老师带着讥讽的口吻造了一句,“中队干部上课应以身作则,自觉遵守纪律!”谁知,过了片刻,该学生站起来回敬了一句,“老师是光荣的人民教师,教育学生应以身作则,怎么能挖苦学生呢?”话音刚落,全般轰动,气得这位老师脸色发白。
请分析,这位老师为什么会碰壁(提示:从心理学的意志、品德、需要谈起)。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1、需要2、感觉3、性格4、想象5、技能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心理学是研究及其的科学。
2、反射弧由、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构成。
3、食物入口会引起唾液是反射;“望梅止渴”是第信号系统。
4、人的视觉中枢在大脑的叶;运动中枢在大脑的叶。
5、按照需要的产生和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需要和需要;劳动属于需要。
6、“我饱了”属于感觉;“我好冷”属于感觉。
7、在100克的重量上增加3克,甲同学能觉察出重量的差异;当增加5克时,乙同学能觉察出重量的差异。
这说明甲同学的差别阈限比乙同学的差别阈限,乙同学的差别感受性比甲同学的差别感受性。
8、用刀子刮玻璃的声音会让人产生皮肤寒冷的感觉,这属于;吃糖之后吃桔子有酸的感觉属于感觉的。
9、视觉后象是记忆;如果不重复,查询后的电话号码拨完就会忘记,这是记忆。
10、人的思维一般可分为、和三类。
儿童用的最多的是。
11、“三思而后行”包括意志的阶段和阶段。
12、道德是一种现象,品德是一种现象;道德是的研究对象,品德是的研究对象。
三、选择题(共15分,前7题是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后4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空袭伦敦的一段时间内,伦敦居民经常处于极度的惊恐之中,结果人们患肠胃疾病的比例急剧上升。
这则事例说明()A、战争会影响人们的消化系统B、人们的情绪变化主要同消化系统有关C、长期处于消极情绪当中,会引起疾病的发生D、消极情绪会在人的体内产生各种病毒2、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称之为()。
A、正迁移B、负迁移C、普遍迁移D、特殊迁移3、一只黑猩猩想吃笼子上端吊着的一串香蕉,却够不着,“沉思”一会后将笼子中散落着的几只木箱叠加起来,终于取得香蕉,这是属于()。
A、试误学习B、顿悟学习C、模仿学习D、运动技能学习4、记忆时间短暂,记忆的容量大,记忆的信息未经任何加工,具有形象性,这属于()。
A、感觉记忆B、知觉记忆C、短时记忆D、永久记忆5、罗希认为下列三种水平的概念中,()概念最重要。
A、上层概念B、基层概念C、下层概念D种概念6、人脑产生心理的基本方式是()。
A、暂时神经联系B、反射C、反射弧D、条件反射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说明了()A、刻苦学习的重要性B、争强好胜的重要性C、探索创新的重要性D、培养兴趣的重要性(多选题)8、符合粘液质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特征有哪些()A、强B、灵活C、不灵活D、平衡9、下列哪些心理特征属于先天性的。
A、气质B、素质C、能力D、高级神经活动类型10、请选择人与动物皆具有的心理现象。
()A、感知觉B、第二信号系统C、情感D、意志E、情绪F、具体思维11、请选择既属于封闭的动作技能,又属于不连贯的动作技能。
()A、打乒乓球B、发扑克牌C、打鸡蛋D、射箭;四、实例分析(共15分,每小题3分)1、为什么A组的八条线段会感觉为四组,而B组的却首先知觉为三个长方形?2、小王是一名高三学生,在高考前感到易常兴奋,非常激动,请问小王高考时,会发挥良好吗?请用学习过的相关理论解释?3、在我们背诵比较长的文章时,那些部分容易记,那些部分不容易记,为什么?4、一些现代派的雕塑,有时刚开始看不出是什么,但当人家告诉你是什么时,你便会越看越像。
5、一科技开发公司,以开发新产品为主要的研究内容,在从一重点大学招聘优秀毕业生时,经过初评后,有10名大学生入选,现在准备再淘汰5名,但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分你我,这时有人建议,进行智力测试,根据智商的高低进行选择。
请问,你认为作为一个开发新产品的公司,这样选拔到的人才,能保证他们的开发能力比淘汰的那五名高吗?这样做有效吗?并说明理由。
五、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2、学生学习的特点是什么?3、意志和认识、情绪的关系是什么?4、态度的形成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六、论述题(共25分)1、教学中如何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10分)2、过错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矫正学生的过错行为?(15分)心理学本科试题二答案三、选择题(前七题每小题1分,后四题每小题2分)1、C;2、A;3、B;4、A;5、B;6、B;7、D;8、ACD;9、BD;10、AEF;11、CD;四、实例分析(每小题3分,指出正确的原理1分,分析合理2分,共15分)1、知觉的整体性,(1分)原因是一般把封闭的看作整体。
(2分)2、情绪与学习效率(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不好,(1分)复杂活动情绪度太高,难度活动效率不佳。
(2分)3、前倒摄抑制。
(1分)中间的难以记忆,中间受到二个干扰。
(2分)4、知觉的理解性。
(1分)知觉是一种感性形象,但我们总是赋予它一定的意义,并用词来标志,同时,理解它的意义后,能结合旧经验更好地感知。
(2分)5、不能,(1分)创造力与智力不是正相关,创造力需要中等以上智力作基础。
(2分)五、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
