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畸形性寰枢椎脱位
- 格式:ppt
- 大小:6.61 MB
- 文档页数:43
/
寰枢关节脱位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怎么根治!
寰枢关节脱位常见的并发症
脊髓压迫症
寰枢关节脱位有什么并发症
一、并发病症
本病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横韧带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寰椎前脱位程度以及是否对脊髓造成压迫。
局部表现主要是枕下和枕颈部疼痛,活动功能受限,如果合并脊髓损伤,有下列几种情况发生:
1、呼吸中枢受到波及时,于损伤现场致命;
2、损伤后有一过性神经,表现短暂肢体瘫痪或肢体无力,但能迅速好转乃至治恢复;
3、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及呼吸功能障碍,此为最严重者。
如果未获得及时有效治疗,寰椎脱位则更加严重,脊髓受压也随之加剧;
4、迟发性神经症状。
损伤在当时和早期并不发生,随着头颈活动增加而逐渐出现。
寰枢椎脱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头颈部倾斜。
如果单侧向前移位时,头部离开患侧向健侧倾斜;颈部疼痛和僵直,枕大神经痛等。
脊髓压迫症状和体征极少发生。
有时微小的创伤就可造成寰枢关节旋转移位,头在旋转位置上,取代了寰椎在枢椎上面的运动,两者仅能有少许活动。
文章来自:39疾病百科 /hsgjtw/bfbz/。
寰枢椎半脱位诊断标准椎体半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其诊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寰枢椎半脱位是指寰枢椎骨折后,椎体向前滑移,但椎弓关节面并未完全脱位。
诊断寰枢椎半脱位需要全面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对病史的详细了解。
下面将详细介绍寰枢椎半脱位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症状。
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头颅活动受限、颈部肌肉紧张等。
患者在发病后会有明显的颈部疼痛,尤其是在头部活动时疼痛加重。
此外,患者还会出现头颅活动明显受限的症状,甚至出现颈部肌肉痉挛,进一步加重颈部疼痛。
在临床诊断时,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疼痛的发作规律和特点,以及其他伴随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等。
二、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寰枢椎半脱位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片、CT和MRI等。
在X线片上,可以观察到寰枢椎的前滑移,以及椎体的变形。
CT和MRI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寰枢椎的解剖结构,进一步确认寰枢椎半脱位的诊断。
此外,影像学检查还可以排除其他颈椎疾病,如颈椎骨折、颈椎间盘突出等,从而更准确地诊断寰枢椎半脱位。
三、实验室检查。
在诊断寰枢椎半脱位时,实验室检查并不是主要手段,但在排除其他疾病时仍然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例如,血常规和炎症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炎症情况,排除感染性疾病。
此外,实验室检查还可以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为手术治疗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诊断寰枢椎半脱位需要全面综合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同时,医生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诊疗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方治小儿寰枢椎半脱位中医方治小儿寰枢椎半脱位儿童寰枢椎半脱位是小儿骨科的常见病,头部遭受打击伤、体育运动伤和交通事故是常见的损伤原因。
人体头颅与颈部相连,与颅骨相连的第一颈椎又称寰椎,第二颈椎又称枢椎,它们与其他的颈椎结构不太相同,均为环形。
枢椎的前部环上有一个齿状突,寰枢椎间靠坚强的横韧带及几根细小韧带连在一起。
这种结构使颈椎可以灵活地完成点头、摇头动作,但稳定性却比较差。
而小孩头部在身体中所占比例较成人大,颈部肌肉比较薄弱,颈椎稳定性比成人差,这是并发颈椎脱位的重要原因。
小儿寰枢椎半脱位,采用仰卧位枕颌带牵引及口服中药、颈部康复锻炼治疗,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小儿寰枢椎半脱位可采用枕颌带牵引,牵引重量根据年龄和体重来调整,一般初始重量0.5~1.5kg。
牵引时肩下垫一薄枕,使颈部轻度后伸,头两侧置沙袋以防旋转,床头抬高以保持体重与牵引力的平衡,睡觉时身体两侧放置枕头以保证持续有效的牵引。
牵引持续2~3周,期间拍床头X线片观察,根据情况调整牵引重量和力线,同时抗炎对症治疗。
经拍X线片证实复位、去除牵引后继续颈围领固定3~4周。
中药口服用自拟方补肾强脊活血汤以强筋活血化瘀止痛,药用:骨碎补、川断、伸筋草各8g,补骨脂、淫羊藿、羌活、赤白芍、地鳖虫各6g,熟地、桂枝、威灵仙各5g,金狗脊l0g,当归、红花各5g,水煎服,每次100ml,每日1剂,分2次口服,服用7-10天为1个疗程。
疗后防止颈部疲劳保持良好坐姿、卧姿,低头看书时间不宜超过1 h。
1个月内颈部避免剧烈运动。
锻炼方法:低头、后仰、左偏、右偏、轻轻转动,每日3次,每次5 min~10 min。
另外慎用空调,注意保暖,预防咽喉部疾患。
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推拿治疗寰枢关节失稳寰枢关节失稳又称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寰枢向前、向后脱位,或寰齿两侧间隙不对称,引起关节不稳,刺激或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出现头部活动功能障碍、头痛、头晕、耳鸣、视物模糊、恶心等临床症状。
脊髓受压严重时可出现四肢瘫痪,呼吸肌麻痹,甚至危及生命。
本病好发于青少年,以男性多见。
本病属中医“骨错缝”“筋节伤”范畴。
