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3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八课是《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本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一分钟计时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感受时间的长短,提高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制作一分钟计时器的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他们对于时间概念有一定的理解,但是对于一分钟的长短可能还没有直观的感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制作计时器,感受一分钟的长短,提高他们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一分钟的长短,通过动手制作一分钟计时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制作计时器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时间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一分钟的长短,通过动手制作一分钟计时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教学难点:学生在制作计时器的过程中,如何准确地感受一分钟的长短,如何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道具、计时器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分钟的长短。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一分钟的长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制作一分钟计时器,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3.制作:学生动手制作计时器,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引导学生理解一分钟的长短,提高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一. 教材分析《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的一部分。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和掌握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方法。
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乐于探究。
但在制作计时器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2.学会制作一分钟计时器。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制作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和故障排除。
五. 教学方法1.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自主探索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方法。
2.动手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一分钟计时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制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一分钟计时器模型、制作材料(如纸杯、吸管、橡皮泥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制作材料。
3.教学课件: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过程的图片或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分钟计时器模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一分钟计时器是如何工作的?为什么需要一分钟计时器?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并明确制作步骤。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制作方法。
4.巩固(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计时器进行展示,讲解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其他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如何改进计时器?还可以制作哪些类型的计时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范文学校科学五班级下册《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范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2、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过程与方法:1、依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
2、讨论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
情感、立场、价值观:激发设计讨论保温杯的爱好,能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
【教学重点】经受佷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保温杯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经受讨论哪种保温方式保温效果好的活动过程【教学预备】为每组预备: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热水、温度计;不同材料的杯子数个,相同材料的杯子五个,配套的盖子;泡沫塑料、毛巾、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哪种杯中的水会凉得慢一些1、今日老带来这么多杯子,知道这些杯子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2、假如在杯中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你们觉得哪个杯子中热水会凉得慢一些?3、同学做出推想,并说出理由。
