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引桥部分结构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41
小学语文三年级《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三年级《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1、认识南京长江大桥,初步感受大桥雄伟壮丽的特点。
2、学会15个生字及新词,2个多音字。
练习给多义字据词定义。
3、通读全文。
1、重点:练习据词定义。
学习积累一些词语(1)说说中国最长的江名称.(2)简介:们南北交流,要过长江,自古以来都用了哪些方法?(3)在所有长江大桥中,南京长江大桥是让们最感骄傲的一座桥。
看图,欣赏体验。
1、边听课文录音,边看录象:游览南京长江大桥。
2、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是怎样一座桥?1、要求:(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有重点的分析字形,记忆字形。
2、学生自学。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A读音难点:多音字:铺、扁(piān)舟倾征B.字形重点:媚、铺、倾、滔、4、练习检查。
A.多音字扁biǎn()铺pū()piān()pù()B.形近字倾()饿()俄()顷()蛾()峨()义()仪()仗()蚁()议()杖()5、读课文中词语。
练习课后2:据词定义。
1 明媚①谄媚、逢迎;②美好、可爱。
2 挺立①笔直;②撑直;③量词。
3 顶端①端正,不歪斜;②东西的一头③用手平整地拿着。
4 检阅①看、观察;②经历。
指名分节朗读荣耀题:拓展练习:积累词语(学有余力的可拓展)惊涛骇浪无孔不入滔滔不绝波澜壮阔荣耀夺目倾家荡产南征北战穷途末路海阔天空旗开得胜课文一开始, 让学生边听录音边看录象进展感知,效果比拟好,学生一下子进入情景体验.另外由于生字教学花了比拟长的时间,所以后来据词定义没有很好完成.1、学习课文1、2自然段,找出作者观察点的转移,理清描写的顺序。
2、通过有关词句的理解,感受南京长江大桥雄伟壮丽的特点。
3、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能力,懂得本文是按观察点的转移,有条理地描写大桥的。
1、重点:通过词句理解体会大桥的雄伟壮丽。
2、难点:学生对这座大桥缺乏感性,课文综合运用各种描写顺序,学生不易把握。
1、练习看拼音组词(见作业本)2、见第一教时的比一比组词,口头练习,再作为回家作业进展练习。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进一步学习比喻句,体会比喻的好处。
2.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大桥的,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有顺序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让学生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和建桥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有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增强学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难点1.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外观、结构和作用。
2.弄清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的叙述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二)解决办法1.充分利用录像、投影,并和语言文字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大桥的外观、结构和作用。
2.在理解一、二自然段时,通过谈、看、画、想、议等,先弄懂每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再引导学生理解叙述顺序,看清句与句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一)在教师引导下按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
(二)学生自学生字词,初读课文。
(三)结合导读与课后思考题,找出不懂的问题作上记号,相互讨论交流。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五、教具准备(一)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录像片及投影片。
(二)配有音乐的朗读课文的磁带。
(三)电视、录像机、录音机、投影仪。
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你见过大桥吗说说自己见过的大桥的样子。
(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我国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
