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概述
- 格式:pptx
- 大小:897.07 KB
- 文档页数:44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古希腊智者学派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1)智者学派的研究对象:(2)智者学派的主要观点:(3)影响:将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认识万物的尺度”,把人看作万物的核心和衡量万物的标准,无疑是对人的尊重和人的地位的提升。
2、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1)产生背景:(2主要观点:(3)意义:二、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1、人文精神的复兴:文艺复兴→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1)、特点: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借古代文化之名宣扬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原因:(2)核心:人文主义→含义:(3)、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共同的思想主张:(4)代表人物的作品:①薄伽丘:《十日谈》→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②但丁:《神曲》→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③彼特拉克:《歌集》→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因此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2、人文精神的发展:宗教改革运动(1)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2)宗教改革的影响:特别提示:宗教改革的人文主义含义:蔑视教皇权威,信仰个人自由3、人文精神的成熟:启蒙运动→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1)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张:(2)启蒙运动的核心:①文艺复兴时所说的理性是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思考问题,②启蒙运动的理性即是希望通过建立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社会保护个人的利益和各种权利。
(4)主要代表及其思想①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主要思想观点:意义:伏尔泰的思想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否定法国的封建等级制度。
②孟德斯鸠:主要思想主张:三权分立思想的影响:三权分立的政治思想是针对当时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提出来的,表达了资产阶级期望参与政治统治的强烈要求,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政治理论和政治纲领,成为法国革命的理论武器和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高中历史知识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深化,对西方社会乃至全球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与发展的阐述:一、起源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深植于古希腊这片孕育了无数智慧与思想的沃土之中,其影响跨越时空,至今仍熠熠生辉。
1.自然哲学家的先驱探索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们,诸如泰勒斯与毕达哥拉斯,不仅是自然奥秘的勇敢探索者,更是人类精神觉醒的先驱。
他们以超凡的智慧,挑战了既有的认知框架,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开启了人类对宇宙、自然以及人在其中位置的新一轮思考。
尽管这些哲学家的研究重心在于自然,但他们的探索过程中已不自觉地融入了对人性、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初步构想,为人文精神的萌芽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智者学派的人本转向公元前5世纪,智者学派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吹散了神权至上的迷雾,将人文精神的聚光灯转向了人类自身。
他们响亮地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振聋发聩的宣言,不仅动摇了神在人类社会中的绝对权威,更彰显了人的主体性、价值与自由意志。
智者学派的思想革命,标志着西方哲学与人文精神从对外部世界的探索转向了对人类内在世界、道德观念及社会秩序的深刻反思,为人文精神的独立发展开辟了道路。
3.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哲学深化苏格拉底以其“美德即知识”的命题,将人文精神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强调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认识自己的无知,并持续追求真理与美德。
苏格拉底通过对话与质疑的方式,激发了人们对自身及社会的深入思考,为人文精神注入了理性与批判的精神。
而柏拉图则在苏格拉底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了系统的哲学体系,尤其是通过其《理想国》等著作,深入探讨了正义、美德、知识与政治的关系,将人文精神与哲学思考紧密结合,为后世西方哲学及人文精神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框架。
二、发展西方人文精神自古希腊时期萌芽以来,历经数个波澜壮阔的历史阶段,其内涵不断丰富与深化,最终塑造了我们今天所珍视的丰富精神遗产。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一、梳理脉络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从自然哲学走向人文哲学、从以神为本走向以人为本、从自然法则走向道德法则三阶段。
在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中,西方人文精神从古代的朦胧而稚嫩发展到近代的明确而成熟。
1.智者运动,从自然哲学走向人文哲学。
对神的敬畏和崇拜,是人类社会早期共有的现象。
但希腊人却较早摆脱了宗教和神话的束缚,从自然界的角度去思考世界。
公元前5世纪,智者运动中有些学者把对神的关注转向人,试图从实际出发探究宇宙万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普罗泰格拉到苏格拉底,从“人是万物的尺度”到“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腊人思考的重心由自然向人和社会倾斜。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从以神为本走向以人为本。
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的一千多年间,在基督教会统治下,人的精神受到压抑。
14世纪以后,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并扩展到欧洲其它地方,在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取得累累硕果。
“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艺术大师达·芬奇,戏剧家莎士比亚等文艺巨匠的作品,宣扬人性的力量,抨击教会的虚伪,闪烁着人文主义思想,越来越多的人从以神为本转为以人为本。
文艺复兴使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
1517年,马丁·路德在当地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主张“因信称义”,否定教会权威和统治,千千万万的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
3.启蒙运动,从自然法则走向道德法则。
17世纪,启蒙运动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等地,涌现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他们提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要自由也要自律等思想主张,把文艺复兴以来倡导的对人性的崇拜发展到对理性的崇拜,将反对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扩展到反对整个封建专制制度,从推翻现实专制王朝统治到设想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
1.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及其内涵2. 中国维新思想与法国启蒙思想的比较考点梳理一、“人是万物的尺度”1. 智者的启蒙(1)背景:公元前5世纪中叶,在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时期,随着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平民地位的提高及个人主义的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出现。
(2)性质: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3)特点: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注重实利;否认绝对权威、怀疑神灵、敢于创新。
(4)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其观点的中心内容。
被视为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5)评价: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智者运动也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2.苏格拉底(1)主张: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与智者运动一样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勇于捍卫自身的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
(2)评价①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②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是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
3.人生而平等(1)由芝诺创立的斯多亚学派第一次系统论述了人“生而平等”,认为人与生俱来就带有理性并由此得出了人生而平等的结论。
代表人物塞内卡还说奴隶也具有和自由人一样的各种高尚品性。
(2)意义:斯多亚学派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二、人性的复苏1.古典文化的“再生”——“文艺复兴”(1)背景①政治上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在欧洲确立了神权统治。
②经济上:11世纪以后,西欧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城市的兴起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要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这与禁欲主义相矛盾。
③思想上:意大利的部分知识分子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掀起了“文艺复兴”。
(2)性质及矛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是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它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从恢复人性开始,矛头指向基督教的禁欲主义。
2.人性的启蒙(1)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传统知识的存在和使用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与发展中国家许多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1第一讲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一、人文精神的含义名称: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狭义: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③主张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
