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资助体系征求意见稿(第一稿)
- 格式:doc
- 大小:110.50 KB
- 文档页数: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培养与督导办公室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培养计划修订申请表
学院: 20____-20____学年第____学期
姓名学号专业
1、修改内容
拟更改的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更改为学时学分
其他修改
修改原因:
2、审批意见
导师意见:
导师签字:年月日导师组意见:
签字:年月日学院意见:
签字(盖章):年月日注:1.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原则上可在培养周期内第二学期期末向学院申请修订一次,报学院备案。
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确定后原则上不予修订。
2.研究生申请通过后应及时在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修改并提交至导师、学院处审核,培养计划审核通过者方可选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评定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激励研究生潜心学业,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13〕21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管理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评选对象为取得学校学籍、基本学制年限内、人事档案转入我校的大陆全日制研究生。
第三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根据研究生的学业表现逐年评定,实行动态管理。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学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党委书记和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导师组组长、导师代表、研究生辅导员和研究生代表参加的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工作小组,负责制定、修订本单位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细则,以及本单位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初评、汇总、报审和复议等工作。
第三章指标分配与奖励标准第五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指标以当年参评对象总人数为依据,按比例分配各培养单位相应指标,在本年级内实行动态管理。
科学学位硕士与专业学位硕士指标分别核定。
第六条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分为一等奖和二等奖两个等次,具体指标比例和奖励标准为:一等奖指标比例30%,奖励标准为18000元/生·年;二等奖指标比例为70%,奖励标准为10000元/生·年。
第七条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分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三个等次,具体指标比例和奖励标准为:一等奖指标比例20%,奖励标准为12000元/生·年;二等奖指标比例为50%,奖励标准为8000元/生·年;三等奖指标比例为30%,奖励标准为4000元/生·年。
第四章评定条件与方式第八条申请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3.思想觉悟高,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4.学习成绩优良,无考试不及格(含非学位课);5.按学校规定时间进行学籍注册、缴纳学费。
校团委工作情况概览(六大家考试复习资料)目录一、基本情况二、主要工作与品牌活动(一)思想引领(二)组织建设(三)内部建设(四)学术科研(第二课堂)(五)社会实践(六)志愿服务(七)社团活动(八)校园文化(九)文明校园(十)创业教育(十一)外宣工作三、团学组织基本情况附表一专职团干情况一览表附表三大学生创业顾问委员会名单附表三创业学院董事会董事名单附表四学生社团目录(共86个)附表五校团委六大家组织机构概况一览表校团委工作情况概览一、基本情况1.日常分工姓名职务负责工作分管组织周巍书记全面主持校团委、创业学院工作——韩秦副书记负责学术科研、校园文化、学生社团、艺术教育、文明校园、创新创业教育、关工委工作等分管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大学生艺术团、专门委员会、创业学院梁娜副书记负责思想引领、组织建设、宣传工作、团属网站建设、志愿服务、研究生学术科技活动、团委办公室工作等分管团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网络中心、研究生会、志愿者协会、专门委员会张敏干事(创业学院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创业学院日常工作协助指导创业者协会、KAB俱乐部、大学生创业中心(基地)林晶晶干事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财务工作协助指导组织部、宣传部、网络中心、研究生会、志愿者协会、专门委员会张艳芸干事协助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学生会、学生社团日常管理工作协助指导学生会、社团联合会、专门委员会刘诗卉干事(艺术指导)负责大学生艺术团日常训练、指导和演出工作指导大学生艺术团2.工作场地办公室间数功能面积书记办公室1间办公25m²副书记办公室1间办公50m²团委办公室1间办公与学生活动50m²会议室1间会议60m²组织部、宣传部、网络中心1间学生活动室15m²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志愿者协会1间学生活动室90m²仓库1间学生活动器材储藏60m²艺术团器材室1间排练与乐器、服装储藏15m²创业学院办公室(创业基地)1间创业孵化与学生活动90m²二、主要工作与品牌活动(一)思想引领1.“五四工程”本届校团委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提出的全校共青团工作整体思路与规划。
研究生导师工作手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XX 二〇一三年九月研 究 生 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博文明理厚德济世学校研究生教育概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XX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工程"和“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学校创建于年,前身是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第二书记陈毅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的中原大学。
学校于年月日由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