(板书课题后放录像)(二)看图说话,了解大桥。
1.南京长江大桥怎么样(十分雄伟壮丽)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大桥有什么不同(铁路、公路两用桥,有正桥、引桥,桥非常大。
)2.仔细观察图画,了解大桥结构特点。
(1)这幅图,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什么(雄伟壮丽的南京大桥横跨在江面上)(2)大桥有几个桥墩(九个)桥墩怎么样(3)桥身给你什么感觉(4)桥面怎样(教师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5)桥的两侧都有些什么(引导学生按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3.教师介绍。
《南京长江大桥》优秀教学设计《南京长江大桥》优秀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本课的17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理解其他新词语。
2.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3.以第1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着重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
4.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和引用诗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指定的课文。
6.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和建桥意义,激发学生对祖国建设成就的自豪感,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一是结合插图和重点词句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二是着重弄清课文第1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理解引用诗句的含义。
教学思路:本文的教学步骤是: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读音,了解全文的大体内容;细读课文,具体理解词句的意思及各段课文内容;精读课文,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并体会思想感情;综合训练,熟读课文并背诵第1自然段,掌握生字字形并读写有关词语。
细读、精读课文这两步,运用“读——议——导——练”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理解词句与自然段的意思及其联系。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理解有关词句和课文内容,获得真切的认识。
对于意思相近的词语,如“挺立”、“耸立”,采用比较法理解;对于难懂的词语,如“天堑”、“通途”,运用对比法理解。
教学各段课文注意防止平均用力。
要以第1自然段为例,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分析句子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以突出连句成段的训练重点。
教学资料:南京长江大桥,位于江苏南京市下关和浦口之间,跨越长江,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铁桁梁桥。
铁路桥全长6772米,双轨。
公路桥全长4589米,宽19.5米。
正桥长1577米,有10孔钢梁,跨度除江北第1孔为128米外,其余均为160米。
江中桥墩9个,高约80米,扎根在江底岩盘上。
正桥两端各有桥头堡一对,高70米。
公路桥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两岸公路引桥由富于民族特色的双曲拱桥组成。
ARCHIVES &CONSTRUCTION建设2019.11958年10月,大桥局与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联合Explore in the Sea of History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的最终选定的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设计美术图83广东省设计院、西南工业建筑设计院、个单位参加桥头建筑方案设计征个,图纸144张。
南京工学院更有舍我其谁的雄心和决心。
在接到大桥桥头堡方案征校领导组织动员建筑系所有教师学生全员拿出了近200个方案,最后遴选出38这些出自全国顶尖设计师的桥头堡美术方案丰富共分为五种类型:(1)侧面对称型;(2)桥跨连接型;(4)封闭与半封闭式;其他类型。
在设计风格上,古典和现代都有,中式有中国的亭台楼阁,也有西式的城堡宫目不暇接。
中国建筑学会组织南京工学院副院长杨廷童隽和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吴景祥、带到上海去汇报。
最后周恩来拍板确定桥头堡设计方案,并指示:红旗的颜色要鲜艳,永不褪色。
方案定下来不久,国家遭遇严重经济困难。
