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专题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7
从苏州园区邻里中心REITs看其运营情况苏州园区邻里中心是一家专业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致力于投资和管理苏州园区内的商业地产项目。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之一,苏州园区拥有丰富的商业资源和发展潜力,因此园区内的商业地产项目一直备受投资者关注。
邻里中心作为苏州园区内的重要商业地产投资平台,其运营情况备受市场关注。
一、公司概况苏州园区邻里中心REITs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主要投资领域包括商业地产和零售物业。
目前,公司已经成功投资了多个商业地产项目,包括购物中心、写字楼和酒店等不同类型的物业。
公司的投资范围覆盖了苏州园区内的多个繁华商业区,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
二、资产组合邻里中心的资产组合包括了多个不同类型的商业地产项目,涵盖了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等不同类型的物业。
购物中心是公司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
苏州园区内的购物中心项目大多集聚了知名品牌商铺,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这些购物中心作为公司的主要资产,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租金收入和增值空间。
三、租金收入作为REITs,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来自于其投资的商业地产项目的租金收入。
苏州园区内的商业地产市场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租金水平,尤其是购物中心项目。
这些项目吸引了大量的品牌商家及国际知名企业入驻,使得公司的租金收入保持着稳步增长。
四、运营管理公司注重商业地产项目的运营管理,通过引入专业的物业管理服务公司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保持项目的良好运营状态。
公司还致力于通过不断提升购物中心的商业配套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租户,增加项目的商业价值和投资回报。
五、投资策略苏州园区邻里中心REITs的投资策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多元化的资产组合降低风险,包括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等多种类型的商业地产项目;二是通过积极的租赁管理,保持项目的高租金回报率和稳定的租金收入;三是通过持续的资产增值和资本运作,实现资产价值的增长和投资回报率的提升。
开发区内规划建设“邻里中心”的设想一、邻里中心的理念:这来源于新加坡,主要由政府主导的为居民提供社会生活配套设施的商业地产,其性质类似于国内的购物中心。
邻里中心是苏州工业园在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先进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园区商业开发,通过多年实践而形成的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于一体的区域性商业服务中心。
二、邻里中心基本特征:1.规划在先,有序发展按园区发展,在开发区里建设多个邻里中心,服务在6000到8000户,20000到30000人口。
邻里中心的规模与单位住房比例是1:2.7。
科学的规划避免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恶性竞争,实现便民服务于区贸区容高度统一。
2.配套完善,服务功能齐全。
除了12项必备功能(银行、超市、邮政、餐饮店、洗衣房、美容美发店、药店、文化用品店、维修点、社区活动中心、净菜场、卫生所)以外,还向中介、旅游、家政、房产、法律等方面服务业的深化功能。
三、商业服务于公益服务有机结合:邻里中心不仅提供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服务,还有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医疗等方面的活动,如语言培训,音乐培训中心,读书阅览室,健身俱乐部,室外健身设施,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一系列的属于公益方面的服务。
