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研究生资助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3
广东省普通高校研究生国家奖助学金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普通高校研究生是指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被我省研究生培养单位(含普通高校,下统称高校)录取就读的全日制研究生(下称研究生)。
第二条高校研究生国家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下称国家奖助学金)。
(一)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表现优异的研究生,旨在发展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促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学业奖学金,用于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支持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
(三)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正常学制内就读且没有固定工资收入的全日制研究生,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
研究生国家奖助学金实行学生申请,学校评审、第三条.公示、奖助学金发放等工作机制,由高校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每学年评审一次。
高校应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规定,制定本单位国家奖助学金实施办法,建立健全与研究生规模和现有管理机构设置相适应的国家奖助学金评审组织机制。
第四条高校国家奖助学金实施办法应包括以下内容:明确资助对象、条件、标准、覆盖面、奖励等级(资助档次)、申请办法、评审程序和办法、申诉渠道。
实施办法应报省教育厅备案,并在本校网站对外公开。
第二章名额与奖助学金下达第五条国家奖学金预算按名额和奖学金标准等额下拨。
省教育厅按照教育部下达的我省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名额,根据各高校在校研究生规模、培养质量以及上一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执行情况,提出各高校国家奖学金名额和资金分配方案,财政部门根据教育部门提供方案下达资金。
第六条学业奖学金所需资金按高校隶属关系,分别由省财政、地市财政按一定比例予以支持。
.(一)省属高校学业奖学金所需资金,省财政按照博士生研究生人均每生每年10000元标准和在校博士生人数的70%比例,硕士研究生人均每人每年8000元标准和在校硕士生人数40%比例给予支持。
市属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所需资金由地级市财政予以支持。
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奖、助金评定办法(2016 年试行稿)为规范研究生奖、助学金的评定、发放和管理,参照《中山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定办法》特制订本办法。
一、奖、助学金评审机构(一)学院成立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领导小组,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担任小组组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担任副组长,各系系主任为组员,负责奖、助学金评审制度的修订以及评定过程中的协调和仲裁工作。
(二)学院成立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工作小组,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担任组长,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研究生教务秘书和研究生辅导员为组员,负责奖、助学金的具体评定、推荐工作。
二、研究生奖、助学金种类(一)中山大学优秀研究生奖学金;(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三)研究生奖助金;(四)社会各界在学校或学院设立,面向学院研究生的捐赠优秀奖、助学金(下简称捐赠奖、助学金)。
三、研究生参评资格(一)在册的全日制研究生(不含延迟毕业学生)均有资格参评捐赠优秀奖、助学金,学习满一年的在册全日制研究生(不含延迟毕业学生)可参评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具体参评资格以当年度学校的通知文件为准。
(二)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能参加当年奖、助学金的评定:1.该学年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处分者;2.一学期缺勤累计2 周以上者;3.上一学年课程成绩有不合格或补考、重考者。
四、研究生奖、助学金的评定一)中山大学研究生奖学金评定1.基本条件⑴ 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和学校规章制度。
⑵ 有良好的学风、热爱集体、尊师爱校、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集体活动。
⑶ 努力学习,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内容,成绩优良。
