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等教育的研究论文
- 格式:docx
- 大小:16.89 KB
- 文档页数:6
2014年6月June ,2014University Education[收稿时间]2013-11-27[基金项目]本文得到“黑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XM_YJS_2012006)的支持.[作者简介]高翔宇(1978-),男,河南西华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优化控制及其应用。
张显(1970-),男,黑龙江兰西人,博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复杂系统及生物网络。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国内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问题做了可行性调查研究,综合几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导师的晋升机制和学术论文全员匿名送审。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质量创新能力综合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2-0040-03随着本科教育的“大众化”,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渐渐进入“宽进宽出”状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急剧下降,这里的“质量”不单单指的是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还包括综合素质(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和高校教育者都能体会到研究生水平的下降,甚至大部分硕士毕业生认为自己在硕士阶段也没学到什么东西,还浪费了时间,这就是中国大部分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现状。
黑龙江大学数学学院为了探寻以提高培养质量为目标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模式,在认真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研究生培养模式调查问卷表,对如何提高数学科学学院的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问卷共发放100份,(其中各类型的用人单位20份、有代表性的高校教师40份、各层次的在校研究生40份),用人单位对当前聘用的研究生满意度为56%,本校教师对当前研究生的满意度为33%,在校研究生对自己的满意度为58%,可见不论是哪方面的满意度都不高,改革势在必行。
各方面典型的意见汇总如下:首先,存在的问题:1.用人单位:(1)创新力不够,思维较死板。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论文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基本素质的主要内容之一。
下文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的例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篇1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掌握学生特点,围绕培养目标,创新工作思路,以发展的眼光来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以改革的精神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
本文提出了“坚持一个方针,建设两支队伍,实施三项工程,发挥四个作用,加强五项建设,抓好六个教育”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途径21世纪头20年是人类发展史上各种文明、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相互融合的空前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都受到了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掌握学生特点,围绕培养目标,创新工作思路,以发展的眼光来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以改革的精神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
我们提出“坚持一个方针,建设两支队伍,实施三项工程,发挥四个作用,加强五项建设,抓好六项教育”的工作思路。
1 坚持一个方针坚持十六大提出的党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也是我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建设两支队伍建设好辅导员(班导师)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培养一批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专家和先锋,这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证。
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大学德育论文(一):浅议大学生道德教育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摘要:道德教育是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资料。
结合我国实际情景深入研究分析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探索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规律和有效方法,具有必须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意义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道德教育的任务异常艰巨,必须直面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展、高度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正视道德冲突,努力解决道德困惑,帮忙大学生辨别是非,学会确定和选择,逐步培养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道德成熟,使大学生群体成为最有活力的四有新人。
我国正经历着全方位的变革,改革开放前主流道德一统天下的格局受到冲击,社会道德价值观日趋多元。
多元化的社会道德观使得道德行为确定趋于相对性,道德行为正误的灰色地带逐渐扩大。
应对各种思想、意识形态和多元价值观的冲突、渗透,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自我意识、行为方式等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大学生在不断追求提高的同时,相当一部分人也在失去一些不该丧失的优秀品德。
道德滑坡不仅仅导致大学生在观念上、认知上出现许多偏差,甚至将他们引入误区。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总体呈现进取、务实、健康向上的态势。
他们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接纳新观点和新事物,自主、进取、民主、竞争和平等意识进一步增强,进取倡导和支持改革开放;人生观、价值观进取健康;自我认识清醒客观,心态平稳;发展、成才的愿望增强。