四、引进邻里中心——对开发区的促进作用:目前,我经济开发区随着大批企业的纷纷入驻,杜邦工业园,油田工业园,大明工业园等大中型企业园区厂区的建设,园区内迫切需要提供与之相当的生活,休闲,娱乐,学习,运动等基础配套设施。
邻里中心则可以按12项必备功能为基础,提供全方位各层次的综合性商业服务,通过品牌加盟,连锁发展。
做到政府满意,公司满意,客户满意。
并通过长效后续的管理,积极帮助开发区建设类似的社区商业中心,最终实现品牌产业化和企业规模化,打造东营经济开发区的商业服务新业态。
1.邻里中心所讲的顾客满意,就是通过科学的规划,有序的发展,居民在邻里中心得以就近方便,物美价廉,服务多样,生活质量提高而满意。
2.园区投资者对开发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管理有序感到满意;经营者因为配制合理,经营盈利而满意。
苏州邻里中心资料汇总一、简介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1月,公司在开发、运营等方面形成了中国式“邻里中心”完整、独特的经营理念,商业和公益项目有机结合,企业效益和社会效应协同提高,完善和优化商用产业组合,努力实现“消费者、经营者、股东”三满意,得到中新两国政府的一致肯定,成为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成功典范之一。
自1998年中国第一座邻里中心建成以来,公司坚持以“政府引导、企业投入、市场化运作”为原则,自加压力、开拓进取,企业规模快速扩张,经济效益持续提升,不仅较好地满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完善了园区商业功能布局,也为中国新型商业服务模式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探索、积累了经验。
二、规模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运营有湖东、玲珑、翰林、新城、贵都、师惠、沁苑、方洲8座邻里中心,总投入近5.3亿元,总建筑面积超过16万平米。
邻里中心对每一个项目都精益求精,将其建设成区域商业服务业亮点,并带动周边住宅品质的提升。
邻里中心专注于“居住区商业中心”的开发运营,成功改写国内“社区商业”定义,创立了“以房屋租售为经营基础、以市场需求做功能定位、以所有者身份进行行业管理”的特有模式,并创新提出“居住商业,品质生活”的企业定位。
三、项目介绍1.新城邻里中心邻里中心新城大厦——位于园区现代大道158号,1998年5月30日开业运营,建筑面积约21000平方米。
大厦紧密贴近区域居民生活,设有超市、银行、邮政通讯、餐饮店、洗衣房、美容美发店、药店、文化用品店、维修店、文体中心、邻里生鲜店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2项居住配套功能,并结合现代人休闲和消费需要,设立了多层次、多品种的配套设施。
如世界连锁品牌肯德基、星巴克、赛百味等等。
新城大厦的成功开业标志着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走出实践的第一步。
邻里中心不仅杜绝了底层商铺的环境污染、噪音扰民等问题,更改善了人居环境和城市面貌,营造出一种和谐发展的商业氛围。
规划与设计gui hua yu she ji50基于苏州工业园区新加坡模式的邻里中心建筑设计教学探索◎刘韩昕 沈竺莉摘要:本课程设计教学研究基于苏州工业园区独有的新加坡邻里中心模式,以翰林邻里中心、新城邻里中心等为实际调研场地,通过深入分析新加坡模式的邻里中心设计理念,将课程教学与实际项目考察以及苏州工业园区特有的邻里中心模式、城市设计特色相结合,进行具有场所特色化的邻里中心设计,总结专业设计课程特色,为进一步推进建筑专业设计课程教学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加坡模式;邻里中心;苏州工业园区;课程设计教学1929年克拉伦斯·佩里(Clarence Perry)提出“邻里单位”概念,邻里单位的规模以小学生上学不穿越交通干道为原则,邻里单位内配置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中心[1]。
在邻里单位的基础上,邻里中心的概念在新加坡得到了延续,自20 世纪中期以来,新加坡在大规模城市建设和新镇开发的过程中,将社区服务设施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各新镇规划全面整合,在统筹各类设施规划和布局、推进社会参与服务供给等多方面做出了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就包括“邻里中心”的兴起[2]。
在参照了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经验,邻里中心式的布局也在苏州工业园区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当前在整个工业园区已建立起7座邻里中心[3]。