4、观测试验,沟通汇报:用手捂在不?材料石子的杯壁上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什么缘由引起的?〔可让同学进行小组争论,发表各自的想法。
假如同学能用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进行说明,是我们所期望的,假设同学有困难,老师可让他们阅读资料库中的有关资料。
〕5、小结: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水温降得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水温降得慢。
二、争论怎样使杯中的水凉得慢一些1、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让杯中的热水凉得慢一些?2、小组争论:使热水凉得慢的方法。
3、小组沟通,老师板书。
4、你们认为那种保温方法最好?5、同学试验。
〔应保证同学在活动中有充分的时间,试验前,老师引导同学通过争论明的确验中应留意的事项:哪些变量需要保持相同,如倒入杯内的水量和温度;什么时候测水温;至少需要几个温度计;温度计的原始温度是不相同等相关因素。
〕6、沟通试验结果。
三、做一个保温杯1、利用提供的材料,小组争论制作保温杯的方法。
2、沟通各组制作保温杯的方法,并争论试验中应留意的事项。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8课《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了解机械摆钟的工作原理:即摆锤摆动带动齿轮操纵器,齿轮操纵器控制齿轮,同时垂体又在为齿轮产生动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一分钟摆锤计时器,了解机械摆钟的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机械钟表的原理,感受工程设计的魅力。
2.认识人类研究和发展计时器的伟大历程,感受人类在计时技术上坚持不懈的追求和进步。
3.在体验研究计时器带来的乐趣和收获的同时,认识到科学知识必须与工程技术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探究摆锤计时器的原理。
难点: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教学准备】小组材料:硬鞋盒一个、塑料笔盖两个、锥子一个、铁钉两个、榔头、强力双面胶若干、502一瓶、木条两根、棉线若干、螺母两个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上节课,我们制作了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
复习提问:怎样调节钟摆的摆动快慢?生(预测):将易拉罐底部薄片在木杆上上下移动,调节摆长的长短。
师:要把这个钟摆做成摆钟,你们觉得还需要什么?生(预测):我觉得还需要钟面,装上时针和分针。
师:钟摆的摆动怎样转化成指针的转动呢?生(预测):装齿轮。
师:你能具体说说嘛?生(预测):我觉得至少需要两个齿轮,一个齿轮和另外一个齿轮契合,装上时分针,钟摆的摆动带动另外一个齿轮的转动,另外一个齿轮再带动这个齿轮的转动。
师:你回答得很不错。
这节课,我们用摆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一起来解开摆钟内部的秘密。
板书课题:制作一个一分钟的计时器。
二、探究活动一:观察摆钟齿轮操纵器1.结构师出示垂体时钟的简易模型(图片):垂体时钟是利用下垂物的重力转动齿轮,当垂体所受的重力转动齿轮时,摆锤与齿轮操纵器会联合工作,控制转动的规律。
师生结合书本资料,一起认识模型的结构:2.工作原理:①摆锤在最右边时,长针部分的操纵器倒钩会卡住齿轮。
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材简析】“时间的测量”这一学习主题让学生在认识和“创造”(制作)各种计时工具的原理和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感受人类对“时间”的认知发展过程,从而加深对科学知识与工程技术关系的理解。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是学习主题的最后一课,注重制作简易摆钟的同时,对整个学习主题有一个回顾和提升。
教材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观察齿轮操纵器。
学生通过观察齿轮操纵器,探究垂体摆钟的工作原理。
第二部分: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教材的设计意在让学生感受机械工程设计制作的魅力。
而现有的唯一教具(由“杭州新地科教器材有限公司”研发)在设计时存在一定缺陷:1、齿轮齿数是34个;2、线逆时针绕(指针逆时针转)计时器才能正常运行,不符合实际。
如果渗透工程设计的理念,研发出不同材料的新教具,使用时除了了解结构原理,还需注意:1、齿轮操纵器与齿轮的距离需要精密计算;2、长针与短针的距离需要精密计算;3、齿轮转动方向;4、摆锤与垂体的重量比;5、计时器放置角度是否水平等。
五年级学生很难在一节课时间里突破这些难点,制作出一个精准的一分钟摆锤计时器。
【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太阳东升西落有规律,可以利用日晷计时;水流有一定的速度,可以借助水钟计时;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且能制作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事物有规律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计时。
但是时钟通常都是用指针计时,更直观地展示时间变化。
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如何转化成指针的转动呢?整节课就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制作一个一分钟摆锤计时器,体会到制作精准计时器的不易。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了解机械摆钟的工作原理:即摆锤摆动带动齿轮操纵器,齿轮操纵器控制齿轮,同时垂体又在为齿轮产生动力。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制作一分钟摆锤计时器,了解机械摆钟的工作原理科学态度目标通过了解机械钟表的原理,感受工程设计的魅力。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科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
