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研字(2014)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资助体系改革实施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4
核学院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选办法(试行)第一条总则为培养思想品质好、辨识能力强、掌握现代核科技知识的优秀人才,鼓励硕士生在校期间积极进取、刻苦学习、锐意创新,并使奖学金的评选更加规范,根据《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资助体系改革方案(试行)》、《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生资助体系改革方案实施细则》文件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硕士生奖学金的评定由教务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共同负责组织,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实事求是。
第二条奖学金评定的基本条件1、遵守国家法律、社会公德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2、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尊重师长,爱护学校声誉,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集体活动;3、诚实守信,严格遵守学术道德;4、热爱所学专业,勤奋学习,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和学术交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5、成绩优良,已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除学术活动外);6、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能参加奖学金的评定:(1)违反校纪校规,受到警告以上(含警告)处分;(2)考试作弊;(3)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有学术上的弄虚作假行为;(4)课程考试有一门以上(含一门)不及格记录。
第三条 奖学金评定成绩的计算硕士生奖学金的评定以综合测评成绩为依据。
综合测评成绩由课程学习成绩和发表论文加分两部分构成,即综合测评分=课程学习成绩+发表论文加分。
课程学习成绩的计算:学位课和选修课按60%和40%的比例加权平均。
若学位课成绩分别为12n a ,a ,a ,学位课学分分别为12n b ,b ,b ;选修课成绩分别为12n c ,c ,c ,选修课学分分别为12n d ,d ,d ,则课程学习成绩为 (1122n n 1122n n 12n 12na b a b a b c d c d c d 0.60.4b b b d d d +++++++++ )。
发表论文加分的计算:每发表一篇论文被SCI 收录加15分,被EI 收录加8分,在CSCD 或EI 源期刊发表或录用加5分,在国家二级以上(包括国家二级)刊物或在专业国际会议论文集发表或录用加3分,在国内会议论文集发表或录用加1分。
哈尔滨工程大学文件哈工程校发…2017‟57号关于印发《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鼓励我校研究生开展基础研究,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规范并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的过程管理,充分发挥科研创新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制定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管理办法》。
经2017年7次校长办公会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6月2日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决定设立“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
第二条为规范创新基金的使用和管理,保证创新基金产出达到预期效果,结合《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及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创新基金资助对象为我校全日制在读博士研究生。
第二章创新基金内涵及资助方式第四条创新基金为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资助优秀在读博士研究生结合自身学位论文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从事基础性、前瞻性、颠覆性的课题研究工作,培养研究生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支持拔尖创新人才在国内外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从事科研、学习、交流。
创新基金来源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第五条创新基金按照申请项目的水平和实际研究情况,资助额度一般不超过10万元,每年资助20人左右。
对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申请项目,可予以小额资助开展预研探索研究。
创新基金评审实行宁缺毋滥的原则,如无符合条件或评审不通过者,名额可空缺。
第六条创新基金资助期限为1-2年,获得资助后至毕业前至少应有一年的课题研究时间。
第三章创新基金申报条件第七条创新基金申报条件如下:(一)全日制在读博士研究生,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二)已明确学位论文选题方向。
(三)创新基金申请人需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潜质,前期科研成果较突出,在其导师精心指导下,其学位论文预期具有明显创新性并能取得高水平的创新成果。
自动化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细则根据《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资助体系改革实施方案》(校研字[2014]16号文件)、《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资助体系实施方案》(校研字[2014]17号文件)和《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校研字[2014]29号文件)规定,自动化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规则如下:一、评审原则学院需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学校有关文件要求,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办法,并在学院网站予以公布。
二、评审对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博士,博士学业奖学金资助期限为4年,硕士学业奖学金资助期限与所在专业学制相同,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非定向就业(入学时人事档案转入我校,没有工资收入,下同)的博士研究生。
2.入学考试方式为免试或统考,且录取类别为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
3.强军计划。
4.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直博生学业奖学金资助期限为5年。
