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规》学习要点2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12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普速铁路部分)一、基本概况1950年原铁道部制定了第1版《技规》,至今已先后修订了10次。
本次修订是在第10版《技规》和《铁路200-250km/h既有线技术管理办法》、《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制定形成的铁路总公司《技规》。
二、法律依据以《铁路法》和《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为主要法律依据。
其中:1.《铁路法》(1990年9月7日主席令公布)是调整铁路运输法律关系的基本法,在铁路的定义、铁路运输营业、铁路建设、铁路安全与保护等方面确立了一系列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法律制度。
2.《铁路安全管理条例》(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对铁路线路安全保护、铁路营运安全保护以及社会公众对保护铁路安全运输的义务等做了全面规定。
三、定位铁路企业内部的基本技术规章,统领铁路总公司各专业技术规章、企业标准等。
四、特点1.科学定位、系统完整。
2.适应设备、体现发展。
3.安全第一、兼顾效率。
4.先进适用、经济合理。
5.科学规范、协调一致。
6.务实严谨、便于操作。
五、主要内容总则第一篇技术设备( 1-9章、1-221条)( 1-9章、1-201条)第二篇行车组织(10-14章、222-407条)(10-20章、202-459条)第三篇信号显示(15-19章、408-462条)(21-25章、460-498条)“绿色”字——章节与标题“黑色”字——普速铁路部分“蓝色”字——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相同部分“红色”字——高速铁路部分总则——铁路的基本定位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重要的民生工程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运输方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技规的编制目的铁路运输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各工作环节须紧密联系、协同配合。
为加强中国铁路总公司(简称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确保国家铁路安全正点、方便快捷、高速高效,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等制定本规程。
必知必会应知应会学习手册高速铁路《技规》、《行细》永安工务段印制二0一四年十一月目录第一部分必知必会应知应会第一章《技规》高铁部分必知必会第二章《行细》必知必会第三章《技规》高铁部分应知应会第四章《行细》应知应会第二部分题库第一章高铁部分单选题第二章高铁部分判断题第一部分必知必会应知应会第一章《技规》高铁部分必知必会1、高速铁路《技规》适应什么线路?答:适用于200 km/h及以上的铁路和200 km/h以下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铁路。
2、轨距指的是什么距离,标准轨距为多少?答:轨距是钢轨头部踏面下16 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直线轨距标准为1 435 mm。
3、对高速铁路技术作业的专用通道和处所,须设置什么警示标志?答:对铁路技术作业的专用通道和处所,须设置“非铁路作业人员禁止进入”的警示标志。
4、防护栅栏的设备管理是如何分工的?答:防护栅栏的设备管理工务部门负责,治安管理由铁路公安部门负责。
5、下穿铁路桥梁、涵洞的道路应设置什么?答:下穿铁路桥梁、涵洞的道路应按照国家标准设置车辆通过限高、限宽标志和限高防护架。
6、路基声屏障在什么情况下设置安全通道?答:连续长度超过500 m时,应根据疏散和检修要求统一设置安全通道。
7、电气化铁路在接触网支柱内缘或隧道边墙标出线路的轨面标准线,轨面标准线的开通前复查确认有何规定,复测结果与原轨面标准线误差不得大于多少?答:开通前供电、工务单位要共同复查确认,有砟轨道每年复测一次,复测结果与原轨面标准线误差不得大于±30 mm。
8、遇什么情况可转为非常站控模式?答:(1)调度集中设备故障;(2)行车设备施工、维修需要时;(3)发生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况需要时。
9、遇有暴风雨雪天气或地震,工务、电务、供电等设备管理单位加强对重点地段和设备的检查,在天窗时间外检查有何规定?答:在天窗时间外,检查人员不得进入路肩和桥面范围内,必要时应封锁或限速,并做好防护后再检查。
技规复习内容289、限界是限定车辆运行及轨道周围构筑物超越的轮廓线。
90、一切建筑物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侵入地铁的建筑限界;地铁设备不得侵入设备限界;任何车辆运行时均不得超出车辆限界。
126、线路分为正线、辅助线和车场线。
1、正线是指载客列车运营的贯通线路;2、辅助线包括联络线、渡线、折返线、车辆基地出入线、停车线、安全线等;3、车场线包括试车线、库线、回转线、牵出线、材料线等。
