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91.50 KB
- 文档页数:10
【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熟练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和评价。
2.让学生正确认识战后美国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原因和表现。
【教学重难点】1.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和评价。
2.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含义。
【教学时间】1课时【重难点“精讲”】一、整体感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本课首先要整体把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过程、内容,理解其特征和影响,然后要了解《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签订的情况,理解其性质和作用,充分认识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作用,最后要知道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构成,理解二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结构图三、布雷顿森林体系归纳为三个“二”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和评价1.特征(1)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2)《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
美国保证各国中央银行可随时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2.评价(1)积极作用①使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②扩大了世界贸易。
③客观上起到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
④固定汇率制,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消极作用: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加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实力。
五、战后美国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认识和表现1.认识(1)《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即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个金融机构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
(2)战后初期,美国认缴的资金最多,从而拥有最大的表决权和对重大问题的否决权,这样美国取得对以上两个国际金融机构的决定性控制权。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江阴二中杨晓峰一、本单元、本课内容1、课程标准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2、09高考考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3、教学要求建议(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二、1、本单元总体分析本单元的核心思想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相互联系(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金流动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涵盖全球的经济整体.世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世界经济经历了冷战前期的恢复和发展后,逐渐开始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理解其特征和影响;了解《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签订的情况,理解其性质和作用,理解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政策对比了解战后美英对世界金融霸主地位的争夺;通过问题探究,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外交活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教学难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材料:1943年4月17日《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
具体措施有二:……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教师:美国在二战还未结束时,就明确提出了战后世界建设的设想,在政治决经济方面都以美国为中心。
这种设想在二战后有没有实现,通过学习本课来了解。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问题: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归纳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
材料一:从1929年到1933年,各国之间展开货币战,贸易战,使危机一发不可控制。
各国货币金融缺乏一种协调机制,……矛盾越来越大。
……世界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建立相应的规则和制度,以避免矛盾发展到经济危机——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材料二:轰炸后的伦敦图片“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即使我们卖掉了我们的全部黄金和国外资产,也不能付清订货的一半贷款。
”——丘吉尔在1947年的讲话材料三:(展示)1945年美国工业生产、黄金储备占世界比重图(学生回答~~)教师: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使各国经济遭到重创,各国为转嫁危机纷纷抬高关税,而随之而来的二战使得原本就受到破坏的世界货币金融秩序遭受了更大的冲击;二战同时也使得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欧洲普遍衰落,英国的经济实力大幅度的下降,使原本已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相较于衰落的英国,美国在二战中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格局被美国所取代;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势力,在二战之后想要确立其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设计新航路开辟以后人类历史开始从分散逐渐走向联合,工业革命更是把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战后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各地区的交流和合作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
本单元探讨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共分三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这三课的划分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是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末,这一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发展,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在现阶段的表现。
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两极格局的瓦解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也有利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终归宿。
本单元重点知识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三大经济区域集团、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其利弊;难点知识有经济区域集团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世界贸易组织在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评价。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本课概述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如何逐步建立起来的。
一方面,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掌握了国际金融控制权;另一方面,又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这三大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为美国的对外扩张和确立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但在客观上,这个体系的建立也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
除此之外,教材还以标志性的图片资料、资料回放、学思之窗等多种形式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丰富,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图片与资料,并进行适当的补充,把抽象的理论化为学生较容易理解接受的史实,以利于学生对世界经济体系系统的理解与掌握。
思路设计●教学重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教学难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
●教学方法本课专业性很强,相对比较枯燥,教学中结合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音像、图片、资料丰富的特点,配合责疑释疑、史料阅读、名词精讲、合作探究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构建起本课知识体系,完成课程标准之要求。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识点:《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2)技能:理解美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目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贸易发展的作用。
