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波导理论2012-1
- 格式:ppt
- 大小:3.07 MB
- 文档页数:41
光波导的理论以及制备方法介绍光波导是一种通过光信号的传导来实现信息交互的技术。
它是利用光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来实现光的传输和调控的一种器件。
光波导已经成为现代通信、光电子技术和光器件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光波导的理论基础是基于光在介质中的传播原理。
当光束通过介质分界面时,会产生折射现象。
这种折射现象可以用斯涅尔定律来描述,即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正弦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光波导利用不同折射率的介质之间的折射现象,将光束从一种介质中导入到具有更高折射率的介质中,并通过光束的反射、折射和散射等效应,使光能够在介质中传播和传输。
制备光波导的方法有多种,包括经典的物理刻蚀法、化学沉积法、水热法等,以及现代的微电子加工技术和激光加工技术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制备方法:1.光刻法:光刻法是一种常见的光波导制备方法。
它利用光刻胶的光敏性,通过光学曝光和显影,将需要刻蚀的部分暴露出来,然后使用物理或化学刻蚀方法将暴露的部分去除,从而形成光波导的结构。
2.离子注入法:离子注入法是一种通过离子注入技术来改变材料的折射率分布,从而形成光波导结构的方法。
它通过在材料表面注入高能离子,改变材料的折射率,并形成光波导结构。
3.RF磁控溅射法:RF磁控溅射法是一种通过溅射技术制备光波导的方法。
它利用高频电场对目标材料进行离子化,然后通过磁场聚焦离子束,使其瞄准到底片上,从而形成光波导结构。
4.激光加工法:激光加工法是一种利用激光器对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
它通过调节激光的功率、扫描速度和扫描路径等参数,实现对光波导结构的制备。
激光加工法不仅可以实现直写制备光波导,还可以实现二光子聚焦制备光波导。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新型的制备光波导的方法,例如自组装法、溶胶-凝胶法、光聚合法等。
这些方法在光波导的制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为光波导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总之,光波导是一种基于光的传导原理来实现光信号传输和调控的技术。
简明光波导模式理论光波导模式理论是光学领域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主要研究光在波导结构中的传播模式和特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要介绍光波导模式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种类和特点,以及在光电子学、光通信等领域的应用,并分析其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1、光波导模式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光波导模式理论主要研究光在波导结构中的传播模式和特性。
波导结构是指能够约束和引导光波传播的介质层或光纤。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波动光学理论,光波导模式理论可描述为在波导结构中传播的光波的电磁场分布和传播常数之间的关系。
在光波导中,光波的电磁场分布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因此光波导模式理论包括横向模态和纵向模态。
横向模态是指光波在波导结构横截面上的场分布,它包括多种模式,如基模、高阶模、辐射模等。
纵向模态是指光波在波导结构长度方向上的场分布,它描述了光波的传播行为,包括相速度、群速度、衰减等参数。
2、光波导模式的种类和特点根据光波在波导结构中的传播特性和横向模态,光波导模式可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常见的类型包括:(1)基模(Fundamental Mode):基模是波导结构中最基本的横向模态,它的场分布具有对称性,并且在横向方向上具有最小的光强分布。
基模的传播常数较小,具有最小的衰减系数。
(2)高阶模(Higher-order Mode):高阶模是波导结构中除基模以外的其他模态,它的场分布具有非对称性,并且在横向方向上具有较大的光强分布。
高阶模的传播常数较大,具有较大的衰减系数。
(3)辐射模(Radiation Mode):辐射模是波导结构中不限制光波传播的模态,它的场分布不受波导结构的限制,并且可以向外部辐射能量。
辐射模的传播常数最小,衰减系数也最小。
3、光波导模式在光电子学、光通信等领域的应用光波导模式理论在光电子学、光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光电子器件方面,光波导模式理论可用于分析器件的性能和使用条件。
在光纤通信方面,光波导模式理论可用于研究光的传输和信号处理。
研究生课程作业封面课程名称:光波导技术基础学生姓名:王斌学号:sc12038069 年级:2012级刚开始接触光波导,在前两节课中,通过老师的讲解对光波导的理论进行了简单的了解。
在课后的时间中,查阅相关的文献,对光波导领域中,波导激光器和集成光学的内容挺感兴趣。
查阅了几篇文献,通过读文献,对波导激光器和集成光学有了一点基本的了解。
这里,写一下感兴趣的综述,作为读文献的收获。
我的了解比较浅显,没能很深入,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学习和研究。
光波导技术及涉及到的波导激光器一些综述1.波导的基本介绍波导作为信号传播的通道和器件的连接装置,是集成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的集成光学元件都是以波导为基础的。
波导从结构上来讲,是一个被低折射率介质包围的高折射率区域,基于全反射原理光被限制在一个微米量级的传输区域内。
通过上了两次课,老师的讲解,对波导的基本的知识,也有了大概的了解和理解,还在学习中。
这里就不再进行介绍了,在课余时间对理论知识看了一些。
1.1 波导的结构和分类波导是一个高折射率的区域,它的四周的介质低于内部的折射率,以满足全反射的条件。
光通过在这种满足全反射条件的介质中传播,发生全反射以“z”字型来传播。
根据对光维数限制的情况,波导可以分类为一维波导和二维波导。
一维波导又称平面波导(如下图a所示),一维波导是由表面覆盖层、波导层、基质层三层折射率不同的介质层构成,满足全反射的折射率条件,覆盖层和衬底层的厚度比波导层的厚度要大的多,光线只受垂直方向(x)的限制。
二维波导是对腔内的光线进行x和z方向限制的波导。
根据波导四周的介质情况,又可以分类为脊型波导、埋层型波导和表面型波导(如上图b所示)。
其中,埋层型波导和表面型波导就是传统意义的条形波导。
有三个面与空气介质相接触,与基质材料相接触的有一个面,这种波导结构是脊型波导。
其中,不和空气介质相接触,只和基质介质接触的波导结构,是埋层型波导。
在基质材料之中制备波导,但是只有一个面与空气相接触的波导结构,是表面型波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