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 格式:ppt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24
酸碱盐知识汇总1.溶液的导电性(1)溶液导电的原因通过实验可知某些物质的溶液具有导电性,其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①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都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
干燥的氯化钠固体中的Cl-和Na+,由于静电作用而紧密地排列在一起,不能自由移动,所以氯化钠固体不导电。
当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水分子...的作用减弱了Cl-和Na+之间的作用,使氯化钠晶体离解成能自由移动的Cl-和Na+,当外加电源时,Cl-向阳极移动,Na+向阴极移动,因而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
硝酸钾和氢氧化钠固体不导电,其溶液能导电的原因也是如此。
②蔗糖、酒精是由分子构成的有机物,其中不存在离子;溶于水时,这两种物质以分子的形式分散到水中,溶液中不存在带电粒子,因而它们的溶液不导电。
由上述分析可知: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本质是:这些物质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以离子或分子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2)溶液的电中性①氯化钠等物质溶于水时,解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解离(解离是在水或热的作用下发生的,跟是否通电无关)。
该过程可用解离方程式表示如下:NaCI=Na++Cl-H2S04=2H++ S042- NaOH= Na++OH -在能导电的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和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例如:①在酸的水溶液中,酸根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等于酸分子解离时生成的氢离子的总数。
②在碱的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数目等于金属离子所带正电荷数目。
③在盐的水溶液中,金属离子所带正电荷的总数等于酸根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
2.酸、碱、盐(1)酸①定义:解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
②主要特征:解离时产生惟一的阳离子是氢离子。
③注意:1.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
但习惯上我们也称之为酸,而氯化氢不是酸。
2.NaHS04溶于水虽然也会解离产生H+,但同时还有其他阳离子(Na+)产生,因而不属于酸。
第一节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溶液的导电性。
2.电离。
3.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4.酸、碱、盐的初步概念。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溶液导电性和电离概念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观察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抽象思维分析和逻辑推理,给予科学的解释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1)电离。
(2)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2.难点教会学生根据宏观现象,进行微观本质的分析方法和逻辑推理能力,3.疑点(1)酸、碱、盐溶液导电和金属导电的本质区别。
(2)NaHSO4和Cu2(OH)2CO3属于哪一类化合物?4.解决办法采用的方法是边实验,边分析,边讨论,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迪他们积极思考问题,用他们已知的知识通过思维和现象,推理去理解新的知识。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具准备试验物质导电性的装置,干燥的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氢氧化钠固体,蔗糖固体,酒精,蒸馏水,氯化钠溶液,硝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磷酸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盐酸,硝酸溶液,硫酸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硫酸镁溶液,氯化钡溶液。
五、学生活动设计1.教师演示课本第149页[实验8—1]。
学生观察灯泡是否亮。
[目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并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2.教师提问:(1)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回答,电流是怎么形成的?金属能导电的原因?(2)氯化钠是哪种类型的化合物?它的组成微粒是什么?[目的:启迪学生思维,引起疑问进一步激发兴趣。
]3.教师将上述实验物质加入蒸馏水配制溶液,再分别做导电性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想想这是为什么?[目的: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起注意,启迪思维,提高兴趣。
] 4.教师提问:上述物质变成溶液后,为什么有的物质能够导电?有的物质仍不能导电呢?相邻座位的学生互相讨论,并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得出答案。
一. 教学内容: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二. 重点、难点:1. 从离子观点了解酸、碱、盐的概念2. 掌握盐酸的化学性质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3. 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变化三. 具体内容第一部分:溶液的导电性1. 溶液导电的原因2. 哪些溶液导电3. 通电与电离的关系4.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5. 溶液为什么呈电中性第二部分:酸、碱、盐的分类6. 酸、碱、盐的定义?重点强调什么?7. 盐的进一步分类?8. 酸、碱、盐中所含元素的特点?第三部分:盐酸9. 盐酸的物理性质10. 盐酸的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2)与金属反应(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4)与碱反应(5)与硝酸银溶液反应11. 复分解反应【典型例题】[例1] 用盐酸和酚酞的混合液浸过的滤纸,晾干后再涂上下列物质,其中不可能使滤纸变红的是( )A. 石灰水B. 食盐水C. 氢氧化钠溶液D. 石蕊试液答案:B解析:综合考察盐酸的化学性质。
[例2] 有A 、B 、C 、D 四瓶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向其中依次投入足量的ZnCO 3、2)(OH Zn 、Zn 、ZnO ,反应完成后,所得四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答案:Zn>ZnO=ZnCO 3>2)(OH Zn解析:注意找到溶质和溶液分别的质量关系。