苏州公园园区的邻里中心作为园区的一种特色规划模式,为苏州大学建筑学院提供了丰富的调研考察资源与学习资料。
“邻里中心设计”已拟定为二年级的一个进阶设计课题,而二年级作为一个设计入门阶段,其要求学生注重环境与行为在空间设计中发挥的作用。
本次课程通过教学导师与设计院导师共同介入进行教学转型,培养创新型、多元化设计类人才。
一、课程内容及目标(一)课程内容本课程为“邻里中心设计”,主要依托于苏州工业园区的新加坡邻里中心模式,通过学生的实际调研,结合实际项目任务书,把新加坡模式邻里中心的设计理念与特色融入课程实践中,进行设计课程作业的训练。
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专题研究邻里中心专题研究1苏州邻里中心概述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借鉴新加坡邻里中心的最新模式,将新加坡邻里中心的商业功能与新加坡人民协会人民联络办公室和政府部门根据中国国情投资建设的社会公益设施有机结合,探索新的商业发展和社区管理模式,将所有贴近居民日常需求的商业和生活服务设施集中在邻里中心。
邻里中心专注于“住宅商业中心”的开发和运营。
成功改写了“社区商业”的定义,创造了“以房屋租赁和销售为经营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功能导向,以行业管理为业主”的独特模式,创新性地提出了“住宅商业,品质生活”的企业导向邻里中心的特点是有序、规范和匹配“有序”是指在园区统一规划下,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设邻里中心,有序布局,合理设置区域服务功能。
“标准化”是指全面引入新加坡的管理模式,以规范邻里中心的服务和运作。
“配套”是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全套服务,包括一切和配套设施。
在公园70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域内,将根据居民的居住发展情况建设23个社区中心。
目前已建成新城大厦、桂都大厦、石慧大厦、沪东大厦、玲珑大厦、沁园大厦、翰林大厦等7个邻里中心,形成了“邻里中心”、“邻里假日”、“邻里新鲜”、“邻里1+1”一主三副的品牌群格局。
图1.1各邻里中心外观图图1.2 7大型邻里中心分布图2邻里中心案例介绍邻里中心的发展经历了从1998年新城大厦到XXXX翰林大厦的十年变迁。
它是在原有的12个服务社区的住宅配套功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的。
已加入大型汽车展厅、中高档经济型酒店、金融、中介、生活及生活用房、文化休闲及培训等。
,形成更全面的功能和更完善的配套设施。
具体开发时间列表如下:表2.1邻里中心开发历史运营时间8年5月30日、5月30日、XXXX 5月30日、XXXX 8月26日、12月26日、XXXX 5月30日、XXXX 9月19日名称新城大厦、桂都大厦、石慧大厦、沪东大厦、玲珑大厦、沁园大厦、翰林大厦、2.1街坊中心新城大厦新城大厦位于园区现代大道158号,于1998年5月30日开业,建筑面积约21,000平方米,新城大厦作为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邻里中心,可以满足居民生活的所有需求。
苏州邻里中心社区商业调研报告摘要:泰州中国医药城在进一步推进产城一体,加快城市化背景下,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端商业形态,选择苏州邻里中心为调研对象,通过实地的考察和面对面的交流,从区位、布置方式、业态组合、运营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总结邻里中心在苏州本土化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提出对泰州中国医药城社区商业发展办法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开发;调研;社区商业;邻里中心;中国医药城引言邻里中心在中国的商业地产界是一个新兴事物,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从新加坡引入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社区商业。
社区商业是继百货、超市、卖场、商业街之后的第五种商业形态,它是一种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
今天,在国外发达国家,社区商业早已成为居民综合消费的重要载体,占社会商业支出总额60%左右;而其在我国的本土化---邻里中心,在苏州也已成功建设了11处。