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制作一分钟计时器,让学生了解计时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
1.一个电子时钟模块
2.一个面包板
3.数根杜邦线
4.一个蜂鸣器
5.一个按键开关
6.一个电池盒和两个 AAA 电池
三、教学步骤
步骤一:搭建电子时钟模块
将电子时钟模块插在面包板上,连接好杜邦线。
步骤二:接入蜂鸣器
将蜂鸣器插在面包板上,并接入杜邦线。
蜂鸣器的正极连接到电子时钟模块的一个输出引脚上,负极连接到面包板上的 GND 引脚。
步骤三:接入按键开关
将按键开关插入面包板上,并接入杜邦线。
将按键开关的一段连接到电子时钟模块的指定引脚上,另一端连接到面包板上的 GND 引脚。
步骤四:接入电池盒
将两个 AAA 电池放入电池盒中,然后将电池盒连接到面包板上。
步骤五:测试计时器
按下按键开关,计时器开始计时,并且蜂鸣器发出声音。
一分钟后,蜂鸣器停止发声,计时器停止计时。
四、教学评估
1.学生能够按照步骤搭建一分钟计时器。
2.学生能够正确连接电子时钟模块、蜂鸣器和按键开关。
3.学生能够测试并成功使用计时器。
五、拓展延伸
1.学生可以尝试更改计时器的计时时间。
2.学生可以加入 LCD 显示屏,显示计时器的剩余时间。
3.学生可以尝试更改蜂鸣器的声音。
4.学生可以尝试制作其他类型的计时器,并探究其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科版科学五下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一. 教材分析《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这一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一部分。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制作一分钟计时器的基本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对于科学实验充满兴趣。
但在制作计时器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相关经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制作一分钟计时器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制作一分钟计时器的基本方法。
2.如何在制作过程中进行调整和优化。
五. 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师通过演示制作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制作方法。
2.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制作任务。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制作一分钟计时器所需的材料:如钟表、计时器、电线等。
2.提前为学生分组,确保每组都有足够的材料。
3.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教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分钟计时器的制作过程,并讲解相关原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完成制作后,教师学生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学生总结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改进和优化计时器制作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制作计时器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尝试对制作的计时器进行改进和优化,并撰写实验报告。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科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本教案用于教学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六单元“计时器的制作和使用”。
本教案通过手工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让学生了解计时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本教案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计时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2.了解简单的电路和电子元件。
3.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将通过以下五个步骤手工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1.制作电路板。
2.安装电子元件。
3.安装开关。
4.调试电路。
5.测试计时器。
步骤一:制作电路板。
1.切割电路板。
学生可以使用工具切割一块20mm×30mm的电路板。
2.制作导线行。
学生可以使用铅笔在电路板上画出边长6mm的正方形,再用导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3.制作电极。
学生可以用导线从电路板的两端连接上一个4.5伏的电池。
步骤二:安装电子元件。
1.安装电容器。
学生可以将电容器的两个引线插入电路板的两个导线行中。
2.安装电阻器。
将电阻器两个引线插入电路板的两个导线行中。
3.安装LED灯。
将LED灯的两个引线插入电路板的两个导线行中。
步骤三:安装开关。
1.安装拨动开关。
学生可以把拨动开关引脚插入电路板的两个导线行中。
步骤四:调试电路。
贴布线后,学生可以使用万用表来确认电路连接正确。
并且,学生需要确认电路是否调整到正确位置。
步骤五:测试计时器。
学生可以将电路板与电池相连,并使用万用表,手动将拨动开关打开,开关电路,开始计时器。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课堂教学、演示实验和自主实验相结合的授课方法。
实验材料1.电路板2.电容器3.电阻器4.LED灯5.拨动开关6.万用表7.铅笔教学评估1.通过教师巡视和考核,评估学生制作计时器的实验结果;2.通过学生的自主实验和课后答题,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公布课教学设计PPT 课件教学反思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公布课教学设计PPT 课件教学反思八、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进程与方式:观看摆钟内部构造;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到探讨摆钟计时的乐趣;感受到科学与技术结合带给人类的进步。
