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德手机按键结构设计指南
- 格式:ppt
- 大小:16.70 MB
- 文档页数:46
按键基本结构
如上图,此种按键通过固定悬臂达到固定按键的目的。
固定方法采用热熔。
此种按键结构简单,并且容易控制按键间隙。
故最常用。
此种按键常为一对,在按键上有2个凸起小柱子,在cover上有相对应的2个“卡位”。
通过塑胶弹性变形,将按键卡在“卡位”里。
按键工作原理与“跷跷板”类似,以按键中间的凸起柱子为轴,旋转实现按键触发。
如图,按键被上盖和一个装饰件夹在中间,悬臂做在上盖上。
“P+R”即为PLACTIC+RUBBER,是一种手机上常用的按键工艺。
多为许多按键部在一起。
如上图,有8颗按键,这种情况,多采用“P+R”工艺。
“P+R”就是把塑胶按键,通过一种专用胶水,粘到RUBBER上。
然后固定RUBBER,以此来固定按键。
Wind 资讯金融终端2012版产品使用手册上海万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Wind Information Co., Ltd.地 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福山路33号建工大厦9楼 邮编Zip: 200120电话T el: (8621) 6888 2280 传真Fax: (8621) 6888 2281 Email:**************.cn ——中国金融数据及解决方案首席服务商文档管理信息表文档变更记录表目录1WIND资讯金融终端是什么 (1)2WIND资讯金融终端快速入门 (1)2.1登陆登出 (1)2.2首页 (1)2.3菜单 (2)2.4键盘精灵 (3)2.5快捷方式 (5)3行情报价 (6)3.1行情全面覆盖 (6)3.2深度行情挖掘 (7)4股票 (10)4.1证券覆盖 (10)4.2板块报价 (10)4.3深度资料 (10)4.4多维数据 (11)4.5板块分析 (14)4.6IR管理 (16)5债券 (19)5.1债市日历 (19)5.2债券行情 (20)5.3分析工具 (21)5.4多维数据 (22)6商品 (25)6.1行情 (25)6.2多维数据 (26)6.3深度资料 (27)7外汇 (28)7.1市场资讯 (28)7.2交叉汇率 (28)7.3外汇综合屏 (29)7.4实时报价 (29)8基金 (30)8.1基金日历 (30)8.2基金行情 (31)8.3深度资料F9 (31)8.4F ACT S HEET (32)8.5基金比较 (32)9指数 (33)9.1股指期货 (33)9.2指数管理 (34)9.3全球指数 (35)10资管 (36)10.1组合管理 (36)10.2超级交易 (36)11新闻 (37)12宏观 (38)12.1EDB数据库 (38)12.2宏观行业专题报表 (39)13EXCEL插件 (40)13.1方便易用 (40)13.2多种函数 (41)13.3多种接口 (41)13.4多种模型 (41)14IWIND社区平台 (42)14.1首页杂志 (42)14.2W IND M ESSENGER (42)14.33C会议 (43)14.4W IND大学 (43)15辅助功能 (44)15.1WP灵活平 (44)15.2WS搜索 (44)16公司介绍 (45)1Wind资讯金融终端是什么Wind资讯金融终端2012版基于internet在线使用,提供最齐全的中国金融市场数据与信息。
用于保护显示屏并能透过它看见显示屏上的内容,常用双面胶固定在前壳上。
键盘支承在PCB板或键盘支撑架上,内部周边用壳体内部的结构定位住,仅保持厚度方向的自由度,在厚度方向上的运动和回位导致的键盘电路接通和断开是靠按键弹性片Dome来实现的。
电池是将电池芯及保护电路和接触弹片封装在壳体里,可以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在手机后壳的电池仓内。
电池盖用于保护电池不外露和后壳壳体的完整性,通过滑入后壳壁的突出结构protrusion和侧边的卡扣hook固定在后壳上。
