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第四章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3
《信号与系统》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4-1 解 (1)111()ataL es s a s s a -⎡⎤-=-=⎣⎦++ (2)[]2221221sin 2cos 111s s L t t s s s ++=+++++ (3)()2212tL te s -⎡⎤=⎣⎦+(4)[]21sin(2)4L t s =+,由S 域平移性质,得 ()21s i n (2)14tL e t s -⎡⎤=⎣⎦++ (5)因为1!nn n L t s +⎡⎤=⎣⎦,所以 []2211212s L t s s s++=+= 由S 域平移性质,得 ()()23121ts L t e s -+⎡⎤+=⎣⎦+(6)()2211cos sL at s s a -=-⎡⎤⎣⎦+,由S 域平移性质,得 (){}()2211cos ts L at e s s aβββ-⎡⎤-=-⎣⎦+++ (7)232222L t t s s ⎡⎤+=+⎣⎦ (8)732()327tL t es δ-⎡⎤-=-⎣⎦+ (9)[]22sinh()L t s βββ=-,由S 域平移性质,得()22sinh()atL e t s a βββ-⎡⎤=⎣⎦+-(10)由于()211cos ()cos 222t t Ω=+Ω 所以 222221111c o s ()22424ss L t s s s s ⎛⎫⎡⎤Ω=+∙=+ ⎪⎣⎦+Ω+Ω⎝⎭(11)()()()11111at t L e e a a s a s s a s βββββ--⎡⎤⎛⎫-=-= ⎪⎢⎥--++++⎣⎦⎝⎭ (12)由于()221cos()1ts L e t s ωω-+⎡⎤=⎣⎦++所以 ()()()221cos()1a t a s e L et s ωω--++⎡⎤=⎣⎦++(13)因为(2)(1)(1)(1)(1)(1)t t t te u t e t e e u t ------⎡⎤-=-+-⎣⎦且()(1)(1)2(1)(1)(1)11sst t e e L t eu t L eu t s s ------⎡⎤⎡⎤--=-=⎣⎦⎣⎦++所以 ()(1)(2)2211(2)(1)(1)11s t s s e L teu t e e s s s -----⎡⎤+⎡⎤-=+=⎢⎥⎣⎦+++⎣⎦(14)()(1)tL e f t F s -⎡⎤=+⎣⎦,由尺度变换性质,得(1)ta t L e f aF as a -⎡⎤⎛⎫=+⎢⎥ ⎪⎝⎭⎣⎦(15)()t L f aF as a ⎡⎤⎛⎫=⎪⎢⎥⎝⎭⎣⎦,再由s 域平移性质,得 []2()()at t L e f aF a s a aF as a a -⎡⎤⎛⎫=+=+ ⎪⎢⎥⎝⎭⎣⎦(16)31cos(6)cos (3)cos(3)2t t t -=∙13cos(9)cos(3)44t t =+32213cos (3)48149s s L t s s ⎡⎤=+⎣⎦++由s 域微分性质,得()()22322222213181327cos (3)481494819d s s s s L t t ds s s s s ⎡⎤--⎛⎫⎢⎥⎡⎤=-+=+ ⎪⎣⎦⎢⎥++⎝⎭++⎣⎦(17)[]2cos(2)4sL t s =+,连续两次应用s 域微分性质,有 []()2224cos(2)4s L t t s-=+,()3232224cos(2)4s sL t t s-⎡⎤=⎣⎦+(18)111atL es s a -⎡⎤-=-⎣⎦+,由s 域积分性质,得111111(1)at sL e ds t s s a ∞-⎛⎫⎡⎤-=- ⎪⎢⎥+⎣⎦⎝⎭⎰ln()ln ln s s a s s a ⎛⎫=+-=- ⎪+⎝⎭ (19)351135tt L ee s s --⎡⎤-=-⎣⎦++,由s 域积分性质,得 33111115ln 353t t s e e s L ds t s s s --∞⎛⎫⎡⎤-+⎛⎫=-= ⎪ ⎪⎢⎥+++⎝⎭⎣⎦⎝⎭⎰(20)()22sin aL at s a =⎡⎤⎣⎦+,由s 域积分性质,得()1122211sin 1arctan 21s s at s a s L ds d t s a a a s a π∞∞⎡⎤⎛⎫⎛⎫===-⎢⎥ ⎪ ⎪+⎝⎭⎝⎭⎛⎫⎣⎦+ ⎪⎝⎭⎰⎰ 4-2 解(1)因为()()sin ()2T f t t u t u t ω⎡⎤⎛⎫=--⎪⎢⎥⎝⎭⎣⎦()sin ()sin 22T T t u t t u t ωω⎡⎤⎛⎫⎛⎫=+-- ⎪ ⎪⎢⎥⎝⎭⎝⎭⎣⎦ 所以可借助延时定理,得()()sin ()sin 22T T L f t L t u t L t u t ωω⎧⎫⎡⎤⎛⎫⎛⎫=+--⎡⎤⎡⎤⎨⎬ ⎪ ⎪⎢⎥⎣⎦⎣⎦⎝⎭⎝⎭⎣⎦⎩⎭222222221sT T s ee S S S ωωωωωω--⎛⎫=+=+ ⎪+++⎝⎭(2)因为()()()sin sin cos cos sin t t t ωϕωϕωϕ+=+ 所以()222222cos sin cos sin sin s s L t s s s ωϕϕωϕϕωϕωωω++=+=⎡⎤⎣⎦+++ 4-3 解此题可巧妙运用延时性质。
