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教学内容
- 格式:ppt
- 大小:5.34 MB
- 文档页数:30
《幼儿心理学》课程介绍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时期(0-6岁)人的心理发展的学科,它揭示了幼儿时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对于教育工作者了解幼儿、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以及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和价值。
一、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幼儿时期人的心理发展,包括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具体来说,幼儿心理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幼儿的认知发展:包括幼儿的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幼儿的言语发展等。
2.幼儿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包括幼儿的情感表达、情感认知、社交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幼儿的性别角色、同伴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3.幼儿的行为问题:包括幼儿的情绪问题、行为问题、发展性问题等,以及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二、幼儿心理学的学习方法和意义学习幼儿心理学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经验。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学术讲座、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进行学习。
学习幼儿心理学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教育水平: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可以更好地制定教育策略和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2.促进亲子关系:了解幼儿的情感需求和表达方式,可以更好地与幼儿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3.预防心理问题:了解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成因,可以及早发现并采取措施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4.提升职业素养:幼儿心理学是教育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学习这门学科可以提升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职业素养,更好地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
三、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调查法、案例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取关于幼儿心理发展的客观资料和数据,为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提供支持。
具体来说,观察法是在自然环境下,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的方法;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的方法;案例法是对单个或多个幼儿进行深入了解的方法;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对幼儿进行干预的方法。
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1、明确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任务及研究内容。
2、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3、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原则。
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什么是幼儿幼儿一般指的是3—6、7岁的儿童二、什么是教育广义: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Eg:①你父亲教你怎样做人。
②看了这场电影对你有什么意义。
狭义:指的是学校教育△教育的本质:“3个人”人教育人成人人(教师)(学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体现做人的人;使他懂得有尊严的人)(家长)(子女)三、学校教育的分类: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教育等等1、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非幼儿园教育2、幼儿教育的最典型的形式——幼儿园教育3、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主导幼儿反馈教师四、什么是心理学心:心思、思想、感情理:规则、规律心理学——psychologyPsychology=psyche(灵魂)+logos(科学)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里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3、心理现象包括的内容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共性)①认识过程(感、知、记、思、想)②情感过程③意志过程注:注意伴随整个心理过程<2>个性心理(个性差异):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4、心理学的分类(把它形象的比喻成一棵大树)普通心理学:感觉心理学知觉心理学记忆思维言语情感等心理学意志心理学个性心理学等等发展心理学:1、比较心理学:①动物与人比较心理学②动物之间比较心理学2、年龄及发展心理学:①婴儿、幼儿(婴幼儿)心理学②儿童心理学③青年心理学④成年心理学⑤老年心理学等等应用心理学:①教育心理学②工业心理学③医学心理学④护理心理学⑤司法心理学⑥艺术心理学⑦体育心理学⑧军事,商业心理学等等五、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
讷河市职教中心学校2016 至2017 学年度上学期教案课程名称:_幼儿教育心理学任课班级:16 学前教育任课教师:徐柏鹤课程概况注:注意伴随整个心理过程2、心理学分类:①婴儿、幼儿(婴幼儿)心理学②儿童心理学③青年心理学④成年心理学⑤老年心理学等等五、什么是幼儿教育、幼儿教育心理学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研究幼儿(3——6、7岁)心理的形成规律。
②如何应用规律。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①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的心理形成和发展规律,从而心理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②研究如何应用幼儿的心理规律来提交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原则。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即本书的知识体系)简单来说,本书由四部分组成:①导论②幼儿心理形成规律与教育③幼儿的心理健康④幼儿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结束部分: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启发引导学生一同分析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联系教师简单介绍本书的四部分内容。
课题第二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2、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对幼儿教育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难点: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法学法开始部分:组织课堂,复习提问基本部分:讲授新课一、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一)理论作用:①有助于了解、解释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前因后果。
②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
(二)实践作用——有助于幼儿教育实践中的有关问题的解决例如:强化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提问学生回答: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讨论:幼儿园中强化的方式有哪些教师举例讲解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1、明确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任务及研究内容。
2、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3、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原则。
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什么是幼儿幼儿一般指的是3—6、7岁的儿童二、什么是教育广义: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Eg:①你父亲教你怎样做人。
②看了这场电影对你有什么意义。
狭义:指的是学校教育△教育的本质:“3个人”人教育人成人人(教师)(学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体现做人的人;使他懂得有尊严的人)(家长)(子女)三、学校教育的分类: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教育等等1、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非幼儿园教育2、幼儿教育的最典型的形式——幼儿园教育3、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主导幼儿反馈教师四、什么是心理学心:心思、思想、感情理:规则、规律心理学——psychologyPsychology=psyche(灵魂)+logos(科学)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里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3、心理现象包括的内容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共性)①认识过程(感、知、记、思、想)②情感过程③意志过程注:注意伴随整个心理过程<2>个性心理(个性差异):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4、心理学的分类(把它形象的比喻成一棵大树)普通心理学:感觉心理学知觉心理学记忆思维言语情感等心理学意志心理学个性心理学等等发展心理学:1、比较心理学:①动物与人比较心理学②动物之间比较心理学2、年龄及发展心理学:①婴儿、幼儿(婴幼儿)心理学②儿童心理学③青年心理学④成年心理学⑤老年心理学等等应用心理学:①教育心理学②工业心理学③医学心理学④护理心理学⑤司法心理学⑥艺术心理学⑦体育心理学⑧军事,商业心理学等等五、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2一、课程名称:幼儿教育心理学二、课程简介: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专注于幼儿心理发展和教育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掌握适应幼儿发展需要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提高在幼儿教育中的教育技巧和效果。
三、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2. 掌握幼儿认知、语言、情感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教育策略。
3. 了解幼儿心理障碍的常见类型及其处理方法。
4. 培养教师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应变能力,提高教育实践的效果。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幼儿心理发展基本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 语言发展理论- 情感发展理论- 社会发展理论- 近年来的研究和发展动态2. 幼儿认知发展的关键教育策略- 感知认知的培养方法-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方法- 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3. 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教育策略- 言语表达教育方法- 语音语调的培养方法- 词汇和语法的学习方法4. 幼儿情感发展的关键教育策略- 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的培养方法 - 父母和教师的情感引导方法- 同伴关系的培养方法5. 幼儿社会发展的关键教育策略- 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方法- 规则和道德观念的培养方法-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角色与影响6. 幼儿心理障碍的常见类型及处理方法 - 注意力不集中与多动障碍- 学习障碍- 情绪障碍- 结语言障碍7. 提高教育实践效果的策略- 观察力的培养方法- 分析能力的培养方法- 应变能力的培养方法六、教学评价方式:1. 参与度(10%)2. 学术表达(20%)3. 小组讨论(20%)4. 作业和实践(30%)5. 期末考试(20%)七、参考教材:1. 《幼儿心理学导论》 - 作者:张三2.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实施指南》 - 作者:李四八、教学安排:教学内容将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以下为初步安排:- 第一周:幼儿心理发展基本理论- 第二周:幼儿认知发展的关键教育策略- 第三周: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教育策略- 第四周:幼儿情感发展的关键教育策略- 第五周:幼儿社会发展的关键教育策略- 第六周:幼儿心理障碍的常见类型及处理方法- 第七周:提高教育实践效果的策略- 第八周:复习与期末考试九、教学参考资源:1. 幼儿教育心理学相关期刊论文2. 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资料敬请同学们提前阅读教材,准备课前讨论并完成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