图1-2是一款折叠式手机的结构爆炸图。
图1-2对于折叠型手机,我们可以认为它是由两个直板机构成的,一个构成翻盖部分,另一个构成主机部分。
折叠型手机通过将显示屏放到翻盖部分,避免了与键盘并排布置,可以减小手机的长度。
两部分之间的结构连接通过旋转转轴Hinge来实现,翻盖部分和主机部分的电路连接通过柔性线路板FPC来实现。
FPC穿过轴部位壳体的轴孔通道从主机PCB连接到翻盖部分的PCB上,翻盖的开合角度一般在160度左右,手机的开合状态的电路控制通过霍耳开关和磁铁的配合使用来实现。
同时,配合折叠手机的变型,还有旋转轴Rotary hinge。
目前转轴可以分为两种:Click hinge 和Free stop,区别及特点会在转轴部分再加以介绍。
图1-3是一款滑盖式手机的结构爆炸图。
对于滑盖型手机,同样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由两个直板机构成的,两部分通过滑轨Slider连接。
滑轨可以有两种方式的滑轨,一种是在滑盖部分和主机部分的两个壳体上分别做出滑轨和滑道,两个壳体通过轨道相互配合,壳体之间加上预压的弹簧片以增强滑动的手感。
这种滑轨方式对于壳体模具的制造需要增加滑块,且对轨道的制造精度要求较高,但是可以将手机设计得较薄。
另一种滑轨的方式是采用标准的滑轨模块,将滑轨和滑道分别固定在滑盖部分和主机部分的两个壳体上。
两部分之间的运动和固定完全依靠滑轨模块来完成。
优点是对壳体的制造没有要求,缺点是手机的厚度会增加大约2.7mm左右。
我做按键结构设计的经验心得作者: philoonchen 时间: 2011-5-14 09:42 标题: 我做按键结构设计的经验心得我做的产品类似dvd,每款产品都有按键的设计。
潜水下资料、看资料很久了,就是没怎么发帖。
今天闲得蛋疼,出来做点贡献吧。
下面逐一分解。
作者: philoonchen 时间: 2011-5-14 10:49下面是一款老产品,下图是原设计:在量产过程中,主要问题是,装配困难;按键手感僵硬,甚至硬到按不动。
产线的临时办法,1>看见面盖里面的分模台阶吗,用刀削成倒角,方便按键滑入;2>每个按键的2条悬臂,剪去一条,手感稍好。
3>装好pcb板后如果按键还是顶死,就松松螺钉。
量小这么做,没问题;到后来,订单越来越多,生产效率底下,不得不改模了。
我做了具体分析:1>装配困难分析:固定按键的圆孔,与面盖上的圆柱,是过渡配合,很紧;加上面壳按键孔里的台阶,就好事成双了。
定位圆柱按下去了,总有几个按键被按键孔台阶卡住下不去。
改模应对措施:面壳上的按键孔台阶,加胶成顺滑的圆角或倒角;按键的定位圆柱孔的内径加大0.3mm;去掉不必要的一些按键外框,方便人工装配。
2>手感僵硬分析:两条悬臂过强,导致弹性不足。
悬臂截面0.6*1.7,长度6-10mm之间。
产线剪去一条,弹性有所改善,勉强出货。
改模措施:不作为。
如果改掉一条,按键就只有一条悬臂,在喷涂、运输的过程中,极易变形。
3>按键顶死分析:按键接触圆柱与行程开关之间的间隙不足。
改模措施:升高PCBA。
增加与行程开关之间的间隙。
面盖的PCBA安装柱,还有按键的安装圆柱,同时加胶0.5mm。
改模后图片这个产品还在改模中,10天后见分晓。
这是一款其它工程师设计的老产品,我分析后的收获:按键触柱与行程开关,在设计时,要预留足够大的间隙,如0.3,后续即使间隙大了,磨短模具柱子就是了;顶死可能就只能换柱子了。
按键要有足够的弹性,如0.8*1.5*15mm,最好做两条悬臂,防止变形;如果做一条,在模具上也要分出一个水口,在后续喷涂、运输的过程中作为一个临时悬臂,防止变形。
幾種按鍵的結構設計要點看到有人轉貼按鍵的各種圖片,在這裡我把我所設計過的按鍵結構拿出來,供大家參考,希望會對大家有幫助。
絕大多數的消費性電子上,都會用到按鍵這種結構;按鍵一般來說分兩種,橡膠類和塑膠類。
橡膠類用的最多的是硅膠,塑膠類指的是我們常用的塑膠料,比如ABS,PC等。
