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辅导课件:作家作品、文学常识和名篇名句
- 格式:ppt
- 大小:684.00 KB
- 文档页数:9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大纲卷)作家作品、文学常识和名篇名句作者: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刘海燕【2010·北京卷】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的原句(限选做其中4道题)。
(8分)①户庭无尘染。
,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②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王羲之《兰亭集序》)③云霄雨霁,彩彻区明。
,。
(王勃《滕王阁序》)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刘禹锡《陋室铭》)⑤雕栏玉砌应犹在,。
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⑥山映斜阳天接水,,。
(范仲淹《苏幕遮》)【答案】①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②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③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④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⑤只是朱颜改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⑥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解析】一要看清题目,是限做,只须选4小题即可,不要全写,二是不要写错字。
【2010·湖北卷】15.填空。
(6分)(1)匈牙利是人的作品《我愿意是急流》讴歌了纯真的爱情。
(2)孙犁的《白洋淀纪事》被视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
(3)中国古典诗词长于抒发感情,如:“日月忽其不淹兮,。
”(屈原《离骚》)①“,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归园田居》)。
“,最难将息。
”②③(李清照《声声慢》)“,中原北望气如山。
”(陆游《书愤》)④【答案】(1)裴多菲(2)荷花淀派(3)①春与秋其代序②少无适俗韵③乍暖还寒时候④早岁那知世事艰【解析】(1)(2)小题为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两空涉及的分别为中外名家作品。
(3)小题考查默写,分别为理解型和记忆型。
【考点】考查默写名篇名句,识记作者作品和文学常识。
【2010·江西卷】15.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
(5题限选4题)(8分)(1)小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与___________,并列称为小说的“四大家族”。
玛蒂尔德是小说《____________》中的女主人公。
(2)岂曰无衣?_________________。
王于兴师,_____________,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3)《离骚》中屈原自述出生年月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
201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学案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201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学案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文学常识答题技巧规律总结一、文学、体载常识答题方法总结近几年的高考是非题常用于文学与体载及文化常识部分,一方面考查掌握有关知识,另一方面考查运用文学文化常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下面介绍这种试题的解题方法。
1、字眼捕捉法是非题的审题非常重要,往往因一个词没看清,而作出错误的判断。
这不是知识水平不够,而是在审题上经验不足,因为命题者常在字眼上作出“陷阱”。
同学们如能针锋相对,捕捉着这睦字眼,答案必定正确。
2、排除法是非题中,往往用混淆概念的办法干扰考生的审题,有些考生因平时对一些概念模糊不清,往往就在这时“上当”。
考生在做题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能够准确判断的项,迅速排除干扰项。
如作品排序,利用两项就可以进行有效地排除干扰项。
3、已知推未知主观题解题过程中,要善于运用题干里隐含的有效信息,如年代、作者、风格、主旨等,准确推断出答案。
4、寻找常见的错误类型文学常识题的常见设误类型有张冠李戴、改变性质、偷换概念等,审题中,可以有意关注这些设误类型,从而正确地运用排除法做题。
5、要善于提纲挈领作品合称、作家合称等题,要抓住他们的标准,这就是线索,它可以是时间、地点、风格、主题等,抓住了线索就能够提纲挈领了。
临声应试技巧主要有四点: 1、认真阅读题面,看清题目要求。
2、找准题支错项,进行迁移比较。
3、相信第一印象,大胆进行取舍。
4、仔细进行核对,做到万无一失。
二、误答原因分析识记文学常识题的误答原因有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1、不从读原著入手掌握文学常识。
有的考生仅凭背几条复习资料来学习文学常识,其结果,文学常识基础薄弱,造成考场失误。
2、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文学常识。
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作家作品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如果不能从宏观上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就容易在干扰项面前前举棋不定,以致把答案弄错。
XX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教案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题型回顾与预测综观近年高考“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命题,命题始终遵循稳中求变的命题思想,在诗文补写式传统题型基础上略有创新,注重试题之间内容的统一,着重对学生记忆力的考查,兼顾情境的设置。
考查内容以新标要求背诵的名句名篇为主,部分地区涉及高中内文学常识的考查,但分值较少。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命题特点选句内容有五种情况:.揭示人类社会及事物发展规律的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2.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阔大胸怀、勇担责任的句子。
3.描写锦绣河山、优美意境的名句。
4.反映以德治国、传统美德、创新变革和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名句。
.解释中心的句子。
总体上看,内为主,诗文兼顾。
外为辅,一般只有一个。
命题形式特点:直接填空题和理解式默写、情景式默写、开放型默写四种题型并呈。
此外,近年高考特别强调必诵篇目的整篇识记,命题设计突出考查整篇、整段的背诵。
(二)识记重要作家及作品和文体常识命题特点XX年“文学常识”考查呈现出如下五个新的命题特点:.考查省市增多。
2.考查范围扩展。
XX年对“文学常识”考点考查的范围相对还比较窄,主要集中在对作家、作品的考查;XX年在此基础上又扩展到了对文学体裁常识、风格流派、文学运动的考查。
XX年大纲卷仍坚持了这个特点,标卷较保守,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3.考查难度加大。
XX年侧重于对单个作家、作品的“点”上的考查,难度相对较小;XX年更侧重于“线”性考查,强调串联性、迁移性和综合性,难度明显加大。
XX年大纲卷仍坚持了这个方向,比如全国卷的名句默写明显就是线性的,考查学生背诵能力。
4.考查题型趋同。
从XX年到XX年,对“文学常识”考点考查的题型更趋向于采用“混合填空”题型。
.文学常识赋分权重有变化。
一般不超过2分。
XX年的考试大纲对“文学常识和名篇名句”的总要求是:“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具体要求为“识记(A)”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②识记文学体载常识;③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