年,铁道部决定缩减大桥建设投资。
在此情况下,人员反复研究,提出了将公路桥桥面由米,铁道暂铺单线,同时按照不失原定风格的原则对桥头建筑方案进行了修改,明确建筑上由南京工学院负责,结构上由大桥工程指挥部设计组进行配合。
经过数月奋战,完成了方案的修改任务,桥头建筑的平面面积虽然缩减,面红旗及红旗下的回廊平台、小堡的雕塑均予以保留,对艺术造型更注意了建筑尺度及比例,明快,面材选用上注意了耐久和美观,朱德、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讨论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建筑方案84ARCHIVES&CONSTRUCTIONARCHIVES &CONSTRUCTION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顺利建成,30现长江大桥桥头堡入选首批年版。
见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吊装桥头堡“三面红旗”2018年12月28日,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全封闭维修改造后85。
关于2008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结果的公示各单位:根据《关于做好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优、总结及归档工作的通知》(河海教[2008]29号)要求,经各系推荐、学院审核、教务处复核,共有144位教师被评为“河海大学2008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276位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被评为“河海大学2008届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现将结果予以公示(具体名单附后)。
公示时间为2008年10月29日至31日。
对评审结果若有异议,请向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反映,联系电话:83786467。
附件:1.河海大学2008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2.河海大学2008届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教务处二○○八年十月二十九日附件1:河海大学2008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共144名)(排名不分先后)水文水资源学院(10名)葛朝霞谢悦波钟平安黄贤庆罗健徐慧陈新芳张其成王卫光傅志敏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6名)李一平胡磊赵振华赵联芳林涛薛朝霞水利水电工程学院(9名)沈振中李俊宏戴妙林王建蔡付林顾圣平钱自立周大庆吴新现代农业工程学院(3名)詹美礼邢文刚郝树荣交通学院、海洋学院(11名)孙海燕欧阳峰管人地吴玲莉严士常陈伟孔俊徐鹏雷智鹢龚政王如云土木工程学院(10名)易红陈礼和袁爱民高玉峰章青陈玉泉黄腾李浩高正夏陈志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名)江静华储洪强电气工程学院(9名)王亦红秦川钱艳平赵晋泉乐秀璠孙国强孙黎霞胡居荣李东新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7名)冯钧许国艳毛莺池刘惠义严锡君吴学文李旭杰商学院(21名)马骏宋敏王飞崇曦农杨志勇陶飞飞王龙宝陈艳萍李明陈军飞魏长升唐勇军王龙丁黎李锋袁猛于金张龙曾建华邓玉林胡兴球公共管理学院(5名)唐国红郭剑平林一顺尉天骄金林南法学院(3名)徐军王志坚范艳萍外国语学院(3名)张季媛王淑芳秦晨理学院(6名)柳庆新姚健康叶国菊夏乐天宋健平朱卫华常州校区机电工程学院(15名)刘波梅志千钱雪松王占军张迅炜林岗周军朱灯林倪福生王锦桥赵立娟姚河清田松亚于东玖张安鸿常州校区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13名)金纪东陈小刚范新南王萍盛惠兴张秀平王海滨陶剑锋黄皎黄国铭苗红霞陈鹏朱晓钟常州校区商学院(11名)于楚王普查刘晓农王翔丁云伟王敏程艳杨志明潘江波冯兰萍邓建高附件2:河海大学2008届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共276篇)(排名不分先后)。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预制节段拼装箱梁的技术特色武焕陵;崔冰;李宗平;孟少平;周明华;刘钊【摘要】南京长江第四大桥的引桥主要为预制节段拼装箱梁桥,该文介绍了其中的技术特色,包括标准化的制梁、运梁和架梁工艺,注重耐久性的结构体系与设计施工措施,运用拉压杆模型方法进行锚固区细部构造设计,采用特制的专用架桥机满足多种架梁作业需求.此外,还通过足尺模型试验和键齿剪力键试验,检验了节段预制、拼装质量,研究了桥梁的结构行为.