学校有两个校区占地余亩,首义校区位于历史悠久的黄鹤楼下,南湖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南湖湖畔.学校于年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是全国首批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个,部、省级重点学科个,XX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个;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个,二级学科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个,二级学科个;有博士后流动站个,并拥有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个专业硕士,各层次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地区研究生招生权.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近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余人,硕士研究生余人。
学校现设有个学院;现有教职工人,其中教师总数人,教师中教授人,副教授人;博士生导师人,硕士生导师近人,其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人,“长江学者”人,“楚天学者”人,有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名教师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名教师获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
“十五"以来,学校有人荣获XX“高校青年教师奖";人入选XX“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入选XX“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人入选湖北省“跨世纪人才工程",人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十五"时期以来,学校教师共承担完成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XX门重大攻关科研项目项,国家XX、国家XX部和国家XX等科研课题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细则第一条为激励研究生潜心科研、勇于创新、投身实践、积极进取,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研究生科研与实践成果管理,结合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际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管理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评选对象。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评选对象为取得学校学籍、基本学制年限内、档案和工资关系转入学校的大陆全日制研究生,定向在职、委托培养、单独考试等类别除外。
第三条评选资格认定。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从研究生“思想品德”、“学习成绩”、“科研与实践能力”三个方面综合考评,在分别达到申请基本条件前提下,择优选定。
第四条申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一)思想品德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3.思想觉悟高,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二)学习成绩1. 英语专业研究生通过专业英语八级考试;其他专业研究生英语通过国家大学英语水平六级考试,或其他语种达到相应水平;2.已修课程加权平均成绩不低于80分。
(三)科研与实践能力科研能力主要从发表论文、出版专著或译著、主持科研课题、科研成果获奖、参加学术科技竞赛、参加学术会议等方面进行考评。
实践能力主要以通过执业资格认证考试、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或创新创业比赛进行考评。
1.博士研究生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在学校认定的四类以上期刊独撰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一篇以上;(2)出版本学科专业领域学术专著或译著一部以上;(3)独立主持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一项;(4)独立主持的课题或独撰论文、专(译)著等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一项以上。
2.硕士研究生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含来源期刊、扩展版来源期刊、来源集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扩展版入选期刊及更高级别刊物上独撰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一篇以上;(2)在学校科研部认定期刊目录以外刊物(旬刊、半月刊、增刊、专刊等除外)上发表独撰论文2篇以上,且每篇论文不少于5000字(以版面字数最大化计算);(3)出版本学科专业领域学术专著或译著一部以上;(4)参加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且提交的独撰或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论文入选会议论文集一次(篇),或在小组会议、大会上进行报告一次以上;(5)独立主持的课题或独撰论文、专(译)著等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一项以上;(6)独立主持校级以上研究生实践与科研创新课题一项;(7)参加学术科技竞赛获省(部)级三等以上奖励一项以上;(8)通过国家级或国际性本专业执业资格认证考试,且成绩优异;(9)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或创新创业比赛并获奖,主办单位或授奖单位为厅级以上政府部门或党群组织。
附件一: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工作任务安排表附件二-1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试行办法第一条为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以及财政部教育部《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13〕220号)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评审和发放应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及学校相关规定,杜绝弄虚作假。
第三条发放对象为录取类别为非定向就业的中国籍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第四条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12000元,硕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
分为10个月发放,博士研究生1200元/生•月,硕士研究生600元/生•月。
第五条凡享受国家助学金的研究生,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一)完成报到注册手续,取得研究生学籍;(二)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三)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四)勤奋学习,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有学术发展潜力;(五)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无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和违法违纪行为。