但他们同时表现出缺乏谦虚谨慎、勤俭节俭、艰苦奋斗的精神;挫折承受本事差;过分注重个性的张扬,缺乏基本的社会职责感,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等倾向增强,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存在差距。
(一)对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认识不到位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过程,是道德品质的培养、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教育教学改革的论文怎么写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教育教学改革的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教育教学改革的论文篇一浅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世界已然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当今世界之间的竞争,关键也是人才的竞争。
而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高等院校责任重大。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教学面临着重要的挑战,加之人类知识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教学中的新问题不断出现。
所以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日益增长的知识文化需求,必须要对高等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文章立足当下,对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矛盾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关于高等教育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思考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80-02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就显著而辉煌,高等教育在此期间也获得了长足的改善与发展,为新时期的国家建设提供了一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反过来,优秀的人才也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一、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新矛盾面对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的新矛盾,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勇于分析矛盾、认识矛盾,才能有力地解决矛盾。
笔者总结的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新矛盾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1.人才数量上不足是其主要矛盾。
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来说,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是人才数量上的不足,高等教育改革要往教育大众化的方向发展也是当下的紧要任务。
放眼当下,虽然与以前相比人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已经在逐渐提高,但是总体水平普遍不高。
所以,我国的高等教育就不能只停留在精英教育上,要提高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外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不仅仅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者,可以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劳动者。
关于职业教育方面论文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职业教育方面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职业教育方面论文篇1浅议会计职业教育教学摘要:较普高学生而言,职高学生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各种原因所致他们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变化,同时他们具有鲜明的特色——脚踏实地、善于做到理论实际的结合,实践能力强。
财会在中职教育中是一门应用性强的专业,培育学生过程中既要弘扬优势特色,更要开拓进取、不断完善教育弊端。
扬长避短,做一名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教育者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育者1会计职业教育教学探究的现实意义2012年7月11日,重庆教育委员会就《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展开了讨论,市教委决定淘汰不适宜学校特色发展、专业建设质量差、就业率低的专业,连续2年学生就业率低于60%的专业暂停招生,原则上不再新增英语、法律、文秘、会计等专业。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单招用于招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计划原则上不低于30%。
到2015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比例扩大到30%左右,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接受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比例提高到15%左右。
可见会计专业教育教学中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培养会计人才的关键所在。
当今形势下,职业教育已然成为了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职业教育不仅属于教育的范畴,而且在培育经济领域人才中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新形势的带动下,尽管我国会计职业教育的条件得到了巨大的改观,但当前职业教育中仍有许多值得重视的问题存在,尤其是在对发展中经济社会新局势的应用方面。
就目前我国的会计职业教育而言,许多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及基础普遍较差,很多职业学校教学设备不全、实训基地不够、经费投入不足等都制约着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对而言,会计专业又是一门专业性强、应用性强的专业,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较高职业素养、掌握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财务报表分析等业务系统的具体操作方法,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模块构建,了解企业管理要求与制度规范,熟悉关于财务、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问题等的基本能力。
高职论文怎么写第一篇:高职论文怎么写高职论文怎么写一、论文选题高职阶段的论文写作,主要是以整理现有资料为主,适当提出自己的主张和看法。