【期刊名称】《现代交通技术》【年(卷),期】2011(008)003【总页数】4页(P26-29)【关键词】节段预制拼装;耐久性;拉压杆模型;足尺模型试验;剪力键试验【作者】武焕陵;崔冰;李宗平;孟少平;周明华;刘钊【作者单位】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建设协调指挥部,江苏南京,210033;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8;中交二航局四公司,安徽芜湖,241006;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6;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6;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5.41 工程概况南京长江第四大桥自南向北连接栖霞区和六合区,在南京长江第二大桥下游约12.5 km处跨越长江,是南京市绕越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桥面为左右箱体分离的双向6车道;行车速度为100 km/h;车辆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单方向桥面宽度为15.8 m。
主桥结构为大跨度的悬索桥,引桥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包含南引桥和北引桥两部分,其中南引桥长1 489.6 m,北引桥长1 313 m,北引桥又分为划子河以北引桥、跨划子河引桥和划子河以南引桥3个部分。
南京四桥的引桥桥型、桥跨布置方案及施工方法见表1。
南引桥及北引桥中的划子河以南引桥均采用短线匹配预制、逐孔吊挂安装的施工方法,跨划子河引引桥采用短线匹配预制、悬臂拼装的施工方法。
具体布置见图1。
节段预制拼装和体外预应力技术的综合运用,是现代混凝土桥梁工业化的发展方向之一。
两桩承台拉压杆模型的构形方法及关键参数取值研究张琪峰;刘钊;王景全【摘要】研究了两桩承台在3种典型受力工况下的拉压杆模型设计方法,分别对应于桥墩处于轴压、小偏压和大偏压的情形。
给出了不同工况下拉压杆模型的定量化几何构形;研究并确定了拉压杆模型中的节点几何形状和尺寸、混凝土有效强度等关键参数的取值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计算演示了应用拉压杆模型进行承台验算的一般流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In this paper, strut-and-tie models (STMs) for two-pile caps were established for three different typical load cases , which include piers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 small eccentric compression and large eccen-tric compression.Firstly, shape configurations of STMs in different load cases were studied .After that, geom-etries and dimensions of nodes and effective concrete strengths in STMs were investigated .Finally, the general procedure for pile-cap strength checking was illustrated through a working example , which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practical and applicable .【期刊名称】《结构工程师》【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6页(P49-54)【关键词】桥梁工程;拉压杆模型;构形方法;参数取值【作者】张琪峰;刘钊;王景全【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210096;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210096【正文语种】中文桩基承台是三维实体混凝土结构,在传统设计中,一般先根据经验确定承台尺寸及配筋,然后利用控制截面法作抗弯、抗剪、抗冲切验算。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工程概况及钢箱梁、附属钢结构防腐涂装体系
1 工程概况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以下简称南京四桥)作为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五桥一隧”之一,是南京绕城高速公路的过江通道和重要组成部分。
大桥起于六合区横梁镇以东与宁通高速公路相交处,经龙袍镇跨越长江,与对岸石埠桥连接,止于沪宁高速公路相交处的麒麟枢纽,接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东南环段,全长28.996 公里。
其中,跨江主桥采用576.2+1418+481.8=2476m双塔三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引桥及接线桥主要结构型式为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
全线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主桥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两岸接线设计速度为120公里/小时。