⑷ 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并取得成果者优先: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一篇以上(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或有重要科技成果(须经有关部门认证);或获得省级以上奖励者。
2.评定程序⑴ 参评者须在规定时间向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工作小组提出书面申请。
⑵ 学院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审工作小组根据本评定办法中“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标准”相关条款确定获奖名单并公示初评名单,征求公议。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研究生奖学金、奖助金评选办法(试行)为了资助优秀学生完成学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团结合作的氛围,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使奖助公平、合理,我院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以及我院的具体情况,制订我院研究生奖学金、奖助金评选办法。
一、奖学金、奖助金评选的原则:学业优先、德育发展、兼顾专业及学生之间的公平。
二、奖学金按照学校下达的指标和条件评选,从各项奖学金的申请人中评选。
原则上,每人每年只能申请一项。
三、奖助金评选办法适用的对象为二、三年级硕士生,以及非奖助全日制博士生。
四、奖助指标的下达一年级硕士增加的奖助指标由学校下达。
二年级硕士生奖助名额不再增加,如有奖助类硕士生被取消奖助资格,其被取消的奖助金名额由未获得奖助金生中择优替补。
博士生、奖助类硕士生:按照相关文件条款审核,如无学校规定的不予资助的情况,可以继续享受奖助金,不需申请,反之将被取消奖助资格。
五、根据学校的安排,奖助金的评选时间为每学年第二学期末,研究生科将增加的奖助数给予及时公布,并组织各年级学生申报。
六、审批程序研究生科对学生的申报材料按条件进行审核及汇总,符合条件者提交给医院德育考评小组讨论。
德育考评小组由医院各专业随机抽取5-7名专家组成。
通过德育考评小组评定者,将给予公示,公示后再报给学校审批。
七、奖助指标分配一年级硕士奖助指标按二级学科按比例进行分配,不足2名非奖助类学生申请的学科合并一起进行评审。
二年级硕士的奖助缺额补充由德育考评小组直接评定。
八、评审的内容及评分标准1、将申请学生总评分在所在学科进行排序,按该学科指标数从高到低评定人选。
总评分=学业成绩+综合能力测评成绩。
总评分满分为100分,其中学业成绩占90分,综合能力测评成绩占10分。
2、学业成绩=申请学生必修课平均分/该学科申请学生必修课平均分最高分*90作为学业成绩分。
3、综合能力测评成绩=∑(学术分,文体活动分,学生干部加分)。
國立中山大學研究生獎助學金發放細則90年1月3日獎助學金協調會通過90年1月8日校長核定後開始實施92年11月18日校長核定後開始實施94年9月7日94學年度第1次主管會報修正通過94年10月7日94學年度第1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98年1月14日97學年度第9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一、為有效提升本校研究及教學品質並鼓勵優秀全職研究生,特訂定本細則。
二、獎學金部份1.碩士班研究生(1)經費來源:學生事務處之「學生公費暨獎助學金」項下。
(2)金額:每名4萬元分2學期發放,奬學金直接撥入研究生之存款帳戶內。
(3)發放對象:全職優秀碩士班一年級學生。
(4)名額:約140名,依各系所全職碩士班一年級入學新生人數比例核定(四捨五入)。
(5)發放條件:錄取優先次序如下:1. 由本校大學部進入碩士班就讀,且其大學部畢業成績於全系(班)排名前10%以內者。
2. 碩士班甄試入學正取前10%者。
(不足1位者直接進位)3. 碩士班考試入學正取前10%者。
(不足1位者直接進位)(6)審查方式:各系所將核定名單送交所屬學院彙整,各學院須於11月15日前將核定名單送達研發處,俾便辦理獎學金發放事宜。
2.博士班研究生(1)經費來源:學生事務處之「學生公費暨獎助學金」項下。
(2)金額:每名16萬元分2學年發放,奬學金直接撥入研究生之存款帳戶內。
(3)發放對象:全職績優博士班一年級學生。
(4)名額:約40名,依各系所全職博士班一年級入學新生人數比例核定(四捨五入),每個博士班至少1名。
(5)發放條件:錄取優先次序如下:1. 大學部、碩士班均於本校就讀之博一新生其碩士班成績表現優良者。
2. 博士班考試入學正取前10%者。
(不足1位者直接進位)(6)審查方式:符合申請條件者於10月1日起至15日止逕向所屬學院提出申請,並由各學院進行審查後,於11月15日前將核定名單送達研發處,俾便辦理獎學金發放事宜。
三、助學金部份1.由學生公費及獎助學金項下編列研究生助學金預算,其名額及教學助理(TA)及研究助理(RA)助學金之分配比例,由各系所依系所之特性及教務處核定之教學助理(TA)經費,提供願意協助教師教學或研究之全職研究生申請。
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奖助金评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院研究生奖助金评定工作,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建立以培养质量为基础,以思想道德、学习成绩、科研业绩、研究潜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评选机制,根据《中山大学研究生奖助规定》(中大研院[2022)35号),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且在基本修业年限(学制)内的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