因此,论文题目的确定就非常重要。
题目的选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题目要和自己的专业相关。
否则你会觉得很被动,如果你连论文当中的一些概念都弄不清楚,你怎么参加答辩?如果答辩老师提问与论文相关的问题,你怎么办?所以,题目首先要自己比较熟悉的。
2、题目不能太大。
什么叫太大?比如:中国会计改革研究,这个题目就吓死人。
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哪个专家敢对中国会计改革进行系统研究,你就冒冒失失的上,那还不死定。
所以题目最好写一些具体的东西,比如:最新增值税改革的若干问题探讨,浅议会计计量中的公允价值问题。
3、题目要普遍一点,不要太新颖,要使自己能够搜寻资料。
比如,关于明朝会计问题的研究,这个题目也许很有趣,但是你去哪里找资料二、论文的内容安排一般论文最好沿着以下思路进行:根据现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提出措施)。
要注意避免以下几种情况:1、把论文写成教科书,论文论文,一定要论,讨论。
有问题才能讨论,才需要经过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科书不需要讨论。
2、论文的思路要清晰。
千万不要东一下西一下。
去年看过一篇本系学生的论文,题目是写房地产发展,内容既有经济发展,又有招商引资,就是没有房地产,那是写什么啊??3、论文内容最好不要用废话或者尽量少用。
比如:随着我国加入世贸。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在党中央的。
之类的语句。
论文不是发言稿,你写什么题目就直接切入,不需要过多的修饰。
三、论文格式这也是最需要的注意的事项之一。
请大家严格按照QQ群里面共享的格式要求,因为老师看论文首先就是格式,如果格式乱糟糟,内容压根就不用看了。
这里要注意以下几点:1、目录一定要加上;2、参考文献的格式也要统一,因为参考文献也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3、月报和开题报告的格式也要统一。
最后,致谢请大家不要千篇一律,难道南洋就没有给童鞋们留下一点哪怕是一丝的留恋吗希望大家认真完成论文,这是童鞋们在南洋最后的一份纸质大作业,请大家珍惜。
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范⽂3篇提⾼⽹络教育毕业论⽂质量的探索与实践摘要:⽹络教育作为伴随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诞⽣的⼀种新型教育⽅式,已经成为⽀撑终⾝学习体系的重要⽀柱。
⾯对继续教育成⼈学>> 提⾼独⽴学院本科⽣毕业论⽂质量的实践与探索提⾼本科毕业论⽂质量的探索⽹络教育本科毕业论⽂质量管理⽅法研究与实践提⾼民办⾼校艺术类本科毕业论⽂质量的探索与实践提⾼本科毕业论⽂质量的研究与实践提⾼地⽅⾼校学⽣毕业论⽂质量的研究与实践提⾼药学本科毕业论⽂质量的探讨与实践探索新形势下提⾼本科毕业论⽂质量的途径应⽤型本科院校提⾼学⽣毕业论⽂质量的探索提⾼⽣物技术专业毕业论⽂质量的思考和实践基于PDCA法提⾼本科毕业论⽂质量的实践提⾼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质量的对策研究提⾼开放教育学⽣毕业论⽂质量的⼏点措施农学类本科⽣毕业论⽂质量提升的对策研究与实践提⾼独⽴学院毕业论⽂质量的对策与措施提⾼本科毕业论⽂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提⾼环境⼯程专业毕业论⽂(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新形势下提⾼⾼等教育⼯科专业本科毕业论⽂质量探索如何提⾼本科毕业论⽂质量浅议如何提⾼本科毕业论⽂质量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5]King, F., et al. Defining Distance Learning and Distance Education[J].AACE Journal, 2001,9(1): 1-14.[6]Wagner, E. D. Emerging Learning Trends and the World Wide Web. Webbased Training[M]. Englewood Cliffs: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2001:33-50.[7]范太华,等.⽹络教育与⽹络学习[M].长沙:中南⼤学出版社,2013:127-129.[8]Khan, B. Webbased training. Englewood Cliffs[M].Englewood Cliffs: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2001:14.[9]王宇飞,孔维宏.浅谈⽹络教育环境下的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1):54.[10]肖宝华.论开放教育毕业论⽂质量的有效保障[J].继续教育研究,2011(7):62.[11]梁红丽.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湖南⼴播电视⼤学学报,2006(4):28.[12]基更,D.远距离教育基础[M]. 丁新,译. 北京:中央⼴播电视⼤学出版社,1999:142-146.[13]孙耀庭.毕业论⽂的远程指导与过程监控[J].中国远程教育,2007(4):40.[14]蒋亦华.我国本科毕业论⽂制度的阐释与建构[J].现代⼤学教育,2009(2):101.[15]Dohmen, G. A New Field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Activity [J]. Distance Education, l976:65.[16]蒋华林,张晓秋.⽹络教育毕业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等建筑教育,2009(4):150.[17]龚祥国,齐幼菊.基于 web 的毕业设计(论⽂)⽀持服务系统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3(21):40-43.[18]Moore,M.G. and Kearsley,C. Distance Education: A Systems View[M]. Boston: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6:78-80.研究型幼⼉园教师的职前培养【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幼⼉园课程改⾰的不断推进,研究型幼⼉园教师培养已成为幼⼉园教师教育和专业发展领域⼈们关注的焦点之⼀,也成为⾼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的⼀个重要改⾰⽅向。
文献综述绪论对于教育经济学方面国内外有很多专家做过研究,研究成果非常多丰富。
在国外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西奥多.舒尔茨提出了“教育全部要素成本”的概念;纽约州立大学总校前校长、世界著名的比较高等教育财政专家布鲁斯.约翰斯通继1986年提出著名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现代教育凭证思想的先驱弥尔顿•弗里德曼在1955年发表的《府在教育中作用》一文中最早提出了教育市场化的观点;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认为,市场是教育活动的基础和依据,不必通过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选拔。
对学生进行选择的唯一途径是竞争和市场过程。
国内的许多专家学者也针对我国近年来教育市场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成本学费市场价格西方有些高等学校从七十年代开始己经推行成本核算,因此他们有许多的成果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在教育成本方面,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西奥多.舒尔茨对教育的成本、收益、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教育系统内部的最优资源配置和效率、教师的工资及其决定因素、教育财政以及教育计划等作了深入研究。