2 钢结构防腐涂装工程范围
该工程范围包括南京长江第四大桥钢箱梁及其附属钢结构防腐工厂内涂装工程,以及现场缺陷修复和最后一道面漆的涂装施工等工作。
具体内容为:
(1)钢箱梁及风嘴外表面(含防撞护栏、检修道栏杆及其底座、灯座、路缘石及泄水管等附属件)、梁外检查车轨道等工厂内涂装;
(2)风嘴内表面工厂内涂装;
(3)钢箱梁内表面工厂内涂装;
(4)高强度螺栓摩擦面部位工厂内涂装及现场安装完成后涂装;
(5)梁外检查车(不含轨道)系统,桁架、驱动机构的各外露非加工面、悬梯等工厂内涂装;(6)梁内检查车及其轨道系统等附属结构等工厂内涂装;
(7)梁外检查车轨道等工厂内涂装;
(8)波纹钢腹板下端进入混凝土 35 ㎜部分等工厂内涂装;
(9)波纹钢腹板内、外表面等工厂内涂装;
(10)桥位现场焊缝涂装施工;
(11)桥位现场缺陷修复及最后一道面漆涂装施工。
3 南四桥钢结构防腐涂装体系。
高性能混凝土在南京四桥(裕溪口梁场)的应用作者:熊旭伍龙霞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地提升,国家基础建设的步伐在日益加快,高速公路网在不断的完善中,其中很多高速公路,并不是存在投资上的问题,而是一些控制性的工程,比如桥梁、隧道,需要攻破一些技术难关。
南京长江四桥的建设,标志着我国在桥梁施工水平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桥梁技术是否能突破,建筑材料是关键。
混凝土作为桥梁施工建设中最主要的基础材料之—,其性能品质当然就成为了关键,高性能混凝土以其强度高、耐久性好的特点在高标准、高要求的大跨度桥梁建设中被广泛使用。
关键词:南京四桥;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控制;应用;趋势一、概述南京长江第四大桥位于南京长江第二大桥下游约10公里处,是中国首座三跨吊悬索桥,是沪蓉国道主干线——南京绕城高速公路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五桥一隧”过江通道之一,由跨江大桥和两岸接线工程两部分构成,全桥采用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20公里,其中,跨江大桥长6.25公里。
本桥E标段就是南京四桥的引桥施工项目,包含北引桥和南引桥两大部分的上部结构施工,采用节段箱梁预制,节段箱梁的预制采用的是短线匹配的施工方法。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引桥采用的混凝土箱梁节段类型共39种,全部预制节段共2054块。
梁场设置在芜湖市裕溪口。
箱梁的混凝土全部采用C55的混凝土,混凝土在每个台座上一次性浇注成型,浇注时间基本控制在5-6小时之间。
要求梁体混凝土必须满足外观整洁干净,无蜂窝、麻面,无明显色差,所以模板采用的是液压钢模板,由于要一次性浇注成型,现场的控制就非常重要,坚决避免出现施工冷缝,另外混凝土各项指标均要满足施工要求和耐久性要求。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特点高性能混凝土首先要有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和塑性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不倒缩,体积稳定性好;其次为了满足人们特殊的一些要求的特殊性能。
高性能混凝土是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是一种新型的高技术混凝土,它大幅度地提高了普通混凝土性能。
课文《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课文《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大桥的雄伟壮丽和建桥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祖国建设成就的自豪之情。
2.了解作者介绍大桥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进而读懂自然段。
5.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外观、结构和作用。
2.弄清课文1、2自然段的叙述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生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弄懂词义。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词,理解词义。
三、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新课。
1.出示挂图。
2.提问:谁去过南京长江大桥?请去过的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
3.谈话导入。
雄伟壮丽的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下关和浦口之间,跨越长江,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梁。
大桥1960年初动工,1968年全面建成通车。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加强了我国南北交通的联系,在政治、经济和战略上具有重大意义。