在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研究生奖助按国家有关政策执行。
第三条中山大学研究生奖助金由三部分组成:学业奖学金、学业助学金、导师(培养单位)配套投入。
具有中山大学学籍的在校研究生,在基本修业年限(学制)内,学业奖学金按学年发放,学业助学金、导师(培养单位)配套投入按月发放。
超出基本修业年限(学制)的,不再发放。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成立中山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成员以学院教育与学位委员会成员为主,包含分管研究生工作、学生工作的院领导及教师代表、辅导员、研究生代表等,负责研究生奖助学金评选工作的领导与执行监督,对班级初审结果进行复核评定。
第五条各班在辅导员的指导下成立奖助学金评审小组,成员一般为7人(班级人数少于30的,小组成员为5人),其中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为当然成员,其余成员由各班民主推选产生,其中应包含非班干部和学生党员。
班长为各班评审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各班奖助学金初审工作。
第六条辅导员负责审核班级初审结果,并将结果上报学院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
同时,辅导员应对评奖标准进行宣传解读,监督班级评审小组公开、公平、公正地开展工作,接受学生申诉、及时调解矛盾。
第三章名额与奖金第七条奖助金名额(一)学院奖助金的名额由学校统一分配,各专业名额原则上根据各专业参评学生人数比例进行分配;如总名额小于年级数,则二、三、四年级一起参评,且不计参评者的学业成绩;对于新入学的研究生,一等、二等奖助金可适当向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倾斜。
法学院研究生奖助金、奖学金评选实施细则(试行)为了规范我院研究生奖助金、奖学金管理,进一步完善我院研究生学费与奖助体系,鼓励我院研究生勤奋学习,奋发向上,积极参加学术科研活动、专业实践活动,关心同学,服务集体,全面综合发展,根据《中山大学研究生教育奖助金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山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定办法(试行)》,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一、参评资格和评奖条件(一)参评资格1.在册全日制研究生均有资格参加一年一度的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定(奖学金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同一年度原则上只可获一项奖学金(捐赠奖学金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2.奖助金实行一年一评的动态管理,第一学年度奖助金评选主要考虑申请者入学考试的初试、复试成绩,由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决定。
从第二学年度开始奖助金评选主要考虑研究生在前一学年度的学习成绩、科研成果以及综合测评(包括社会工作、获得奖励、荣誉等),由院研究生奖助金评选小组讨论决定。
(二)基本条件奖助金申请条件: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3.诚实守信,品学兼优;4.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5.高年级学生前一学年度已达到学校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学习要求,并考核合格;6.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助理、科研助手的工作任务。
有下列情形者不得参评:1. 在申请资料中弄虚作假者;2. 参评年度因违反校纪校规受纪律处分者;3. 参评年度学术上存在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不端行为经查证属实者;4. 在科研工作中,违反工作程序,导致严重后果者;5.考核年度“助教”、“助研”工作考核不合格者;6.考核年度有必修课程考试不合格或专业选修课不及格者;7. 导师及培养单位根据相关规定认定的不予资助的其他情形。
奖学金申请条件: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高等学校规章制度;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4.学习成绩优良,科研能力显著,并取得突出的科研业绩。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费与奖助体系试行方案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 号),进一步完善我校研究生学费与奖助体系,按照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13〕219 号)、《关于印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13〕220 号)和《关于做好研究生奖助工作的通知》(财教〔2013〕221 号)的有关要求,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2014 年起新入学的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学制内非在职全日制研究生。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的要求,立足学校实际情况,适度提高我校研究生待遇水平。