【教学重点】熟悉摆钟的内部结构,明白得其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教学预备】摆钟内部结构示用意或录象片段、学生自带制作材料。
【教学进程】一、引入:一、通过近几节课的学习,咱们已经明白了摆具有等时性,咱们还明白了通过操纵摆长,能够操纵摆的快慢。
那么摆钟又是如何把摆的那个特性应用进去,制造出摆钟的呢?二、设计时钟的要诀在于让指针以必然的快慢移动,几世纪以来的时钟都是利用摆锤操纵与齿轮相连的指针运转的。
摆钟的摆锤是如何带动指针一直以相同的快慢移动的? 二、观看摆钟齿轮操纵器:一、带着上面的问题,自学讲义P64——65内容。
二、交流自学功效。
3、师指出摆钟的几个重要部件:摆锤、垂体、齿轮操纵器、齿轮。
并结合插图引导学生发觉这些部件在摆钟工作时是如何运动的? 4、要求学生进行描述。
小组内描述到独立描述。
五、播放搜集到的相关录象资料,加深学生明白得。
三、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一、看了摆钟的内部结构,明白了摆钟的工作原理后,咱们也来做一个简易摆钟吧。
揭题: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二、引导试探:摆锤只需要摆动30次,摆钟确实是一分钟,也确实是60秒。
这是什么缘故呢? 3、用自带卡纸等其他材料进行仿造。
4、请成功的小组进行展现。
不能完成的可后继续完成。
板书设计: 做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摆钟的要紧部件:摆锤、垂体、齿轮操纵器、齿轮等 每分钟摆动30次 时钟走60秒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公布课教学设计PPT 课件教学反思八、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一. 教材分析《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这一课是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的一节活动课。
通过这一节课,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能够计数一分钟的计时器。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和思考,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他们对科学探究充满了好奇和热情。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科学实验技能,能够进行观察、操作和思考。
然而,对于制作一个计时器,他们可能还没有相关的经验,因此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掌握制作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计时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让学生掌握制作计时器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制作计时器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使计时器能够准确计数一分钟。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制作计时器的方法。
2.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制作计时器所需的材料:纸杯、棉线、珠子、胶带等。
2.准备计时器模板,以便学生参考制作。
3.准备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问题引入课题:“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我们如何才能准确地计数一分钟呢?”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已经制作好的计时器,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结构和功能。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作一个计时器。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计时器的制作方案。
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计时器。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中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学习一些简单的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详细的制作步骤和一些建议,同时也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制作出独特的一分钟计时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和制作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他们也具备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然而,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尽相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一些简单的制作技巧,制作出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一些简单的制作技巧,制作出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2.教学难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如何正确安装和调试计时器,使其能够正常工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引发学生对一分钟计时器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讲解:讲解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技巧,让学生了解制作过程。
