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第9课《西欧和日本
- 格式:doc
- 大小:59.52 KB
- 文档页数:2
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知识: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二战后五十多年来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要使学生认识:通过讨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与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通过列表、制作示意图,反映美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致情况,培养学生根据图表、数据说明有关历史现象的能力。
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从而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领会经济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难点: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受制于政治形势。
战后美国经济的周期性发展,与国际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
讲授新课:把“硅谷”并作简单介绍,以景触情,激发学生学习“美国经济的发展”的兴趣,提问“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是如何创造的?”,由此导入新课。
先指导学生看书,制表来概括本课主要内容。
一、战后的繁荣原因: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改善人民生活,创造经济发展环境。
二、危机和经济调整原因:经济发展弊端显露;受到危机严重打击;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三、新经济的出现原因:改革社会经济;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P50页图片说明的问题:“互联网”显示了美国经济的信息化和全球化,更能说明美国高科技的发达、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强以及科技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等。
组织讨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或“基本特点”时,注意提示学生联系已学知识和现实情况,运用从具体的历史事实中引出结论的方法,做到言之有据地分析说明问题。
例如“特点”,从发展过程上看,五六十年代出现繁荣,七八十年代遭遇危机与通货膨胀,90年代稳定发展,21世纪初又发生经济衰退,这显示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1、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2、美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原因:①调整和改革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
(根本原因)②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培养人才,抓住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机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主要原因,源动力)③战后,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军事实力的增强。
(重要原因)④确立世界霸权地位的政治需要。
(重要原因)3、美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特点①从发展过程看:经历了繁荣——危机——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②从实力地位看:处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前列③从主导产业看:从传统工业——新兴工业——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科技含量高4、列举美国“二战”后利用高科技成果的三个实例①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月成功。
②1946年,计算机在美国发明,以且逐步普及。
③1993年,制定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5、美国经济发展给我们的启示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要加强经济改革,不断调整经济政策,克服经济发展中的弊端。
②要抓住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基本知识】1、西欧经济发展时间:20世纪50—70年代特点: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大体达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
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原因:(1)美国的大力援助(“马歇尔计划”)(外因——客观原因)(2)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内因——客观原因)(3)积极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内因——主观原因)(4)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内因——主观原因)2、欧洲的联合(1)背景:随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2)经过:“欧洲共同体”(20世纪60年代)→“欧洲联盟”(1993年),简称欧盟。
(3)原因(目的):成立欧洲共同体,振兴经济并降低战争的可能性。
(4)作用(影响)1)欧洲共同体的影响: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2)欧盟成立的影响:①促进了欧洲的一体化。
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一、战后美国经济发展⑴基本特点:经历了繁荣~危机与调整~新经济时代(持续稳定)的发展过程⑵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历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繁荣;表现:美国经济的西部和南部发展迅速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危机与经济调整;表现:由于中东产油国大幅提高石油价格,引发1974-1975年世界经济危机,美国经济下降;到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受通货膨胀困扰;80年代中期后,调整经济政策,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负债国)。
20世纪90年代进入新经济时代;原因:进行社会经济改革,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发展信息产业等二、二战后美国经济繁荣的原因①二战后是世界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③④政府采取措施,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一、欧洲的联合1、原因:①美国为了对付苏联,给予西欧大量援助;②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③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④制定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战后50~70年代:西欧的经济持续繁荣2、欧洲联合的过程目的:促进经济发展,保障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A欧共体:20世纪60年代(1967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
B欧盟: 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3、欧盟成立后的变化:欧盟各国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国家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欧盟力求在外交、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
4、欧盟作用: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二、日本的崛起1、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原因:①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②美国扶持日本;③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④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⑤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复习教案单元概述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二战后欧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去,冷战的阴霾又开始笼罩世界。