充分发挥研究生学费与奖助体系的调节作用,推动和激励各培养单位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激发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促进我校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1. 统筹国家财政投入、学校投入和导师配套投入等各类资金,参考国内同类高校的奖助水平,适度提高我校研究生待遇。
2. 整合各类奖助项目,合理设定奖助标准、比例,构建以奖学金和助学金为主体,层次合理的研究生奖助体系。
3. 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导师配套投入机制和标准。
4. 继续实行“优生优培” 资助计划,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设立中山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奖学金,鼓励和支持优秀博士研究生开展高水平创新性研究。
5. 建立以教育质量为基础,向基础学科、亟需学科和教育部最近一次学科评估中按参评学科总数百分位排序前10%的优势学科倾斜,支持优秀导师的奖助金名额分配机制。
分批次对学校近期拟重点培育的专业学位进行培育,在培育期内获得倾斜支持的专业学位点须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努力打造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和品牌。
健全完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按培养周期对各培养单位的教育质量进行绩效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奖助金名额分配实行动态调整。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优秀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修改意见稿)参评资格:1.参评者须符合校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选条件,且在管理学院研究生学期考评中没有出现不合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习努力,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遵纪守法,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品行优良,必须通过所有课程(含选修课),必修课加权平均成绩达到75分以上。
注:须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并取得成果者: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一篇以上(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或有重要科技成果(须经有关部门认证);或获得省级以上奖励者;或担任社会职务、获得各项荣誉者。
2.上年度已获奖的同学仍可参评,但只计本评奖年度发表的论文及奖项,未曾获奖同学的论文及奖项可以累计。
3.上年度在班级或者研究生会任职的同学,如果去年未参与评奖学金,可以按照去年的相应加分在今年参评, 任职时间必须满一年.4.参评者提供的材料必须真实可信,如有弄虚作假,以旧代新,盗用他人文章者,将取消其参评资格并通报批评。
评奖程序:1.参评者须向学院提供书面申请并附相应证明材料(已出版的相应刊物)及刊载文章的全文复印件,并注明各篇字数。
硕士同学请交与各班班委,各班班委收集整理后,上交学工部;博士同学请直接交到学工部。
2.由学工部研究生工作负责老师、研究生会相关干部、各班班委共同组成评奖组,由各班班长、研究生会相关干部,根据评分细则对每位参评者评分进行确定,最后由学工部研究生工作负责老师审核评分结果并公布评分结果,结果按分数由高到低排列。
3.初评结果公布后3日内,对评分结果有异议者向学院提交复核申请。
4.经评奖组复核后,在每年的7月下旬公布最终的评分结果。
5.最终,按分值高低和参评者申请最终确定并公布获奖者及奖项。
评分细则:一、科研成果参评论文、著作、教材须是研究生入学后至评奖年份上交材料日间正式发行或出版的,与本人所学专业相关,且未用于以往年份评奖的学术研究成果。
(用稿通知无效,未能按时提交的学术成果本期不计分。
**大学旅游学院研究生奖助金评定方法(试行)为了规范我院研究生奖助金管理,引导学生向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发展,配合我校从2014级研究生开始试行的研究生学费与奖助体系试行方案,结合实际情况,特修订本办法。
适用于2014年起新入学的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学制内非在职全日制研究生,不含留学生、港澳台生、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生。
一、总则(一)参评资格我院非在职全日制攻读科研型研究生,并满足以下所有条件:1.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和学校规章制度,有良好的学风,尊师重道,诚实守信,恪守学术道德;2.从第二学年开始,申请者前一学年度各门课程成绩合格,较好的履行“助研”工作职责,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内容,并通过考核。