3.示范:进行一次示范制作,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操作。
4.制作: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一分钟计时器,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6.总结:对学生的制作过程进行评价,总结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给予建议。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计时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进修应用Arduino Uno开发板和LED灯搭建一个简单的一分钟计时器。
3.掌握Arduino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
二、导学过程:1.引入导学主题(5分钟)本节课我们将进修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一分钟计时器,通过应用Arduino Uno开发板和LED灯来实现。
计时器在平时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厨房计时、运动计时等。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计时器的奥秘吧!2.介绍计时器的原理和功能(10分钟)计时器是一种用来测量时间的仪器,可以精确地记录时间的流逝。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应用Arduino Uno开发板和LED灯来制作一个简单的一分钟计时器。
通过控制LED灯的闪烁来表示时间的流逝,让我们一起动手实践吧!3.搭建电路毗连(15分钟)起首,我们需要将Arduino Uno开发板和LED灯毗连起来。
将LED灯的长腿毗连到数字引脚13,短腿毗连到地线。
接下来,将Arduino Uno毗连到电脑,并打开Arduino IDE软件进行编程。
4.编写Arduino代码(20分钟)接下来,我们将编写Arduino代码来控制LED灯的闪烁。
起首,我们需要定义一个变量来存储时间,然后应用循环语句来控制LED灯的闪烁。
具体代码如下:```C++int ledPin = 13; // 定义LED灯引脚为数字引脚13int time = 60; // 定义计时时间为60秒void setup() {pinMode(ledPin, OUTPUT); // 设置LED灯引脚为输出模式}void loop() {for (int i = 0; i < time; i++) {digitalWrite(ledPin, HIGH); // 点亮LED灯delay(500); // 延时500毫秒digitalWrite(ledPin, LOW); // 熄灭LED灯delay(500); // 延时500毫秒}}```5.调试和测试(10分钟)编写完代码后,我们需要上传到Arduino Uno开发板上进行测试。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2.过程与方法(1)观察摆钟内部的构造。
(2)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验研究计时工具带来的乐趣。
(2)认识到科学必须与技术结合的意义。
【教学重点】摆钟的内部构造。
【教学难点】摆钟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探究法【课前准备】硬纸板、木条、摆锤、秒表、棉线、剪刀、钩码【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屏息感受一分钟一分钟的长短,在一分钟内我们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那么一分钟可以计时吗?让我们来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二、知识应用要使时钟计时准确,设计时钟的要诀是什么?设计时钟的要诀在于让指针以一定的快慢移动。
想一想:摆钟的钟摆是怎样带动指针一直以相同的快慢转动的?首先了解一下摆钟的内部结构,摆钟内部的几个主要部件:摆锤、垂体、齿轮操纵器、齿轮。
那么,各部分是怎样运动的?垂体时钟是利用下垂物的重力来转动齿轮,当垂体所受的重力转动齿轮时,摆锤与齿轮操纵器会联合工作,控制转动的规律。
思考:摆锤与齿轮操纵器是如何运作的?齿轮操纵器倒钩可以控制轮上的齿,一次一个转动;摆锤来回摆动,并牵动齿轮操纵器;齿轮由垂体控制,钟表内的齿轮与指针可以被连带牵动;还有长针、短针、垂体转动齿轮等等;出示示意图。
齿轮操纵器工作的整个过程:摆锤在最右边时,长针部分的操纵器倒钩会卡住齿轮。
摆锤摆到最左边时,长针部分的操纵器倒钩会松开,垂体的拉力会让齿轮往前滑动一齿,短针部分的操纵器倒钩随即卡住,不让它继续转动。
当摆锤又摆回最右边时,齿轮又前进一齿,同时操纵器长针部分的倒钩又卡住齿轮。
以此循环往复。
你能按照书中的图样,用卡纸或塑料瓶仿制一个齿轮操纵器。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制作齿轮操纵器:用我们制作好的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锤,借助于纸片或塑料片组装一个齿轮操纵器。
组装好齿轮操纵器,然后在齿轮中间安装一个指针和钟面,标出时间刻度。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目标本次作业旨在援助同砚精通Arduino编程和电路毗连的基本知识,通过制作一个简易的一分钟计时器来实践这些理论知识。
同砚将学会如何编写Arduino程序控制LED灯的亮灭,以及如何利用数字输入输出端口毗连开关和显示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Arduino编程的基本结构和语法2. 精通Arduino数字输入输出端口的毗连方法3. 能够编写简易的计时器程序4. 实践基本的电路毗连和布线技巧5. 提高同砚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内容1. Arduino编程基础知识2. 电路毗连的基本原理3. 制作一分钟计时器的详尽步骤四、教学过程1. 理论进修:介绍Arduino编程的基本结构和语法,讲解数字输入输出端口的功能及毗连方法。
2. 操作实践:同砚依据提供的电路毗连图,毗连Arduino主板、LED灯、开关和数码显示器。
3. 编写程序:指导同砚编写计时器程序,实现按下开关后LED灯亮起并在数码显示器上显示倒计时一分钟的时间。
4. 测试调试:同砚逐步完善程序,测试计时器的功能是否正常,若有问题准时调试并解决。
5. 总结反思:让同砚总结整个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沉思如何优化程序及电路毗连。
五、作业要求1. 制作完备的一分钟计时器,能够按下开关后LED灯亮起并在数码显示器上显示倒计时一分钟的时间。
2. 提交完备的Arduino程序代码及电路毗连图。