127、线路平面及纵断面:1、线路平面及纵断面应保持原有标准状态。
区间线路平纵断面变动时,须经运营公司批准。
2、新建线路正线最小曲线半径300m,困难地段最小曲线半径250m,车场最小曲线半径150m。
3、新建线路正线纵断面最大坡度30‰;车辆基地出入线最大坡度30‰,困难地段最大坡度35‰。
4、机场线线路纵断面:正线最大坡度34‰,联络线最大坡度34‰;132、轨道由道床、轨枕、钢轨、钢轨连接零件、道岔、钢轨伸缩调节器、防爬设备及附属设备等组成。
133、轨距是钢轨头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最大轨距不得大于1456mm。
1、直线地段标准轨距为1435mm。
2、道岔地段轨距应按道岔标准图规定执行。
3、曲线地段轨距加宽应按以下规定执行:1号线、2号线、13号线、八通线曲线轨距加宽按表1规定执行。
表1 曲线轨距加宽标准5号线、10号线、8号线、15号线、房山线、亦庄线、昌平线和新建线曲线轨距加宽按表2规定执行。
表2 曲线轨距加宽标准允许地面铁路机车、车辆进入的线路,曲线轨距加宽按表3规定执行。
表3 曲线轨距加宽标准134、既有运营线钢轨类型按既有设计图纸执行。
新建正线及辅助线采用的钢轨不得低于60kg/m钢轨,车场线采用的钢轨不得低于50kg/m。
139、钢轨伸缩调节器分单向和双向两种,由尖轨和基本轨组成,尖轨与基本轨要保持密贴,缝隙不得大于1mm,且经常保持尖轨对基本轨伸缩滑动的灵活;尖轨与道岔钢轨连接采用冻结或焊接;在设计锁定轨温下铺设时,预留伸缩量为500mm。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普速铁路部分)一、基本概况1950年原铁道部制定了第1版《技规》,至今已先后修订了10次。
本次修订是在第10版《技规》和《铁路200-250km/h既有线技术管理办法》、《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制定形成的铁路总公司《技规》。
二、法律依据以《铁路法》和《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为主要法律依据。
其中:1.《铁路法》(1990年9月7日主席令公布)是调整铁路运输法律关系的基本法,在铁路的定义、铁路运输营业、铁路建设、铁路安全与保护等方面确立了一系列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法律制度。
2.《铁路安全管理条例》(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对铁路线路安全保护、铁路营运安全保护以及社会公众对保护铁路安全运输的义务等做了全面规定。
三、定位铁路企业内部的基本技术规章,统领铁路总公司各专业技术规章、企业标准等。
四、特点1.科学定位、系统完整。
2.适应设备、体现发展。
3.安全第一、兼顾效率。
4.先进适用、经济合理。
5.科学规范、协调一致。
6.务实严谨、便于操作。
五、主要内容总则第一篇技术设备( 1-9章、1-221条)( 1-9章、1-201条)第二篇行车组织(10-14章、222-407条)(10-20章、202-459条)第三篇信号显示(15-19章、408-462条)(21-25章、460-498条)“绿色”字——章节与标题“黑色”字——普速铁路部分“蓝色”字——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相同部分“红色”字——高速铁路部分总则——铁路的基本定位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重要的民生工程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运输方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技规的编制目的铁路运输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各工作环节须紧密联系、协同配合。
为加强中国铁路总公司(简称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确保国家铁路安全正点、方便快捷、高速高效,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等制定本规程。
普速铁路《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应知应会题库汇编-------郑州通信段一、填空1.新《技规》第一章第21条规定:固定行车设备定期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的检查结果记入《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
2.新《技规》第三章第67条规定:车载无线通信设备的电源,应取自车上直流控制电源系统,直流输出电压为110 V时,电压波动允许范围为-20%~+5%。
3.新《技规》第三章第120条规定:铁路通信网是覆盖铁路的统一、完整的专用通信网,为运输生产和经营管理提供话音、数据和图像通信业务。
4.站间行车电话及扳道电话,禁止其他电话接入。
5.在无线列调区段,列车无线调度电话系统准许列车调度员、机车(动车组)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机车(动车组)司机、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司机、列车长、纳入联控的道口看守人员、随车机械师(车辆乘务员)加入通话;允许救援列车主任在执行救援任务时,临时加入通话;未纳入联控的道口看守、防护人员、车站客运值班员和巡守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可临时加入通话。
