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的神经毒性及机制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61.37 KB
- 文档页数:4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前沿, 2021, 11(2), 243-251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1 in Hans. /journal/aephttps:///10.12677/aep.2021.112025水体中汞及其形态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赵健,张林楠*,宋青岳,姜杰沈阳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辽宁沈阳收稿日期:2021年3月8日;录用日期:2021年4月9日;发布日期:2021年4月16日摘要汞是一种对人类、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均存在危害的金属,对动物和人类的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肺系统、肾脏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和胚胎系统均存在毒性影响,因此对水体中的汞及其形态及时地测定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综述了几种测定汞的前处理方法,列举了其原理和应用,并介绍了汞测定中的检测方法,总结了其检测原理及优缺点等,为测定水体中的汞及其形态的科研人员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汞,前处理方法,检测方法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Detection Method of Mercury and Its Species in WaterJian Zhao, Linnan Zhang*, Qingyue Song, Jie JiangSchool of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and Engineering,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enyang LiaoningReceived: Mar. 8th, 2021; accepted: Apr. 9th, 2021; published: Apr. 16th, 2021AbstractMercury is a kind of metal which is harmful to human beings, animals, plants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it has toxic effects on cardiovascular system, blood system, lung, kidney system, immune system, nervous system, endocrine system, reproductive system and embryos system of animal and human;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determine the mercury and species in water timely. In this paper, several pretreatment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ercury are re-*通讯作者。
汞神经性和健康危害汞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金属元素,它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以无机汞和有机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最为关注。
汞的神经性危害和健康危害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因其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整体健康的严重影响而备受关注。
一、汞的来源及汞中毒方式汞主要来源于自然界中的矿石和燃煤、焚烧废物等工业活动。
其次,化工和电子行业中的某些加工过程中也会释放大量汞蒸气。
人们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接触到汞:空气中的汞蒸气、饮食中的含汞食物以及皮肤直接接触含汞物质。
二、神经性危害汞神经性危害是因为汞有较强的亲脑特性,它能穿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对大脑和神经系统产生广泛而严重的影响。
首先,汞能够影响神经元的传导功能,干扰神经冲动的传递速度和频率。
其次,汞还可抑制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损伤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神经退行性病变。
此外,汞还可干扰人体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影响神经末梢的传导过程,引发神经功能障碍。
汞神经性危害常表现为多样性的神经症状,包括神经衰弱、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汞中的人员还可能出现神经病变症状,如手脚麻木、肌肉颤动和肌肉无力等。
严重的汞中毒还可能导致精神障碍,表现为情绪波动、恐惧、抑郁和焦虑等症状。
三、健康危害除了神经性危害外,汞还对人体健康产生其他严重的危害。
首先,汞可通过循环系统进入人体内脏器官,如肾脏、肝脏和心脏等,引起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
其次,进入人体的汞会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氨基汞化合物,进而干扰人体正常的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过程。
此外,汞还会影响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使人更加容易感染疾病。
长期暴露于汞的环境中会引发慢性汞中毒,严重影响人体的整体健康。
这不仅对个体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不利影响,还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四、预防措施与汞中毒的治疗为了保护人们免受汞神经性和健康危害的侵害,我们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加强监管:加强对汞排放的监管,减少工业和燃煤等行业的汞排放量。
汞是一种液态、有毒的金属,人们若是误食了汞金属后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大量的研究发现,汞会对人体的多个脏器造成损害。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听说汞中毒事件,就是指接触到汞后造成神经系统的损害,一般是从口腔进入,造成呼吸道、肠胃、脏器受损。
所以加强汞中毒的研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造成汞中毒的原因及诊断方式1.1 汞中毒的原因造成汞中毒的途径一般有两种:一是通过与汞接触进入体内,二是误食了含有汞元素的食物,从而造成汞中毒。
人体在跟含汞的物质接触后,以离子汞的形式进入体内,从而造成人体的损害,进入人体后,一般是随尿液排出,所以检查尿液就可以判断体内是否含汞,一般尿液中含汞的安全值是0.01mg/L,若是超出这个限值对人体是有害的。