(二)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词及自然段序号。
2.学生通过查字典认识生字,并用填表法按要求完成自学。
例:(三)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注意纠正读音。
(1)“塑像”的“塑”读sù,不要读成sǔ。
(2)“穿梭”的“梭”读suō,不要读作shuō。
(3)多音字可采用组词的方法分清读音的用法。
3.分析字形结构,区别形近同音字。
(1)让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轨”左右结构,右边是“九”不是“丸”;“滔”左右结构,右下边是“臼”不要写成“白”;“塑”上下结构,第五笔是小竖(),第六笔是竖撇(丿)。
(2)可采用形近、同音字组词的方式作巩固练习。
例:(四)理解词义。
1.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工程概况1。
1 桥位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工程位于既有南京长江大桥上游约20㎞的大胜关桥位,已经建成的南京长江三桥位于本桥位下游1.55㎞。
大胜关桥位也是规划中沪汉蓉铁路在南京跨越长江的越江通道,同时应南京市政府的要求搭载南京市的双线地铁过江。
1。
2技术标准京沪客运专线,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300㎞/h,设计荷载为ZK活载。
沪汉蓉I级干线,客货共线,客运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00㎞/h,设计荷载为中-活载.1。
3 建设规模大桥全长约9.273㎞,长江防洪大堤之间正桥与南岸引桥共3。
674㎞的范围按六线(高速双线、沪汉蓉双线、南京地铁双线)标准设计,预留沪汉蓉铁路与南京地铁接线条件,北岸5。
59㎞范围引桥仅按高速双线标准设计。
1.4 桥梁孔跨布置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范围全长9273。
237m,全桥由北向南的孔跨布置为:1。
4.1北岸引桥:全长5596.2m24×32.7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40+2×44+40)m四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浦乌公路高架桥)142×32。
7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北岸河漫滩地带)。
1。
4。
2 北岸合建区段引桥:全长1202。
4m(44+68+44)m三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跨北岸大堤)+32x32.7m预应力砼简支箱梁。
1.4.3 水域合建区段主桥:全长1615.0m2联(85+85)m钢桁连续梁+(109。
5+192+336+336+192+109.5)m六跨连续钢桁拱主桥.1.4。
4南岸合建区段引桥:全长856.6m(37+60+37)m三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跨南大堤)+32.7m预应力砼简支箱梁+(37+60+37)m三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17x32。
7m预应力砼简支箱梁.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1合建区段总长3674米。
1。
5 气象、水文、地质情况1。
5。
1 气象南京位于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气候带,具有过渡性、季风性、湿润性的特点.春季以风和日丽天气为主,6月前后为一年一度的梅雨季节,夏季天气炎热,雨水充沛,汛期暴雨主要由梅雨和台风形成,雨量集中发生在6~9月,秋高气爽,昼夜温差较大,冬季天气晴朗,寒冷干燥。
长江第四大桥引桥部分结构设计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工程概况1 .长江第四大桥是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五桥一隧”过江通道之一,位于二桥下游约10公里处。
主桥采用双塔三跨悬索桥方案,引桥为50m跨和52m跨预制拼装混凝土连续梁。
图1 桥位图平立面总图、主桥上部结构一般构造图、梁段构造图及钢筋图、预应力钢束布置图、施工步骤图等。
第二节设计基本资料1 原始条件及数据1.1 桥梁概况该桥为连续梁体系,分为上下行两幅桥。
每座桥宽16.5m,桥梁总宽33m。
平面线形:位于直线上桥面纵坡:3%;桥面横披:2%主梁: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连续箱梁,采用单箱单室斜腹板截面桥墩墩身:钢筋混凝土空心薄壁墩,墩高35m基础:钻孔灌注桩基础主要的施工工艺:预制节段拼装施工1.2 箱梁的基本构造箱梁梁高2.9m,顶板宽16m,底板宽7.2m,设置2%的单向横坡;截面的主要尺寸为:顶板厚28cm,底板厚25~70cm,腹板厚36~56cm,悬臂板长度3.9m,根部厚50cm;各支点位置设置横隔梁。
横断面布置如下图所示:图2 标准横断面布置图3 箱梁截面尺寸(单位:cm )1.3 主要材料混凝土:C50混凝土;普通钢筋:钢筋直径大于10mm 者为HRB335钢筋,小于10mm 者为R235钢筋; 钢绞线:主梁纵向采用体束和体外束相结合的预应力体系。