[例3] 下列物质肯定属于碱类的物质是( )A. 能电离出OH-的物质B. 水溶液呈碱性的物质C. 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的物质D. 溶于水时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物质答案:D解析:对碱的定义准确掌握。
[例4] 某溶液中含有Na+、Al3+、Cl-、SO42-,已知Na+、Al3+、Cl-的个数比为1:3:4,则Al3+和SO42-的个数比为()A. 1:2B. 1:3C. 1:1D. 1:4答案:C解析:根据溶液呈电中性的特点解题。
[例5] 物质M在水中发生如下电离:M == X2+ + 2Y-,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M一定不是酸B. X2+一定是金属离子C. Y-一定是OH-D. M一定属于盐答案:AB解析:掌握离子方程式中某些离子的特点。
第一节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⒈ 通过溶液导电性实验,了解某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和电离的概念。
⒉ 从离子观点初步了解酸、碱、盐的概念,知道酸、碱、盐的组成,能判断酸、碱、盐。
⒊ 知道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二)能力目标⒈ 通过对电离的分析和认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⒉ 将常见的无机物按照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加以分类,培养学归纳总结的学习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酸、碱、盐概念的学习,加强对学生进行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二、重点难点从离子观点了解酸、碱、盐的概念。
三、探究过程第一课时【复习引入】现有下列物质:空气、铁、氯化钠、硝酸钾、石墨、干冰、蒸馏水、氢氧化钠、氢气、酒精、硫酸,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有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讲授】我们知道,现在世界上有二千多万种物质,要一种一种地加以学习、研究,那是不现实的。
我们可以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以类学习。
在第八章里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三类非常重要的化合物——酸、碱、盐。
我们先来研究一些溶液的导电性。
【演示】实验8—1 【观察】【归纳】NaCl ,KNO 3,NaOH ,H 3PO 4四种物质的固体都不导电,而它们的水溶液能导电;蔗糖、酒精的固体或水溶液都不能导电。
一、溶液的导电性⒈ 有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
【思考】为什么有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金属为什么能导电?)(分析)电流是由带电粒子的定向移动而形成的,金属中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所以金属能导电;能导电的溶液中也一定存在带电的粒子,那么,某些物质的溶液中能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是怎样产生的呢:以NaCl 为例:⒉ 导电原因:在水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定向移动。
酸碱盐高频考点知识应用重要知识点回顾1、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及电离;2、常见两酸、两碱、食盐的物理及化学特性;3、酸碱盐的化学性质:544规律(特别要注意应用条件);4、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发生条件,常见类型;5、pH;6、常见物质及离子的检验、鉴别:特别是Cl----Ag+ SO42----Ba2+ NH4+--OH- CO32---H+典型例题分析一、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及电离(一)、溶液的导电性例1-1-1、在甲溶液中通入电流灯泡发亮,现往甲溶液中滴入乙溶液,灯泡由亮到暗再到亮。
则甲乙分别为:A、 NaCl、 KNO3 B 、NaOH、 HClC 、CuSO4、Ba(OH)2 D、Ca(OH)2、Na2CO3解析:本题考查溶液的导电性,首先要了解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同时要考虑生成物的导电性。
答案C审视考点:1、易导电的物质(1),原因;(2),原因。
2、不易导电的物质(1);(2)。
(二)、酸碱盐的水溶液不显电性的原因例1-2-1、测得某溶液中仅含Na+、Mg2+、SO42- 、Cl-四种离子,其中离子个数比为Na+:Mg2+:Cl- = 4:5:8,若Na+为4n个,则SO42- 可能是多少个?解析:酸碱盐的水溶液不显电性的原因是因为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总数相等,电性相反。
(不可说成是阴离子数目与阳离子的数目相等),可列式:4n(+1)+5n(+2)+8n(-1)+x(-2)=0 ,得x=3n。
针对强化:测得某溶液中仅含K+、Mg2+、SO42- 、NO3-四种离子,其中离子个数比为Mg2+:K+:NO3- = 4:5:3,则SO42-与NO3-个数比为多少?(三)、电离方程式例1-3-1、某氢氧化钠溶液中若钠离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1:100,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因NaOH = Na+ + OH- ,则一个Na+相当于一个NaOH,故溶液中NaOH与H2O的个数比为1:100,其质量比为(1×40):(100×18),所以,NaOH% = ×100% =2.1%针对强化:某硫酸钠溶液中若钠离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1:100,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酸碱盐溶液导电的原因
酸碱盐溶液是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溶液,它们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十分重要的是它们的机理能够实现导电。
与其他溶剂相比,酸碱盐溶液还有一个特性,即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这是因为它们能将离子分离,从而形成$^{2+}$和
$^{-}$分子。
其机理是,在酸碱盐溶液中,大量的$^{2+}$和$^{-}$离子可以使电荷散开,
从而形成电能转移通道,即离子导路,同时允许电荷移动。
此外,离子流动所需的各种能量也可以从酸碱盐溶液中获得。
因此,电流可以通过离子导路从一点到另一点穿越。
另一方面,在酸碱盐溶液中,离子不但品种众多而且移动范围很大,这就使得它们能够传输较大的量的电子。
由此,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相比其他溶剂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总之,酸碱盐溶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这与它具有的各种移动离子的特性有关。
比如,原子的稳定能量,离子的离子常量,溶液中的电荷密度等特性,对它进行电导率分析有助于更好的了解酸碱盐溶液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能实现导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