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 格式:docx
- 大小:19.53 KB
- 文档页数:5
教科版科学五下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一. 教材分析《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这一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一部分。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制作一分钟计时器的基本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对于科学实验充满兴趣。
但在制作计时器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相关经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制作一分钟计时器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制作一分钟计时器的基本方法。
2.如何在制作过程中进行调整和优化。
五. 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师通过演示制作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制作方法。
2.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制作任务。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制作一分钟计时器所需的材料:如钟表、计时器、电线等。
2.提前为学生分组,确保每组都有足够的材料。
3.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教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分钟计时器的制作过程,并讲解相关原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完成制作后,教师学生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学生总结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改进和优化计时器制作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制作计时器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尝试对制作的计时器进行改进和优化,并撰写实验报告。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水钟的知识迁移,观看视频及实物模型,思考机械摆钟每个组成结构的作用,了解摆钟内部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2、通过体验建立和使用模型的过程,学会逐步改进建立模型的方法,学会如何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3、通过观看3D打印机打印的过程以及使用3D打印技术解决科学实践过程中的难题,进一步体会在科学与实践中要把知识与技术更好地结合起来,让技术为探究实践所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一步体会到探究摆钟计时的乐趣。
2、感受到科学与技术结合带给人类的进步。
3、能有效地参与科学实践和科学论述,培养科学实践的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摆钟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水钟的知识迁移,观看视频及实物模型,思考机械摆钟每个组成结构的作用,了解摆钟内部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2、通过体验建立和使用模型的过程,学会逐步改进建立模型的方法,学会如何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一步体会到探究摆钟计时的乐趣。
2、感受到科学与技术结合带给人类的进步。
3、能有效地参与科学实践和科学论述,培养科学实践的兴趣。
学时重点认识摆钟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
学时难点通过体验建立和使用模型的过程,学会逐步改进建立模型的方法,学会如何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旧知导入分析受水型水钟的工作原理。
活动2【讲授】二、知识迁移对照受水型水钟,思考如何转化摆的动力,从而带动齿轮转动。
(猜想)活动3【活动】三、观察机械摆钟的内部构造1、通过观看视频验证刚才的猜想,了解机械摆钟的内部构造。
2、认识各部分组成结构的名称,思考、分析每个部分的作用。
3、简易摆钟模型展示,学生观察实物模型。
计时器(教学实录)
---------设计并制造研究工具课程背景与目标
STEM是一个新的概念,而且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概念,它是一个偏重于理工类的领域,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STEM科学教学以思维型探究为中心,对学生科学思维、解决问题能力有极大的提升。
这个学习主题让学生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从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加深对科学与技术关系的理解。
同时把孩子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在思维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的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计时器是利用特定的原理来测量时间的装置。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各种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2、制作计时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探究计时的乐趣;感受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结合带给人类的进步;珍惜时间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
设计并制作计时器,并了解各种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课程领域
物理、工程、技术、语文
建议年级
五年级
建议时间
40分钟
教学内容
一、导入
(一)用图片引入现代的计时器。
师:老师带来了一些工具,看看你们认识它们吗?
生:机械秒表、闹钟、机械手表、石英表、电子表。
师:它们都可以?
生:测量时间。
师:所以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计时器(板书课题:计时器)。