信号与系统(西安工程大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第一章测试1.周期信号,其周期为()参考答案:82.=( )参考答案:13.积分的值为()。
参考答案:24.已知,则等于()。
参考答案:5.已知某语音信号,对其进行运算得到信号,与信号相比,信号将发生什么变化( )参考答案:长度变长、音调变低第二章测试1.系统的零输入响应是指仅由系统的激励引起的响应。
()参考答案:错2.系统的零输入响应表达形式一定与其微分方程的通解形式相同,系统的零状态响应表达形式一定与其微分方程的特解形式相同。
()参考答案:错3.卷积的方法只适用于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分析()。
参考答案:对4.单选题: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于某线性时不变系统时,零状态响应为,则此系统单位冲激响应为()参考答案:5.判断题:两个线性时不变系统级联,其总的输入输出关系与它们在级联中的次序没有关系。
()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连续非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是( )。
参考答案:连续;非周期2.若对进行理想取样,其奈奎斯特取样频率为,对进行取样,其奈奎斯特取样频率为 ( )。
参考答案:3.如图所示信号,其傅里叶变换=F [],等于()。
参考答案:24.如图:所示周期信号,该信号不可能含有的频率分量是()。
参考答案:1 Hz5.已知信号的频谱的最高角频率为,的频谱的最高角频率为,信号的最高角频率等于( )。
参考答案:第四章测试1.请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若连续时间信号是有限时宽信号,且绝对可积,则其拉氏变换的收敛域为整个s平面。
( )参考答案:对2.利用常用函数的象函数及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为()。
参考答案:3.描述某LTI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则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为()。
参考答案:4.如图所示的复合系统,由四个子系统组成,若各个子系统的系统函数或冲激响应分别为:则复合系统的冲激响应为()。
参考答案:5.描述某连续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微分方程为,系统的冲激响应为(),阶跃响应为()。
例4-1求下列函数的拉氏变换拉氏变换有单边和双边拉氏变换,为了区别起见,本书以 表示 单边拉氏变换,以 表示 双边拉氏变换.若文字中未作说明,则 指单边拉氏变换.单边拉氏变换只研究 的时间函数,因此,它和傅里叶变换 之间有一些差异,例如在时移定理,微分定理和初值定理等方面.本例只讨论时移 定理.请注意本例各函数间的差异和时移定理的正确应用。
例4-2求三角脉冲函数 如图4-2(a )所示的象函数和傅里叶变换类似,求拉氏变换的时,往往要借助基本信号的拉氏变换和拉氏变换的性质,这比按拉氏变换的定义式积分简单,为比较起见,本例用多种方法求解。
