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馏萃取实验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23.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七章蒸馏习题选择与填空1.混合液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愈小,则表明用蒸馏方法分离该混合液愈_____。
A容易;B困难;C完全;D不完全2.设计精馏塔时,若F、xF、xD、xW均为定值,将进料热状况从q=1变为q>1,但回流比取值相同,则所需理论塔板数将_______,塔顶冷凝器热负荷______ ,塔釜再沸器热负荷______。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一定3.连续精馏塔操作时,若减少塔釜加热蒸汽量,而保持馏出量D和进料状况(F, xF,q)不变时,则L/V______ ,L′/V′______,x D______ ,x W______ 。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一定4.精馏塔操作时,若F、x F、q,加料板位置、D和R不变,而使操作压力减小,则x D______,x w______。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一定5.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F,xF ,q,D不变,若采用的回流比R< Rmin,则xD______,xw______。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一定6蒸馏与平衡蒸馏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精馏操作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直接蒸汽加热与水蒸汽蒸馏虽都是向釜液直接通入蒸汽,但其目的并不相同。
前者是_______________ ,而后者_______________。
9.操作中,若提馏段上升蒸汽量V增加,而回流量和进料状态(F,x F,q)仍保持不变,则R_____,x D_____,x w_____,L′/V′_____。
10.操作时,若F、D、xF 、q ,加料板位置、V不变,而使操作的总压力增大,则x D ________,x W _____11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低于塔底温度,其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之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蒸馏和萃取 知识点一 蒸馏1.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实验装置与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蒸馏烧瓶的自来水中B.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C.实验中需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防止出现暴沸现象D.蒸馏烧瓶必须垫石棉网加热2.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或用品:铁架台、铁圈、三脚架、石棉网、烧杯、分液漏斗、普通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滤纸。
只应用上述仪器或用品,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A.蒸发 B.萃取C.过滤 D.蒸馏 知识点二 萃取和分液3.下列关于萃取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溴水中提取溴,可加入酒精作萃取剂B.萃取操作完成后,静置分液,上、下层液体均从下口放出C.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中的某物质,静置分液后,“水层”应在上层D.萃取时,所加入的溶剂应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与溶质相互间不反应4.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D.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上口倒出5.下列萃取和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 )A.饱和碘水和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后,盖上玻璃塞,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B.静置前,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溶液分层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下层液体沿烧杯内壁慢慢流出,下层液体放完时立即关闭活塞D.最后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放出并保存上层液体6.关于物质的分离提纯,说法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可以从溶液中分离得到可溶性固体溶质B.将待过滤的液体直接倒入漏斗中,且使液面低于滤纸边缘C.蒸馏操作时,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伸入液面以下,只需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D.可以使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植物油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7.下列物质提纯的方法可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蒸馏 B.过滤C.分液 D.洗气8.如图L1-1-6所示四种化学操作名称从左到右分别为( )图L1-1-6A.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或分液或萃取、分液)B.过滤、蒸馏、蒸发、萃取(或分液或萃取、分液)C.蒸发、蒸馏、过滤、萃取(或分液或萃取、分液)D.萃取(或分液或萃取、分液)、蒸馏、蒸发、过滤9.如图L1-1-7所示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实验装置与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蒸馏烧瓶内的自来水中B.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C.实验中需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片碎瓷片,防止出现暴沸现象D.蒸馏烧瓶必须垫石棉网加热解析:制取蒸馏水可以不使用温度计,若使用,则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支管口附近。
答案:A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使用分液漏斗分液时,可将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B.蒸馏实验必须使用温度计C.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D.粗盐提纯时,当蒸发到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解析:B项,并不是所有的蒸馏实验都使用温度计,如制取蒸馏水时就可不用。