培养的途径有:(1)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2)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3)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
2、学生学习的特点是什么?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通常是指学生在学校的中学习。
(1)与人们实践中直接认识事物的过程稍有区别,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他们科学世界观、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
(3)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3、意志和认识、情绪的关系是什么?意志和认识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
其次,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没有意志行动,不可能有认识活动。
意志和情绪也有密切的联系:情绪既可以成为意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同时,意志也以帮助克服消极情绪的干扰,把意志行动贯彻到底。
4、态度的形成受那些因素的影响?(1)社会信息的影响;(2)强化;(3)模仿;(4)罢休的规定和期望公共心理学试题三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个2分)1、动机2、意志3、能力4、思维5、注意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脑是心理的,心理是脑的。
2、分析器由、和。
3、吃过梅子的人一听到“梅子”这个词就会分泌唾液。
这属于第信号系统。
4、中枢在大脑的颞叶;中枢在大脑的额叶。
5、学生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这属于注意的;走神属于注意的。
6、“自知之明”属于知觉;“度日如年”属于。
7、在100克的重量上增加3克,甲同学能觉察出重量的差异;当增加5克时,乙同学能觉察出重量的差异。
这说明甲同学的差别阈限比乙同学的差别阈限,乙同学的差别感受性比甲同学的差别感受性。
8、“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属于知觉的;蓝光下的国旗我们仍然知觉为红色,这属于知觉的。
9、是一个人所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积累经验的功能表现。
它包括、、或三个基本环节。
10、情绪发生快而多变的人是的气质类型,情绪发生慢而弱的人是的气质类型。
11、道德感从表现形式上看,大致可分为的道德感、的道德感和道德感。
12、后继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叫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积极的,起促进作用的,叫迁移。
习惯于右脚起跳的人在学习左脚起跳的撑竿跳高就不容易,这是迁移,会骑自行车的人学骑摩托车相对较容易,这是迁移。
三、选择题(共15分,前7题是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后4题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状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叫()。
A、热情B、激情C、应激D、心境2、用粉笔在黑板和墙壁上画同样一个圆,但我们看起来黑板上的圆清楚分明,墙壁上的圆模糊不清,这说明了我们的知觉具有()这一特性。
A、整体性B、理解性C、相对性D、恒常性3、当人或动物面临一个新的情境时,会进行各种尝试,以求得动机的满足,这种学习属于:()A、机械学习;B、试误学习;C、顿悟学习;D、模仿学习;4、人们通常都有这样的感受:遇到高兴的,往往使人精神愉悦,心情激动;如果身体不适,情绪往往就不好,这表明()A、人的心理活动来源于心脏B、人的心理与生理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C、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人脑D、人的心理活动是通过人的言行来表现的5、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无意后注意D、有意后注意6、表象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但表象比知觉()A、更具体B、更形象C、更清晰D、更概括7、人的性格的形成,主要由哪种因素决定。
()A、遗传B、社会环境C、家庭D、学校(多选题)8、按照记忆的时效可分为哪几种记忆()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运动记忆D、长时记忆9、请选择人与动物皆具有的心理现象。
()A、感知觉B、第二信号系统C、情感D、意志E、情绪F、具体思维10、请选择下列现象那些是条件反射。
()A、酸食物入口,唾液增多B、小明家的小狗一听喊小虎就跑过来C、谈梅生津D、对钱的喜好。
11、下列哪些心理特征属于先天性的。
A、气质B、素质C、能力D、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四、实例分析(共15分,每小题3分)1、为什么A组的八条线段会感觉为四组,而B组的却首先知觉为三个长方形?2、在我们背诵比较长的文章时,那些部分容易记,那些部分不容易记,为什么?3、一些现代派的雕塑,有时刚开始看不出是什么,但当人家告诉你是什么时,你便会越看越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