他提出了“教育全部要素成本”的概念。
认为,教育的全部要素成本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二是学生上学时间的机会成本。
第一部分成本包括教师、图书馆工作人员、学校管理人员的服务成本,维持学校运行耗费的要素成本,以及房屋、土地等的折旧及利息成本。
但不能包括与教育服务无关的附属活动的成本,如学生食堂、住宿、运动队活动等项成本,也不能包括向学生提供的奖学金、补助等“转移支付”性质的支出。
第二部分成本可用学生因上学而放弃的收入来衡量。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总校前校长、世界著名的比较高等教育财政专家布鲁斯.约翰斯通继1986年提出著名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之后,主持了多项由世界银行和美国福特基金会等机构资助的高等教育财政国际比较方面的大型研究项目,不断完善和发展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目前,该理论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纳和借鉴。
浅谈大学生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丛波沈阳体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教研室,沈阳 110102Congbo_2002@摘要信息素质教育应该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阐述了信息素养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1 引言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当今谈论的热点,大学生素质教育更是一个全国关注的问题。
素质教育,实质就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其中包括要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方面的教育。
2 大学生信息素养2.1 信息素养的概念和内涵信息素养的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发展演变而来的。
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将信息素养解释为“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1987年,信息学专家Patrieia.Breivik将信息素养概括为一种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统,并能鉴别信息的价值,选择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如数据库、电子表格软件、文字处理软件。
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理事会就信息素养问题在其总结报告中,把信息素养界定为四个方面:需要信息时具有确认信息、寻找信息、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要信息的能力。
199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给信息素养下了定义:信息素养是人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
不同时期的人们对信息素养赋予了不同的名称和含义,如:计算机素养(Computer Literacy)、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媒体素养(Media Literacy)、信息能力(Information competence)等,现在还有学者提出: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网络素养(Internet Literacy)、电子素养(Electronic Literacy)等相关术语。
可见信息素养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而不断变化发展的综合性概念。
有关学校教育议论文高中学生的学校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高中阶段。
学校教育应该是全面、综合、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然而,在现实中,高中学生的学校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现行的高中教育流于应试教育,只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的素质教育。
这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大,精神压抑。
即使在获取了高分之后,学生的发展也可能受到极大影响,很难有真正的发展空间。
其次,现行的高中教育机制存在着一些同质化、毫无特色的问题。
很多学校追求升学率、毕业生就业率等而大量制定规章制度,严格要求着学生们的行为,这导致学生缺少机会去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自我发展。
这一点放眼全国都有所体现,学生缺乏因地制宜的教育和引导。
此外,现行的高中教育方式过于僵化,以教师主导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
特别是在高压评测的考试体系下,学生仅仅被认为是工具或者是承受者,而非笃信主体地位。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首先,教育部门应当制定政策,明确教学目标不仅要有学科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注重个体差异。
同时,可以推行一些特色教育,如茶文化、艺术、实践技能等等,让学生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其次,学校应该制定全面、个性化、探究式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开放地思考,让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
最后,教师应该摆脱传统教育的桎梏,具有启发性,注重引导学生探索、发掘自己的潜能,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高中教育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从多角度出发,重视学生自身价值,多元化、创新化地发展人才。
教育学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指在普通中等教育之后进行的,具有相对较高的学术、专业和职业教育水平的教育形式。
在教育学领域,高等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学者们对高等教育的目标、教学方法、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将就教育学的高等教育进行探讨。
1. 高等教育的目标和意义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学术素养和专业知识的人才,使他们能够在专业领域内发挥重要作用。
高等教育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和创造的能力,以及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高等教育的意义在于为社会提供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2. 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高等教育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传统的讲授、实践、实验、讨论等。