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中,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激荡下,带着对经济大危机和世界大战的反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普遍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迎来了“黄金时期”。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和改造,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西部、南部呈现出繁荣景象;第二阶段,面对危机,经过调整,八十年代中后期,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第三阶段,经过高速政策,到九十年代,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美国在战后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宝座,主导世界市场,扶植西欧和日本的复苏和发展。
日本和欧洲经过50-60年代的恢复和发展,到70年代后期,已经完全医治好战争的创伤,出现了高速经济的发展。
欧洲资本主义的重新崛起唤醒了其政治和民族意识。
随着经济的发展,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感到要保证自己的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的发展,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于是建立了“欧洲共同体”的组织。
他对于冲破美苏两极格局的束缚有推动作用。
欧盟的建立也是对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盟友,日本在战后民主化改革等一系列改革的基础上,一跃而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与美国、西欧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舞台呈“三足鼎立”之势。
二、复习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二战后五十多年来,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
掌握战后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发展的重要史实,及其主要原因。
能力目标通过表格形式列出美国、西欧、日本经济发展变化情况。
逐步掌握运用表、数据等说明相关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习题,培养分析能力和解题技巧。
情感价值目标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本课,要求学生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二、过程与方法用图片或表格形式列出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变化情况,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用图、表、数据等说明相关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战后西欧、日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难点:“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小结【板书设计】第九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的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培养了他们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健康的情感。
教育资料
教育资料(一)考点专项-《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共3题,共6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经济上成为世界霸主,其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远离美国本土,对经济破坏较小,相反却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②积极利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注重科技发展
③政府对经济进行了宏观调控
④其他国家对美国的经济援助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硅谷”是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全世界最大的一百多家高科技公司中,有20%把公司总部设在这里。
它体现了美国在哪一领域的突出成就?()
A.原子能工业
B.信息产业
C.军事工业
D.航天工业
3.1965年,美国总统在经济报告中宣布:“一个不受衰退威胁的繁荣时期,使我们能够防止经济活动下降的计划时期到来了,我们相信衰退是不可避免的……国家的措施基本上能够在衰退之前予以防止。
”下列哪史实的出现打破了这一论断?()
A.欧共体成立
B.1973年美元危机
C.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D.1974-1975年经济危机。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拔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1951-1973年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0%。
日本经济快速发展,除自身因素外,还得益于()A.美国的大力扶持B.亚太经合组织的促进C.欧盟提供的广阔市场D.经济一体化的推动2.在1950年6月日本的丰田卡车产量总共只有300辆,几乎到了关门歇业的边缘。
而朝鲜战争的头一个月,他们就接到了超过5000辆的军事订单,这直接使丰田公司起死回生。
这份订单最有可能来自于()A.美国B.中国C.朝鲜D.英国3.二战后西欧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与发展,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中与民生关系最紧密的是()A.引进外国先进技术B.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C.实现了社会福利政策D.大力扶植信息产业4.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反映的是()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提高了各成员国的国际地位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稳定了西欧各国的政局C.西欧国家摆脱美国控制的意识增强D.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5.“欧洲国家必须走正当联合之路,才能实现大欧洲的理想,才能顺应世界发展的趋势”。
20世纪90年代,欧洲一体化进程迈入新阶段的标志是()A.欧洲共同体B.亚太经合组织C.欧洲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6.有人将法德关系作如下比喻:以前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结果一再撞车。
现在仍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大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
这里相同的“民主”规则的含义是指()A.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B.民主权利的逐步扩大C.法德关系的和解D.欧洲的经济一体化7.二战后西欧经济得以恢复的因素有()①从战争中获利②大量“美援”涌入③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④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8.西欧各国的工业生产达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是在()A.19世纪末B.20世纪50年代初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70年代。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共3题,共6分)
1.雨果:“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这一局面正式形成于()
A.1991年
B.1993年
C.1995年
D.2007年
2.二战后西欧经济持续繁荣的时间是()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50~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3.与“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统一的货币”“统一的护照”相对应的组织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际联盟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4.欧盟各国使用单一的货币是()
A.美元
B.欧元
C.英镑
D.法郎
5.20世纪末,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A.日本
B.美国
C.欧盟
D.德国
6.1974--1975年使日本经济受到打击的事件是()A.日元大幅升值
B.泡沫经济破灭
C.向海外派遣军队
D.世界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