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确定性存储模型
当生产了T单位时间之后,存储量达到最大为(p-d)T, 就停止生产以存储量来满足需求。当存储量降为零时,从 时刻T起又开始了新一轮生产,直到时刻t。经济生产批量的 模型如图11-4所示。
图11-4 经济生产批量的模型
11.2 确定性存储模型
(12p源自通过对图11-4的分析可知,t时间内的平均存储量为
11.2 确定性存储模型
允许缺货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存储量与时间的关系 、最高存储量、最大缺货量S如图11-5所示。
图11-5 允许缺货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11.2 确定性存储模型
由图11-5可见,平均存储量=周期总存储量/周期时间
= T0
1 2
(Q t
S )t1
1 2
(Q
S)
t1. t
其中, t1 (Q S) / d,t Q / d . 因此,平均存储量为:
11.1 存储论的基本概念
工厂为了满足生产,必须要储存一些原料,把必需贮 存的一些物资简称存储, 生产时从存储中取出一定数 量的原料,使存储减少,当生产不断进行,存储不断减少, 到一定时候必须对存储给以补充,否则存储用完了,生产 就无法进,并且,生产是为需求而生产,所以,一般地说, 存储量是因需求而减少,因补充而增加。
需求按照量和期的参数确定与否分为确定性和随机 性两种。确定性可以是连续的,如某企业每月工业用水 需求为20 000立方米,要求连续供水;也可以是间断的 ,如某商场每月需求白布200匹,分五批等量供给。随机 性也可分两类:一是根据经验,知道大致的分布情况. 如 书店每日卖出的书可能是一千本,也可能是几百年,但 经过大量的统计以后,可能会发现每日售书数的统计规 律,称之为有一定的随机分布的需求;二是分布也不知 道,如某几次战役需求弹药数量的分布是无法事前知道 的,只能用对策论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