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第五章 第三节 词类(下)助词、语气词
- 格式:ppt
- 大小:4.86 MB
- 文档页数:35
现代汉语下册语气词解释
本文旨在解释现代汉语下册中常见的语气词的含义和用法。
语气词是汉语中用于表达说话者态度和语气的词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意思。
以下是对一些常见语气词的解释:
1. 的确:用于强调某件事情确实存在或某种情况确实属实。
例如:
- 他的确很有才华。
- 这个消息的确令人震惊。
2. 或许:表示说话者对某种情况的推测或猜测,意味着有可能发生或存在。
例如:
- 他或许会来参加聚会。
- 或许明天会下雨。
3. 恐怕:用于表达对某种情况的担心、忧虑或推测,表示某种可能性不太乐观。
例如:
- 我恐怕来不及赶上火车了。
- 恐怕他不会同意我们的建议。
4. 大概:表达对某件事情的估计或猜测,表示某种可能性较大。
例如:
- 他大概已经回家了。
- 大概下午会有会议。
5. 突然:用于描述某种情况或动作的意外性和突然性。
例如:
- 突然下起了大雨。
- 他突然站了起来。
请注意,以上解释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时还需根据语境和句子
结构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运用。
以上是对现代汉语下册中一些常见语气词的解释。
希望本文对
您理解和运用这些语气词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第一节语法概说语言三要素:语音(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语言的组合法则)语法:1)语法规律——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2)语法学——知识或理论,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事实的说明,带有主观性。
语法研究三个方面:句法、语义、语用。
语法体系:1)语法系统——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2)语法学体系——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体系可以不止一个。
语法性质:1)抽象性、概括性2)稳固性,但又具有时代特征3)民族性语法单位: 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意义结合体。
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3)短语:由词组成、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4)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句子前后有隔离性停顿。
句法成分:句法构成的组成成分。
主语: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两者之间是陈述关系。
动语:是支配、涉及后面宾语的成分。
宾语:位居动语后头,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
修饰语:定语: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位居名词前头、修饰名词的成分。
状语: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位居动词形容词前头的修饰成分。
补语: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抹布的补充成分。
位居谓词后头起补充说明作用。
层次分析法成分符号减半法——动前有主状,动后有补宾。
第二节实词(上)词类: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划分目的:说明语句的结构规律和各类词的用法。
分类依据:1)主要依据:词的语法功能——词的分布功能,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位。
实词都能当句法成分。
还指词与词的组合能力。
2)参考依据:词的形态和意义形态:构型形态。
重叠(研究——研究研究)构词形态。
凿(单独为动词,加“子”构成名词)意义: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印欧语系里,划分词类主要凭词的形态标记,虚词无词类形态标记和功能可言,只凭语法意义。
现代汉语下册名词解释第五章:语法1.语法: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P1)※2.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3.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另一个是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P1)4.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P3)5.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P3)6.短语: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P3)7.句子:句子是具有一个语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P3)8.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P4)9.句法结构:句法结构指由词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
(P4)10.主语: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
(P4)11.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P4)12.动语:动语在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P4)※13.宾语: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
(P4)14.定语: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P4)15.状语: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P4)※16.补语: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P4)17.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P6)18.名词: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和时地的名称。
(P8)19.动词: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P9)能愿动词(助动词):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的词叫能愿动词(P12)趋向动词:表示移动的趋向的词叫趋向动词(P11)20.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P11)21.区别词:区别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的词。