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它们?也可以说说在哪种情况使用它们?
生1:在教室的墙壁上。
生2:在比赛时。
... ...
师总结:计时器的用途很广(板书:用途广)
(二)情景带入
师:现在我们穿越时空,来到远古时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代,时间的测量显得尤为重要,那我们今天设计并制造一个计时器。
二、设计计时器
(一)计时器的定义
师:那什么是计时器呢?(PPT出示计时器的定义)
师:计时器是利用特定的原理来测量时间的装置。
(二)出示任务
首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可以测量时间的工具,最终制作出测量时间的工具——计时器,并陈述简单的使用说明。
(三)材料:塑料瓶、卡纸、细绳、瓦楞纸、剪刀、小刀、卡纸、输液管、秒表、沙子、铁架台、螺丝钉、磁铁、钩码、笔芯、橡皮泥等。
(四)设计。
师:所用的材料有这些,我们可以马上来拿取材料吗?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不知道做什么样子的计时器。
师:好!老师给你们五分钟时间,组内讨论,小组打算用什么材料做什么样的时钟?(教师发放实际方案)
师:在讨论设计前,老师有个温馨提示。
(PPT展示)
1、讨论热烈时,轻声交流,以免影响他人。
2、记录员及时将组内讨论结果记录在设计方案上。
3、珍惜时间提高效率。
师:五分钟计时开始。
(点击PPT中倒计时器)
时间终止时,请各小组陈述自己的设计方案。
(汇报的同时将设计方案展示在多媒体上)
(五)汇报
第一组汇报:我们这组设计的计时器取名为太阳钟计时器。
用料简单易取,只需要卡纸、笔芯、橡皮泥。
我们是根据太阳下影子变化是由规律而设计。
第二组汇报:我们设计的是泄水型水钟。
它是利用水滴的流速较为匀速而设计,所需的材料是铁架台、矿泉水瓶、卡纸、记号笔、烧杯,我们的水钟不受天气影响,可以在室内室外进行计时。
第三组汇报:我们组设计的计时器为沙漏。
它是利用沙子流下来的速度较为匀速。
所用到的材料是矿泉水瓶、沙子、瓶盖、剪刀。
我们的沙漏传统的沙漏有
所不同,传统的沙漏计时是固定的,而我们的沙漏,只需要改变瓶塞孔的大小就可以测量不同的时间。
第四组汇报:我们的计时器取名为受水型水钟。
我们设计的灵感是从生活中所常见的事物当中获得的,所用到的材料有矿泉水瓶,橡胶塞、输液管当中的滴壶、流速调节器。
传统水钟在计时过程中,会因为水位的变化而引起计时的误差,而我们的计时器,因为有了滴壶,水位在计时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并且流速调调节器可以调节水流的速度,大大提高了我们计时器的计时的准确性。
第五组汇报:我们的计时器是垂体摆钟,因为摆在摆动过程中,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我们利用摆的这一特点设计了垂体摆钟。
用垂体的重力提供动力,利用摆的等时性调节操控器倒钩。
所用到的材料有铁架台、卡纸、钩码、绳子、螺丝钉、磁铁。
各小组在进行汇报时,教师予以评价,其它小组有问题或建议时可以畅所欲言,待各小组讲述完后,拿取实验材料。
三、制作计时器
师:各小组各抒己见,都认为自己的设计好,到底哪个小组设计的好呢,还要等到我们制作完再下结论。
接下来,就进入我们制作计时器环节。
我看同学们跃跃欲试了,先别急,在制作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请看制作要求:(PPT展示)
1、注意安全,同时按需取材,注意节约。
2、作品要能计时,有美感。
3、作品完成后整理好实验器材,并将作品放在展示桌上。
师:明白了吗?好,下面开始制作计时器,该环节为十分钟,计时开始(点击PPT倒计时器)。
时间终止时,各小组将作品放到展示桌上。
四、作品展示及评价
(一)评价量规(PPT展示)
师:为了评价同学们的设计,制定评价量规。
通过三个方面进行评分。
1、美感(设计感)
各小组都有一次投票的权力,可以把票投给有美感或有设计感的作品。
2、计时性。
(有三种得分情况)
三分:计时准确;二分:计时较为准确;一分:计时效果有待加强。
3、小组表现(教师根据纪律、分工合作等情况进行机动评分)
(二)评价
1、师:五组的作品已经展示在展示台上,请同学们根据上环节的设计以及作品的美感进行第一轮投票。
给每个小组30秒的时间进行组内讨论,将你们手中神圣的一票粘贴到评价表上。
2、师:评价计时器,最关键的还是看计时器的计时效果怎么样?那么,请各小组安排一位成员上来测量其它小组计时器计时效果是否准确,按照评价量规进行评分。
评分后,将每个小组的得分票数粘贴在评分表上。
3、师:接下来我们看一看各小组得分情况。
师生算出各小组的总分
(三)收获及反思
1、师:请分数高的小组说说自己的获奖感言或分享自己的经验。
生1:小组一定要懂得分工合作,每个人都要参与其中。
讨论设计时,我们组的每个成员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组内的成员进行讨论,最终确定方案。
生2:我们一定要懂得去善于发现生活,从生活当中获得灵感。
2、师:谢谢我们同学的分享,现在请分数低的小组谈谈自己的经验教训,其他组的同学有什么安慰的话,或者建议?
生1:我们这一组的计时效果需要大大改善,我们的设计方案是非常棒的,可是运用到实际过程中,会遇到技术、工程方面的问题,这需要我们今后通过不断的学习,对技术进行不断地完善,再对我们的作品进行完善。
生2:我对垂体摆钟是非常感兴趣的,虽然在计时过程中,计时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表现,但我相信通过同学们的不断努力、不断的学习,最终会有一个精美的作品出现。
加油!
师小结:非常的棒!在科学研究中没有永远的失败者,只有永远的探索者,老师希望你们课后继续研究,改进你们的设计,我相信不久的以后你们会有一件件精美的计时器设计出来,你们有信心吗?
五、结束语
师:最后,老师引入庄子《知北游》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时间转瞬即逝,希望大家能珍惜时间、把握时间、并去爱时间。
板书设计
计时器
(用途广)
水钟(泄水型、受水型)
太阳钟
机械摆钟
沙漏
教学反思
与传统科学活动相比,STEM活动考虑到实验数据的统计,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工程、技术问题的解决。
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不仅是制作者,更是设计者。
每次制作发生改动,都必须先修改设计图,再来制作。
把思考的过程在设计图上体现出来,更好的发展他们他们的技术思维。
这样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复杂”过程,每次迭代都能产生心得火花,促使学生的思维和技术能力不断提升,学生们不但乐于参与这样的活动,且在整个活动中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和积极性。
对于教师自身而言,第一次尝试用这种模式进行授课,无疑是一次大的挑战。
从教学设计到教具准备再到课堂设计,最终将这堂课完成。
但是收获往往会比付出得到的更多,因为一堂课,初步知道了什么是STEM以及STEM教学,知道了科学教学要发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因为是第一次尝试进行STEM教学模式,各方面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但是相信今后的教师生涯中,会对自身进行不断的理
论学习以及实践教学,不断的自我成长,为怎样教好学生夯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