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知识吸收能力与经济收敛(doc 20页)(正式版)
- 格式:doc
- 大小:743.50 KB
- 文档页数:16
小杰总结1、企业战略的内涵:(长远性、全局性)2、企业战略的特征:1)长期性。
着眼点是企业的未来,而非眼前的得失。
(2)全局性。
全局性是企业战略最根本的特征。
(单选题)(3)灵活性。
(4)风险性。
3、企业战略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企业总体战略(发展战略/稳定战略/紧缩战略)、企业业务战略(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异化战略/集中战略)、企业职能战略(主要解决向前就是自己生产原料,向后就是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再开发;横向一体化就是同行合并;多元化发展战略:相关和非相关。
企业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的条件(多选题):①企业可以将技术、生产能力从一种业务转向另一种业务;②企业可以将不同业务的相关活动合并在一起;③企业在新的业务中可以借用公司品牌的信誉;④企业能够创建有竞争能力的协作方式实施相关的价值链活动。
又称无关联多元化战略,是指企业进入现有产品或服务,在技术、市场等方面没有任何关联的新行业或新领域的战略。
企业实施不相关多元化战略的条件(多选题):①当企业所在行业逐渐失去吸引力,企业销售额和利润下降,②企业没有能力进入相邻产业;③企业具有进入新产业所需的资金和人才;④企业有机会收购一个有良好投资机会的企业。
5、战略环境分析主要包括::外部环境:宏观环境分析(政治环境分析、法律环境分析、社会文化环境分析、经济环境分析和科学技术环境分析(社会科技水平,是构成科技环境的首要因素)和行业环境分析、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6、行业生命周期分成四个阶段: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形成期:研究开发产品和技术是这个阶段的重要职能成长期:市场营销和生产管理成为关键性职能成熟期:产品成本和市场营销有效性成为企业的关键因素衰退性:夕阳行业。
7、五种基本竞争力量:新进入者的威胁(进入市场的障碍、市场潜力以及现有企业的反应程度而定)、行业中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替代品对企业产品价格的限制)、购买者的谈判能力和供应者的谈判能力8、企业内部环境是企业经营地基础,是制定战略的出发点、依据和条件,是竞争取胜的根本9、企业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结构、企业文化、企业资源(多选题)10、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法、企业价值链分析法、SWOT分析法、内部要素评价(IFE)矩阵和组织温度调查法11、企业核心能力组成要素包括五个方面:多选题:①全体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发展战略知识吸收能力与经济收敛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林毅夫北京大学Email: jlin@潘士远浙江大学北京大学Email: sypan@发展战略、知识吸收能力与经济收敛内容提要:一个国家总体的技术水平决定这个国家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知识吸收能力的大小决定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技术扩散的程度和速度。
因此,是否可以收敛于发达国家就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吸收能力。
本文的研究表明:如果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那么知识吸收能力较高,发展中国家可以实现向发达国家的经济收敛,人均收入水平并有可能超过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如果实行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且违背的程度比较严重,那么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吸收能力会逐渐下降而趋于0,人均收入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关键词:发展战略;知识吸收能力;经济收敛Development Strategy, Absorptive Capability and Economic Convergence Abstract: The overall technological level determines the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 country. The absorptive capability, which affects the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from a developed country to a developing country, is endogenously determined by the government’s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y. This paper shows that if the government of developing country adopt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follow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country’s absorptive capability is high. The developing country will be able to converge to the developed country, it’s level of per capita income will be higher than the the level of the developed country. However, if the developing country adopt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defy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country’s absorptive capability is low and declining, resulting in a widening of the gap of per capita income between the developingcountry and the developed country.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determines whether a developing country will be able to converge to the developed country or not. Key words: Development Strategy, Absorptive Capability, Economic Convergence JEL Classification: O100, O140, O200发展战略、知识吸收能力与经济收敛一、前言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一些国家富有而另一些国家贫穷?这一直是经济学家们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即经济增长问题。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发展战略、知识吸收能力与经济收敛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林毅夫北京大学Email: HYPERLINK "mailto:jlin@"jlin@潘士远浙江大学北京大学 MACROBUTTON MTEditEquationSection2 Equation Chapter 1 Section 1 SEQ MTEqn \r \h \* MERGEFORMAT SEQ MTSec \r 1 \h \* MERGEFORMAT SEQ MTChap \r 1 \h \* MERGEFORMATEmail: HYPERLINK "mailto:sypan@"sypan@发展战略、知识吸收能力与经济收敛内容提要:一个国家总体的技术水平决定这个国家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知识吸收能力的大小决定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技术扩散的程度和速度。
因此,是否可以收敛于发达国家就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吸收能力。