(二)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不予资助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反校纪校规受纪律处分者;2.在提交的申请材料中,提供不实信息或隐瞒不利信息者;3.考试作弊者;4.在学术研究中有作伪、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等违反学术道德行为者;5.年度考核“助研”工作不合格者;6.年度考核有必修课程考试不及格者;7.中期考核不通过者;8.在科研工作中,违反工作程序,导致损失或后果严重者;9.硕博连读生在确定资格后,提前攻博生在进入博士生阶段培养后,因个人原因申请转为硕士生者;10.超过本专业规定的基本修业年限者。
(三)评定程序1.学院成立以研究生教育与学位专门委员会成员为主体,包括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一位学生代表(非在职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在内的奖助金评审委员会。
2.学院公示初评名单,征求公议。
经公议后,再次确定并公示上报名单。
(四)名额分配根据研究生院每年下达的指标进行名额分配。
1.博士研究生(1)一等奖助金名额用于资助列入“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的研究生。
(2)二等奖助金名额在入学当年适当向直博生和硕博连读倾斜,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科研创新能力突出,具有较大学术发展潜力的博士生;从第二学年起,适当参考学业课程成绩,向科研能力突出,具有较大学术发展潜力的博士生重点倾斜。
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学费奖助学金一览表准备中山大学考研的小伙伴们,需要关注一系列考研信息的收集,例如历年考研分数线、考研报录比、考研参考书、考研历年真题等信息都是和初试复试的准备息息相关的。
下面聚创聚英考研网为备考生们整理汇总了中山大学一系列考研信息和资料,欢迎广大考生登录聚创聚英考研网查看和免费下载。
一、中山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助学金政策:(一)硕士研究生均须缴纳学费,具体学费标准可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查阅。
保留入学资格硕士研究生按录取当年学费标准缴纳学费。
(二)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定向就业的非在职硕士研究生可申请“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奖助金”(包括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和学业助学金),符合条件的硕士研究生还可申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各招生单位设立的奖助金及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设立的各类奖助金。
定向就业的在职硕士研究生不能申请“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奖助金”,也不能申请国家奖学金,能否申请各招生单位设立的奖助金及获得硕博连读资格的硕士研究生,从第二学年起,除可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外,按博士研究生三等奖助金标准享受国家助学金和学业助学金。
获得“优生优培”计划资助的硕博连读研究生,奖助标准按照“优生优培”资助计划有关规定实施。
二、中山大学历年考研报录比情况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2016年的数据为例:完整版请添加微信mskaoyan获取!三、中山大学其他考研信息和资料汇总为了帮助准备报考中山大学研究生的备考生们,聚创聚英考研网推出《中山大学专业课考研复习全书》和《中山大学专业课考研全真模拟题》等一系列考研复习资料,主要包含考研参考书、核心考点解析和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本书系统总结考研专业课知识,重难点分明,深度解析历年考研真题并进行命题预测,为考生节省大量宝贵的复习时间,帮助考生在扎实基础之上迅速提高专业课成绩,是考生从基础到冲刺阶段的考研专业课资料,年年更新!详情如下:五、关于要不要报中山大学辅导班问题:选择培训机构是很重要的事。
中山大学研究生教育奖励、资助体系
中山大学建立了研究生教育奖助金、社会捐赠奖学金以及国家助学贷款、商业助学贷款等多元化的奖励和资助体系,包括:
一、研究生教育奖助金
2006年,中山大学与全国其他16所研究生教育最好的高校一起,被教育部列为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单位。
从2007级开始,中山大学在研究生招生、培养中全面试行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了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设立“中山大学研究生教育奖助金”。
享受“中山大学研究生教育奖助金”的研究生,均须履行导师“助研”以及“住院医师”等工作职责,完成导师和有关部门布置的相关工作,并接受相关考核。
“中山大学研究生教育奖助金”实行每年一评的动态管理。
中山大学研究生教育奖助金
二、社会捐赠校级奖学金
三、助学贷款
已还清本科(硕士)阶段贷款的研究生,在第一学年注册成功后,可申请每人每学年最高6000元(国家规定的最高限额)国家助学贷款,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同时,我校研究生院管理处还积极寻求与各大国家商业银行的合作,推动我校研究生商业助学贷款工作。
目前已设立了中信银行商业助学贷款。
2002——2006年,我校共有一千五百余人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和商业助学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