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必修三: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5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传统知识的存在和使用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与发展中国家许多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1第一讲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一、人文精神的含义名称: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狭义: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③主张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
广义:指欧洲开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二、智者学派:1、产生背景:①经济基础: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兴起和繁荣②政治条件:雅典奴隶制城邦形成和发展,民主政治活跃③人才结构:各地学者云集雅典城邦,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2、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3、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4、评价:①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②但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苏格拉底:①认识你自己,注重伦理道德问题;②“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即知德合一;③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四、亚里士多德:――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著作:《形而上学》、《政治学》最大哲学成就:创立了逻辑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2第二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1、历史背景:①经济因素:14、15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②政治因素:新兴资产阶级兴起与教会、贵族产生深刻矛盾;③思想因素:垄断西欧文化教育,人们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④人才因素:意大利人才众多。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即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提倡追求自由,鼓励冒险;崇尚理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1、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1)背景:经济:工商业发达政治:民主发展到了高峰(奴隶制)思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2)时间:前5世纪(大致春秋战国)(3)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4)重要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5)意义:①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②它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2、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1)重要主张:①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②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③提出“认识你自己”主张;(2)意义: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面研究“人”的学问。
推动了古希腊人文主义的发展,被18世纪启蒙思想家视为他们的先驱和战友。
【区别】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追求功利,忽视社会道德;苏格拉底认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美德对人的重要性。
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一)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1、文艺复兴的兴起(1)时间:14-17世纪(2)国家:兴起于意大利,扩展到欧洲。
(2)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
(3)代表人物: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文艺复兴初期“文学三杰”)但丁:意大利文艺复兴先驱,长诗《神曲》。
彼特拉克:被称“人文主义之父”,著《歌集》。
薄伽丘:《十日谈》。
(薄伽丘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称“人曲”)2、文艺复兴的扩展16世纪后,文艺复兴扩展到到西欧其它国家。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杰出代表,著名作品有《哈姆雷特》等。
3、文艺复兴的性质: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斗争,近代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自古代智者运动以来,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1)主张以人为中心,要求把人从宗教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2)肯定人的价值与可贵,颂扬人的力量,肯定人的权利;(3)要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一、人文主义的起源:公元前5C背景: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期,雅典平民地位的提高希腊工商业的发展个人主义不断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表现:1.智者学派特点否认绝对权威、批判传统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注重实利代表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评价西方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过度强调人的价值,忽视道德,导致世风日下2.苏格拉底背景智者学派过度强调人的价值,忽视道德,导致世风日下观点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无知即罪恶评价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使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是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3.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观点《理想国》严密的逻辑辩证系统评价鼓励独立思考,奠定了理性主义的基础4.对比:指着学派VS苏格拉底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相同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注重对人的思考道德人是万物的尺度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行合一民主人人平等有知识、德识的少数人治理国家地位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使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命题:1.就比较联系角度考察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2.就苏格拉底思想主张和影响角度命题例1:针对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
这表明他 ( )A.完全否定智者学派的主张 B.强调人类的理性,突出人的价值C.研究的重点是社会 D.强调知行合一正确答案: B例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
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正确答案: D二、人文主义的复兴:公元14C——16C1.文艺复兴:14-16C性质:欧洲近代史上一次资产阶级性质思想解放运动背景:经济: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形成并逐渐成长壮大文化: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和典籍技术:造纸术与印刷术传入欧洲,极大地便利了文化的传播形式: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来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主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减轻阻力代表:国别人物代表作品及成就意大利但丁《神曲》:赞颂人的伟大,并率先揭露教会的贪腐彼特拉克《歌集》:谱写了人性的欢歌薄伽丘《十日谈》:讴歌了人性,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提出了人类平等的思想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评价:(1)性质:欧洲近代史上一次资产阶级性质思想解放运动(2)作用:批判了封建神学,解放了人们思想;推动了当时资本主义经济、文学艺术、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必修三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本课考点: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的阐述;2.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主义】广义上讲,指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狭义上讲,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张扬人的理性。
一.智者学派:公元前5世纪l. 产生背景:(1)经济基础: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2) 政治基础: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3)思想基础:哲学家把研究重点转移到“_人__”本身;2. 研究领域:(l) 探索主题:人和人类社会。
(2) 关注对象: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3. 思想主张(l) 强调人的价值, 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2) 反对迷信, 强调自由。
(3) 在社会道德方面, 主张个人应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不应强求一律。
4.影响: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二.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l. 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哲学家。
(l) 主张:①关注人的伦理道德,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②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③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2) 地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 柏拉图: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
(1)思想主张:①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
②在《理想国》里根据智慧品德把人分为几等, 各尽其责。
(2) 地位: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亚里士多德(l) 思想主张: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②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2)地位: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学Array习探究】1.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1) 相同点: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都否定神的意志, 强调人的价值。
[键入文字]
高二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知识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高中历史课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过程等、历史的时间概念、地理概念、人物概念等是比较多的。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一直陪伴您。
考点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智者学派(5BC中叶以后)
1、出现的背景:①(根本原因)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繁荣②民主政治的发展③人的地位的提高。
2、代表人物与主张: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安提丰(所有人都是平等)
3、智者学派研究领域:主要研究人类社会、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和伦理规范。
4、影响:①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作用
②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1。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专题主干知识人文精神的内涵:即人文主义,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的高度重视,对人类各种精神文化遗产的无比珍惜、对人格与道德的不懈追求。
它关注人的尘世生活,重视人的精神意义,是人的价值尺度在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中的历史积淀。
人文精神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希腊时代,即智者运动,思想家们突破神灵的束缚,从人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世界;二是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高举“人文主义”大旗,使人的思想开始从基督教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三是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宣扬理性与天赋人权。
二、专题知识详解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P100 (1)智者运动背景:①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②希腊工商业的发展③平民地位的提高④个人主义的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2)智者学派主张和特点:①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尖锐地批判传统,敢于创新;②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③注重实利,以逻辑方法作为辩论工具(3)智者学派代表人物和代表观点:①普罗塔戈拉,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②代表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③观点评价:进一步突破神灵的束缚,转而从人的角度理解和解释世界,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思的第一次觉醒(4)智者运动的意义:以人为本的西方人文精神滥觞。
(5)苏格拉底的代表主张和评价:①提出“美德即知识”。
评价: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但在强调人类理性、否认绝对权威方面一致。
②提倡“认识你自己”。
评价: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③提出“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即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
评价:这种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是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
(6)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以下摘自“百度百科”)基本内涵有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1) 智者学派:民主政治高度发达,智者学派将人和人类社会作为探索的主题。
代表及观点: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强调人的尊严与权威,强调人的价值;反对迷信,强调自由,制度法律道德要以人为尺度。
意义:标志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觉,易造成道德沦丧,社会混乱。
(2) 苏格拉底(不属于智者学派)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理性。
“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发现自我)。
意义: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1. 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1) 含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 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出现原因是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突出表现在文学、艺术、科学中,代表人物有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薄伽丘《十日谈》、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核心是人文主义,其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 了解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思想(1) 序幕:马丁·路德于1517年提出“九十五条论纲”。
(2) 主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 (因信称义);——不否定信仰和上帝。
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强调人的自由和独立。
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主张王权高于教权。
(3) 影响:宗教改革运动否定了教会教皇的权威,引导人们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使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三、欧洲的启蒙运动1. 理解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观点(1) 启蒙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1718世纪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 主要内容:抨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