答案:B3.在盛有等体积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苯(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四氯化碳和酒精,振荡后静置,出现如下图所示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加入的是CCl4,②加入的是苯,③加入的是酒精B.①加入的是酒精,②加入的是CCl4,③加入的是苯C.①加入的是苯,②加入的是CCl4,③加入的是酒精D.①加入的是苯,②加入的是酒精,③加入的是CCl4解析:ρ(CCl4)>ρ(水),ρ(苯)<ρ(水),且两者均与水不互溶,而酒精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答案:C4.现仅有下列仪器:烧杯、铁架台(带铁圈)、三脚架、分液漏斗、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和圆底烧瓶,从缺少仪器的角度分析,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①过滤②蒸发③萃取④蒸馏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答案:C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过滤时,不可将悬浊液从烧杯直接倒入漏斗中B.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C.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D.萃取操作时,可以选用CCl4或酒精作为萃取剂从溴水中萃取溴答案:A6.碘微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和酒精。
现要将碘水中的碘分离出来,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碘易升华,可采用加热的方法将碘从溶液中升华出来B.碘易溶于四氯化碳和酒精,所以可选用两种试剂中的任意一种进行萃取C.四氯化碳比水重,酒精比水轻,所以用四氯化碳进行萃取比用酒精好D.四氯化碳不溶于水,酒精溶于水,所以用四氯化碳萃取,不能用酒精解析:加热,水分会蒸发,故A错;酒精易溶于水,故B错;萃取剂选择CCl4是因为CCl4难溶于水而酒精易溶于水,故C错。
课时训练3蒸馏和萃取一、蒸馏1.在自来水蒸馏实验中,下列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A.在蒸馏烧瓶中盛满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B.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到蒸馏烧瓶自来水中C.冷水从冷凝器上口入,下口出D.收集到的液体取少量滴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解析:蒸馏烧瓶中不可盛满自来水,A不正确;温度计水银球应置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不正确;冷凝器中冷却水的流向应为下口进水,上口出水,C不正确。
答案:D2.在实验室中将浑浊的自来水制成蒸馏水,最好的方法是( )A.过滤B.蒸馏C.蒸发D.先过滤后蒸馏解析:自来水浑浊,有不溶性杂质,需要过滤;自来水中含有盐分,制蒸馏水需要蒸馏。
答案:D3.如图所示是用自来水制少量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其原理与教材中的实验完全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1)左边大试管中需加入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
(2)该装置中使用的玻璃导管较长,其作用是。
(3)烧杯中还需盛有的物质是。
解析:(1)碎瓷片有微孔,内有空气,可起到防止暴沸的作用。
(2)由于该装置为制蒸馏水的简易装置,无冷凝器,故增加导管的长度可起到冷凝的作用。
(3)长导管的冷凝效果不如冷凝器,故烧杯中应放冷水(最好是冰水),进一步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水。
答案:(1)防止暴沸(2)导气、冷凝(3)冷水(最好是冰水)二、萃取4.下列各组混合物中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是( )A.水和酒精B.碘和四氯化碳C.淀粉溶液和泥沙D.汽油和水,选项中只有D项中混合物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
5.下列萃取分液操作(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 )A.饱和碘水和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紧上口的玻璃塞,用一手压住分液漏斗的玻璃塞,一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B.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盛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D.下层液体流出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盛接并保存上层液体,A、B、C都正确;D项错,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
第1章 1.1 三1.(2010年东北师大附中期末考试)按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要求的是() A.用分液漏斗分离醋酸和水的混合物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C.用10 mL量筒量取2.5 mL稀盐酸D.不能用蒸馏的方法提纯水【答案】C【解析】分液漏斗分离的物质应互不相溶且分层,而醋酸和水互溶。
酒精与水互溶,不能做萃取剂。
可用蒸馏的方法制蒸馏水。
2.使用分液漏斗时,应首先() A.洗涤B.检查是否漏水C.打开上端塞子D.打开活塞【答案】B【解析】分液漏斗使用第一步为检查是否漏水。
3.下列关于萃取的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A.从溴水中提取溴,可加入酒精作萃取剂B.萃取操作完成后,静置分液,上、下层液体均从下口放出C.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中的某物质,静置分液后,“水层”应在上层D.萃取时,所加入的溶剂应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与溶质相互间不反应【答案】D【解析】依据萃取的原理来说明。
4.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A.不溶于水,但必须与碘发生反应B.不溶于水,但比水更容易溶解碘C.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D.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答案】B【解析】假设要用溶剂X将溶质A从溶剂Y中萃取出来,X应具备的基本性质是:①X 与Y互不相溶,且越难溶越好;②A在X与Y中的溶解度之差较大,且这种差越大越好;③A在X中不发生化学反应。
结合本题可知,B为正确选项。