广义:指欧洲开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二、智者学派:1、产生背景:①经济基础: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兴起和繁荣②政治条件:雅典奴隶制城邦形成和发展,民主政治活跃③人才结构:各地学者云集雅典城邦,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2、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3、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4、评价:①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②但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苏格拉底:①认识你自己,注重伦理道德问题;②“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即知德合一;③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四、亚里士多德:――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著作:《形而上学》、《政治学》最大哲学成就:创立了逻辑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2第二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1、历史背景:①经济因素:14、15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②政治因素:新兴资产阶级兴起与教会、贵族产生深刻矛盾;③思想因素:垄断西欧文化教育,人们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④人才因素:意大利人才众多。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即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提倡追求自由,鼓励冒险;崇尚理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通用6篇)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进展篇1【考点一】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⑴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⑵苏格拉底对人价值阐述① 有思想力度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②知德合一“学问即美德”【考点二】了解文艺复兴的兴起背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进展时间:14-15世纪实质: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考点三】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核心:人文主义:崇尚人性,重视人的价值,要求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考点四】理解宗教改革的重要影响1、时间:16世纪(马丁路德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2、性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下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3、作用:进一步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进展。
【考点五】了解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观点及其代表作国家代表人物代表作主要观点法国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伏尔泰《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反对君主专制,主见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公平卢梭《社会契约论》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认为人的不公平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德意志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应当自己独立思索,理性推断;强调人的重要性;主见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反对暴力革命;他提出自由也要自律。
【考点六】理解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含义1、性质:是一次空前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2、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主权在民)――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进展篇2一、学法指导1. 课标:考点课标要求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进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文艺复兴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熟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宗教改革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熟悉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启蒙运动简述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进展2.学习本单元要留意资本主义与思想解放运动的关系:资本主义萌芽的消失、进展和政治经济利益的提出,必定会表现在意识形态上。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专题概述:本专题主要阐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历程:(1)起源: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是早期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
(2)湮没:中世纪西方天主教神学统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神本主义取代了人文主义,使人和人性被束缚。
(3)复兴:14~17世纪初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批判神权统治,宣扬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人文主义得以复兴,这是“人”的重新觉醒。
(4)成熟:17-18世纪启蒙运动宣扬理性主义,使人文主义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此人文精神在西方思想界占据主导地位。
考点1:人文精神的起源一、背景经济: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繁荣(物质基础)政治: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文化:古希腊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二、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1、自然哲学:(公元前7世纪)代表人物:泰勒斯(西方“哲学之父”)主张:“水是万物的本原”2、智者学派:(1)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2)思想特点:①将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②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个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3)评价:积极:强调人作为客观事物的主体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消极: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被称为“诡辩学派”。
3、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同时代)(1)主张:①认识人自己②知识即美德(2)影响:①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②强调知识的作用,主张“知德合一”。
其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西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4、亚里士多德: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评价: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立了逻辑学 ①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②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 ③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④他把希腊哲学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包罗宏富的文化遗产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观点的异同相同点:都把人类及其环境作为探究的课题,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本质.不同点: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识就是感觉,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依据;忽视公共道德,容易陷入唯心主义泥坑。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主义精神是一种强调人的尊严、自由和个体价值的思想体系,它在西方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以及其在历史中的发展。
一、古希腊的人文主义精神古希腊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地之一。
在古希腊,人们开始反思人类的本质和意义,强调个体的价值和人的自由。
这种人文主义精神可以在古希腊哲学家们的思想中找到。
例如,苏格拉底通过对话的方式挖掘真理,强调个体的思考和质疑;柏拉图则主张通过追求真理来实现个体的完美;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应该追求幸福和自我实现。
二、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的出现对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督教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每个人都是上帝创造的形象。
这一观念激发了人们对人类平等和人道主义的关注,推动了人文主义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14至17世纪)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得以发展和繁荣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人们对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的热爱使得古典学术成为研究的重点。
人们开始追求知识、发展艺术和文学,并强调人的才华和创造力。
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还促进了教育机会的普及,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教育,自由地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启蒙运动(17至18世纪)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的重要阶段。
启蒙思想家强调理性和科学的重要性,鼓励人们用理性和思辨的方式去理解世界。
他们追求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并提倡民主和平等。
启蒙运动催生了法治和宪政的概念,并为后来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五、当代人文主义的发展现代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的阶段。
在当代,人们继续追求个人自由和权利,并关注社会正义和环境保护等议题。
一些人文主义者关注人的幸福和心理健康,提倡心理学和自我实现的概念。
另一些人则呼吁关注全球化和跨文化的问题,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表明,人文主义是一种持续发展和变化的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