我們在設計按鍵時,首先要考慮是,當按鍵設計未理想時,可能發生什麼問題(我總結了以下幾點):(一)按鍵按下時,卡在上蓋部份,彈不回來,造成TACTSW失效.(二)按鍵用力按下時,整個按鍵下陷脫落於機台內部.(三)按鍵組立完成後,TACTSW就直接頂住按鍵,致使按鍵毫無壓縮行程,造成TACTSW失效.(四)按鍵按下時,接觸不到TACTSW,致使無法操作.(五)無法在按鍵面每一處按下,均獲得TACTSW動作(尤其是大型按鍵較易發生).(六)外觀設計未考慮周詳,致使機構設計出之按鍵,使用時極易造成誤動作.(七)按鍵上下或者是左右方向裝反,亦或是位置裝錯(未考慮防呆).(八)按鍵不易於裝入上蓋.(九)按鍵脫落出於機台外部.(十)按鍵未置於按鍵孔中心,即按鍵周圍間隙不平均,此項對於浮動式按鍵是無可避免的,對於半或全固定式按鍵還需相當精度才可達到隻有盡可能的考慮周全,設計出來的產品才可能好,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設計要做DFMEA。
現在先說橡膠類的按鍵設計(主要是硅膠按鍵的設計):按鍵整個都是用矽膠(siliconRubber)押出,內底部附著一顆導電粒一起成型,其優點為:A.按鍵頂為軟性,操作觸摸時,手感較舒服.B.可將數個按鍵一起同時成型,且每個按鍵可有不同之顏色,供應商製作時較快,且產量也較多,機台組立時也較快,節省工時.C.表面不會縮水.其缺點為:A.按鍵操作按下時,無有用TACTSW之清脆響聲,較無法用聲音判別是否有動作.B.按鍵用力按下時,較易卡在上蓋部份,彈不回來.C.按鍵周圍間隙較不易控制,此種是屬於全固定式按鍵中之軟性按鍵,間隙不易控制到一樣.其作用原理為利用按鍵內底部附著之導電粒壓下,使PCB上兩條原本不相導通之鍍金銅箔,藉由導電粒連結線路導電使其相通(如圖所示)图片附件: 3.gif (2007-4-10 16:55, 20.18 K)補充幾點﹔1.Tack swi t ch 焊錫浮高,將按鍵頂死2.小按鍵力臂過短或塑膠料無韌性,導致按鍵荷重過高。
产品设计-按键的结构设计要点绝大多数的消费性电子上,都会用到按键这种结构;按键一般来说分两种,橡胶类和塑料类。
橡胶类用的最多的是硅胶,塑料类指的是我们常用的塑料料,比如ABS,PC等。
我们在设计按键时,首先要考虑是,当按键设计未理想时,可能发生什么问题(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按键按下时,卡在上盖部份,弹不回来,造成TACTSW失效.(二)按键用力按下时,整个按键下陷脱落于机台内部.(三)按键组立完成后,TACTSW就直接顶住按键,致使按键毫无压缩行程,造成TACTSW失效.(四)按键按下时,接触不到TACTSW,致使无法操作.(五)无法在按键面每一处按下,均获得TACTSW动作(尤其是大型按键较易发生).(六)外观设计未考虑周详,致使机构设计出之按键,使用时极易造成误动作.(七)按键上下或者是左右方向装反,亦或是位置装错(未考虑防呆).(八)按键不易于装入上盖.(九)按键脱落出于机台外部.(十)按键未置于按键孔中心,即按键周围间隙不平均,此项对于浮动式按键是无可避免的,对于半或全固定式按键还需相当精度才可达到只有尽可能的考虑周全,设计出来的产品才可能好,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设计要做DFMEA。
现在先说橡胶类的按键设计(主要是硅胶按键的设计):按键整个都是用硅胶(siliconRubber)押出,内底部附着一颗导电粒一起成型,其优点为:A.按键顶为软性,操作触摸时,手感较舒服.B.可将数个按键一起同时成型,且每个按键可有不同之颜色,供货商制作时较快,且产量也较多,机台组立时也较快,节省工时.C.表面不会缩水.其缺点为:A.按键操作按下时,无有用TACTSW之清脆响声,较无法用声音判别是否有动作.B.按键用力按下时,较易卡在上盖部份,弹不回来.C.按键周围间隙较不易控制,此种是属于全固定式按键中之软性按键,间隙不易控制到一样.其作用原理为利用按键内底部附着之导电粒压下,使PCB上两条原本不相导通之镀金铜箔,藉由导电粒连结线路导电使其相通(如图所示)补充几点:1.T ack switch 焊锡浮高,将按键顶死2.小按键力臂过短或塑料料无韧性,导致按键荷重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