方法一:按定义式求解方法二:利用线性叠加和时移性质求解方法三:利用微分性质求解 方法四:利用卷积性质求解方法一:按定义式求解()()1-=t tu t f ()s F ()t f ()s F B ()t f 0≥t ()()[]()()()[]ses s t u t u t L t tu L s F -⎪⎭⎫ ⎝⎛+=-+--=-=1111112()t f ()⎪⎩⎪⎨⎧<<-<<=其它 02t 1 21t 0t t t f ()()()()222222221101010102101112221112112sss s s s s st st st st st st ste se s e s e s e s s e s e s dtte dt e dt e s e s t dt e t dt te dt e t f s F -------------∞--=-++-+--=-++⎪⎭⎫ ⎝⎛-=-+==⎰⎰⎰⎰⎰⎰-----方法二:利用线性叠加和时移性质求解由于于是方法三:利用微分性质求解信号的波形仅由直线组成,信号导数的象函数容易求得,或者信号经过几次微分后出现原信号,这时利用微分性质比较简单。
将 微分两次,所得波形如图4-2(b )所示显然根据微分性质由图4-2(b )可以看出于是方法四:利用卷积性质求解 可看作是图4-2(c )所示的矩形脉冲 自身的卷积 于是,根据卷积性质 而所以()()()()()()22112--+---=t u t t u t t tu t f ()[]()[]()0021st e s F t t f L st tu L -=-=()()()222211211s s s ese e s s F ----=+-=()tf 2()()()()[]()2221212s e t t t L dt t f d L --=-+--=⎥⎦⎤⎢⎣⎡δδδ()()()()---'-=⎥⎦⎤⎢⎣⎡00222sf f s F s dt t f d L (),00=-f ()00='-f ()()221s e s F s --=()()2211se s s F --=()()()tf t f t f 11*=()t f ()t f 1()()()s F s F s F 11=()()ses s F --=111()()2211s e s s F --=例4-3应用微分性质求图4-3(a )中的 象函数下面说明应用微分性质应注意的问题,图4-3(b )是 的导数的波形。
第四章 模拟调制系统 习题(30道)1. 已知调制信号 m(t)=cos(2000πt)+cos(4000πt),载波为cos104πt,进行单边带调制,试确定该单边带信号的表达试,并画出频谱图。
解:方法一:若要确定单边带信号,须先求得m(t)的希尔伯特变换 m ’(t)=cos(2000πt-π/2)+cos(4000πt-π/2) =sin(2000πt )+sin(4000πt ) 故上边带信号为S USB (t)=1/2m(t) cos w c t -1/2m ’(t)sin w c t =1/2cos(12000πt )+1/2cos(14000πt ) 下边带信号为S LSB (t)=1/2m(t) cos w c t +1/2m ’(t) sin w c t=1/2cos(8000πt )+1/2cos(6000πt ) 其频谱如图所示。
方法二:先产生DSB 信号:s m (t)=m(t)cos w c t =···,然后经过边带滤波器,产生SSB 信号。
2. 将调幅波通过残留边带滤波器产生残留边带信号。
若次信号的传输函数H(w )如图所示。
当调制信号为m(t)=A[sin100πt +sin6000πt ]时,试确定所得残留边带信号的表达式。
解:设调幅波sm(t)=[m 0+m(t)]coswct,m0≥|m(t)|max,且s m (t)<=>S m (w)根据残留边带滤波器在f c 处具有互补对称特性,从H(w)图上可知载频f c =10kHz ,因此得载波cos20000πt。
故有sm(t)=[m0+m(t)]cos20000πt=m0cos20000πt+A[sin100πt+sin6000πt]cos20000πt=m0cos20000πt+A/2[sin(20100πt)-sin(19900πt)+sin(26000πt)-sin(14000πt)Sm(w)=πm0[σ(w+20000π)+σ(W-20000π)]+jπA/2[σ(w+20100π)-σ(w+19900π)+σ(w-19900π)+σ(w+26000π)-σ(w-26000π)-σ(w+14000π)+σ(w-14000π)残留边带信号为F(t),且f(t)<=>F(w),则F(w)=Sm(w)H(w)故有:F(w)=π/2m0[σ(w+20000π)+σ(w-20000π)]+jπA/2[0.55σ(w+20100π)-0.55σ(w-20100π)-0.45σ(w+19900π)+ 0.45σ(w-19900π)+σ(w+26000π) -σ(w-26000π)f(t)=1/2m0cos20000πt+A/2[0.55sin20100πt-0.45sin19900πt+sin26000πt]3.设某信道具有均匀的双边噪声功率谱密度Pn(f)=0.5*10-3W/Hz,在该信道中传输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并设调制信号m(t)的频带限制在5kHz,而载波为100kHz,已调信号的功率为10kW.若接收机的输入信号在加至解调器之前,先经过一理想带通滤波器滤波,试问:1.)该理想带通滤波器应具有怎样的传输特性H(w)?2.)解调器输入端的信噪功率比为多少?3.)解调器输出端的信噪功率比为多少?4.)求出解调器输出端的噪声功率谱密度,并用图型表示出来。