正是这一新兴商业发展模式的强大活力和邻里中心在苏州业已取得的巨大成就,让一路摸索高端商业形态突破口的我们泰州中国医药城和“邻里中心”不谋而合,促成此次考察苏州邻里中心社区商业的调研行动。
一、实地调研社区商业模式在我国的发展还处在探索发展阶段,但在苏州已经历了十余年的实践和积累。
本次医药城领导带队一行十人在苏州用一天时间,参观了四个最典型的苏州邻里中心:新城邻里中心、湖东邻里中心、方洲邻里中心以及沧浪新城汇邻中心。
从区位、布置方式、业态组合、运营情况等方面考察如下:1、新城邻里中心新城邻里中心于1998年5月开业,是苏州市第一代邻里中心,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内,现代大道和星海街交叉路口。
中心是由一座4层半开放式建筑和一座2层的附楼组成,采用集中式布置方式。
中心建筑之间为交通疏散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北面是网球场、小型足球场等大片体育场地,幼儿园位于体育场地北面滨水临街的独立地段。
新城邻里中心的建筑面积为2万㎡,其中菜场面积为1500㎡,各服务功能采用内包式布置在建筑内部。
论“邻里中心”模式对社区公共服务资源管理的启示杨红伟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摘要:在社区公共服务资源管理的实践中,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模式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
该模式将社区服务与商业化运作结合起来,其典型特征是政府主导、公司化运营、集权式结构、整体性规划与参与式治理。
通过对苏州邻里中心模式的考察,不仅能对社区公共服务资源管理这一议题本身提供借鉴,同时,对传统公共管理理论的一些观点也可以提供反思和启示。
关键词:邻里中心;社区公共服务;社区公共服务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社会治理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有基于单位体制的国家管制模式逐渐向以社区为基本单位的社会治理模式转型。
同时,社区治理形态本身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传统的注重以政府权力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体制逐渐转向多元主体共存的自治模式,由过去着重物质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发展与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为主体内容的建设。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社区承接了政府在社会体制改革中分离出来的诸多任务,逐步发展成为政府实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载体。
社区作为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组成结构,是民生需求的汇集场所,体现着最真实的民生动态。
因而,发展社区公共服务,完善社区治理机制对于维持良好稳定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由此,本文将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在考察其社区公共服务资源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对既有的社区治理理论进行反思,并对其中所涉及到的深层次问题予以探讨。
一、社区公共服务资源:概念与问题在探讨本文设定的主题之前,应当首先对相关的概念予以澄清。
在社区研究中,学界直接以公共服务资源为主题的研究尚不多见,但对更宽泛意义上的公共服务的研究却不断升温。
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近五年来,关于社区公共服务的研究文献呈现出令人瞩目的增长,其涉及到的更细致的子课题也非常丰富。
虽然既有文献对社区公共服务的概念各有侧重,甚或存有相互抵牾之处。
但也显然存在一些可靠的共识,如就社区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而言,既可以是社会相关公共服务部门,也可以是社区自身,当然还可以包括非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等;社区公共服务的内容除了上述几个主体提供的一些服务外,甚至还可以是由市场领域提供的特定服务;社区公共服务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社区或社区居民的需要;社区公共服务的基本属性是社会公共服务,它不同于具有社会导向的个人服务和私人服务等。