体、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均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20.15s φ,MPa f pk 1860=,MPa E P 51095.1⨯=,体外预应力钢束采用环氧涂层无粘结钢绞线;锚具:采用OVM 型或性能相近的群锚体系; 波纹管:采用桥梁用塑料波纹管;节段拼装粘结剂:采用符合国际预应力协会标准FIP 的节段拼装桥梁粘结剂。
1.4 其它桥面铺装:9cm 沥青铺装,防水层; 伸缩缝:400型梳齿板伸缩缝; 支座:采用减隔震支座;防撞护栏:钢-混凝土组合式护栏;1.5 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方法示意图图4 预制节段拼装施工-逐跨施工3 技术要求(1)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2)设计行车速度:100km/h;(3)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第二章力计算第一节主梁力计算流程及桥梁建模根据此次设计横断面的具体构造特点,利用桥梁博士V3.0将空间桥垮结构简化为平面结构进行计算,图2.1所示为主梁的力计算分析流程。
图2.11 主梁力分析流程图1、单元划分参考文献[4]P235,采用桥梁专用程序进行结构计算分析。
全桥单元划分时,应综合考虑结构在施工过程及正常使用阶段控制设计的截面位置,使控制截面位于单元节点处。
本设计为连续梁桥,结合施工、使用结构的受力特性及预应力束布置,将全桥划分为150单元、151个节点。
如图2-1所示:节点号与控制截面对应关系及节点的总体坐标分别见表2-1和表2-2。
表2-1 节点号与控制截面对应表节点号 1 13 26 38 51控制截面永久支座第一跨跨中永久支座第二跨跨中永久支座节点号63 76 88 101 113控制截面第三跨跨中永久支座第四跨跨中永久支座第五跨跨中节点号126 138 151控制截面永久支座第六跨跨中第六跨支座表2-2节点坐标表第二节 恒载集度计算(按单幅桥全宽计算)1、 一期恒载集度()1q一期恒载集度包括箱梁及横隔板的集度,也可以只考虑箱梁的集度而将横隔板作为集中力加在节点,本设计将箱梁及横隔板一起处理成分段均布集度作用在相应的单元上,计算公式为:i A q =1 ×25kN/m3(5-1)式中:i ——单元号;1q ——箱梁i 号单元一期恒载集度;i A ——箱梁i 号单元毛截面面积;截面变化单元,i A 为该单元两端节点截面面积的平均值。
2、二期恒载集度()2q二期恒载集度为桥面铺装集度与防撞护栏集度之和,本设计桥面铺装采用9cm 的沥青混凝土铺装,防水层。
即:2q =桥面铺装集度+防撞护栏集度=m KN /6.392.7)25.016(16.2=+⨯-⨯ 3、恒载力根据单元划分及相应的恒载集度,采用桥梁专用程序进行恒载力计算。
计算结果如下:1q 在第1施工阶段的恒载力1q 在第6施工阶段的恒载力1q 在第21施工阶段的恒载力单元号 节点号 剪力 弯矩1q 和2q 在第22施工阶段的恒载力单元号 节点号 剪力 弯矩4 温度次力的计算 计算时假定:(1)沿桥长的温度分布是均匀的; (2)混凝土材料是弹性匀质材料; (3)梁变形服从平面假定。
温度应力将由两部分组成:(1)梁的温度变形受到纵向纤维之间的相互约束(因梁变形仍服从平截面假定,实际截面的最终变形仍为直线),在截面上产生自平衡的纵向约束应力,一般称为“自应力”。
(2)由于桥梁处于正晒状态,结构将产生温度上拱变形,对于连续梁桥将受到支承条件的约束而产生温度次力及温度次应力。
用矩阵位移法求解温度效应,温度变化引起的结点荷载向量{}eF 为{}()()⎪⎪⎪⎪⎭⎪⎪⎪⎪⎬⎫⎪⎪⎪⎪⎩⎪⎪⎪⎪⎨⎧-+-+=⎪⎪⎪⎪⎭⎪⎪⎪⎪⎬⎫⎪⎪⎪⎪⎩⎪⎪⎪⎪⎨⎧=ϕϕεϕϕεEI y EA EI y EA M Q N M Q N F c c j j j i i i 0000式中:()()()()()⎰⎰-=--ϕαεεαϕϕc y hychc yd y b y t A y d y y y b y t Iy =处的变形,-;=-变形曲率,形心纵坐标;000温度自应力为自平衡应力,根据变形协调原理,可由下式求得:()()()[]y y t E y s ϕεασ+-=0温度力计算结果见下表,由电算得出具体数值:第三节活载力计算《桥规》4.3规定:汽车荷载有车道荷载和车辆荷载组成。
车道荷载由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组成。
桥梁结构的整体计算采用车道荷载;桥梁结构的局部加载、涵洞、桥台和挡土墙土压力等的计算采用车辆荷载。
车辆荷载和车道荷载不得叠加。
本设计设计荷载是公路——Ⅰ级,其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为q k =10.5kN/m;集中荷载标准值根据《桥规》4.3规定可得Pk=360kN。
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应满布于使结构产生最不利效应的同号影响线上;集中荷载标准值只作用于相应影响线中最大影响线峰值处。
本桥是单室单箱梁,输入活载时,汽车采用2.691的横向分布调整系数活载力计算结果如下:汽车MaxM结果汽车MaxQ结果汽车MinQ结果:第四节 荷载组合按照“桥规”的要求和以上计算结果,可进行三种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组合和三种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组合。
组合结果用来按承载能力及按应力估算配筋。