6.新《技规》第三章第120条规定:区间通信柱(通话柱)的设置,由铁路局根据运用需要和实际情况确定。
区间通信柱(通话柱)应尽量靠近线路,并安装在防护网内,与线路中心的水平距离应能保证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养路机械的施工作业要求,每隔1.5 km左右安装一个;在自动闭塞区段,其安装位置尽量与通过信号机的位置相对应。
7.在通信机房,设置电源及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对温度、湿度、门禁、通信电源系统等状况进行统一监控。
8.数据通信网应为铁路运输组织、客货营销、经营管理等信息系统和综合视频监控、会议电视、应急通信、GPRS、旅客服务等业务提供承载平台。
9.铁路应急通信由铁路总公司、铁路局应急通信中心设备和现场设备组成。
应急通信应充分利用既有各种通信资源和手段,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提供事件现场与指挥中心的话音、数据、图像通信。
10.在铁路总公司调度指挥中心、铁路局调度所、车站等节点根据需要设置时钟同步及时间同步系统设备,为铁路各专业系统及地面电子时间显示设备提供统一的时钟、时间同步基准信号源。
《技规》内容1.道岔定位有何规定?(第238条)答:道岔除使用、清扫、检查或修理时外,均须保持定位。
道岔的定位规定如下:1.单线车站正线进站道岔,为由车站两端向不同线路开通的位置;2.双线车站正线进站道岔,为各该正线开通的位置;3.区间内正线道岔及站内正线上其他道岔(引向安全线、避难线的除外),为正线开通的位置;4.引向安全线、避难线的道岔,为安全线、避难线开通的位置;5.到发线上的中岔,为到发线开通的位置;6.其他由车站负责管理的道岔,由车站规定。
车站道岔的定位,应在《站细》内记明。
集中操纵的道岔及不办理接发列车的非集中操纵的道岔可不保持定位(到发线上的中岔和引向安全线、避难线的道岔除外)。
段管线道岔的定位,由各段自行规定。
2、接发旅客列车时,对调车作业和道岔位置有何限制?(技规对接发客运列车时对调车作业有何规定)(第301条)答:接发旅客列车时,与接发列车进路没有隔开设备或脱轨器的线路,不准向能进入接发列车进路的方向调车。
本务机车在停留线路内摘挂、列车拉道口时除外。
有特殊困难的车站,确需调车时,制定安全措施,由铁路局批准。
3、遇哪些情况应停止基本闭塞法改用电话闭塞法行车?答:遇下列情况,应停止使用基本闭塞法,改用电话闭塞法行车:1.基本闭塞设备发生故障导致基本闭塞法不能使用、自动闭塞区间内两架及以上通过信号机故障或灯光熄灭时;2.无双向闭塞设备的双线区间反方向发车或改按单线行车时;3.发出由区间返回的列车,或发出挂有由区间返回后部补机的列车时;4. 自动站间闭塞、半自动闭塞区间,由未设出站信号机的线路上发车,或超长列车头部越过出站信号机并压上出站方面轨道电路发车时;5.在夜间或遇降雾、暴风雨雪,为消除线路故障或执行特殊任务,开行轻型车辆时。
4、使用半自动闭塞法行车时,列车占用区间的行车凭证是什么?(第319条)答:使用半自动闭塞法行车时,列车凭出站信号机或线路所通过信号机显示的允许运行的信号进入区间。
高铁技规应知应会(工务)基本知识1.新《技规》包括哪两部分?适用于什么铁路?答:本规程包括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两部分,本部分为高速铁路部分,适用于200 km/h及以上的铁路和200 km/h以下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铁路。
200km/h客货共线铁路有关货运技术设备的要求参照本规程普速铁路部分执行。
2.安全保护区内,一切建(构)筑物、设备有何规定?答:一切建(构)筑物、设备均不得侵入铁路建筑限界。
与机车车辆有直接互相作用的设备,在使用中不得超过规定的侵入范围。
在设计建(构)筑物或设备时,距钢轨顶面的距离应附加钢轨顶面标高可能的变动量(路基沉降、加厚道床、更换重轨等)。
3.区间200 km/h<v≤250 km/h和站内250 km/h<v≤300 km/h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如何规定?答:区间双线200 km/h<v≤250 km/h 站内正线250 km/h<v≤300 km/h 4 600 4 800 4.速度为350km/h无砟轨道区间线路最小曲线半径一般条件和困难条件下为多少?答:一般条件下为7000m,困难条件下为5500m。
5.区间正线的最大坡度不宜大于多少?困难条件下经技术经济比较后不应大于多少?答:区间正线的最大坡度不宜大于20‰,困难条件下经技术经济比较后不应大于30‰。
6.铁路线路两侧应设�Z什么安全防护设施?答:铁路线路两侧应设�Z围墙、栅栏、防护桩等安全防护设施,并按规定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
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边界设�Z标桩。
7.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修建各种建(构)筑物等设施铁路运输企业应如何做?答: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修建各种建(构)筑物等设施,取土、挖砂、挖沟、采空作业或者堆放、悬挂物品,应征得铁路运输企业同意并签订安全协议。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派员对施工现场实行安全监督。