再者人们误食了含汞的食物后,汞离子随着口腔进入到人体,首先会对口腔造成损害,造成牙齿松动、牙龈红肿出血、口腔有异味,并且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的症状,随着消化道进入人体后,会对消化道造成损害,减弱人体的脏器功能。
汞离子在人体内的存在时间较长,当汞离子的分量很少时,对人体的损害不容易察觉,随着摄入汞计量的增多,会让人慢慢的觉察出来,慢性的汞中毒会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损害。
1.2 汞中毒的临床症状汞中毒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种,急性中毒是指人体短期内吸入大量的汞气体,造成头晕、发烧、头疼的症状,并且伴有口腔有异味,牙龈红肿和支气管发炎,这样症状的发生表明人体只是轻度中毒,若是发生肾功能衰竭,全身颤抖,类似于癫痫的症状时就是重度中毒,可能会对人的生命带来伤害。
慢性中毒一般是因为职业性中毒,在生活工作中经常接触到汞金属,慢慢的渗入到体内,刚开始的时候往往难以察觉,久而久之,会对人体的各种器官慢慢的造成损害,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2 汞中毒后对人体器官损伤的研究2.1 汞中毒后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及病理特征汞中毒会造成人体的神经系统的损伤,会损伤中枢和周围神经,中枢神经受到损伤症状主要表现为智力下降、精神萎靡、说话吐字不清、听力和视力障碍。
食物链中汞的生物富集过程与毒性机制汞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元素,由于其毒性很大,所以在环境中的汞含量对于人们的健康具有很大的影响。
而汞在进入环境之后,通过食物链往往会出现生物富集现象,从而进入人们的身体,对人体造成危害。
本文将对食物链中汞的生物富集过程与毒性机制进行详细的探讨。
汞在环境中的存在形态在自然环境中,汞主要以无机汞和有机汞两种形态存在。
无机汞主要来自于矿产物及人工活动的排放物,包括汞化合物、汞盐和金属汞等,而有机汞主要来自于食物链中的生物过程,包括甲基汞和乙基汞等。
汞在食物链中的富集现象一般来说,食物链可以分为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几个级别。
当汞进入环境之后,植物会从土壤中吸收并传输到其根部,从而被食草动物所摄取。
而食草动物摄取的汞量将比植物要高,这是由于食草动物需要摄取更多的植物来维持其生命活动。
同样地,食肉动物摄取的汞量将比食草动物更高,这也是因为食肉动物需要摄取更多的食草动物来维持其生命活动。
汞在食物链中的生物富集是由于汞具有很强的生物积累性,不会被轻易地分解和排泄。
具体来说,汞进入生物体内以后,会被转化为有机汞,在此过程中甲基化酶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外,由于食物链中汞的转移有一定的非线性关系,因此生物富集现象会随着食物链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加重。
汞对人体的危害由于汞在环境中的大量存在,以及其在食物链中出现的生物富集现象,最终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汞主要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器官有很大的危害。
首先,汞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
进入人体以后,汞会影响人体内的谷氨酸递质和乙酰胆碱受体的功能,从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
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影响到人体的大脑,导致认知功能的下降。
其次,汞还会对人体的肝脏和肾脏产生很大的影响。
经过大量临床实验的证明,汞可以通过肝脏和肾脏排泄出体外。
但是,如果长期摄入过多的汞,或者造成环境中汞浓度过高,就会对人体的肝脏和肾脏产生很大的危害。
最后,汞还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影响。
汞生殖毒性的研究进展黄雪飞1,2 毛以智3 王兴群1 李黔军2 陈眷华1(11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贵阳 550025 21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31遵义市兽防站) 汞(mercury Hg)是一种生命体非必需元素,在自然界中有单质汞(水银)、无机汞和有机汞等几种形式。
其毒性取决于它的化学形式,暴露于单质汞、无机汞化合物或有机汞化合物(特别是烷基化合物,如甲基汞、乙基汞盐、二甲基汞)所产生的症状和迹象是有差异的(UNEP2002)。
近几年来,由于电镜等微观工具的应用,对甲基汞的研究逐渐从大规模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和一般损伤的毒理学研究转向细胞和分子水平,特别是对汞生殖毒性的研究已成为汞毒性研究的重要内容。
1 雌性生殖毒性Verschaeve(1994)等认为,甲基汞不仅作用于雌鼠生殖系统进而通过胎盘直接造成对胎鼠的损伤,也可对卵细胞造成遗传损伤从而危害仔代[1]。
1998年石龙等研究发现,接触甲基汞后,卵巢内与能量产生有关的ATP酶水平和活性显著下降,而与DNA损伤后修复合成有关的DNA聚合酶水平和活性显著增高,说明甲基汞对卵巢线粒体功能的破坏导致其能量产生受阻、DNA片段缺失,从而影响卵巢的功能[2]。
甲基汞对雌性机体的危害与摄入的剂量有关。
如果摄入量超过阈剂量,可引起雌鼠产生急性、亚急性中毒而不能妊娠;如果摄入量未达到阈剂量,那么虽能妊娠,但多导致流产或死产;如果雌鼠摄入量接近致畸剂量,由于甲基汞的亚致畸量对其不产生任何损伤,因此胎鼠虽然可正常出生,但由于此时甲基汞已大部分侵入胎鼠体内,广泛侵害胎鼠脑组织,往往使胎鼠神经系统的中毒表现更加严重。
周万方(2000)的实验表明,长期接触汞对作业女工生殖机能及其子代健康有一定的影响[3]。
调果结果显示,长期接触汞的女工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加、痛经等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105);妊娠中毒症、自然流产、早产、死亡或出生缺陷、新生儿的体重偏低等发生比对照组明显增多(P<0105)。
汞及其污染的探讨摘要:汞由于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强的毒性, 对环境及人体健康极具危害,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污染物。
本文主要对汞及汞污染的来源、危害、防治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对汞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汞汞污染来源危害防治汞俗称“水银”,银白色重金属,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重金属元素,也是环境中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同时具有较高的蒸汽压,对环境及人体健康极具危害,它被各国政府以及UNEP、WHO 和FAO 等国际组织列为优先控制的环境污染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1]。
20 世纪50年代日本发生的水俣病事件,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汞,尤其是甲基汞(MeHg)对人体和动物的毒害。