【应用解剖】1.寰椎寰椎呈环形,无椎体及棘突,分为前弓、后弓、侧块及横突。
前弓中央前面为前结节,有颈长肌附着;后面为一圆关节面,与枢椎齿突构成寰齿关节(寰枢中央关节),寰齿关节以旋转运动为主,其旋转范围占颈椎活动的40%~60%。
前弓上缘有寰枕前膜附着,下缘有寰枢前韧带附着。
后弓正中后方为后结节,有头后小直肌附着;后弓上缘有寰枕后膜附着,下缘有寰枢后膜附着;后弓上面两侧近侧块处为椎动脉沟,椎动脉进入枢椎横突孔后穿经寰椎横突孔走行至椎动脉沟内。
此段椎动脉行程中有4个连续而明显的弯曲,为椎动脉供血不足最易发生部位。
椎动脉沟内还有第1颈神经通过;后弓下面两侧近侧块处有一浅沟,与枢椎椎弓根上缘围成一孔隙,内有第2颈神经穿过(其后支的内侧支为枕大神经);前后弓两端之间为侧块,有上、下关节面。
上关节面为椭圆形,与枕骨髁构成寰枕关节。
寰枕关节以屈伸运动为主,其活动范围可占颈椎屈伸的40%~50%。
下关节面圆而凹,与枢椎上关节突构成寰枢外侧关节。
侧块外侧为横突,其与侧块交界处为横突孔,内有椎动脉通过。
2.枢椎枢椎棘突较大,椎体上方有齿状突,其余结构与第3~6颈椎大致相同。
齿状突上端膨大,基底部稍窄,尖上有齿突尖韧带附着,膨大部两侧有翼状韧带附着;齿突基底部后方有横韧带将其束于寰椎前弓后方。
齿状突前面的圆形关节面与寰椎构成寰齿关节。
枢椎横突前方有交感神经干中最大的神经节(颈上神经结节)。
3.寰枢关节寰枢椎之间无椎间盘和椎间孔。
寰枢椎之间的关节有寰枢关节和寰齿关节(齿状突前、后关节)。
寰枢椎脱位诊断标准寰枢椎脱位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颈部疾病,需要及早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寰枢椎脱位的诊断标准,包括症状、体征、X线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等方面。
一、症状寰枢椎脱位的患者通常会出现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僵硬等症状,同时可能伴有四肢无力、走路不稳、吞咽困难等症状。
在寰枢椎脱位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高位截瘫、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
二、体征在体格检查中,医生会检查患者的颈部活动度、肌肉力量、感觉功能等方面。
寰枢椎脱位的患者通常会出现颈部活动受限、肌肉力量减弱、感觉异常等症状。
此外,医生还会检查患者的头部和肩部是否出现不对称,以及是否出现高位截瘫等情况。
三、X线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寰枢椎脱位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X线片上,医生可以看到寰枢椎之间的距离是否正常,关节突关节是否错位,以及是否有骨折或炎症等病变。
通常,寰枢椎脱位的患者在X线片上会出现关节突关节错位、骨折或炎症等病变。
四、CT检查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寰枢椎脱位的程度和细节。
在CT图像中,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寰枢椎之间的关节面和骨折情况,以及是否有炎症或肿瘤等病变。
这对于判断寰枢椎脱位的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五、MRI检查MRI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显示寰枢椎脱位引起的脊髓损伤情况。
在MRI图像中,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脊髓的形态和信号强度,从而判断脊髓损伤的程度和范围。
这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诊断寰枢椎脱位需要根据症状、体征、X线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发现有寰枢椎脱位的可能性,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寰枢椎脱位x线诊断标准英文回答:X-ray diagnosis criteria for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1.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 is defined as a displacement of the atlas (C1) and axis (C2) vertebrae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2. On the lateral X-ray view, the space between the odontoid process of C2 and the anterior arch of C1, known as the atlantodental interval (ADI), is measured. A normal ADI is less than 3 mm in adults and less than 5 mm in children.3. The ADI can be increased in cases of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 due to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atlas and axis vertebrae. If the ADI is greater than the normal range, it suggests the possibility of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4. On the open-mouth view X-ra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tlas and axis can be visualized. Normally, the odontoid process of C2 should be aligned with the anterior arch of C1. If there is a displacement or malalignment between these structures, it indicates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5. In addition to the X-ray findings, clinical symptoms