在讲授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理论知识、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
实践和实验环节则提供学生实践应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讨论环节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互动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3. 高等教育的评估体系高等教育的评估体系一般包括课程评估、学生评估和教师评估等方面。
课程评估通过对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的评价,检查课程内容与目标之间的匹配度。
学生评估通过对学生学业成绩、综合素质等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状况。
教师评估则通过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方式,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
4. 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现代高等教育正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等新兴教学模式逐渐兴起。
这些新模式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便捷的学习方式,使得高等教育的覆盖面更广,并且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此外,跨学科和跨专业的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鼓励学生在不同领域进行广泛学习,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5. 教育学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
教育学研究了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教学评估等方面的问题,为高校教师提供了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育学还研究了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学生评估和教师培养等方面的问题,为高等教育管理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大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大学德育论文(一):浅议大学生道德教育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摘要:道德教育是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资料。
结合我国实际情景深入研究分析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探索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规律和有效方法,具有必须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意义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道德教育的任务异常艰巨,必须直面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展、高度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正视道德冲突,努力解决道德困惑,帮忙大学生辨别是非,学会确定和选择,逐步培养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道德成熟,使大学生群体成为最有活力的四有新人。
我国正经历着全方位的变革,改革开放前主流道德一统天下的格局受到冲击,社会道德价值观日趋多元。
多元化的社会道德观使得道德行为确定趋于相对性,道德行为正误的灰色地带逐渐扩大。
应对各种思想、意识形态和多元价值观的冲突、渗透,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自我意识、行为方式等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大学生在不断追求提高的同时,相当一部分人也在失去一些不该丧失的优秀品德。
道德滑坡不仅仅导致大学生在观念上、认知上出现许多偏差,甚至将他们引入误区。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总体呈现进取、务实、健康向上的态势。
他们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接纳新观点和新事物,自主、进取、民主、竞争和平等意识进一步增强,进取倡导和支持改革开放;人生观、价值观进取健康;自我认识清醒客观,心态平稳;发展、成才的愿望增强。
但他们同时表现出缺乏谦虚谨慎、勤俭节俭、艰苦奋斗的精神;挫折承受本事差;过分注重个性的张扬,缺乏基本的社会职责感,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等倾向增强,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存在差距。
(一)对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认识不到位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过程,是道德品质的培养、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浅议高校教学评估中的生师比问题【摘要】教学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师生比,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在规模上扩招学生人数比较快,但在教师数量上还没有来得及跟上,很多高等学校还存在师生比不够合理的现象,本文针对教学评价中生师比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办法,供参考。
【关键词】评估;生师比;专任教师【Abstract】The teaching eva luation is an important index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is ShiShengBi scale expansion in colleges and students in teachers faster, but haven’t e up on a number of higher schools still exist, many ShiShengBi unreasonable phenomenon, based on teaching eva luation of student and teacher ratio need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e measures for reference. 【Key e teachers 1 生师比的概念及在评估中的地位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重要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搞好教育,关键在教师,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也在教师,因此说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是主导,是关键,他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将来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优秀的学校一定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生师比是折合学生数与教师总数之比。