(3)运用: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以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问题探究、实践体验、历史比较、图表分析、政策对比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外交活动。
认识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现实意义。
(2)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史观去分析事物。
教学设计导入设计新闻导入多媒体课件展示:2007年1月24日,北京: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昨天批准为中国第三国家铁路项目提供2亿美元贷款。
该项目旨在大幅度提高贵昆铁路六盘水至沾益段的运输能力,改善客货运输服务质量,缩短中转时间,实现双重集装箱列车运营。
2007年3月14日型纽至: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昨天批准给中国陕西安康公路发展项目提供3亿美元贷款,帮助改善陕西省的公路交通。
2007年3月22日,北京: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昨天批准给中国的广东珠江三角洲城市环境项目二期提供9600万美元贷款,帮助广东省开展对珠江流域水环境的污染整治。
过渡:世界银行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银行?它是什么时候成立的?成立这一银行的宗旨是什么?世界银行的成立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作用?学习完本课内容我们就会了解世界银行及相关知识了。
图片导入:合作探究:请同学们认真辨认上面三幅图片,它们分别是什么组织的标志?过程评价:三幅图片分别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志。
这些组织为什么要成立?它们的成立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主题。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推进新课问题情境1: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思考二战对欧美各国造成了什么影响?这一影响导致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什么变化?多媒体展示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德国所有的大城市几乎化成一片瓦砾,英法等战胜国也受到严重削弱。
英国对外贸易削减2/3,外债由1939年的4.76亿英镑增至1945年的33.55亿英镑。
法国的铁路运输大部分遭到破坏,约50万座建筑物被毁。
美国的经济却在战争期间获得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1940年的1006亿美元上升至1945年的2136亿美元。
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由1937年的42%升至1945年的60%。
1945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已占到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59%,1948年更增至74.5%,美国已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过程评价:西欧国家在战争中遭受重创,实力大为削弱,相反美国经济实力却空前膨胀,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这样传统的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而美国企图建立以美元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战后美英两国在金融领域展开了争夺。
(板书)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背景(1)二战后,英国经济实力大减,英镑国际货币地位不保。
(2)美国经济实力大增。
问题情境2:阅读“教材导入框内容并结合材料,思考英美在金融领域提出不同计划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最终的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道理?多媒体展示材料:英国的凯恩斯主张建立一个世界性的银行,称“国际清算同盟”。
按照这个计划,由国际清算同盟发行一种国际货币班柯以作各国中央银行或财政部之间结算之用。
班柯与黄金之间有固定的比价;各国货币按一定的比价与班柯建立固定汇率,这个汇率是可以调整的,但不能单方面进行竞争性的货币贬值,改变汇率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各国中央银行在国际清算同盟中开立账户,彼此间用班柯进行清算。
过程评价: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虽然都以设立国际金融机构、稳定汇率、扩大国际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为目的,但两者的运营方式不同,最终目的不同。
凯恩斯计划是基于英国当时的困境,尽量贬低黄金的作用。
这个计划实际上是主张恢复多边清算,取消双边结算,当然也暴露出英国企图同美国分享国际金融领导权的意图。
美国怀特计划主张世界经济应该建立在国家间合作基础上,而不是霸权或者闭关锁国,它的真实意图是凭借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英美两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由于经济、政治、军事方面实力的悬殊,英国被迫接受了美国的方案。
这说明经济实力决定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板书)2.美英争夺世界金融霸主地位(1)英:凯恩斯计划。
(2)美:怀特计划。
过渡:英美战后在金融领域激烈争夺,美国以它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最终使得英国接受了美国的方案,从而逐渐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那么这个体系是如何建立的?问题情境3:阅读教材,思考美国是如何逐步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板书)3.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经过(1)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多媒体展示材料:布雷顿森林会议联合国货币及金融会议的别称。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的华盛顿山大旅社举行。
44个国家通过了将在以后28年内控制世界贸易和货币体系的一项综合性协定。
1944年7月1~20日,布雷顿森林会议举行。
会上通过了美国的提案,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
这些文件统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板书)(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成立多媒体展示图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大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标志问题情境4:阅读材料思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与任务是什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是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
它是根据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的联合国和联盟国家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而建立起来的。
于1945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开始办理业务。
同年11月15日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但在经营上有其独立性。
自主学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与任务是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板书)(3)国际复兴开发银行(WORLD BANK世界银行)成立问题情境5;阅读材料,归纳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宗旨是什么?多媒体展示图片及材料:世界银行标志世界银行总部大厦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简称为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它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机构,是负责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帮助的国际金融机构。
自主学习: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欧洲经济的复兴,后来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以推动该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世界银行给我国提供2亿美元贷款帮助我国西部铁路提高运输能力,给中国陕西安康公路发展项目提供3亿美元贷款,给中国广东珠江三角洲城市环境项目二期提供9600万美元贷款,正反映了世界银行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符合世界银行服务宗旨。
过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两个国际金融机构的总部都设在华盛顿,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美国拥有2 7%的投票权,在世界银行拥有24%的投票权。
说明美国取得了决定性的控制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即一般所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问题情境6: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板书)(4)布雷顿森林体系①内容自主学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点:①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即规定各国货币与美元建立了固定的比价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