荷载效应为荷载在连续梁桥上部结构所产生的力及变形。
荷载的种类和性质不同,各种荷载组合发生的概率也不同。
因此,不同荷载组合时,桥梁结构应有不同的安全储备,即安全系数应有所区别。
永久荷载和基本可变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度要高些,其他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则可低些,根据这些原则,便可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结构力是荷载效应的必然结果,桥梁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时,分为两种极限状态,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对于两种极限状态,应按相应的荷载组合规律进行力组合。
对于预应力砼连续梁桥,同一截面因不同荷载作用的力可能同号,也可能异号,因此应考虑不同的荷载安全系数进行力组合。
桥梁设计规规定的力组合方法如下: 1.按承载能力极限状参照《桥规》中第4.1.6条规定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力组合态设计)(211100Qjk nj Qj c k Q Q mi Gik Gikud S S S S ∑∑==++=γϕγγγγ 式(5-4)或 )(21100∑∑==++=nj Qjd c d Q mi Gidud S S SS ϕγγ 式(5-5)式中:ud S ——基本组合的效应组合设计值;0γ——结构重要性系数(一、二、三级分别取1.1、1.0、0.9); Gi γ——第i 个永久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Gik S 、Gid S ——第i 个作用效应的标准值和设计值;1Q γ——汽车荷载效应的分项系数(含冲击力、离心力),1Q γ=1.4;k Q S 1、d Q S 1——汽车荷载效应(含冲击力、离心力)的标准值和设计值; Qj γ——除汽车效应组合、风荷载外的第j 个可变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Qj γ=1.4; Qjk S 、Qjd S ——作用效应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外的其他第j 个可变作用效应的标准值和设计值;c ϕ——可变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
主要控制截面力组合结果见下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力组合截面号力最大剪力 最小剪力 最大弯矩 最小弯矩 1(第一支座) 剪力 1.15e+04 6.82e+03 8.61e+03 7.1e+03 1(第一支座) 弯矩 4.44e-10 3.5e-10 4.7e-10 3.5e-10 13(第一跨跨中) 剪力 9.72e+02 -1.79e+03 -1.29e+03 -4.34e+02 13(第一跨跨中) 弯矩 8.17e+04 8.91e+04 1.01e+05 4.73e+04 26(第二支座左) 剪力 1.28e+04 7.71e+03 1.24E+04 1.87E+04 26(第二支座左) 弯矩 -8.29E+04 -4.91E+04 -4.89E+04 -1.02E+05 26(第二支座右) 剪力 1.2E+04 7.16E+03 7.16E+03 1.09E+04 26(第二支座右) 弯矩 -8.33E+04 -4.89E+04 -4.89E+04 -1.02E+05 38(第二跨跨中) 剪力 1.81E+03 -1.06E+03 -5.23E+02 6.61E+02 38(第二跨跨中) 弯矩 5.88E+04 5.56E+04 7.64E+04 1.51E+04 51(第三支座左) 剪力 1.08E+04 5.76E+03 5.81E+03 1.03E+04 51(第三支座左) 弯矩 -5.83E+04 -3.52E+04 -3.00E+04 -7.78E+04 51(第三支座右) 剪力 1.22E+04 7.03E+03 7.19E+03 1.08E+04 51(第三支座右) 弯矩 -5.85E+04 -3.56E+04 -3.00E+04 -7.78E+04 63(第三跨跨中) 剪力 1.72E+03 -1.16E+03 -5.78E+02 4.50E+02 63(第三跨跨中) 弯矩 7.35E+04 5.78E+04 8.14E+04 2.89E+04 76(第四支座左) 剪力 1.11E+04 6.12E+03 6.31E+03 9.67E+03 76(第四支座左) 弯矩 -6.36E+04 -3.58E+04 -3.34E+04 -8.08E+04 76(第四支座右) 剪力 1.22E+04 6.93E+03 7.01E+03 1.17E+04 76(第四支座右) 弯矩 -6.36E+04 -3.57E+04 -3.34E+04 -8.08E+042.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1.作用的短期效应组合《桥规》第4.1.7条规定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力组合Qjk nj j mi Gik sd S S S ∑∑==+=111ϕ (5-6)式中:sd S ——作用的短期效应组合设计值;j 1ϕ——第j 个可变作用的频遇值系数,汽车荷载j 1ϕ=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