即是学校的学生数与教师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学生数量包括了各类在校和非在校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学生,按照比例折算成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的数量;专任教师则包括在编教师与外聘教师,外聘教师按照一半计入专任教师中。
浅议高等教育的研究论文一、发展的质量观发展的质量观有三重含义:一是以高等教育发展为核心,为高等教育发展服务的质量观。
二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高等教育质量,通过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三是质量观本身就是发展的、变化的,不能固守僵化的发展观。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趁势,改革与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相当长时期的主题。
对我国高等教育而言,首要的问题也是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这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由于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所制约,受僵化的质量观所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
由于发展思路还相当狭窄,长期坚持精英教育质量观,把高等教育看作是单纯的消费领域,同时又简单地用“以质量求发展”的观念作指导,用行政手段限制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累积了大量的问题。
事实证明,就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实际来看,没有高等教育的发展根本就谈不上高等教育的高质量。
因此,我们确立高等教育质量观,就应该是以发展为核心和主题的质量观,服务于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观,而不是限制高等教育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不同时期的高等教育质量有不同的主题,质量标准也是个发展的概念,没有一成不变的质量标准。
质量校准的确立,应与当时高等教育发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矛盾相适应,应以时代主题作为思考和确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指南和原则。
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的时代主题就是发展,是通过发展高等教育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受教育需求。
因此,高等教育质量的主题或是重点就应该实现某种转变。
也就是说,质量标准中有个优先性原则,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主题,在兼顾质与量的同时,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确立往往要优先考虑质量标准中的某一方面。
满足广泛的教育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和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就是当前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因此,质量观是随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主题而变化发展的,不同时期确立的质量标准应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而不是背离和限制了高等教育。
不可脱离发展来谈质量,更不可借质量问题来限制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多样化的质量观我国高等教育正向大众化阶段迈进,但人们长期以来怀疑职业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质量;怀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把在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同“学位工厂”划等号:认为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发展“非正规高等教育”必然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下降。
但是,就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来说,各种类型高等教育兴起,扩招导致高等教育入学门槛降低,更主要的是反映了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扩展,不能简单地看做是高等教育质量下隆。
发展多种教育形式,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求学愿望和多样性的社会需求,这本身就是一种高质量,规模大并不意味着质量低。
用过去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标准来简单评判高等教育质量。
建立多样化的质量观,应是我们确立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基本出发点。
三、整体性的质量观“质量是一个包括高等教育所有主要职责与活动的多层面概念”,在当今时代,虽然高等教育仍然主要以培养人才为主,但高等教育的职责范围和活动空间以得到了极大扩展,成为一个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由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与文化、直接为社会服务等所构成的职责和活动休系。
因此,高等教育质量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是一种整体的质量,而不只是单一的人才培养质量。
这就需要我确立一种整体的质量观,从总体上,而不是从某一方面确立高等教育质量观,去评价高等教育的质量。
对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来说如此,对一所高等学校来说也是如此。
众所周知,在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即有世界顶尖级的著名大学,又有水平一般的大学,同时也存在着学店性质的“野鸡大学”;即有以科学研究为要旨的研究型大学,又有专门从事教学活动的教学型大学,还有以职业培训为目的的职业型大学。
大学是多样化的,是有层次的。
但它们在市场竞争中都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生存与发展的位置和空间,发挥着不同作用,从而使得整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实现了多样化的统一。
高等学校的多样化体现出高等教育系统的统一性,能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迅速作出反映,因而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是较高的。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还缺乏这种整体性的质量观,主要还是以人才培养中的知识、能力、素质等作为质量观的主要内容,并没有把握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部内涵。