第六条助学金的发放(一)每学年发10个月,按月发放。
财务处根据各学院提供的符合发放条件的研究生名单,每月将助学金发至研究生本人的本地银行卡中。
(二)硕博连读研究生在注册为博士研究生之前,按照硕士研究生身份发放国家助学金;注册为博士研究生后,按照博士研究生身份发放国家助学金。
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发助学金:(一)欠缴学费、住宿费的研究生,助学金暂停发放,从缴清学费和住宿费之日起发放;(二)对在课程学习期间未按规定程序请假而离校,时间超过一个月的研究生,离校期间停发助学金,返校后视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发放;(三)已办理休学手续的研究生,自休学次月停发助学金,复学后次月恢复发放;(四)已办理退学手续的研究生,自退学手续办理完成的次月停发助学金;(五)对综合考试不合格的博士研究生和中期筛选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自成绩公布之月起停止发放助学金;(六)对延期答辩的研究生,自标准学制截止月起停发助学金;(七)对受学校留校察看以上纪律处分的研究生,从处分决定正式生效之月起停发助学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论文撰写规范第一章论文的基本要求与内容构成第一节基本要求本规范所指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包括博士学位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中含学术型学位论文和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学术型学位论文包括同等学力申请者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
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在字数、理论研究的深度及创造性成果等方面的要求有所不同;在撰写格式与要求方面,经济管理类学科的论文除注释方式(含引文标注和解释性说明)按其学术传统而有不同要求外,基本格式和要求与其他学科论文一致。
1.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在科学上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并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对国民经济建设或本门学科发展具有较大的意义。
2.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并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对国民经济建设或本门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3.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依照其培养目标的实践性特点及要求,应更注重其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而不强求其理论创新性与理论前沿性。
4.除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和有特别要求的专业(如英文项目的留学生)使用其他相应的语言文字外,所有研究生学位论文一律使用规范的汉语言文字撰写。
第二节内容构成我校学位论文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装订顺序依次为:1.封面与扉页;(封面用中文,扉页用外文)2.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声明;3.中文摘要和关键词;4.Abstract和Key words;5.目录(必要时,可加图目录或表目录);6.符号说明(必要时使用);7.正文;8.参考文献;9.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博士学位论文必须)10.附录(必要时使用);11.致谢(可选)。
第二章论文的格式要求第一节封面与扉页一、学校名称与学位类别、论文密级学位论文分别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等作为封面的标志性文字。
非涉密(公开)论文不需标注密级,不填此项。
涉密论文必须在此处标明‚保密‛和‚保密期限‛。
二、论文题目论文题名应是以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内容的逻辑组合,一般不超过20个字。
Apr. 2021No. 2 Ser. N o. 2032021年04月第2期总第203期湖北警官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Police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李立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摘 要】我国正处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碎片化”向“并轨制”改革的关键时期。
我国现阶段缺乏一部能有效统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高效力层次的立法。
现阶段养老保险 制度实施在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养老保险替代率、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等方面存在共性问 题。
同时,具体的“并轨”改革还存在缺乏高效力层次的养老保险法统领、转轨衔接受阻、实 质待遇未变、人才流动受阻的个性问题。
完善思路是针对我国养老保险存在的共性问题和 “并轨”改革中存在的个性问题,明确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改革理念、建立工资和养老待遇 分配的平衡调控机制、统合养老保险机制,促进人员流动、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
【关键词】养老保险;社会保险;并轨制;单一制;制度改革【中图分类号1D84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91(2021)02—0151—09[DOI] 10.19828/j.issnl 673-2391.2021.02.015— '问题的提出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中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多,近年来,养老保险及其制度的完善成为了 当前社会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旧体制下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在此背景下,2014年2 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对于我国养老保险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文件——《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旨在社会保险法的统领下,结合我国长期以来分别在新型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居保”)上丰富的改革试 点经验,合并统筹管理此两种保险,这种全国统一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此被赋予了“并轨”的 突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