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应急 没你不行——2008灾害应急与卫星应用研讨会在京召开
- 格式:pdf
- 大小:54.35 KB
- 文档页数:1
|TV发展卫星产业刻不容缓—2008国际卫星减灾应用技术高峰论坛在京举行◎高杰2008年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祖国南方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和512汶川8.0级大地震,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巨大的损失。
灾难使人反思,从而让人们汲取经验教训,获得智慧和力量,这是多难兴邦的真谛。
实际上,卫星通信之所以成为应急通信的核心,不仅源于技术的优越性,更源于人们在灾难中获得的教训。
为推动我国卫星应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将行业内的先进技术以及资源优势联合起来,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分会于2008年7月18日在北京邮电大学特别组织了“2008国际卫星减灾应用技术高峰论坛”活动,组委会希望借助本次论坛,搭建一个集预防、应急、减灾为一体的技术应用交流平台。
为期一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业界的朋友以及权威人士前来参加,会场气氛时而凝重,时而激昂,为推动我国卫星产业更好的发展,为构筑更加完善的抢险救灾防范体系,大家纷纷建言献策。
论坛首先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会长郝为民简要介绍了我国卫星通信发展的发展状况。
据郝会长介绍,我国构成通信体系的卫星主要由通信广播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卫星组成。
从发展历程上来看,1972年—1989年属于引进阶段,1993年—2000年是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是一个新的上升期,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完成应用卫星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型的转变,地面设备国产化率达80%,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卫星应用产业体系。
在促进卫星应用综合业务发展的同时,形成卫星通信广播和卫星导航规模化发展,开创卫星遥感业务化服务的产业局面。
记者获悉,在2008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却面临着新的转机:国家相应政策(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出台,发改委、国防科工委关于促进我国卫星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相应措施、卫星产业自身条件的积累(我国有充裕的卫星资源,有一定的科研生产能力,积累了一定的应用和运营经验),再加上国民经济发展对卫星通信有更多要求,让卫星应用成为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不再是梦想。
卫星技术在地震应急响应中的应用地震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灾害之一,它往往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在面对地震时,及时的应急响应非常关键,能够帮助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随着科技的发展,卫星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地震应急响应中,为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卫星技术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地震监测是地震应急响应的基础环节,而卫星技术则为地震监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卫星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实时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包括地表形变、地表温度、地壳运动等。
这些信息能够帮助科学家们提前探测到地震的预兆信号,从而进行及时预警和准确判断地震的强度和发生位置。
二、卫星技术在地震灾情评估中的应用地震发生后,灾情评估是决定灾后救援力量分配的重要环节。
利用卫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受灾地区的高分辨率影像,帮助灾情评估人员全面了解灾情,判断灾后救援的紧急性和范围。
此外,卫星还能提供受灾地区的交通道路、桥梁和建筑物等基础设施情况,为救援行动提供重要参考。
三、卫星技术在灾后救援中的应用地震发生后的救援行动是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关键任务。
卫星技术在灾后救援中的应用不仅能提供灾区的详细地理信息,还可以实时监测救援行动中的情况。
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帮助定位被困人员和灾区救援队的位置,提供最佳的救援路线和方案,节约宝贵的时间。
此外,卫星通信技术还能保障救援人员与灾区之间的联系,确保信息的及时传达。
四、卫星技术在灾后重建中的应用地震灾害过后,重建工作是保证灾区人民尽快返回正常生活的重要环节。
卫星技术可以帮助进行地震灾害的后续监测和评估,了解灾区的变化情况,为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卫星遥感技术还可以快速获取受灾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为重建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卫星导航系统也能帮助监测道路、桥梁和建筑物等基础设施的恢复情况,为重建工作提供支持。
总结:卫星技术在地震应急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地震监测到灾后重建,卫星技术为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影响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支持。