在评判高等教育质量过程中,往往根据人才培养这一个因素来评价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忽视了高等教育是否满足了人们的受教育需求,以及高等教育是否积极促进现代化建设这个更为根本的内容。
质量观与质量控制有着紧密的联系。
长期以来,我们不仅形成了精英高等教育质量观,而且也形成了用行政权力控制高等教育质量的质量控制观。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启动时期,随着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的确会出现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我们是用行政手段去控制大众高等教育的质量,还是用市场力量去控制与调节大众高等教育的质量?是实行一种刚性控制,还是实行一种柔性控制?对我国来说,可能的情况是,我们在精英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支配下,动用行政力量去限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去控制高等教育规模。
这是不利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
所以,我们在转变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同时,更要转变高等教育质量控制观。
最根本的是要在市场中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和质量约束机制。
质量标准的多样化是市场竞争和市场引导的产物,而不是行政力量规定或引导的产物。
质量保障机制的建立,应该以市场机制为核心。
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前提是要有自主权,但有了自主权,还要把质量约束交给市场、交给社会、用市场机制来调节高等学校的服务面向和人才培养质量。
用毕业生就业率、大学自己的学位与毕业文凭、大学对社会的服务、大学的科学研究水平等来约束高等学校提高自己的社会声誉与人才质量,来调节高等教育的资源分配,真正建立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市场机制。
用市场来检验高等教育质量、约束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市场标准才是一种真正的“实践标准”,市场检验才是一种真正的“实践检验”。
所以,对我国高等教育来说,当前的紧迫任务除了转变高等教育质量观外,还要用“市场力”来约束和保障大众高等教育过渡时期的高等教育质量。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人才培养引言: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高中类的应试型教育不同,高等本科院校应当“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转变当前的学生培养方案和观念,提高大学本科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增强大学本科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当前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现如今多数的高等院校普遍存在以下的几个方面的问题:(三)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在当前的课程设置体制和考试考核体系下,学生就出现了抱着侥幸的心里,其实也没有完全达到基础课程的目标,综合素质并没有没有实质的提升,所以出现了现在本科毕业生待业的“大军”,实质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综合素质并没有达到社会需要的标准。
二、人才培养的创新的途径(一)积极进行课程体制的改革,优化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是使大学生建立完整合理的知识框架的重要教学手段,也是提高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
因此,改进升级现有的课程体系,减少不必要的理论课时,增设更多的可供学生选择的选修科目,扩大学生自主选课的权利。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改革,才能使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专业知识,同时博采众长,适应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要过硬和动态和易变的新知筹备以及实际工作的一专多能知识技能结构的要求。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结合各自专业的特色和特点,重视学习的过程,变“一考定全年”的考核方式为“过程加终考”的考核方式,实现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可以在一期的课程中进行分阶段的考试,将平时出勤表现成绩、阶段性考试和期末考试按不同权重综合计算,共同作为确定毕业考试成绩和毕业资格的依据。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的方面,是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和体现,是能力开拓发展的一个必然走向和趋势。
开发培养创信能力是智能开发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环节。
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树立创新意识。
高校没有专门的创新兴趣课,因此大学生应自觉、主动地培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
再则,要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坚韧的创新意志:如果在创新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心理产生了疑问,是不懂装懂,一带而过,浅尝辄止,还是知难而退;还是实事求是,虚心求教?这不仅仅是解决疑问的途径,更是培养坚韧意志的重要磨练方式。
(四)大学生要强化自己的成才意识,成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的成才意识、成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关系着自身在校学习期间有没有成才的自我目标,有没有培养自己独立自主的想法,有没有社会责任感的问题,对自己毕业时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直接的影响,深化这三种意识,就意味着激励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大学生如果缺乏成才意识,就会没有学习指导方向,就不会产生刻苦学习、努力拼搏的毅力和斗志。
大学生如果缺乏成人意识,就不能自立自强和自我完善,很难实现自我醒悟、自我完善。
遇到任何事情就会产生依赖心理,心存侥幸心理,不能成为生活真正的强者。
大学生如果缺乏社会责任感意,就不能时刻牢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就会降低自己成才的要求和标准,不能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符合社会要求的大学生。
结束语: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不断转变人才培养的观念,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1]杨凤翔.以就业为导向改革高职高专考核评价方法[J].职教论坛.2004.[2]孙激.浅谈高职教育考试制度改革[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