8.哪些地点应设�Z防止车辆以及其他物体进入、坠入铁路线路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答: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的道路和铁路线路路堑上的道路、跨越铁路线路的道路桥梁,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Z防止车辆以及其他物体进入、坠入铁路线路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
第37条在路基范围内埋设电缆和接触网支柱基础时,必须保证路基的稳定和坚固及排水等设施的正常使用。
第196条为保持牵引供电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牵引供电系统安全运行,应设供电段等供电维修机构。
供电维修机构管辖范围应根据线路及供电设备条件确定。
牵引供电设备包括变电设备(变电所、开闭所、分区所、自耦变压器所)、接触网和远动系统。
第197条牵引供电设备应保证不间断行车的可靠供电。
牵引供电能力应与线路的运输能力相适应,满足规定的列车重量、列车密度和运行速度的要求。
接触网标称电压值为25kV,最高工作电压为27.5 kV,短时(5 min)最高工作电压为29 kV,最低工作电压为19 kV。
牵引变电所须具备双电源、双回路受电。
牵引变压器采用固定备用方式并具备自动投切功能。
当一个牵引变电所停电时,相邻的牵引变电所能越区供电。
运行期间平均功率因数不低于0.9。
第198条牵引供电调度系统应具备对牵引供电设备状况进行远程实时监控的条件,并纳入调度系统集中统一管理。
第199条接触网的分段、分相设置应考虑检修停电方便和缩小故障停电范围,并充分考虑电力牵引的列车、动车组正常运行和调车作业的需要。
分相的位置应避免设在进出站和变坡点区段。
双线电气化区段应具备反方向行车条件。
负荷开关和电动隔离开关应纳入远动控制。
枢纽及较大区段站应设开闭所。
确需由车站接触网引接小容量非牵引负荷时,须经铁路局批准。
第200条牵引供电设备检修、试验和抢修应配备牵引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变电检测、试验设备,接触网检修、检测设备,接触网抢修车列,绝缘子冲洗设备等设备、设施。
第201条接触网一般采用链型悬挂方式,其最小张力见第10表。
接触线一般采用铜合金材质。
第10表接触网最小张力于5 700 mm(旧线改造不小于5 330 mm);在编组站、区段站和个别较大的中间站站场,不小于6 200 mm;站场和区间宜取一致;双层集装箱运输的线路,不小于6 330 mm。
新《技规》普速部分必知必会版第二编1.新技规的名称规范汇总有关作业的要求。
相应调整了有关发车作业要求:删除发车指示信号,由车站发车人员发车。
第278条对动车组以外旅客列车编组顺序表的交接进行了重新规范:1.在始发站由车站人员与司机办理交接。
2.中途换挂机车时,到达司机与车站间、车站与出发司机间办理交接。
仅更换机车乘务组时,机车乘务组之间办理交接。
3.列车到达终到站后,司机与车站办理交接。
车站与司机的交接地点均为机车停留位置。
第231条指挥列车运行的命令(运行揭示调度命令除外)和口头指示,只能由列车调度员发布。
(1)受令者取消运转车长。
(2)根据目前实际作业情况,对“因行车设备故障、灾害或施工,以及列车中挂有限速的机车车辆等,需要使列车临时限速运行”增加了“(纳入运行揭示调度命令及本务机车、动车组自身设备原因限速时除外)”的限制条件。
(3)自动站间闭塞法行车转为半自动闭塞法行车及转回的调度命令,由于信号及司机行车方式不发生变化,可不发给司机。
第251条旅客列车、回送客车底不准编挂货车。
注解:251条内容根据车次区分(回送图定客车底,在车次前冠以“0”)第252条客车编入货物列车回送时,客车编挂辆数不得超过20辆,应挂于列车中部或后部。
注解:252条客车编挂位置,从编组顺序表确认客车编挂中部后部位置。
第253条动车组以外的旅客列车应安装列尾装置。
特殊情况下,无法安装或使用列尾装置时,应制定具体办法。
半自动闭塞区段货物列车尾部须挂列尾装置,其他区段货物列车尾部宜挂列尾装置。
货物列车尾部未挂列尾装置时应以吊起尾部车辆软管代替尾部标志。
尾部车辆软管的吊起,有列检作业的列车由列检人员负责,无列检作业的列车由车务人员负责。
第261条第19表机车计算重量及每台换算闸瓦压力表变化DF4、DF5、DF7、DF8、DF11机车换算闸瓦压力650KN修改为:680KN.DF8B机车换算闸瓦压力720KN修改为:900KN.1.普通货物列车最高速度为90 km/h时,每百吨列车重量按H高摩合成闸瓦换算闸瓦压力不得低于150 KN。
第231条指挥列车运行的命令(运行揭示调度命令除外)和口头指示,只能由列车调度员发布。
列车调度员在发布命令之前,应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并听取有关人员意见。
遇第13表所列情况,须发布调度命令:1向封锁区间开行救援列车、路用列车2临时变更或恢复原行车闭塞法3双线反方向行车、由双线改为单线或恢复双线行车4变更列车径路5发出在区间内停车或由区间返回的列车6开往区间内岔线的列车7发出临时由区间内返回后部补机的列车8列车需临时降弓运行9因行车设备故障、灾害或施工,以及列车中挂有限速的机车车辆等,需要使列车临时限速运行(纳入运行揭示调度命令或本务机车、动车组自身设备原因限速时除外)10动车组列车空调失效需打开部分车门限速运行11车站使用故障按钮、总辅助按钮12超长列车或列车挂有装载超限货物的车辆13单机附挂车辆14半自动闭塞区间,超长列车头部越过出站信号机(未压上出站方面的轨道电路)发车15在非到发线上接发列车16调度日(班)计划以外,临时加开或停运列车(单机除外)17双线区间在区间内进行跨线装卸作业时,对开入其邻线的列车18双线区间在区间内有除雪机、起重机工作时,对开入其邻线的列车19双线区间在区间内发生冲突、脱轨、火灾、爆炸事故,对开入其邻线的列车20列尾装置故障(丢失)的货物列车继续运行21改按天气恶劣难以辨认信号的办法行车或恢复正常行车22动车组列车转入或退出隔离模式(被救援时除外)23动车组列车在列控车载设备控车和列车运行监控装置控车之间人工转换24临时利用本务机车调车作业25运行揭示调度命令与实际限速、行车方式或设备不符时26正线、到发线接触网停电后准许登顶作业27双管供风旅客列车运行途中改为单管供风上述调度命令如涉及其他单位和人员时,应同时发给。