三、评选比例及标准博士生学业奖学金等级情况表(单位:万元/年·人)硕士生学业奖学金等级情况表(单位:万元/年·人)四、评审细则(一)博士研究生一年级不分等级。
(二)博士研究生二年级不分专业,综合成绩=学习成绩×30%+思想品德×5%+科研素质×50%+创新能力×15%。
(三)博士研究生三、四年级不分专业,综合成绩=学习成绩×20%+思想品德×5%+科研素质×60%+创新能力×15%。
(四)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学生按照学校规定执行(五)硕士研究生二年级学业奖学金评审细则1.综合成绩=学位课平均成绩×20%+思想品德×5%+科研素质×50%+创新能力×25%2.综合成绩相同的,根据学位课平均成绩进行排序。
3.学位课成绩出现过不及格者只限定评选三等奖学金。
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资助体系改革暂行办法为贯彻落实国防科工委“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促进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改革机制,转变观念,激发创新,提高质量。
改革博士生培养机制,进一步调动博士生导师的积极性,强化博士生导师的责任意识,激发博士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实践,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
二、实施原则1.落实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由学校与导师对博士生共同资助。
2.根据不同院系的学科专业特点,资助额度有所区别。
三、资助体系与实施方案1.资助体系总体思路:(1)2007年起,所有博士研究生缴纳学费,学费标准为每学年人民币1万元,收费年限为3年。
(2)2007年起,取消博士生指导经费。
考虑到文、理、管院系学科特点,学校为其发放博士生培养业务费,发放标准为0.1万元/年·人,发放年限为3年。
(3)学校设置奖学金、助学金,奖学金用于资助博士生的学费;助学金用于资助博士生在学期间生活费。
(4)学校设置助教、助管岗位。
博士生通过从事助教、助管岗位获得相应津贴。
2.资助体系适用范围及年限:从2007级起,对非定向博士研究生(指入学时人事档案转入我校,没有工资收入的博士研究生)进行资助,资助年限为奖学金3年,助学金4年。
3.资助方案:资助体系分A、B两类实施,具体标准见下表:(1)学校根据当年博士生招生计划,将享受A类资助标准的学生数量分配给院系,由院系分配给每位博士生导师。
享受A类标准资助的学生总数一般不低于当年学籍硕博连读和提前攻博的总数,且A类资助原则上面向校内专职导师。
(2)导师每年招收A类资助博士研究生不超过2名(副导师招生不超过1名),招收超过2名的博士研究生,从第3名起按B类资助执行。
导师每年可招收的博士生数量按研院函[2007]13号执行。
(3)文理管院系指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体育军事训练部等。
关于印发《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资助办法》的通知转自:时间:2010年8月24日18:30关于印发《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资助办法》的通知校研字…2010‟25号各有关单位:为继续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不断完善资助体系,加大对硕士研究生的资助力度,学校制定了《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资助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三日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资助办法为继续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不断完善资助体系,加大对硕士研究生的资助力度,实现奖学金资助的全覆盖,针对2011级硕士研究生特制定此办法。
一、指导思想贯彻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改革硕士研究生资助体系,充分调动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完善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培养体系,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资助对象本资助体系的资助对象为考试方式为免试或统考,且录取类别为非定向的2011级硕士研究生(即入学时人事档案转入我校,没有工资收入的2011级硕士研究生)。
三、资助体系构成硕士研究生资助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奖学金、生活补助、助研和助管(助教)岗位津贴。
(一)奖学金由学校提供,用于冲抵学费。
依据黑龙江省物价局批复我校的硕士研究生收费标准和教育部、财政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从范围上对上述资助对象实行全覆盖,程度上将奖学金分为两个等级,各等级奖学金对应的冲抵后应交学费金额及学校提供的生活补助金额见表1。
各等级奖学金所占比例根据国家下达的计划内指标确定。
表1 各等级奖学金对应学费及生活补助金额表奖学金等级应交学费金额(每年)学校提供的生活补助金额(每月)一等免交学费250元二等4500元250元(二)助研岗位由导师设置,导师视研究生学习工作情况确定津贴额度。
(三)学校每年设置助管、助教岗位,岗位按学校有关文件管理。
四、硕士生奖、助学金管理(一)研究生院根据国家下达的计划内指标和学校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将奖学金名额下达至各院系。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研究生硕士奖助体系实施方案(试行)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收费标准:学费每人每学年8000元,住宿费每人每学年1200元。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方案(试行)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学位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坚持研究生教育规律,促进培养质量提升,坚持以人为本,改善研究生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全方位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保证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硕士研究生教育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实施原则(一)遵循教育规律,促进质量提升。
立足研究生教育的特点,遵循研究生成长规律,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进一步完善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全面激发研究生教育的活力,促进研究生教育数量、质量的均衡发展。
(二)完善奖助机制,优化资源配置。
统筹使用国家财政拨付的研究生培养经费、奖助资金、重点学科经费、学校投入的培养经费、导师科研经费、学费等,构建一套有利于促进学科发展、有利于激发导师工作热情,有利于鼓励研究生学习、科研和开展实践活动的培养机制和资助体系。
吸引优质生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基础性保障。
(三)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
建立并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改善研究生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提高研究生待遇。
统筹协调,稳妥推进,充分考虑制度的可操作性,确保顺利实施。