5.下列关于蒸馏操作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到液面以下B.蒸馏过程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C.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是:上进下出D.为提高蒸馏的速度,可用酒精喷灯代替酒精灯【答案】B【解析】蒸馏操作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在支管口处,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是下进上出。
6.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提取溶解在水中少量碘:加入CCl4,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B.除去工业酒精中少量的水:加入CaO后,加热蒸馏C.除去CO2气体中少量HCl: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D.除去NaCl中的Na2SO4: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然后过滤【答案】D【解析】根据“除杂务尽,不引入新杂质”的原则,加入足量的BaCl2后,可除去SO2-4,但引入了Ba2+杂质。
2022高考化学一轮同步练习:蒸馏和萃取(时刻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2010·绍兴高一检测)假如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利用你所学的知识,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解析:由于花生油和水互不相溶,液体会分成两层,故可用分液方法分离.答案:B2.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和用品:铁架台、铁夹、铁圈、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锥形瓶、牛角管、火柴.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A.蒸发B.萃取C.过滤D.蒸馏解析:要进行蒸馏操作还缺少仪器蒸馏烧瓶、冷凝管.答案:D3.(2010·浙江温州中学高一检测)自来水中因含有少量Fe3+而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实验室为了除去自来水中的Fe3+获得纯洁水,可采纳的方法是()A.过滤法B.结晶法C.蒸馏法D.沉淀法解析:除去自来水中的少量杂质离子只能用蒸馏法,C项正确.答案:C4.下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中,要紧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的是()A.蒸发B.蒸馏C.过滤D.萃取解析:过滤是分离不溶性物质和液体的方法,萃取要紧是利用了溶质在两种溶剂里溶解度差异较大,将溶质从一种溶剂提取到另一种溶剂里的方法,明显两者均与溶解性有关.答案:CD5.(2010·海淀高一检测)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使用分液漏斗分液时,应将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B.蒸馏实验不一定使用温度计C.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D.过滤(如图)时,可将悬浊液从烧杯直截了当倒入漏斗中解析:蒸馏实验并非一定需要温度计,如蒸馏水的制取;过滤时应将液体沿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中,不可直截了当倾倒.答案:D6.(2010·北师大附中期中)有Na2CO3、AgNO3、BaCl2、HCl、NH4NO3五种无标签溶液,为鉴别它们,取四支试管分别装入一种溶液,向上述四支试管中加入少许剩下的一种溶液,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有三支试管显现沉淀时,则后加入的是AgNO3溶液B.假如四支中都没有明显现象时,后加的是NH4NO3溶液C.一支试管显现气体,两支试管显现沉淀时,最后加入的是HCl溶液D.若只有两支试管显现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BaCl2溶液解析:A项,只有AgNO3与其他三种物质(Na2CO3、BaCl2、HCl)生成沉淀,正确;B 项,NH4NO3与其他四种物质都不反应,C项一支显现气体和两支显现沉淀的是Na2CO3,C项错误,D项,BaCl2只与Na2CO3、AgNO3生成沉淀,正确.答案:C7.下列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用CCl4作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 A.饱和碘水和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上上口部的塞子,用一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部,一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B.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预备放出液体)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承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D.最后连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承接并储存上层液体解析: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须从上口倒出.答案:D8.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A.用加入适量铜粉的方法除去Cu(NO3)2溶液中的AgNO3杂质B.用洗气瓶中的NaOH溶液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C.向某无色溶液中仅加入BaCl2溶液,以检验未知溶液中的SO2-4D.先后添加石蕊试液、BaCl2溶液,可将盐酸、硫酸、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溶液鉴别开解析:A项中铜和硝酸银反应得硝酸铜.B项中NaOH也与CO2反应.C项中溶液中也可能含有Ag+.答案:A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9.(8分)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几种常见漏斗的上部,A、B、C、D是实际操作中各漏斗的下部,插入容器中的示意图,请指出A、B、C、D分别与a、b、c、d相匹配的组合及其组合后装置在实验中的应用,例如:C和a组合,用于制取气体.(1)A与________组合,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与________组合,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与________组合,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与________组合,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球形分液漏斗常用作制备气体时的反应装置,梨形分液漏斗常在分液时使用,一般漏斗的颈比较短,因此常在过滤和添加酒精时使用.