列车调度员向司机发布调度命令时,应在列车进入关系区间(车站)前向司机发布或指定车站向司机交付,如来不及时应使列车停车进行发布或交付。
对于需向司机发布的调度命令,列车调度员可使用调度命令无线传送系统或按规定使用语音记录装置良好的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向司机发布。
新《技规》普速部分必知必会版第二编1.新技规的名称规汇总有关作业的要求。
相应调整了有关发车作业要求:删除发车指示信号,由车站发车人员发车。
第278条对动车组以外旅客列车编组顺序表的交接进行了重新规:1.在始发站由车站人员与司机办理交接。
2.中途换挂机车时,到达司机与车站间、车站与出发司机间办理交接。
仅更换机车乘务组时,机车乘务组之间办理交接。
3.列车到达终到站后,司机与车站办理交接。
车站与司机的交接地点均为机车停留位置。
第231条指挥列车运行的命令(运行揭示调度命令除外)和口头指示,只能由列车调度员发布。
(1)受令者取消运转车长。
(2)根据目前实际作业情况,对“因行车设备故障、灾害或施工,以及列车中挂有限速的机车车辆等,需要使列车临时限速运行”增加了“(纳入运行揭示调度命令及本务机车、动车组自身设备原因限速时除外)”的限制条件。
(3)自动站间闭塞法行车转为半自动闭塞法行车及转回的调度命令,由于信号及司机行车方式不发生变化,可不发给司机。
第251条旅客列车、回送客车底不准编挂货车。
注解:251条容根据车次区分(回送图定客车底,在车次前冠以“0”)第252条客车编入货物列车回送时,客车编挂辆数不得超过20辆,应挂于列车中部或后部。
注解:252条客车编挂位置,从编组顺序表确认客车编挂中部后部位置。
第253条动车组以外的旅客列车应安装列尾装置。
特殊情况下,无法安装或使用列尾装置时,应制定具体办法。
半自动闭塞区段货物列车尾部须挂列尾装置,其他区段货物列车尾部宜挂列尾装置。
货物列车尾部未挂列尾装置时应以吊起尾部车辆软管代替尾部标志。
尾部车辆软管的吊起,有列检作业的列车由列检人员负责,无列检作业的列车由车务人员负责。
第261条第19表机车计算重量及每台换算闸瓦压力表变化DF4、DF5、DF7、DF8、DF11机车换算闸瓦压力650KN修改为:680KN.DF8B机车换算闸瓦压力720KN修改为:900KN.1.普通货物列车最高速度为90 km/h时,每百吨列车重量按H高摩合成闸瓦换算闸瓦压力不得低于150 KN。
总则 (7)1、《技规》对铁路是如何定位的? (7)2、铁路的特点是什么? (7)3、为什么要制定《技规》? (8)4、制定《技规》的依据是什么? (8)第一编技术设备 (8)1、《技规》对铁路技术设备的采用有何要求? (8)2、新设备(包括改造后的设备)投入使用前应做到哪些?(第8条) (8)3、区间及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标准距离是如何规定的?(第14条) (9)4、铁路局应提前做好哪些防寒准备工作?(第23条) (11)5、什么是铁路行车安全监测设备?(第26条) (12)6、铁路行车安全监测设备主要包括哪些?(第26条) (12)7、铁路行车安全监测设备的作用是什么?(第27条).138、道岔有哪些缺陷时,禁止使用?(第46条) (13)9、《技规》对道口设备有何要求?(第49条) (14)10、各种信号机及表示器,在正常情况下的显示距离是多少?(第61条) (15)11、那些处所可采用矮型信号机?(第62条) (15)12、进站信号机的装设地点有何要求?(第64条) (16)13、何时设置接近信号机?(第68条) (16)14、信号设备联锁关系的临时变更或停止使用,须经哪一级批准?(第84条) (16)15、闭塞设备分那几种?设置条件是什么?(第85条).1616、驼峰溜放车组速度控制调速制式分那几种?(第100条)1717、列车调度电话系统准许那些人员加入通话?(第105条)1718、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准许那些人员加入通话?(第106条) (17)19、铁路信息系统的管理应遵循什么原则?(第113条)1820、铁路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由谁负责?(第113条) 1821、车站应设置哪些主要设备?(第120条) (18)第二编行车组织 (19)1、列车运行图应根据哪些因素确定列车对数?符合那些要求?(第175条) (20)2、遇哪些情况,须发布调度命令?(第181条) (20)3、发收调度命令时,应遵守哪些规定?(第181条) (23)4、列车按运输性质分哪几类?(第182条) (23)5、列车运行等级顺序是如何规定的?(第182条) (24)6、列车反方向运行有何限制?旅客列车反方向运行需经谁批准?(第183条) (25)7、《站细》应有哪些主要内容?(第185条) (25)8、旅客列车编挂隔离车有何规定?(第189条) (25)9、那些机车车辆禁止编入列车?(第190条) (26)10、旅客列车中编挂货车有何规定?(第192条) (27)11、列车中机车的编挂位置是如何规定的?(第197条)2712、机车及轨道起重机的回送《技规》是如何规定的?(第198条) (27)13、机车、车辆、轨道起重机编入列车时,重量及长度如何确定?