(P13)22.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或次序的词。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练习(有答案)第五章语法一、填空1、“学点语法”中的“语法”指客观存在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上午看哲学,下午看语法”中的“语法”指_______________。
3、“语法、修辞都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中的“语法”指_________________。
4、划分词类的标准是词的________。
5、实词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虚词在结构中起________和________作用。
6、实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虚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词与词组合成短语,既有________上的要求,又有________上的要求。
8、根据短语内部词和词的____________,短语可以分为12类。
9、从功能角度看,短语可以分为________短语、________短语和________短语三类。
10、主谓短语从功能角度可以分为三类,其功能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其性质可以归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状中短语从功能角度可以分为两类,其功能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根据其性质可以归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类。
12、根据不同的语气,句子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
13、动词性谓语句包括________谓语句、________谓语句、________谓语句、________谓语句、________谓语句等几种类型。
14、疑问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形式。
15、条件复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式。
第五章语法语法是指组成词、短语、句子等有意义的语言单位的规则,语法是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语法的性质:(1)抽象性:语法是从众多具体的语法单位里抽象成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
一种语言里具体的词多得很,但其内部的组合规则和格式是很有限的,如“心情舒畅/服装整齐/步调一致/前途光明”这些句子意义各异,但结构相同,都是名词+形容词,加上句调就可以构成主谓句;(2)稳固性:任何事物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在不断发展变化,而语法的变化就显得缓慢得多,如:主语位于谓语之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语法习惯;(3)民族性:比如“两本书”在汉语里有量词的习惯,“two books”在英语中却没有量词,这就是语法的民族性。
句法成分表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词类划分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规律和各类词的用法。
词类划分的依据:①词的语法功能(主要)。
②词的意义标准(参考)。
③词的形态标准(参考)。
实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
名词谓词比较表(名词、形容词、动词的比较)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别虚词的特点:①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
②不能单独成句。
③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
④不能重叠。
简答:“的”的词类并举例分析。
1.作结构助词,定语后用“的”,如“美丽的女孩”。
“的”可以用来组成名词性“的”字短语,如“找点吃的”,只能做主语或宾语。
2.作时间助词,插在动宾短语中间,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
如“我昨天写的作业”。
3.作语气词,表陈述语气,主要用在句子的末尾,完成一个句子。
44页七、八题。
※举例说明短语结构类型有哪些?(12个)(一)、基本短语1、主谓短语:由有陈述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面被陈述部分是主语,表示要说的是谁或什么;后面陈述的部分是谓语,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陈述关系用语序而不用虚词表示。
例:粮食//丰收(名//动)2、动宾短语:由有支配、涉及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面起支配作用的是动语,表示动作行为;后面被动作支配的部分是宾语,表示做什么、是什么。
嗨,同学们好!语言运用基础❑❑练春招讲授❑华南师大文学院/岭南文化中心❑liancz407@语法中国队大败美国队中国队大胜美国队问:谁赢了?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一)语法是什么❑语法是语言三要素之一❑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语言的组合法则——指组成词、短语、句子等有意义的语言单位的规则❑语法有两含义:❑1.语法规律——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2.语法学——语法学者对客观存在语法事实的说明❑(二)语法研究什么❑传统:词法、句法❑现代:句法、语义、语用❑(三)语法体系❑亦有两含义:❑1.语法系统❑2.语法学体系❑二、语法的性质❑(一)抽象性❑1.语法单位的抽象性❑2.语法关系的抽象性❑3.语法意义的抽象性❑(二)稳固性❑变化现象比较少,变化过程也十分缓慢❑(三)民族性❑不同语言的语法有同有异,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个性是该语言特点之所在。
三、现代汉语语法特点(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2)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词词组句子主谓国营国家经营天晴了。