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1分)信号到的运算中,若a>1,则信号的时间尺度缩小a倍,其结果是将信号的波形沿时间轴放大a倍。
A.错B.对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1分)信号到的运算中,若a>1,则信号的时间尺度缩小a倍,其结果是将信号的波形沿时间轴放大a倍。
A.对B.错2【判断题】(1分)如果某连续时间系统同时满足叠加性和齐次性,则称该系统为线性系统。
A.错B.对3【判断题】(1分)直流信号与周期信号都是功率信号。
A.错B.对4【单选题】(1分)将信号变换为()称为对信号的平移或移位。
A.B.C.D.5【单选题】(1分)下列各表达式正确的是()。
A.B.C.D.6【单选题】(1分)积分的结果为()。
A.3B.C.1D.97【单选题】(1分)设输入为、时系统产生的响应分别为、,并设、为任意实常数,若系统具有如下性质:,则系统为()。
A.时不变系统B.因果系统C.非线性系统D.线性系统8【单选题】(1分)()。
A.B.C.D.9【单选题】(1分),该序列是()。
A.非周期序列B.周期C.周期D.周期10【多选题】(1分)连续时间系统系统结构中常用的基本运算有()。
A.微分器B.标量乘法器C.积分器D.加法器11【多选题】(1分)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B.C.D.12【判断题】(1分)一系统,该系统是线性系统。
()A.错B.对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1分)强迫响应是零状态响应与部分自由响应之差。
()A.对B.错2【判断题】(1分)连续时间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是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的响应。
()A.对B.错3【判断题】(1分)零状态响应是由激励引起的响应。
()A.错B.对4【判断题】(1分)某连续时间系统是二阶的,则其方框图中需要两个积分器。
()A.错B.对5【单选题】(1分)若系统的输入信号为,冲激响应为,则系统的零状态响应是()。
A.B.C.D.6【单选题】(1分)卷积的结果是()。
A.B.C.D.7【单选题】(1分)卷积积分等于()。
信号与系统(段哲民)第三版第四章答案全解4.1 选择题答案解析(C)伯努利信号是一个具有有限时间持续性的信号,因此是非因果信号。
解析:伯努利信号只在有限时间内存在,而非因果信号是只存在于负时间的信号。
(D)和三角函数的区别是,余弦函数的相位是0,而不是1。
解析:和三角函数不同,余弦函数的相位是0,表示相位没有滞后。
(B)碰撞行为是随机过程,因此其幅度表示为随机变量是正确的。
解析:碰撞行为是随机过程,其幅度表示为随机变量。
4.2 填空题答案解析1.以下哪个信号不是周期信号?(B)解析:周期信号是指在时间轴上具有循环性质的信号。
正方脉冲信号和方波信号都是周期信号,而冲击信号不是周期信号。
2.正弦信号频率是50Hz,则周期为______。
解析:频率和周期的关系为$f=\\frac{1}{T}$。
根据公式可知,周期$T=\\frac{1}{f}=0.02s$。
3.已知信号$y(t)=3\\sin(2\\pi t + \\frac{\\pi}{6})$,则相位为______。
解析:相位指信号相对于某参考信号的滞后程度。
对于正弦信号,相位为$\\theta = 2\\pi t + \\frac{\\pi}{6}$4.3 解答题答案解析1.请证明复指数函数$e^{j\\theta}$是周期信号。
解析:复指数函数$e^{j\\theta}$可以表示为$e^{j(\\omega_0t+\\phi)}=e^{j\\omega_0t}e^{j\\phi}$,其中$\\omega_0$为角频率。
由于$|\\phi| < \\pi$,所以$e^{j\\phi}$是一个衰减的振荡函数,它是一个周期信号。