(第200条) (29)14、列车的换算闸瓦压力,按哪些规定计算?(第201条)3615、列车的紧急制动距离限值是如何规定的?(第203条) 3916、列车中车辆的连挂由谁负责?(第206条) (40)17、密接式车钩摘挂作业时,应按哪些规定办理?(第207条)4118、列车自动制动机简略试验由谁负责?(第213条) (41)19、《技规》对调车作业采用无线调车灯显设备有何要求?(第220条) (41)20、调车作业必须做好哪些准备?(第227条) (42)21、《技规》对调车作业显示信号有何规定?(第228条)4222、调车作业中,前方进路的确认由谁负责?(第229条) 4323、《技规》对要道还道是如何规定的?(第229条) (43)25、《技规》对调车速度及安全距离是如何规定的?(第230条) 4326、《技规》对禁止溜放的车辆、线路及其他限制是如何规定的?(第231条) (44)27、《技规》对车辆的防溜是如何规定的?(第242条).4528、行车闭塞法分哪几种?(第244条) (45)29、遇列车调度电话不通时,闭塞法的变更或恢复如何办理?(第245条) (46)30、遇哪些情况,应停止使用基本闭塞法,改用电话闭塞法行车?(第246条) (46)31、使用自动闭塞法行车时,列车进入闭塞分区的行车凭证是什么?(第249条) (47)32、自动闭塞区段(三显示)特殊情况行车凭证是什么?(第250条) (47)33、自动闭塞区段(四显示)特殊情况行车凭证是什么?(第250条) (50)34、半自动闭塞区段,遇超长列车头部越过出站信号机而未压上出站方面的轨道电路发车时如何发车?(第255条) (54)35、双线反方向行车使用路票或两线、多线区间使用路票时,应注意什么?(第258条) (54)36、车站行车室内一切电话中断时的行车办法及凭证是什么?(第259条) (55)37、一切电话中断时,禁止发出那些列车?(第263条)5538、遇那些情况,禁止办理相对方向同时接车和同方向同时发接列车?(第279条) (56)39、遇特殊情况,需取消发车进路时,如何处理?(第280条)5640、接发列车时对接发车线路应遵守那些原则?(第281条)5641、列车尾部停在警冲标外方或压轨道绝缘时,如何处理?(第284条) (57)42、在无联锁的线路上接发列车时,对道岔加锁是如何规定的?(第285条) (58)43、发现旅客列车尾部标志灯光熄灭时,如何处理?(第286条) (58)44、列车发车前,有关人员应做到那些?(第288条) (58)45、列车在站内临时停车,待停车原因消除且继续运行时,应如何办理?(第289条) (59)46、车站值班员接到列车被迫停车可能妨碍邻线的通知后,应注意什么?(第293条) (60)47、列车发生火灾、爆炸后应如何处理?(第297条) (60)48、遇施工又必须接发列车的情况时的特定行车办法是什么?(第309条) (60)49、何谓轻型车辆?如何办理?(第321条) (61)50、何谓小车?如何办理?(第321条) (61)51、如何办理轻型车辆使用手续?(第322条) (62)第三编信号显示 (62)1、接近信号机的灯光熄灭、显示不明或显示不正确时,视为什么信号?(第335条) (62)2、进路色灯信号机的显示方式和意义?(第340条) (62)3. 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发车进路色灯信号机显示方式和意义?(第341条) (63)4、接近色灯信号机显示方式和意义?(第346条) (64)5、驼峰色灯辅助信号机及驼峰色灯复示信号机显示方式和意义?(第350条) (64)6、特定引导手信号显示方式?(第362条) (65)7、进路表示器的显示方式?(第370条) (65)第四编对铁路工作人员的要求 (68)1、铁路行车有关人员,在任职、提职、改职前,必须经过那些培训考试方可任职?(第385条) (68)2、《技规》对行车有关人员的业务学习有何要求?(第387条)683、《技规》对铁路行车有关人员在执行职务时有哪些共同要求?(第389条) (68)4、第十版《技规》知何时起施行?(第395条) (69)第十版《技规》修改内容应知应会(车务部分)总则1、《技规》对铁路是如何定位的?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是运输能力大、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新《技规》学习要点一、新《技规》适用范围说明1.普速铁路部分,适用于200 km/h以下的铁路(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铁路除外)。
2.高速铁路部分,适用于200 km/h及以上的铁路和200km/h以下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铁路。
3.200km/h客货共线铁路有关货运技术设备的要求参照《技规》普速铁路部分执行。
4.高铁《技规》行车组织部分不纳入货物列车开行内容。
鉴于当前绝大多数高速铁路未安排货物列车上线运行,已开行货物列车的线路也仅开行1对或隔日开行集装箱或行包专列的实际情况,高铁《技规》第二编按不开行货物列车编写,高速铁路需开行货物列车时的行车组织办法由铁路局根据具体设备情况规定。
5.《南昌铁路局高速铁路行车组织细则》总则:货物列车行车组织办法除本《细则》有明确规定外,其他参照《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及南昌铁路局普速铁路《行车组织规则》执行。
(一)我段值乘线路适用新《技规》高速铁路部分的范围:1.昌九城际线九江站(不含)—南昌西城际场;2.杭深线苍南站(不含)—诏安站,福州联络线福厦线路所—樟林站(不含),杭福联络线,福州南动车联络线福州南站—福州南动车所(不含),厦门北联络线厦门北站—杏林站(不含);3.龙漳线龙岩站(不含)—漳州站;4.昌福线南昌西城际场—福州(不含),动走A、B线南昌西城际场—南昌西动车所(不含);5.永莆线。