本文的研究表明:如果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那么知识吸收能力较高,发展中国家可以实现向发达国家的经济收敛,人均收入水平并有可能超过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如果实行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且违背的程度比较严重,那么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吸收能力会逐渐下降而趋于0,人均收入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关键词:发展战略;知识吸收能力;经济收敛Development Strategy, Absorptive Capability and Economic ConvergenceAbstract: The overall technological level determines the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 country. The absorptive capability, which affects the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from a developed country to a develop ing country, is endogenously determined by the government’s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y. This paper shows thatif the government of developing country adopt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follow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country’s absorptiv e capability is high. The developing country will be able to convergeto the developed country, it’s level of per capita income will be higher than the the level of the developed country. However, if the developing country adopt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defy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country’s absorptive capability is low and declining, resulting in a widening of the gap of per capita income between the developing country and the developed country.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determines whether a developing country will be able to converge to the developed country or not.Key words: Development Strategy, Absorptive Capability, Economic ConvergenceJEL Classification: O100, O140, O200发展战略、知识吸收能力与经济收敛一、前言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一些国家富有而另一些国家贫穷?这一直是经济学家们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即经济增长问题。
战略技术知识点总结战略技术知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对特定领域的了解,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
在商业领域,战略技术知识可以帮助企业领导人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发现机遇,制定竞争策略,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目标。
在政府机构和军队中,战略技术知识可以帮助领导人和决策者在面对国际安全挑战和地缘政治风险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战略技术知识的几个重要方面,包括战略分析,领导力,风险管理和执行能力。
我们将探讨这些方面的关键要素和技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多的战略技术知识,并在实际中应用这些技能。
一、战略分析战略分析是战略技术知识的核心要素之一。
它涉及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分析,以发现机遇和挑战,并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
在商业领域,战略分析可以帮助企业领导人了解市场竞争格局,行业趋势,消费者需求和竞争对手的行径,以指导企业的战略决策。
在政府机构和军队中,战略分析可以帮助领导人了解国家安全环境,国际关系动态,地缘政治风险和其它国家的战略动向,从而指导国家战略规划和安全决策。
战略分析通常包括对外部环境的宏观分析和对内部资源的调查。
在宏观分析中,应该考虑市场、行业、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和环境等因素对组织的影响。
而在内部资源的调查中,应该考虑企业的能力、资产、人才、品牌和文化等因素对组织的竞争力的影响。
战略分析需要具备清晰的思维、系统性的分析能力和扎实的研究方法。
同时,还需要对数据收集和处理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一些工具和方法来辅助战略分析,比如SWOT分析、PESTEL分析、五力分析、价值链分析、场景分析、情景模拟等。
二、领导力领导力是战略技术知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制定和执行战略计划时,领导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导力素质,包括愿景、激励、影响力和执行能力。
领导者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愿景,能够激励团队成员积极行动,具有足够的影响力来推动组织实施战略计划,并拥有高效的执行能力来保证战略计划的顺利执行。
林毅夫北京大学Email:潘士远浙江大学北京大学Email:发展战略、知识吸收能力与经济收敛内容提要:一个国家总体的技术水平决定这个国家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知识吸收能力的大小决定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技术扩散的程度和速度。
因此,是否可以收敛于发达国家就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吸收能力。
本文的研究表明:如果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那么知识吸收能力较高,发展中国家可以实现向发达国家的经济收敛,人均收入水平并有可能超过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如果实行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且违背的程度比较严重,那么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吸收能力会逐渐下降而趋于0,人均收入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关键词:发展战略;知识吸收能力;经济收敛Development Strategy, Absorptive Capability and Economic Convergence Abstract: The overall technological level determines the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 country. The absorptive capability, which affects the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from a developed country to a developing country, is endogenously determined by the government’s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y. This paper shows that if the government of developing country adopt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follow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country’s absorptive capability is high. The developing country will be able to converge to the developed country, it’s level of per capita income will be higher than the the level of the developed country. However, if the developing country adopt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defy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country’s absorptive capability is low and declining, resulting in a widening of the gap of per capita income between the developing country and the developed country.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determines whether a developing country will be able to converge to the developed country or not.Key words: Development Strategy, Absorptive Capability, Economic ConvergenceJEL Classification: O100, O140, O200发展战略、知识吸收能力与经济收敛一、前言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一些国家富有而另一些国家贫穷?这一直是经济学家们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即经济增长问题。