3. 撰写试验报告,包括制作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改进意见等内容。
六、评判标准1. 完备性:作业完成度高,包括电路毗连、程序编写、试验报告的完备与准确性。
2. 创新性: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提出新颖创意,或对传统计时器进行改良。
3. 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独立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有明晰的解决思路。
4.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内容详实,结构明晰,逻辑周密。
七、参考资料1. 《Arduino编程从入门到精通》2. 《电路原理与应用》3. Arduino官方网站八、备注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培育同砚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期望同砚乐观参与到实践过程中,不息加强自己的技能和对知识的理解。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设计
衢州江山市中山小学姜志强
一、教材分析
“时间的测量”这一学习主题让学生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感受人类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从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加深对科学与技术关系的理解。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是学习主题的最后一课,我认为应该在注重制作简易摆钟的同时,要对整个学习主题有一个回顾和提升。
教材里安排学生观察摆钟如何工作并制作一个简易摆钟,是要让学生体会摆的等时性这一科学原理必须通过机械技术才能让它发挥计时的作用,学生在研究制作的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
观察摆钟内部的构造
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计时工具带来的乐趣,认识到科学必须与技术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认识人类研究和发展计时器的伟大历程,感受人类在计时技术上坚持不懈地追求进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机械摆钟的基础工作原理,并小组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难点: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教学准备:
教师:机械摆钟部件、自制一分钟简易摆钟成品、课件。
小组:一分钟简易摆钟组件套装。
教学过程:
1、回顾计时器发展史,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主要活动:观看课件,倾听讲解。
主要引导语:古代的这些计时器都是利用一些物体有规律的运动来计量时间,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时间的精确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摆钟从发明到现在已经延续使用了快四个世纪,说明它的准确性能基本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我们已经制作了一个一分钟摆30次的摆,那么摆钟是怎样利用这样的摆来带动指针一直以相同快慢转动的呢?
2、观察摆钟的齿轮操纵器
主要活动:观察摆钟内部构造,认识齿轮及齿轮操纵器。
通过观察实物及课件,知道齿轮操纵器控制齿轮转动的原理。
主要引导语:让我们拆开摆钟,看个究竟吧!
谁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摆锤和齿轮操纵器是如何协同运作的呢?
3、制作一分钟计时器
主要活动:观察成品,讨论制作注意点。
分小组制作一分钟计时器。
给计时器装上指针和钟面。
交流展示。
主要引导语:同学们知道了摆钟是怎么工作的了,那想不想也来做个简易摆钟呢?我们需要哪些部件?
齿轮的齿数取多少个合适呢?
要让这些部件灵活谐调地运作起来,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怎么样让人一看就知道时间呢?看来我们还得给这个一分钟计
时器装上指针和刻度。
4、继续认识计时器发展史,感受人们在计时器发展过程中的坚持不懈和无止
尽的追求。
主要活动:观看视频。
主要引导语:摆钟的计时已经精确到了秒,它是人类计时器发展史上伟大的突破,但是随着人们对时间精确度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更精确的计时器。
让我们接着看看计时器的发展历程。
三、试教体会:
通过几次试教,我发现要上好这节课,教师在课前的材料准备起决定性作用。
制作齿轮和操纵器的材料,各部件位置及灵活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简易摆钟的正常运转。
在不断改进材料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学生在这节课中将得到怎样的发展。
我把材料都给了学生,他们只是当了回拼装工,来完成我早已设计好的简易摆钟。
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中加入了一些有价值的思考点,比如:齿轮的齿数取多少个合适呢?挂垂体的绳子缠绕方向等其它细节处理的问题,都让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不至于盲目模仿跟从。
并以计时器的发展史来作为课始的复习回顾和课尾提升,通过课件解说,认识人类研究和发展计时器的伟大历程,感受人类在计时技术上坚持不懈地追求进步。
这样,就将科学性和人文性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同时收获双重发展。
四、个人简介
姜志强,男,2000年参加教学工作,现任教于江山市中山小学。
在自己热衷的科学教学工作中,推崇着小学科学课堂的快乐主义。
因为孩子本就是快乐的,科学学习不只有严谨和缜密,也应该有快乐。
孩子们在快乐科学的吸引下,创办了“雨苗科学社”,开辟了种植园,有了污水处理厂、发电站、气象台、环境检测中心等丰富的课外实践基地……我也乐在其中。
偶尔,我也会思如泉涌,写上几篇案例论文;会和学生搞搞小发明,得几个科技创新奖;还会参加一些课堂教学评比,检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这就是我,一个快乐的小学科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