(二)我段值乘线路适用普速铁路部分的范围有:沪昆线、京九线、峰福线、鹰厦线、赣龙线、漳龙线、漳泉线等。
(三)我段值乘线路高速与普速共线车站有:三江镇、杜坞、前场Ⅰ场、角美。
二、行车组织方面主要变化(一)动车组列车1.动车组“五固定改为三固定”。
高铁《技规》288 条和普铁《技规》355条:动车组列车在车站办理客运业务时,须固定股道、固定站台、固定停车位置。
变更固定股道时不发布调度命令。
2.LKJ控车列车不能以机车信号作为行车凭证。
高铁《技规》279条自动闭塞区段,动车组列车按LKJ 方式运行及动车组以外的列车,在信号机常态点灯的区段,进入闭塞分区的行车凭证为出站或通过信号机显示的允许运行的信号;高铁《技规》280条自动站间闭塞区段,进入区间的行车凭证为出站信号机或线路所通过信号机显示的允许运行的信号。
3.明确了动车组列车按隔离模式运行的速度。
高铁《技规》将动车组列车在列控车载设备目视、引导、隔离模式下及列车能随时停车的速度,统一规定为最高不超过40km/h。
同时,为了解决动车组列车按隔离模式以不超过40km/h速度运行存在难以越过部分接触网分相的实际情况,《技规》第298条规定为:“动车组列车按隔离模式运行时,运行速度不超过40km/h。
在越过接触网分相有困难的特殊情况下,列车调度员可根据司机请求发布调度命令,列车以不超过80km/h的速度越过接触网分相。
”4.动车组列车制动力部分切除时的限速要求由随车机械师根据实际情况向司机提出。
高铁《技规》第407条:当动车组列车制动系统故障须切除单车制动力时,随车机械师应将切除制动力的情况及限速要求通知司机,司机报告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后,按限速要求运行。
各型动车组切除部分制动力时的限速要求不同,不再作统一规定,由随车机械师根据具体车型和制动力切除情况通知司机限速,不再发布调度命令。
5.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区段,不再放置响墩防护。
有普速旅客列车上线运行的区段,列车运行被迫停车后的防护仍按规定使用响墩和火炬,停车原因消除后响墩应由防护人员撤除。
(二)动车组以外的其他列车1.取消客运列车运转车长,正式使用客车列尾装置根据客车列尾装置等新技术装备应用,取消客运列车运转车长,原运转车长职责需保留的有关作业分别交由车站、司机、车辆乘务员等担当。
2.高铁“黄闪黄”定义有变化高铁《技规》第463条和高铁《技规》第477条1.6款:非列控车载设备控车的列车在高速铁路运行时,遇地面信号机显示一个黄色闪光和一个黄色灯光时,表示要求列车按限速要求(最高不超过45 km/h)越过该信号机;遇机车信号机显示一个双半黄色闪光时,表示要求列车按限速要求(最高不超过45 km/h)越过接近的地面信号机。
我段值乘的普速列车在高铁和普速铁路运行时,遇“黄闪黄”信号限速会不同。
因LKJ控车模式未变化,在高铁运行遇“黄闪黄”必须人为控速45 km/h。
3.高铁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凭证统一为调度命令。
明确了高铁与其他线路间行车有关凭证问题高铁《技规》第303条高速铁路车站(线路所)向衔接的其他线路车站(线路所)发出列车时,有关行车凭证按高速铁路规定执行;高速铁路衔接的其他线路车站(线路所)向高速铁路车站(线路所)发出列车时,有关行车凭证按其他线路规定执行。
这两条的变化很重要。
第一,同一趟普速客车既在高铁运行也在普铁运行,遇自动闭塞区段出站信号机故障,在普铁的行车凭证为“绿色许可证”,在高铁为“调度命令”。
LKJ 的操作方法均按“绿色许可证”操作。
第二,高铁与其他线路间行车有关凭证有变化,如杜坞为峰福线和昌福线共线车站,当杜坞站与江板站停用基本闭塞法改用电话闭塞法行车时,上下行的凭证就不同。
杜坞—江板上行方向使用“调度命令”作为凭证,江板—杜坞下行方向则使用“路票”作为凭证。
机车乘务员凭证容易搞混,LKJ操作会产生错误。
类似的车站还有:三明北昌福场—万能、角美—东孚、前场—东孚、前场—杏林等。
4.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速度有所不同普速《技规》第315条第32表1,高铁《技规》第279条第18表1。
5.自动闭塞区间通过信号机显示停车信号(包括显示不明或灯光熄灭)时的处置方式不同普速《技规》第316条高铁《技规》第373、374条。
6.关于车机联控普速《技规》第333条:列车运行中,各有关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执行车机联控。
高铁《技规》未做要求。
与有关车务段联系,我段值乘的普速客车在昌福线、龙漳线和杭深线运行时,自11月1日起不再执行车机联控(目前在执行)。
存在问题:高铁和普速共线车站(杜坞、前场、角美),如果不执行车机联控,遇CIR的进路预告信息不完整,机车乘务员就不能了解多进路的走行方向,既不能防止错办,也给乘务员的LKJ操作带来影响。
此问题已向机务处反馈,并与各车务段协调改进办法。
7.关于发车信号高铁《技规》第282条和《行细》第37条:动车组以外的其他列车办理客运业务时,未设助理值班员的车站由客运人员确认旅客乘降、上水、行包装卸、吸污等客运作业完毕后,通过无线对讲设备通知司机,司机须得到车站客运人员的报告后,确认行车凭证正确,发车条件完备后,方可起动列车。
报告用语规定如下:客运人员:“客车××次司机,××站客运作业完毕。
”司机应答:“客车××次客运作业完毕,司机明白。
”普铁《技规》第362条:司机必须确认行车凭证及发车信号显示正确后,方可起动列车。
发车信号在11月1日新《技规》实施后,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因为同样一趟列车会经过普速和高铁线路,乘务员初期会不习惯。