答案:(1)c制备气体(2)b分液(3)d过滤(4)d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10.(8分)工业酒精是含水约4%的液态乙醇.向工业酒精中加入生石灰,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且生成物不溶于乙醇.CaO+H2O===Ca(OH)2.要在实验室中将工业酒精转化为无水酒精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填写代号)________.A.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过滤B.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蒸馏C.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分液(2)在你选择的需要加热的实验方法中需用的玻璃仪器,除酒精灯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方法的实验步骤里,紧挨加热之前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对此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酒精灯作热源,在加热的过程中要适时调整酒精灯的上下或左右位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CaO和Ca(OH)2差不多上不溶于酒精、难挥发的固体,酒精是较易挥发的液体.因此,分液法不可取.(2)在蒸馏操作中,为了确保蒸气及时得到冷却,要先向冷凝管内通冷却水,然后才能进行加热.为了提高冷却的成效,冷却水要从冷凝管的下口进、上口出.(3)做蒸馏实验,要依照混合物组分沸点的情形,使蒸馏烧瓶内的支管口处保持某恒温.温度的显示靠温度计,温度的升降可通过操纵热源的强弱来实现.答案:(1)C(2)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向冷凝管内通冷却水使冷却水从冷凝管的下口进、上口出(3)使蒸馏烧瓶内的支管口处保持某一恒温11.(10分)(2011·江苏徐州一中高一期中)某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及少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钠.某学生为了检验其成分,按照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请将所加试剂及有关结论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解析:检验某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及少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钠,实质是检验CO2-3、SO2-4、Cl-等三种离子的存在,但上一种离子的检验不能干扰下一种离子的检验,而SO2-4的存在干扰Cl-的检验,因此能够按照CO2-3、SO2-4、Cl-顺序检验:因此先加入过量HNO3溶液检验并除去CO2-3,然后加入过量Ba(NO3)2溶液检验并除去过量的SO2-4,最后加入少量的AgNO3溶液检验Cl-的存在.答案:试剂:过量HNO3溶液、过量Ba(NO3)2溶液、少量AgNO3溶液结论:Na2CO3,Na2SO4、NaCl12.(10分)(2010·临沂高一检测)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事实上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B.把50 mL碘水和15 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玻璃塞是否漏液;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E.放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溶液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H.静置、分层.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G→________→E→F.(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能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缘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物质不能作为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溶剂是________.A.酒精B.苯(一种有机溶剂,与水互不相溶,密度比水小)C.汽油解析:在进行萃取操作时,要用到的要紧仪器是分液漏斗,分液漏斗在进行分液操作时要注意如下三点:(1)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2)操作时要保持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3)上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上口倒出.萃取、分液的步骤简略的概括为:加萃取剂→振荡萃取→静置→打开玻璃塞(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分液.答案:(1)C→B→D→A→G→H→E→F(2)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进行E操作时漏斗里液体能够流出(3)CCl4与水不互溶;而且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专门多(4)A13.(14分)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钠试剂,含少量Na2SO4杂质.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来确定其纯度.(1)有以下实验操作步骤,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A .称取样品W 1 gB .加盐酸酸化C .用蒸馏水溶解D .过滤E .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F .洗涤G .干燥 H .称量沉淀质量为W 2 g(2)酸化时盐酸是否需过量,其缘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aCl 2溶液要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BaCl 2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沉淀已洗洁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样品中Na 2CO 3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实验操作过程可知,求Na 2CO 3纯度的方法是:使Na 2SO 4中SO 2-4转化为BaSO 4,从而运算Na 2SO 4的质量,再求Na 2CO 3的质量分数.此过程中盐酸必须加过量,目的是使CO 2-3全部转化为CO 2,可不能与加入的BaCl 2溶液产生沉淀.加入BaCl 2溶液的目的是使SO 2-4完全沉淀.样品中Na 2CO 3纯度的运算方法:BaSO 4 ~ Na 2SO 4233142 W 2 xx =142W 2233 g ,则Na 2CO 3的质量为:(W 1-142W 2233) g ,质量分数为W 1-142233W 2W 1×100%=(1-142W 2233W 1)×100%. 答案:(1)A 、C 、B 、E 、D 、F 、G 、H(2)必须过量,目的是使CO 2-3全部转化成CO 2(3)使SO 2-4全部沉淀 取上层清液,滴几滴BaCl 2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若无沉淀生成则证明SO 2-4已完全沉淀(4)洗去沉淀表面吸附的可溶性杂质 取最后的洗涤液加入AgNO 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5)(1-142W 2233W 1)×100%。