(发展战略)卫星在灾害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发展建议【中国通信讯】2008年9月26日,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2008灾害应急和卫星应用研讨会”在京召开,本次会议议题为“发挥卫星通信、导航定位技术优势,构建完善灾害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主持人:朱德生(本文为速记整理,不代表发言者准确观点,谨供参考)圆桌会议主题:卫星在灾害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发展建议主持人:朱德生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的发言非常精彩,下面我是根据通信学会的要求,7月份通信学会卫星委员会就做出了决定,且且向国家科技委做了壹个报告,也批下来了,希望我们开壹个这样的会议,第二给上级领导机关,也就是说国务院应急办公室或者科技委提交关于发展我国卫星应急通信系统的报告,主要是针对这次汶川地震的报告,且且经过几次小型研讨会。
下面我就简单地把建议书内容和大家简单说壹下,请大家根据建议书提出意见,尽快把这个建议书报到通信学会。
卫星在灾害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发展建议交通信息通信中心的李主任建议把题目改壹下,不要应急环境中这些词,就是抢险救灾中应用发展建议。
主要内容:概述壹、卫星通信系统在抢险救灾等应急环境中的作用;二、目前我国卫星应急通信系统建设及应用存在的问题;三、对我国应急卫星通信系统的应用发展建议。
概述我国自然灾害基本概况和相关数据。
大家报告中都谈到:全国有74%的省会城市和62%的地级之上城市处于地震力度在七级之上的危险地区,70%之上的大城市半数之上的人口75%的工农产值分布在洪水、地震等灾害严重地区。
说明我们国家对抢险救灾所面临的实际情况。
信息传输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
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传输是抢险救灾,包括抗震救灾作用,也是最重要的关键。
对应急通信系统基本要求:1、机动灵活、可快速部署,且能在各种恶劣环境下进行高效运行工作,。
2、系统顽存性强,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都能工作,结构灵活。
3、支持多种业务,包括信息的传输、话音、数据、图像传输等都需要。
应急技术与管理中的应急通信与卫星应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突发灾害和紧急情况的频率与复杂性不断增加,应急技术与管理成为了保障社会安全和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应急技术与管理中,应急通信与卫星应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应急通信与卫星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应急场景下的运用。
一、应急通信的重要性应急通信作为应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信息传递、指挥调度、协作配合的关键角色。
在突发灾害或紧急情况下,往往会出现常规通信系统无法正常使用或被破坏的情况,此时应急通信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应急通信能够提供及时、可靠的通信服务,保障各类应急行动的顺利开展。
其次,应急通信在信息收集和传播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灾害发生后,各种信息如受灾情况、救援进展等需要快速、准确地进行传递和汇总。
应急通信可以通过短信、广播等方式,将重要信息传达给受灾人员和相关方,使得信息能够迅速、广泛地传递,为各类救援行动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卫星应用在应急技术与管理中的地位卫星应用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手段,为应急技术与管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覆盖和高质量的通信保障。
卫星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好、适应性强等特点,使得卫星应用成为应急通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首先,卫星应用能够解决地域性通信难题。
在一些偏远地区或灾难发生地点,现有地面通信设施可能已经损坏或部分无法使用,此时通过卫星通信可以快速建立起起点到终点的通信链路,实现远距离通信,解决地域性通信的难题。
其次,卫星应用在紧急通信中的作用十分显著。
灾难发生时,各类通信设施可能受损严重,应急机构需要迅速确定灾难情况和组织救援行动。
此时,卫星通信可以提供高质量、广覆盖的通信服务,保障应急指挥的顺利进行。
三、应急通信与卫星应用在不同应急场景的运用1.灾害救援在灾害救援中,应急通信与卫星应用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当地面通信网络中断或无法正常工作时,卫星通信可以提供受损地区的通信保障。
通过卫星通信,抢险救灾人员可以远程传递救援信息、接收指挥调度,并与其他救援者协同行动,提高救援效率和减少损失。
卫星技术在地震救援中的应用哎呀,说起卫星技术在地震救援中的应用,这可真是个了不起的话题!我记得有一次和朋友聊天,他给我讲了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地震经历。
那是一个宁静的午后,突然之间,大地开始颤抖,房屋摇晃,人们惊慌失措。
就在那混乱的时刻,大家都渴望着能尽快得到救援,脱离危险。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在地震这样可怕的灾难面前,快速、有效的救援是多么重要。
而卫星技术,就像是地震救援中的超级英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呢,卫星遥感技术就像是天空中的一双超级眼睛。
当地震发生后,它能够迅速获取受灾地区的大范围图像。
想象一下,通过卫星拍摄的照片,救援人员能清晰地看到哪些地方的房屋倒塌得最严重,哪些道路被阻断,哪里可能有被困的群众。
这就好像给救援行动画了一张详细的地图,让救援人员能够有的放矢,直接奔向最需要帮助的地方。
卫星通信技术更是救援中的大功臣。
地震往往会破坏地面的通信设施,电话打不通,网络也没了信号。
这时候,卫星通信就挺身而出啦!它能保证救援现场和外界的联络畅通无阻。
救援人员可以通过卫星电话及时汇报现场的情况,医疗队伍能根据这些信息准备好相应的药品和设备。
哪怕是在那些偏远的、受灾严重的角落,卫星通信也能像一条无形的纽带,把救援人员和外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还有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这可是给救援人员指方向的好帮手。
在一片废墟中,方向感很容易迷失。
但是有了卫星导航,救援人员就能准确地找到被困者的位置,少走冤枉路,节省宝贵的时间。
比如说,有一位被困在倒塌房屋下的小女孩,就是因为救援人员依靠卫星导航迅速定位,才在最短的时间内被救了出来。
另外呀,卫星气象监测技术也不能小瞧。
它能提前预报灾区的天气变化,要是有暴雨或者大风要来,救援人员就能提前做好准备,保护好救援设备和受灾群众。
总之,卫星技术在地震救援中真的是功不可没。
就像那次朋友经历的地震,如果当时能有更先进、更完善的卫星技术支持,也许救援就能更加高效,就能让更多的人及时脱离危险,减少伤亡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