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教学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育心理学名词

解释

1.教育心理学:倾向于,教育心

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

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

教育,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活动

中学习与教育的心理现象及其

基本规律的科学。

3.观察法:是指通过感官或借助

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

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

象或行为进行系统、连续地考

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

实材料的研究方法。

4.调查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

目的和课题的需要,有计划的

对事实的考察、现状的了解、

材料的搜集来认识教育问题或

探讨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

方法

5.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假

设,运用一定的认为手段,主

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

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

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

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

法。

6.测量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

需要,采用标准化的测量工

具,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对

研究对象的实际测定来收集有

关的数据资料并加以分析,来

解释教育活动的效果,探索教

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7.学习:从广义上讲,学习是人

和动物在生活中通过实践和训

练而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

心理变化过程。狭义的学习主

要指人的学习,它是在社会生

活实践中,一语言为中介,自

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

积极主动地掌握个体和社会经

验的过程。

8.学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

特殊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进

行的,以掌握书本上的间接经

验为主的,未参与未来生活实

践做准备的,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的特殊认知活动。

9.机械学习:指获得任意的、认

为的和字面的联系的过程。

10.意义学习:是以符号为代表的

新知识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

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

实质性的联系。

11.学习准备:指的是学习者在从

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

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

习的适合性程度。

12.关键期:指在儿童的发展过程

中存在的一个最容易学习和获

得某种心理与行为反应并且一

旦错过就难以弥补的特定阶

段。

13.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

识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方

年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14.学习理论:是解释人类学习活

动的本质和规律,解释和说明

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指导人

类学习,特别是指导学生的学

习和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心理学

原理或学说。

15.试误说:桑代克根据动物学习

实验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认

为机体处在问题情况中会发出

许多反应,由于满意的结果,

最终学会正确反应。

16.顿悟说:格式塔学派对学习的

解释,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知觉

的重新组织,是主体借助于问

题情境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而突然顿悟的过程。

17.效果律:桑代克认为,决定学

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习者的行

为后果,凡是导致满意行为反

应后果的刺激与反应的连结就

会加强,凡是带来令人烦恼的

行为反应后果的刺激与反应的

连结就会被削弱。

18.操作条件(作用)学习:指实

验者就个体在刺激情境中自发

性的多个反应中选择其一施予

强化,从而建立刺激与反应的

连结。

19.顿悟说:格式塔学派对学习的

解释,认为学习是突然领悟到

的知觉经验的重新组织。

20.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外部

动机,指个体通过自身的努

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

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

位的需要。

21.认知内驱力:源于学习者自身

需要的内部动机,是一种要求

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释

学业问题的需要。

22.附属内驱力:是一种外部动

机,是指个体为了获得自己所

附属的长者或权威的赞许和认

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学习

或工作做好的需要。

23.观察学习:是人们通过观察他

人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观察

者来说是新的行为)及其行为

的结果,从而获得该行为的象

征性表征,并引导学习者做出

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24.替代强化:通过一定的榜样来

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

为倾向

25.自我强化:学习者根据一定的

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

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

为。

26.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是否

能够成功完成某一成就行为进

行预期主观判断时所产生的体

验。

2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是一个尚未

成熟有可能崛起的学习理论流

派。

28.幼儿学习:是指幼儿在适应环

境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学习,

不仅包括科学知识的学习,而

且包括各种生活技能的学习。

29.肖像表征:指用意象、图形或

表象来再现知识经验的一种方

式。

30.知识系统化:是指在向学前儿

童传授关于现实事物和现象的

知识时,引导儿童理解知识的

简单联系和规律性。这种知识

体系应当是最基础的,实在感

性的实物活动过程中认识某种

现象的各种联系,它不同于学

校儿童的知识体系。

31.关系中的学习:在生活中,儿

童个体经常与他人有某些联

系,如同伴游戏、交流、合

作、冲突等,这些联系或关系

本身就代表着儿童的一种学

习。这种学习对于儿童个体来

说是“向他人学习”,对于儿童

之间来讲则意味“互相学习”或

“共同学习”,这些统称为关系

中的学习。

32.学习动机:是发动、维持个体

学习活动,并使之朝向一定目

标的内部动力机制。是学习的

动力。

33.迁移:是一种学习的普遍规

律。

34.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

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

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35.剩余精力说:代表人物:德国

思想家席勒和英国哲学家斯宾

塞。其主要观点:认为,任何

生物体都有一定的能量来满足

其生存的需要,生存需要满足

之后,若还有剩余的能量,那

就是多余的精力。多余的精力

累积起来会造成压力,所以必

须消耗掉。游戏这种并不直接

有益于生存的活动,就是消耗

剩余能量的一种方式。

36.合作游戏法:指当儿童专注于

游戏时,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

加入游戏过程,但仍然由儿童

掌握游戏的进程。

37.指导游戏法:是由教师提议或

实现设计一个游戏,并在指导

游戏时扮演一个关键的角色,

至少部分控制游戏的进程。

38.生活预备说:19世纪末,德国

生物学家、心理学家格罗斯根

据生物进化论的自然选择原

理,提出的早期最全面的游戏

理论。在他看来,儿童游戏不

是无目的的活动,而是未来生

活的准备。

39.探索性活动:开始于婴儿早期

并持续终身,当个体面临新的

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出现。

40.规则游戏:开始于婴儿参与成

人发起的嬉戏活动,以后在幼

儿的自发的社会性游戏中出现

了规则游戏的雏形。

41.游戏观察:不仅能提供游戏准

备工作的基础,而且构成了准

备工作和成人介入游戏的桥

梁。

42.平行游戏法:指教师接近儿

童,并且用相同的游戏材料玩

同样的游戏,但教师不与儿童

相互交往,不参与儿童游戏。

43.真实发言人:指教师处于游戏

之外,使儿童保持游戏之外,

使儿童保持游戏与外在真实世

界的联系。

44.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

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

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45.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操作技

能):是指由一系列外部动作

所组成的系统。

46.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心智技

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

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

47.运动教育:就是把身体活动与

问题解决有机结合,培养动作

(运动)技能的一种教育模

式。

48.技能学习:就是通过练习去逐

步掌握特定动作、活动模式的

过程。

49.原型定向:就是了解智力活动

的“原样”,了解原型的动作结

构,及动作构成要素及动作次

序,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

动作和怎样完成动作,明确活

动的方向。

50.原型定向阶段:是使主体掌握

操作性知识(即程序性知识)

的阶段。

51.表征:表象性思维的出现。

52.运算:是一种重要的认知结

构,也是一种智力技能,是一

种内化了的、可逆的动作。

53.内化:是指外部动作向头脑内

部转变的过程。

54.概念:在逻辑学中,概念是反

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

式,是思维的基本单位,任何

一个概念有其内涵和外延。在

心理学中,一般从概念名称、

概念例证、概念属性和概念定

义四个方面进行概念分析,以

把握一个概念的确切含义。

55.概念学习:就是获得概念的一

般意义,即掌握概念的本质属

性,并将具有共同特征的同一

类事物以语词来加以概括。

56.概念形成:是指学习者从大量

的同类事物的具体例证中,通

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

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

的过程。

57.概念同化:是指学习者根据已

有知识经验,学习以定义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