邻里中心专题研究1苏州邻里中心概况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借鉴新加坡邻里中心最新模式,并根据中国国情把新加坡邻里中心的商业功能与新加坡人民协会民众联络所及政府部门投资建设的社会公益性设施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探索新型的商业开发和社区管理模式,把所有与居民日常生活需要贴近的商业和生活服务设施都集中于邻里中心。
邻里中心专注于“居住区商业中心”的开发运营,成功改写“社区商业”定义,创立了“以房屋租售为经营基础、以市场需求作功能定位、以所有者身份进行行业管理”的特有模式,并创新提出“居住商业,品质生活”的企业定位。
邻里中心的特点是有序、规范、配套。
“有序”是指在园区统一规划下,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建设邻里中心,进行区域服务的有序布局与功能的合理设置;“规范”是指全面引进新加坡的管理模式,来规范邻里中心的服务与经营;“配套”是指涉及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项目门类齐全、应有尽有、配套完整。
在园区七十平方公里规划区内,根据居民住宅发展将建设23个邻里中心。
目前已建成有新城大厦、贵都大厦、师惠大厦、湖东大厦、玲珑大厦、沁苑大厦、翰林大厦7个邻里中心,形成了“邻里中心”、“邻里假日”、“邻里生鲜”、“邻里1+1”一主三副的品牌群格局。
图1.1 各邻里中心外观图图1.2 7大邻里中心分布示意图2邻里中心案例介绍邻里中心发展从1998年的新城大厦到2008年的翰林大厦,经历了整整十年的变迁,在最初的服务社区的12项居住配套功能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更加完善,加入了大型汽车展厅、中、高档经济型酒店、金融、中介、家居生活馆、文化休闲与培训等,形成了更全面的功能和更齐全的配套。
具体发展时间列表如下:表2.1 邻里中心发展历程运营时间名称1998 年5 月30 日新城大厦2001年5月30日贵都大厦2004年5月30日师惠大厦2004年8月湖东大厦2006年12月26日玲珑大厦2007年5月30日沁苑大厦2008年9月19日翰林大厦2.1邻里中心新城大厦新城大厦位于园区现代大道158 号,1998年5 月30日开业运营,建筑面积约21,000 平方米。
作为第一家也是较大的一家邻里中心,新城大厦可以满足居民生活的一切需要。
它的主题是一座4层的现代建筑,一楼有银行、邮局、书店、超市、中外快餐和各式电器;二楼是各类品牌专卖店;三楼是社区的文化娱乐活动中心,电影院、阅览室、旱冰场、保龄球、游乐场、音乐茶座和书画廊一应俱全;四楼为拥有9个专科的医疗中心。
紧挨着的是一座副楼,设有菜市场和酒店。
楼后是大片草地、网球场和塑胶跑道的小学操场。
新城大厦的成功开业标志着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走出实践的第一步。
邻里中心不仅杜绝了底层商铺的环境污染、噪音扰民等问题,更改善了人居环境和城市面貌,营造出一种和谐发展的商业氛围。
2.2邻里中心贵都大厦贵都大厦位于园区中新路8号,2001年5月30日开业运营,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
大厦楼高四层,毗邻中央公园,周围小河萦绕、绿树掩映,白鸽飞翔,环境优雅,公交68路、32路和178路等经过大厦,交通极为便捷。
在功能设置上,大厦在保证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增加了商务办公个性项目。
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其吸引了众多贸易、物流、报关、法律服务、财务服务等公司争相入驻。
更有国内大型卖场将区域性总部设在其中。
2.3邻里中心师惠大厦综合性商业大楼师惠大厦位于园区CBD中央商贸区东南,星海街169号,2004年5月30日开业运营,建筑面积12,300平方米,公交47路和26路直达。
周围环绕着白领公寓、四季新家园、湖左岸、师惠花苑、加城大厦等一批高档住宅区。
师惠坊邻里中心是一座办公、商业物业综合性商贸大厦。
大厦主体两层,局部5~9层,一、二层为社区服务性设施,主要有净菜超市、洗衣房、音像店、鲜花礼品店、美容美发、茶座、咖啡厅等,3层以上为上午办公楼。
大厦拥有3,500平方米的大型室内停车场,可停放100辆中小型汽车。
为满足区域居民生活配套需要,大厦在保持邻里中心12项居住配套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建设了邻里假日酒店,授权苏州新城花园酒店管理公司全面管理,为园区消费者提供富有品位的经济型酒店。
此外,大厦导入源自澳门高端的“海鲜边炉”,形成了让消费者流连忘返的特色餐饮。
在其辐射范围1,000米内,有左岸商业街、师惠坊商业街等商业服务中心,商业密度较大。
2.4邻里中心湖东大厦邻里中心湖东大厦位于园区星湖街178号,即金鸡湖东岸、现代大道南侧,是园区第四个邻里中心。