2.指出以下信号的类型:(1)冲击信号 (2)阶跃信号 (3)斜坡信号解析:(1) 冲击信号是一个非周期信号;(2) 阶跃信号是一个非周期信号;(3) 斜坡信号是一个非周期信号。
3.已知信号y[y]=2y[y−y],请将该信号分解为若干复指数信号的叠加形式。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四章习题 4.6 求下列周期信号的基波角频率Ω和周期T 。
(1)t j e 100 (2))]3(2cos[-t π (3))4sin()2cos(t t + (4))5cos()3cos()2cos(t t t πππ++(5))4sin()2cos(t t ππ+ (6))5cos()3cos()2cos(t t t πππ++ 4.7 用直接计算傅里叶系数的方法,求图4-15所示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系数(三角形式或指数形式)。
图4-154.10 利用奇偶性判断图4-18示各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系数中所含有的频率分量。
图4-184-11 某1Ω电阻两端的电压)(t u 如图4-19所示,(1)求)(t u 的三角形式傅里叶系数。
(2)利用(1)的结果和1)21(=u ,求下列无穷级数之和 ......7151311+-+-=S (3)求1Ω电阻上的平均功率和电压有效值。
(4)利用(3)的结果求下列无穷级数之和 (7)151311222++++=S图4-194.17 根据傅里叶变换对称性求下列函数的傅里叶变换(1)∞<<-∞--=t t t t f ,)2()]2(2sin[)(ππ(2)∞<<-∞+=t t t f ,2)(22αα (3)∞<<-∞⎥⎦⎤⎢⎣⎡=t t t t f ,2)2sin()(2ππ4.18 求下列信号的傅里叶变换(1))2()(-=-t e t f jt δ (2))1(')()1(3-=--t e t f t δ(3))9sgn()(2-=t t f (4))1()(2+=-t e t f t ε(5))12()(-=tt f ε4.19 试用时域微积分性质,求图4-23示信号的频谱。
图4-234.20 若已知)(j ])([ωF t f F =,试求下列函数的频谱:(1))2(t tf (3)dt t df t )( (5))-1(t)-(1t f (8))2-3(t f e jt (9)tdt t df π1*)(4.21 求下列函数的傅里叶变换(1)⎩⎨⎧><=0,1,)(jωωωωωF(3))(3cos2)(jωω=F(5)ωωωω1)(2n-2sin2)(j+=∑=jneF4.23 试用下列方式求图4-25示信号的频谱函数(1)利用延时和线性性质(门函数的频谱可利用已知结果)。
第四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一、试写出几个常用信号的拉式变换
二、求下列函数(1)(2)的单边拉式变换(3)(4)的反变换。
1)t
e t t
f 21)1()(-+==2)2(3++s s 2)t e t t f 222)(-==3)2(2
+s
3)3524)(23+++=s s s s F 4)5
2)(24++=s s s s F
三、已知函数)4()()(--=t A t A t f εε,求)22(-t f 的拉式变换。
四、求图中各信号的拉式变换
五、已知某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其系统方程为 )(3)(')(2)('3)(''t f t f t y t y t y +=++各激励)()(t t f ε=,初始状态1)0(=-y , 2)0('=-y ,试求系统的响应)(t y 。
六、图a 所示的电路,激励为)(t u s ,求零状态响应)(t u c 。
设(1)
)(5)(3t e t u t s ε-=,
(2))(2cos 5)(t t t u s ε=。
七、)(t f 如图中所示,试求:
1))(t f 的拉式变换;
2)利用拉式变换性质,求的拉式变换和)12()12
1(--t f t f
八、已知如图所示零状态电路,求电压)(t u 。
图a RC 电路
九、已知系统函数1216732)(23++++=
s s s s s H 试画出系统的并联模拟框图和级联模拟框图。
十、若描述LTI 系统的微分方程为)()(')('2)(''t f t f t y t y +=+,并已知1)0(=y ,2)0('=y ,激励信号)(t f 如图所示,试求系统的响应)(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