高中蒸馏练习题在化学实验中,蒸馏是一种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
通过蒸发液体,然后再将蒸汽冷凝回液体,可以将混合物中的成分按照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
蒸馏在工业生产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蒸馏练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化学操作。
实验一:乙醇和水的分离在实验室中,我们常常需要分离乙醇和水这样的混合物。
通过蒸馏,可以使乙醇和水按照沸点的差异进行有效分离。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蒸馏装置,包括酒精灯或电热加热器、蒸馏烧瓶、冷凝管和接收瓶等。
2. 将乙醇和水混合物倒入蒸馏烧瓶中。
3. 放置冷凝管,将其一端浸入接收瓶中。
4. 加热蒸馏烧瓶,使混合物开始沸腾。
5. 烧瓶中的蒸气经过冷凝管冷却,形成液体滴入接收瓶中。
6. 当接收瓶中液体的沸点接近纯净乙醇的沸点时,停止加热。
实验结果:通过蒸馏,我们可以得到纯净的乙醇和水。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温度变化和收集的液体,观察其沸点是否与实验室手册给出的数值相符。
实验二:石油和汽油的分离在工业生产中,石油常常需要通过蒸馏来提炼得到各种不同沸点的组分。
我们可以通过模拟这个过程来理解蒸馏技术的应用。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简易的蒸馏装置,包括酒精灯或电热加热器、蒸馏烧瓶、冷凝管和接收瓶等。
2. 将一定量的石油倒入蒸馏烧瓶中。
3. 放置冷凝管,将其一端浸入接收瓶中。
4. 加热蒸馏烧瓶,使石油开始蒸发。
5. 烧瓶中的蒸汽经过冷凝管冷却,形成液体滴入接收瓶中。
6. 当接收瓶中液体的沸点接近汽油的沸点时,停止加热。
实验结果:通过蒸馏,我们可以观察到石油中不同组分的分离过程,包括汽油的分离。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组分的颜色和沸点的变化,进一步理解蒸馏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三:蒸馏纯化实验在实验室中,蒸馏也可以用于对化学物质的纯化。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一次简单的蒸馏纯化实验。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蒸馏装置,包括酒精灯或电热加热器、蒸馏烧瓶、冷凝管和接收瓶等。
2. 获取需要纯化的化学物质样品。
填空题1. 简单蒸馏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不稳定操作或过程不连续;无回流2.当分离要求和回流比一定时,进料的值最小,此时分离所需的理论板数。
答案:过热蒸气;最多3. 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主要针对_____和______物系,这两种特殊精馏均采取加入第三组分的办法以改变原物系的_______。
答案:沸点差很小;具有恒沸物体系;相对挥发度4.某二元理想物系的相对挥发度为2.5,全回流操作时,已知塔内某块理论板的气相组成为0.625,则下层塔板的气相组成为。
答案:0.45. 精馏塔设计时,若工艺要求一定,减少需要的理论板数,回流比应,蒸馏釜中所需的加热蒸气消耗量应,所需塔径应,操作费和设备费的总投资将是的变化过程。
答案:增大;增大;增大;急速下降至一最低后又上升6. 精馏操作时,若进料的组成、流量和气化率不变,增大回流比,则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斜率,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斜率_______,塔顶组成_______,塔底组成 _______.答案:增加;减小;增加;降低7.间歇精馏和平衡蒸馏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间歇精馏操作中,若保持回流比不变,则馏出液组成_______ ;若保持馏出液组成不变,回流比需不断________ 。
答案:前者是不稳态过程,后者为稳态过程;不断下降;增大8. 某精馏操作时,加料由饱和液体改为过冷液体,且保持进料流率及组成、塔顶蒸气量和塔顶产品量不变,则此时塔顶组成,塔底组成,回流比,精馏段操作线斜率L/V 。
答案:增加;减少;不变;不变判断题1. 精馏塔的全塔总效率不等于塔内各板的默弗里效率的平均值。
(√)2. 对于普通物系,原料组成浓度越低塔顶产品达到同样浓度所需要的最小回流比越大。
(√)3. 回流比相同时,塔顶回流液体的温度越高,分离效果越好。
(X )4.当分离要求一定时,精馏塔内物料的循环量越大,所需的理论塔板数越多。
(X )5.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连续精馏塔的操作压强,塔顶馏出物中易挥发组分的浓度变低。
课后作业限时:4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用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B.用CCl4提取溴水中的Br2C.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2-4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D.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萃取操作时,振荡过程中需要放气,放气是通过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进行的B.可以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得硝酸钾晶体C.将乙醇与水分离,如图1、图2操作D.稀释浓H2SO4,如图3操作3.下列分离或提纯的实验中,所选用的方法或仪器不正确的是()4.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B.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5.取碘水四份于试管中,编号为Ⅰ、Ⅱ、Ⅲ、Ⅳ,分别加入汽油、CCl4、酒精、NaCl溶液,振荡后静置,现象正确的是() A.Ⅰ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B.Ⅱ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C.Ⅲ中溶液分层,下层呈棕黄色D.Ⅳ中溶液不分层,溶液由棕黄色变成黄绿色6.现有三组实验:①除去混在植物油中的水;②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③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