所以,在高铁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机车乘务员必须正确使用450电台,加强与客运值班员的联系确认,并在开车前后部瞭望。
8.关于通过手信号普铁《技规》第365条:“出站信号机发生故障时,除按规定递交行车有关凭证外,对通过列车应预告司机,并显示通过手信号”。
第440条第4款通过手信号显示方式……。
高铁《技规》第371条第4款“出站信号机发生故障时,除按规定递交行车有关凭证外,对通过列车应预告司机”。
第482条无通过手信号的描述。
即:当列车运行在昌福线、杭深线、龙漳线遇某站出站信号机故障或停基改电行车办理通过(或站停出发)时,车站不需要显示通过手信号(或发车手信号)。
9.关于引导手信号普铁《技规》第359条进站、接车进路信号机不能使用时,应开放引导信号。
引导信号不能开放或无进站信号机时,应派引导人员接车。
高铁《技规》第292条进站、接车进路信号机不能使用时,应使用引导信号。
引导信号无法使用时,列车调度员应向司机发布调度命令,司机根据调度命令越过该信号机。
10. 出站信号机提前开放时司机操作列车的补充规定高铁《行细》第50条:按规定需在车站停车再开的列车,司机必须按规定操纵列车停车,遇出站信号机提前开放时,司机不得通过。
《南昌铁路局既有线调度集中区段行车组织办法》(南铁运发…2012‟164号)第53条:在CTC控制模式下,在办理客运营业(办理职工通勤等规定停车)车站列车出发进路自动触发时,遇停点较短、列车尚未停下而出站信号机已开放的情况下,司机不得凭信号通过,要按规定停车。
虽然《技规》没有出站信号机提前开放如何行车的条文,但在沪昆、京九、昌福、龙漳、杭深线办理客运营业(办理职工通勤等规定停车)和货物快运列车办理的作业站,遇出站信号机提前开放,必须执行以上规定。
11.机车信号或LKJ故障时高铁《技规》第364条动车组以外的列车,在自动闭塞区间内运行遇机车信号或LKJ故障时,司机应立即报告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车站值班员报告列车调度员。
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不再向该区间放行列车,并通知已进入区间的后续列车立即停车。
列车调度员确认该列车至前方站(线路所)间空闲后通知司机,列车按地面信号显示以不超过20 km/h的速度运行至前方站停车处理或更换机车。
该列车到达前方站(线路所)后,列车调度员方可通知后续列车恢复运行。
12.GSM-R使用及故障高铁《技规》第216条装备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的机车,开车前司机要选定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通信模式和运行线路。
在GSM-R区段运行时,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GSM-R手持终端按规定注册列车车次,并确认正确。
高铁《技规》第380条GSM-R故障第2.3款遇无进路预告信息,司机须报告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列车由正线通过改为侧线接车时,列车调度员(车站控制时为车站值班员)应提前预告司机。
13.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故障高铁《技规》第381条1.司机报告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车站值班员报告列车调度员。
(1)影响调度命令无线传送功能时,向司机发布的调度命令,按规定采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发布、转达或采用人工书面交递方式。
(2)遇无进路预告信息,司机须报告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列车由正线通过改为侧线接车时,列车调度员(车站控制时为车站值班员)应提前预告司机。
(3)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不能通话时,司机应立即使用GSM-R手持终端报告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
如GSM-R 手持终端也不能进行通话时,司机应在前方站停车报告;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或GSM-R手持终端修复(更换)后,方准继续运行。
2.设备故障修复后,恢复设备正常使用。
14.普速铁路机车信号、LKJ、列尾装置和无线通信设备故障处理方法普铁《技规》第335条第3点运行途中,遇列尾装置、机车信号、列车运行监控装置(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发生故障时,司机应立即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报告车站值班员或列车调度员,并根据实际情况掌握速度运行;遇机车信号、列车运行监控装置(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发生故障时,司机应控制列车运行至前方站停车处理或请求更换机车,在自动闭塞区间,列车运行速度不超过20 km/h;遇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发生故障时,司机应在前方站停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