述宾管家管理家务抓贼!述补说明说得明白干得漂亮!偏正美人美丽的人多可爱的孩子!联合兄弟哥哥弟弟去不去?(3)词的多功能性(4)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一)语法单位❑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二)句法成分❑主、谓、动、宾、定、状、补思考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下面不属于汉语语法特点的是❑A. 有丰富的形态变化❑B. 虚词很重要❑C. 语序很重要❑D. 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基本相同❑二、多项选择题❑普通话语法方面的特点有()❑A.有狭义的形态变化❑B.有格助词❑C.量词十分丰富❑D.每个句子都有主语❑E.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三、问答题❑1.举例说明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2.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
❑3.语法单位有哪些?举例说明。
❑4.一般的句法成分是如何配对的?举例说明。
现代汉语下册助词解释
助词在现代汉语中起到连接句子成分及表达语气等作用。
下册的助词主要包括“了”、“着”、“过”、“过来”、“去”、“来”等。
以下是对这些助词的简要解释:
1. 了
- 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变化,如“喝了水”、“累了”。
- 表示动作的完成,如“吃饭了”。
- 用于句末表示肯定语气,如“是的,明天去”。
2. 着
- 表示动作的持续状态,如“坐着”、“站着”。
- 用于动词后表示主语的状态,如“他睡着了”。
- 表示主语的行为与状态同时存在,如“他边走边唱着歌”。
3. 过
- 表示动作的经历或经验,如“去过北京”、“吃过饭”。
- 表示过去的动作对现在的影响,如“吃过饭,不饿了”。
4. 过来
- 表示动作由远处向近处移动,如“过来说话”、“走过来”。
- 表示某个动作已经完成,如“做好了请过来”。
5. 去
- 表示动作由近处向远处移动,如“去上学”、“出去买东西”。
- 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如“明天去旅行”。
6. 来
- 表示动作由远处向近处移动,如“来我家玩”、“过来一下”。
- 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如“明天来开会”。
以上是对现代汉语下册助词的简要解释。
这些助词在句子中的使用可以根据具体语境和语法规则进行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第三节词类下——虚词教学重难点:1.虚词的特点2.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的类别及语法特点3.词的兼类和词序一样,虚词是汉语主要的语法手段之一。
虚词的共同特点有三,一是依附于实词和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二是不能单独成句,不能但对作句法成分;三是不能重叠。
原因在于虚词无词汇意义。
虚词是个封闭的类,数量不多,但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学习时要逐个记住,研究时要逐个研究。
现代汉语的虚词主要有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四类。
一、介词介词是用在名词性词语前面、共同组合成介词短语来修饰谓词性词语的词,介词表示时间、处所、方向、方式、手段、施事、受事、对象、原因、目的等。
1.语法特征(1)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必须同名词性词语(或其代词)组合成介词短语,修饰谓词性成分,作状语或补语。
语义和结构上对后面的宾语起介引作用。
例如:[跟老师]谈谈倒〈在地上〉[沿着河边]走跑〈到食堂〉[把脏水]倒掉死〈于癌症〉[为荣誉]战斗飞〈向远方〉介词“对、对于、关于”等组成的介词短语加上“的”后,可以作定语修饰名词。
例如:(对当前国际形势)的认识(对于改进机关办事效率)的建议(关于美学)的研究(关于合资建设高速公路)的提案(2)现代汉语中的介词大多数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例如“把”、“被”、“以”、“从”、“连”、“由”、“关于”、“至于”等,现在仍有一些介词兼属动词,例如“在”、“给”、“比”、“用”、“向”、“朝”、“为了”等。
2.分类(1)施受介词施受介词用于引出施事者或受事者。
施受介词主要包括“把、被、叫、让、给、由、将、归、管”等。
例如:一道闪电把整个窗户都照亮了。
(引出受事)她双脚跳起把流氓臭骂了一通。
(引出受事)政府还给我们募集了一百件棉袄,二百条棉裤。
(引出受事)鞋袜和裤管被露水浸得湿淋淋的。
(引出施事)与孩子们在一起,叫人轻松得很,开心得很。
(引出施事)(2)方式介词方式介词用于引出动作的方式、方法、工具等。
方式介词主要包括“用、以、凭、靠、按、据、拿、按照、遵照、依照、根据、通过、本着”等。
2005级本科A班《现代汉语》<上)教案任课教师:齐春红2007年9月第五章语法教案内容:《现代汉语》<下)<第五章)教案对象:2004级本科A、B班[教案目的要求]系统讲述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原则,各类词的用法,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及其类型,分析句子的方法,标点断句的方法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现代汉语语法体系,掌握用词造句的规则,具有辨别词性、短语和句子的结构类型,析句、造句以及分辨句子正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
[教案重点和难点]本章共分10节:语法概说,词类上、下,短语、句法成分,句子的分类,常见的句法失误,复句,句群,标点符号等。
其中了解短语和句子的结构类型,分析语句的结构类型和变换关系,掌握其表意的异同等是教案重点,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结构规律,提高驾驭汉语的能力是教案难点。
[教案方法]1.课堂教案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案的主体,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贯彻“少而精”的教案原则,精讲多练,练习方式采取口头书面相结合。
3.课内课外相结合,逐步提高学生运用语法知识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
[教案手段]课件演示[教案时数]36学时。
[教案内容与步骤]第五章:第一节语法概说<1、2课时)一、语法的含义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词、短语、句子等单位的结构规律。
另一个指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语法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态)。
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语法是词、短语、句子、句群等语法单位的结构规律。
有主观的语法和客观的语法,客观的语法是语言的实际结构规律,主观的语法是人们对语法的主观认识,又叫语法学。
由于人们认识角度、认识范围、所持观点的不同,语法学的观点也有所不同,产生不同的语法学学派和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