20世纪60~80年代,各国学者对人为污染的水生生态系统汞的循环演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MeHg 对人体毒害的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获得了MeHg 可以通过水生食物链富集放大,在高营养级生物中高度富集和MeHg能通过人体血障和脑障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危害的认识。
随着对汞在生态环境系统中危害性认识的不断深入,从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开始控制汞的使用量和排放量。
总体来看,在汞污染排放量降低后,多数严重工业污染区水体中鱼类或其它生物体内Hg含量水平明显下降[2],汞污染问题似乎得到了有效控制,或者说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科学家在没有人为和自然汞污染来源的北欧和北美偏远地区的大片湖泊中发现鱼体高MeHg 负荷[3,4],并证实人为排放的汞通过大气长距离迁移后的沉降是产生这一汞污染的主要原因。
由此,汞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新一轮环境汞污染的研究热潮。
在瑞典哥德堡大学无机化学系OliverLindqvist 教授的倡议下,于1990 年在瑞典召开了首届汞全球污染物的国际学术会议,之后,这一国际学术会议每2~3 年定期召开一届。
在最近召开的几届会议上,与会人数已超过500人,足以证明国际学术界对环境汞污染研究的重视程度。
汞的危害及其防治汞是一种常见的有毒重金属,它的存在和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汞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首先,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神经系统影响:汞可通过吸入或摄入进入人体后,通过血液循环传送到中枢神经系统,对神经元产生毒性作用。
重度汞中毒可引起颤抖、昏迷、抑郁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永久性脑损伤。
2. 生殖系统影响:汞可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对男性可能导致精子数量和质量下降,对女性可能导致月经不调、不孕等问题。
3. 免疫系统影响:汞可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对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抵抗力,增加感染的风险。
4. 儿童发育影响:孕期暴露于汞的胎儿可能导致大脑发育迟缓,智力发育不良,甚至造成先天性畸形。
其次,汞对环境的危害主要包括:1. 水体污染:工业生产中的汞排放、医疗废水中的含汞废液等都可能导致水体污染。
汞在水中很难降解,会积累在水生生物体内,进一步影响整个水生生态系统。
2. 大气污染:燃烧煤炭等活动会释放大量的汞蒸气,进入大气中。
随着积累,汞蒸气可能降落到地表,被生物吸收入体。
在面对汞的危害时,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各国应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汞的排放和使用进行限制,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监督和处罚力度。
2. 发展环保技术:开展汞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例如煤炭清洁燃烧技术、有害废气处理技术等,减少对汞的排放。
3. 加强工业监管: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控,确保汞废物的正确处理和处置,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汞危害的认知,引导人们减少使用含汞产品,逐步实现无汞产品的替代。
总之,汞是一种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风险。
我们应加强对汞的监管,推动环保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共同努力减少对汞的排放和使用,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健康。
汞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汞是一种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从汞的来源、毒性、危害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汞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气、废水和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工业生产和燃煤是汞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电子产品、能源灯等消费品中也可能含有少量的汞。
此外,汞还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如鱼类和海产品中富含的有机汞。
汞的毒性十分强大,特别是有机汞。
它可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等多个器官和系统。
长期暴露于汞的环境中会导致慢性汞中毒,引发头痛、失眠、嗜睡、失语、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等神经系统症状。
严重的中毒还会引发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
首先,汞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危害十分严重。
它会穿越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胚胎发育问题、智力障碍、行为异常等。
其次,汞也会给儿童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尤其是对于儿童的智力发育。
长期暴露于汞环境中的儿童可能出现认知能力障碍、学习困难、行为异常等问题。
此外,汞还会影响成年人的生殖功能和免疫系统,增加患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为了预防汞中毒,个体和社会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个体应注意饮食安全,特别是海产品的摄入。
应选择质量可靠、来源可追溯的食材。
在使用温度计、血压计等含汞产品时要小心使用,防止破损和泄露。
家庭应密封储存含汞产品,防止汞蒸气的释放。
此外,个体还应避免接触含汞的化学品和废物。
在社会层面,政府和企业有责任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监管标准和法律法规。
对于汞排放有限制和监控,加大对汞污染源的治理力度。
此外,加强汞中毒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汞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对于易受汞污染的工种和行业,要加强劳动保护和职业健康监测。
总之,汞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个体应注意饮食卫生和正确使用含汞产品,避免汞中毒。
社会应强化监管,严禁汞排放和汞产品的滥用。
只有个体和社会共同努力,加强预防和控制汞中毒,才能确保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汞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二)汞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