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第九章财务报表列报
- 格式:pptx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29
第九章财务报告方法及其应用练习题参考答案与指导一、判断题答题要求:根据各题给出的说法判断正误,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你认为错误的打“×”。
1.财务报告应当是对内报告。
( ×)解题指导:财务报告主要是向企业外部的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报告,应当是对外报告而不是对内报告。
2.财务报表附注不属于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
( ×)解题指导:财务报表附注是对财务报表项目的注释或详细说明,能够向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因此,财务报表附注是财务报表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3.企业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以后可直接报送给报告使用者。
( ×)解题指导: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企业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依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方可报出。
4.所谓中期财务报表是指每半年度终了的时候编制的财务报表。
( ×)解题指导:中期财务报表除了企业在每半年度终了的时候编制的财务报表外,还包括月度财务报表和季度财务报表。
5.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是企业持续经营基础下的财务报表列报。
(√) 解题指导:现行准则没有规范企业非持续经营基础下的财务报表列报,而是企业持续经营基础下的财务报表列报。
6.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
(×)解题指导: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而不是经营成果的报表。
7.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余额”应根据有关账户的发生额填列。
(×)解题指导: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余额”应根据有关账户的余额,而不是根据其发生额填列。
8.在资产负债表上没有“原材料”和“库存商品”项目。
(√)解题指导: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原材料”和“库存商品”这两项是采用加计汇总方法填入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项目的,因而,在资产负债表上没有“原材料”和“库存商品”项目。
9.利润表中的“本期金额”应根据有关账户的发生额填列。
(√)解题指导:“本期金额”即指发生额,而不是余额。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是我国对企业财务报表编制和列报的规范性文件。
该准则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报表项目、列报方法和披露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有助于保证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和可比性。
下面将对《财务报表列报》进行详细解读。
《财务报表列报》第一章是总则,明确了财务报表列报的法律依据、编制和披露原则以及适用范围。
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并及时公开披露。
《财务报表列报》第二章主要规定了财务报表的基本要求。
包括报表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规定了财务报表的编制单位和货币单位。
《财务报表列报》第三章明确了财务报表的基本结构和报表项目。
根据不同的报表类型,规定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法人股东权益变动表和附注等报表项目的内容和格式。
《财务报表列报》第四章解决了特殊问题。
包括外汇报表、金融工具、收入及成本的列报、补充资料的列报等方面的问题。
《财务报表列报》第五章是披露要求。
规定了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充分披露相关信息,包括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财务报表项目的披露内容和披露方式等。
《财务报表列报》第六章是财务报表的编制和确认。
明确了财务报表的编制程序和方法,以及财务报表的确认原则和时间。
《财务报表列报》第七章是利润表的编制和确认。
规定了利润表项目的列报要求和编制方法,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项目。
《财务报表列报》第八章是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确认。
明确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报表项目,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等。
《财务报表列报》第九章是法人股东权益变动表的编制和确认。
规定了法人股东权益变动表的编制方法和报表项目,包括注册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等。
《财务报表列报》第十章是附注的编制和确认。
明确了附注的内容和格式,包括说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披露财务报表项目的依据和解释等。
财务报表列报的基础知识 1.财务报表及其列报。
财务报表是指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流量的结构性描述,是反映企业某⼀特定⽇期财务状况和某⼀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流量的书⾯⽂件。
财务报表列报是指在财务报表中的列⽰和在财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
2.财务报表的构成。
财务报表⾄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情况表;附注。
财务报表列报的总体要求 1.持续经营的编制基础。
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的交易和事项,进⾏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
企业不应以附注披露代替确认和计量。
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不再合理的,企业应当采⽤其他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在附注中披露这⼀事实。
2.不同期间的⼀致列报。
财务报表项⽬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致,不得随意变更,但下列情况除外:其⼀是会计准则要求改变财务报表项⽬的列报;其⼆是企业经营业务的性质发⽣重⼤变化后,变更财务报表项⽬的列报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3.重要项⽬的单独反映。
重要性,是指财务报表某项⽬的省略或错报会影响使⽤者据此做出经济决策的,该项⽬具有重要性。
重要性应当根据企业所处环境,从项⽬的性质和⾦额⼤⼩两⽅⾯加以判断。
对具有重要性,且性质或功能不同的项⽬,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对所属类别具有重要性,且性质或功能相似的项⽬,应当按其类别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
4.项⽬列报的正确⼝径。
除相关准则另有规定或允许抵销外,财务报表中的资产项⽬和负债项⽬、收⼊项⽬和费⽤项⽬不应相互抵销。
⽐如,资产项⽬按扣除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列⽰,不属于抵销;⾮⽇常活动产⽣的损益,以收⼊扣减费⽤后的净额列⽰,不属于抵销。
5.⽐较信息的提供标准 除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者外,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上⼀可⽐会计期间的⽐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相关的说明。
6.其他相关要求 第⼀,表头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