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为()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7.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2-3、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8.下列检验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l-B.在加入稀硝酸后的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2-3C.加入盐酸后加热,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2-3D.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溶液一定呈酸性9.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是()10.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所示:答案1.B。
1.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
D.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
2.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
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蒸馏、萃取B.萃取、蒸发、分液
C.分液、萃取、蒸馏D.蒸馏、萃取、分液
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使用分液漏斗分液时,应将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
B.蒸馏实验必须使用温度计
C.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D.粗盐提纯时,当蒸发到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4.使用分液漏斗时,应首先()
A.洗涤B.检查是否漏水
C.打开上端塞子D.打开活塞
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
D.萃取操作时,选择的萃取剂应与原溶剂不互溶
6.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答案:D
7.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2-3、OH-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将三种阴离子依次沉淀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
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
8.下列关于蒸馏操作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蒸馏操作的主要仪器是:蒸馏烧瓶、酒精灯、铁架台、冷凝管、锥形瓶、牛角管、温度计等
B.蒸馏操作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到液体内
C.在蒸馏烧瓶内放入少量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
D.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是下口进、上口出
9.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进行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
B.进行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进行萃取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进行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10.下列性质不是萃取剂所具有的是( )
A.与原溶剂互不相溶B.一定为无机物
C.与原溶剂不反应D.溶质在萃取剂里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中的大
11.下列各项操作中,错误的是( )
A.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
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
D.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
12.在实验室里进行分液操作,下列实验仪器一定用不着的是()
A.锥形瓶B.分液漏斗
C.玻璃棒D.温度计
13.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实验用品的准备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前提条件,下表是部分
编号 A B C D
实验
仪器
仪器
分液漏斗蒸馏烧瓶坩埚量筒名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仪器中,名称错误的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
(2)上述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时需垫石棉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仪器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仪器中,标有温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2)B(3)A(4)D
14.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
实验室里从
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图:
(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
①,③。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
A.酒精B.四氯化碳
C.醋酸D.直馏汽油
(3)为使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里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
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物品,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需经过蒸馏,指出下图中实验装置
中的错误之处: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过滤萃取分液(2)BD(3)分液漏斗、漏斗(4)①缺石棉网②温度计插到了液体中③冷凝管进出水方向颠倒
15.如图所示,①②③④分别是几种常用漏斗的上部,A、B、C、D是实际应用操作(分液、
制气、向容器中加液体试剂等)时,各种漏斗的下部插入容器中的示意图(图中漏斗及容器中的药品和其他物品均已略去,铁架台,铁夹也已略去)。
请根据实际使用操作时上述漏斗的使用范围和它们的形状,指出A、B、C、D分别与①②③④中哪一种最为匹配。
A与________________,B与________________,
C与________________,D与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③②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