于2004年8月正式运营,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
湖东大厦拥有规模集聚效应,在保持12项居住配套功能的基础上,坚持特色经营,以其更全面的功能和更齐全的配套和为周边两万人的大型组团住宅,为湖东区域消费群体提供综合性、全方位、各层次的购物、休闲和生活服务。
与前三个邻里中心不同,湖东大厦已经是新一个版本的邻里中心。
它不仅具有生活必备功能,又在适应现代生活的商业功能中有了发展。
大厦内由生活服务的商店组成了商业、金融和中介服务三条街,比前三个邻里中心提供了更多、规模更大、更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服务,如它拥有2,50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和1500平米的健身俱乐部,并首次开出了1500平米的汽车展厅等。
此外,湖东大厦的餐饮业丰富多彩,营业面积达7,000平米的美食大楼包括了中西餐厅、小吃中心。
它不仅包括了传统开门七件事的“必备功能”,更增加了中高档酒店、西式餐饮、俱乐部等国际流行休闲项目。
邻里中心湖东大厦的业态包括大型百货超市、家居家具超市、大型餐厅,便民小吃快餐店,西式快餐店、咖啡馆、酒吧、银行、邮政、卫生所、药店、洗衣店、美容美发店、菜场、汽车美容、心花书店、各类特色零售店、各类中介家政服务项目。
休闲活动中心,健身俱乐部及部分商务办公于一体,其中半数以上的商户是原来邻里中心的拷贝户,而汽车展厅、美容中心、大酒店等是被湖东的前景吸引而来的新商户。
湖东的商业物业类别为票务中心、旅行社、家政服务、便民维修、家用灯具等;湖东北楼一层为书店和茶叶店。
2.5邻里中心玲珑大厦玲珑大厦位于园区玲珑街58号,在玲珑湾花园、中海湖滨一号、雅戈尔未来城等住宅小区及北部工厂区的环抱之中。
2006年12月26日落成开业,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
大厦的成功开业,是公司在坚持政府引导、企业投入、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机制下,自行建设发展的首次尝试,成为邻里中心发展史上一个新的起点。
大厦主体楼高二层,局部六层,地下一层停车场,建筑面积一层、二层各5,000平米。
大厦内12项居住配套功能完备,针对周边消费者的特点,功能设置新颖。
大厦二层的邻里家居生活馆是邻里中心公司为园区居民精心打造的专业家居生活广场,使其“足不出户”便可以挑选到琳琅满目的家居用品与饰品,建筑面积约4,000平米,22家品牌厅店让园区居民体验“家文化公园”。
大厦还拥有六层,182间客房的邻里假日酒店,成为园区商务旅游、会展配套的理想下榻场所。
2.6邻里中心沁苑大厦邻里中心沁苑大厦位于园区星港街278号,是一个中小型规模、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邻里中心。
2007年5月30日开业运营,建筑面积11,800平方米。
大厦位于园区主干道现代大道金鸡湖大桥西堍,在中天湖畔花园、新加花园、沁苑小区等住宅小区及北部工厂区的环抱之中。
直接服务4000多户小区住户与几十家外资企业。
沁苑大厦楼高三层,一层、二层各2,000平方米,邻里生鲜、超市、银行、卫生所、文体中心等12项居住配套功能齐全。
三层4,000平米,突出文化休闲和培训功能。
目前提供ACCA国际会计师认证培训、外语语言培训,韩国幼儿培训,芭蕾培训中心,音乐培训中心,儿童情商培训中心等。
2.7邻里中心翰林大厦翰林大厦位于园区林泉街598号,2008年9月19日开业,建筑面积约23,000平方米,是“小硅谷”的配套服务工程。
翰林大厦由南北两栋大楼组成,北楼为两层框架结构,南楼为九层内廊式结构,一期项目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位于园区独墅湖东岸,距独墅湖隧道2公里,地处仁爱路、林泉街交界处,翰林缘小区、各大知名高校近在咫尺,是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重要的区域商业服务中心。
翰林大厦汲取前6座邻里中心开发运营经验,在保持12项必备功能的同时,还因势利导,以白领家庭式消费人群为主,开发适合中档家庭消费的零售和服务业。
同时,兼顾周边学生和高知单身人士的特色需求,进行能够提升学生生活质量的商业、服务配套,注重餐饮、数码、运动、休闲等功能的开发。
翰林大厦从2008年5月31日试营业的厅店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温莎士洗衣、华润超市、礼安医药、柯达彩扩、经典美容美发、吴良才眼镜、圣麦西饼等。
700多平米的邻里生鲜店位于大厦南楼一层东侧,同期开业。
近年来,大学经济现象已经形成了一股新的生力军。
翰林大厦的开发建设,是邻里中心有效避开竞争激烈的社会商业市场,挖掘特定范围的商业经济,构建新型居住商业服务网络的一种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