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物价变动情况和学校财力状况等因素,建立奖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二、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标准与发放范围硕士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由奖学金和助学金两部分构成。
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科研奖励及其它奖励。
助学金主要包括国家助学金、伙食补贴、学校“三助”津贴、伙食补贴、特困补助等。
哈工程研究生奖学金制度一、背景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研究生教育一直是学校的重点发展方向。
为了吸引优秀的研究生来校学习,提高学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学校设立了研究生奖学金制度。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奖学金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奖学金名称、发放标准、申请办法等。
二、奖学金名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奖学金分为国家奖学金、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和三等奖学金四个等次,详细名称如下:1. 国家奖学金:由国家教育部每年统一发放,资助范围较广,资金较为充裕。
2. 一等奖学金:针对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的研究生设立,资助金额较高。
3. 二等奖学金:针对研究生整体表现良好、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设立。
4. 三等奖学金:资助相对较低,主要针对普通研究生。
三、发放标准1. 国家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由国家教育部提供,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科研成果、综合表现等条件进行综合评定,选拔出最优秀的若干名学生作为获奖对象。
2. 一等奖学金:一等奖学金的发放标准主要包括学业成绩、科研成果、综合素质等方面。
研究生在这些方面表现出色的,可以申请获得一等奖学金。
3. 二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的发放标准相对宽松一些,主要考虑研究生的整体表现和成绩情况,包括学业成绩、科研成果、科研能力等。
4. 三等奖学金:对于大部分普通研究生,学校也会设立一定数量的三等奖学金名额,资助这些学生的学业生活。
四、申请办法1. 国家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一般从学校层面进行选拔,学校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开展评选工作,选拔出若干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公布的相关渠道进行申请。
2. 一等奖学金:一等奖学金的申请办法是由学校设立评选委员会,根据研究生学业成绩、科研成果等条件进行评定,最终确定获奖名单。
3. 二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的申请办法相对宽松一些,学生可以主动向学校提交申请材料,经过评定后确定获奖名单。
4. 三等奖学金:对于普通研究生而言,学校会设立一定数量的三等奖学金名额,一般无需学生主动申请,学校会主动进行评选。
哈尔滨工程大学
硕士研究生资助体系改革实施方案
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完善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高等学校等研究生培养机构多渠道筹集经费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吸引优秀研究生生源,优化研究生生源结构,全面激发研究生教育的活力,促进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资助对象
本方案的资助对象为考试方式为免试或统考,且录取类别为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时人事档案转入我校,没有工资收入的硕士研究生)。
三、实施方案
(一)实行学费收缴制度
所有硕士研究生缴纳学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年0.8万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年0.9万元,收费年限以硕士研究生所在专业的学制为准。
硕士研究生于每年开学前向学校缴纳当年的全部学费。
(二)奖助政策体系
硕士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由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学业奖学金、“三助”(助研、助教、助管)津贴等部分组成。
1.国家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由中央财政出资设立,用于奖励学习成绩优
异、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的硕士研究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
国家奖学金名额以教育部当年下达的分配名额为准,评选办法按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2.助学金
助学金来源于中央财政拨款,用于资助硕士研究生的部分生活费。
助学金资助期限与硕士研究生所在专业的学制相同,标准为每生每年0.6万元(每月500元),按月发放。
3.学业奖学金
学业奖学金由学校统筹中央财政拨款和学校自筹资金设立,用于支持硕士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学业奖学金资助期限与硕士研究生所在专业的学制相同,每年秋季学期一次性发放。
学业奖学金评选办法按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标准见下表。
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及本科毕业学校为“985工程”高校的普通全日制毕业生第一学年自动获得一等奖学金,第二学年重新评定其奖学金等级。
第三学年的奖学金等级依照第二学年
评定结果确定。
4.“三助”津贴
助研津贴由导师出资,用于补助硕士研究生生活支出。
硕士研究生助研津贴的资助期限与硕士研究生所在专业的学制相同,按月发放,学校不设最低标准,由导师根据硕士研究生的助研业绩决定是否发放助研津贴及发放标准。
助教、助管津贴由学校统筹中央财政拨款和学校自筹资金设立,用于补助硕士研究生生活支出。
硕士研究生经导师同意后,可通过从事助教、助管岗位获得相应津贴,具体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四、相关说明
(一)硕士研究生办理退学手续的,学校将从退学文件签发之日起停止发放所有奖助学金。
(二)硕士研究生在资助期限内办理休学、保留学籍的,学校将暂停发放所有奖助学金,待恢复学籍后继续发放,已停发部分不再补发。
(三)硕士研究生在资助期限内,因国家和单位公派出国留学或校际交流在境外学习的,其奖助政策按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四)硕士研究生在资助期限内毕业的,助学金发放期限从入学当年的9月份开始至取得毕业证书之日止。
五、附则
(一)本方案适用于2014级及以后入学的硕士研究生。
(二)2012、2013级硕士研究生仍实行学费减免政策,不享受学业奖学金政策,助学金标准从2014年9月开始由原来的250元/月提高至500元/月。
(三)本方案解释权在研究生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政办公室 2014年5月14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