and history should als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for a comprehensive diagnosis. Symptoms such as neck pain,limited range of motion, and neurological deficits may indicate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For example, let's say a patient presents with neckpain and limited range of motion. An X-ray is performed and the ADI is measured to be 6 mm, which is greater than the normal range. On the open-mouth view X-ray, the odontoid process of C2 is seen to be displaced from the anteriorarch of C1. These findings suggest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 The patient's symptoms and X-ray findings together support the diagnosis.中文回答:寰枢椎脱位的X线诊断标准:1. 寰枢椎脱位被定义为寰椎(C1)和枢椎(C2)相对位移。
儿童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儿童寰枢关节脱位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颈椎损伤,在儿童群体中发生的频率较低。
它通常是由于外伤造成的,如高空坠落、交通事故或体育活动中的不慎受伤。
寰枢关节是颈椎第一和第二椎骨之间的连接点,其稳定性对于支撑头部的重量和保护脑部至关重要。
因此,一旦发生寰枢关节脱位,可能会对患儿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探讨儿童寰枢关节脱位的定义、症状和体征,以及诊断标准。
通过深入了解这一特殊疾病的诊断过程,可以帮助医生更快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患儿,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成功率。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儿童寰枢关节脱位的定义,包括其病因和发病机制。
之后,将详细讨论该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进行诊断。
最后,我们将详细阐述儿童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标准,包括相关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儿童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儿童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这一疾病。
通过对症状和体征的详细分析,结合专家共识和最新研究成果,我们将提出一套系统化的诊断标准,以提高儿童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准确性和临床诊疗效果。
同时,文章还旨在加强对儿童寰枢关节脱位这一疾病的认识,促进相关研究的发展和进步,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2.正文2.1 儿童寰枢关节脱位的定义儿童寰枢关节脱位是指寰枢关节在儿童身体中脱位或错位的情况。
寰枢关节是头颅和脊椎之间的第一个颈椎关节,也称为寰枢关节,其在维持头部的旋转和倾斜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儿童寰枢关节脱位通常是由于外伤引起的,比如意外跌倒、交通事故等。
脱位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颈部僵硬等症状。
另外,由于儿童骨骼和关节发育尚未成熟,因此儿童寰枢关节脱位可能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更大的影响,引起严重的神经损伤。
寰枢关节脱位护理常规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创伤、先天性畸形、退变、肿瘤、炎症或手术等因素造成的寰枢椎C1-C2骨关节面失去正常对合关系而发生关节功能和(或)神经功能障碍。
头、颈的创伤是C1~C2脱位的常见原因之一。
颅、椎连接区域骨与关节结构发育异常,包括某些先天性畸形也是C1~C2脱位的常见原因之一。
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部疼痛、斜颈及颈部运动受限,脊髓神经功能障碍,交感神经症状。
主要治疗原则为除治疗原发疾病与损伤之外,其首要任务是解除脊髓压迫,矫正脱位,重建枕颈部稳定性和生理曲度,尽可能保留C1C2及其相邻椎节的活动功能。
一、术前护理(主要为枕颌吊带牵引护理)1、休息与心理护理:充分休息,保证睡眠;告知患者枕颌吊带牵引时间较长,体位单一,鼓励病人多与家属交流,同时多与病友交流,以减轻焦虑、增加自尊和自信心。
2、协助完善相关检查,给予饮食指导,指导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同时多饮水;教会床上大小便3、枕颌吊带牵引护理(1)枕颌吊带不能做大重量、长时间牵引。
牵引重量通常为2-3kg 。
牵引持续的时间应遵医嘱。
(2)定期检查牵引装置是否稳固、安全、有效a、牵引绳、头、颈和躯干成一直线b、保证牵引锤距地面30-35cmc、牵引装置完好,牵引绳无断裂,牵引绳在滑槽内,滑轮灵活,牵引绳未放置任何物品d、枕颌吊带位置居中,牵引绳在滑轮沟槽内(3)牵引过程中抬高床面30°,保持头高脚底位,颈椎无过屈过伸、侧屈(4)枕颌吊带与皮肤之间垫纱布,注意观察枕颌部、耳郭后缘皮肤状况(5)牵引过程中动作要轻柔、缓慢,嘱患者不要做扭头动作或随意变换体位,以免引起症状加重;同时密切注意患者四肢的感觉、运动情况,及早发现有无神经损伤,及时通知医生。
二、健康教育1、对于行牵引的患者,应告知患者及家属牵引绳上不可放置任何物品,告知同病室患者及家属经过牵引患者床前时注意勿碰触牵引装置2、避免强行扭转颈部,避免摔倒。
合理用枕,枕高与一侧肩宽相等,防止病情发展及复发3、术后3个月复查,如出现不适,及时就诊三、护理质量标准1、舒适的休息环境及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