相应地,经济增长理论也就成为了经济学研究中古老而又时髦的论题。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看,尽管各国经济在长期中都普遍存在着增长的趋势,但同时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技术知识的不断创新和水平是解释各国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存在差异的最重要因素之一(Easterly and Levine,2001; Kuznets, 1966; Maddison, 2001; Prescott, 1988)。
由于发达国家处于技术知识的前沿,所以只能通过技术的不断发明来保证技术的持续创新。
与此相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除了自己发明外,还可以通过借鉴(即模仿或引进)发达国家的现有技术来实现技术创新。
①显然,与通过研究和开发的发明来实现技术进步的成本相比,通过模仿或引进的方式来实现技术进步的成本较低(Teece, 1977; Mansfield et al, 1981),因此,发展中国家具有技术创新的后发优势,可以利用引进发达国家现有的技术来达到较发达国家快速的技术升级和经济发展速度,而最终实现收入水平的收敛。
既然发展中国家拥有上述的后发优势,那么为什么除了东亚极少数的几个国家和地区之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并没有能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差距?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和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知识)吸收能力有关,而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知识)吸收能力则内生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
知识吸收能力是发展中国家借鉴其他国家较为先进的技术的能力。
知识吸收能力高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大量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取得较发达国家快速的技术创新速度,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及人均收入水平,从而实现经济收敛。
如果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吸收能力很小,那么就不能有效地利用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来实现快速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速度可能较发达国家慢,从而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和收入水平的差距可能越来越大。
现有的文献认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吸收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发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要素禀赋(人均资本)的差距,要素禀赋的差距越大,知识吸收能力越小;反之,知识吸收能力则大。
Basu and Weil (1998)指出,虽然存在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借鉴技术的可能,但是发达国家的技术并不一定适用于发展中的国家,是否适用主要取决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要素禀赋(人均资本)之间的差异。
但是,Lin(1994,1996,2003)的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吸收能力不是外生变量,而是内生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
发达国家具有不同的发达程度,现有的技术也是由一个不同水平的技术组成的集。
一个国家的最优产业、技术结构内生决定于这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Lin 2003),如果发展中国家实施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当这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升级,需要进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时,所要引进的技术和其现有的技术水平差距小,复杂程度接近,所需要的学习不多,这个国家的知识吸收能力就高;如果实施赶超战略,产业和技术的升级远离现有的产业技术水平,则要引进的技术和现有的技术的差距大,复杂程度和特性跟现有的技术不同,现有技术的知识对学习新技术的帮助不大,知识吸收能力就低。
②因此,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发展战略与知识吸收能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发展战略对一国经济增长和经济收敛的影响。
与本文研究有关的文献主要包括研究技术扩散与经济收敛关系的文献。
Nelson and ①创新的涵义是在下一期生产中使用比现在用的更好更有效率的技术,因此,对于技术水平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从技术水平比较高的发达国家引进比自己现在用的好的技术,也是技术创新。
②除了学习的难易不同外,引进的成本也不同,一个发展中国家按比较优势发展所要引进的技术很可能已经超过专利保护期而不需要付任何使用费;如果实行赶超,所要引进的技术很可能是发达国家刚发明的技术,发达国家很可能不转让这样的技术或是要求很高的技术转让费,这样,发展中国家则必须自己进行昂贵而风险大的研发或是支付很高的技术引进费用才能取得技术创新,其结果和学习难易的问题一样,都会阻碍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的速度。
由于技术学习难易和成本高低对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速度的影响一样,本文将只讨论学习难易的问题,本文的推论和结论同样可以运用于创新成本高低问题的分析上。
Phelps(1966)指出,一国的技术与前沿技术的差距越大,TFP(全要素生产力)的增长率越高;反之,亦然。
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技术扩散有利于各国经济的收敛。
此后,技术扩散与经济收敛的关系逐渐被经济学家所重视。
Barro and Sala-i Martin(1997)假设:对于技术领先国,与研发成本相比,模仿的成本较高;对于技术落后国,模仿成本则较低。
在此基础上,Barro和Sala-i Martin研究了技术扩散与经济收敛的关系。
在他们的模型中,落后国可能赶上并超过领先国,也可能无法赶上领先国。
这主要取决于落后国的初始技术水平、模仿成本以及落后国的人口总量等因素。
可是,他们没有注意到知识吸收能力和模仿成本是内生决定于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因而也就不能解释为何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功地利用了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实现了经济收敛,而另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并未能利用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加快经济发展,反而,技术差距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
Basu and Weil (1998)指出,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要素禀赋(人均资本)之间存在差异,所以发达国家的技术并不一定适合于发展中的国家。
因此,在Basu和Wei看来,发展中国家如果能够提高储蓄率来改善要素禀赋,就有可能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从而实现经济收敛。
可是,他们的观点不能解释为什么除了亚洲四小龙之外,拉丁美洲、非洲、亚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提高储蓄率的努力没有能够提高经济增长率。
Acemoglu, Aghion and Zilibotti(2005)与本文的观点较为接近。
他们指出:由于与世界前沿的技术相距甚远,所以发展中国家的最优选择是模仿发达国家的现行技术;由于发达国家处于世界技术的前沿或相距不远,所以发达国家的最优选择是进行技术发明,以保证技术的不断变迁。
在他们的模型中,如果发展中国家首先模仿发达国家的现行技术,而后进行创新发明,那么发展中国家就有可能向发达国家收敛。
但是,现有的技术是从高到低的不同水平的技术组成的集,他们没有研究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这个可借鉴的技术集中应该模仿、引进哪种技术,也就是他们没有研究发展战略对技术选择、知识吸收能力和模仿成本的影响。
此外,在他们的模型中,发明技术和模仿技术不需要投入成本,它们是投资的附属品。
因此,本文的研究与他们的研究互补。
本文下述部分的框架如下:第二节研究发展战略与知识吸收能力的关系;第三节研究发展战略与经济收敛的关系;第四节是本文的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