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创新杯”医药卫生类类说课大赛课件特等奖作品:心肌梗死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76 MB
- 文档页数:50
《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教学设计方案
附:课堂检测题
1、白女士,45岁,反复发作胸痛2年余年,现突发心前区疼痛,紧急入院,做心电图如图所示:应是属于前间壁心肌梗死的哪一期
A.急性发作期
B.超急性期
C.近期
D.陈旧期
E.缓解期
2.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吸氧的主要目的是
A. 改善心肌缺氧,减轻疼痛
B. 预防心源性休克
C. 减少心律异常
D. 防止心力衰竭
E. 促进坏死组织吸收
3.患者女,60岁。
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病情不稳定。
该患者出现哪项心律失常时需高度警惕室颤的发生
A. 房室传导阻滞
B. 窦性心动过缓
C. 室上性心动过速
D. 房颤
E. 室性心动过速。
《心肌梗死》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理念与目的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协调学生知识、智力、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各方面的因素,追求教学与教育的统一,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所以,本课设计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努力体现对学生品德、情感、态度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特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心肌梗死》是钟华、曹文元为主编的中职教材《内科护理》(第二版)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属于冠心病病人护理的一部分,在学生已掌握心绞痛病人护理的基础上,在能够对心绞痛进行辨识的前提下有助于对心肌梗死的发现和鉴别;其内容主要包括心梗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
(二)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为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对人际沟通有一定认识,并且有一定专业基础,已经掌握健康评估的内容、冠心病的基础知识和心绞痛病人的护理常规。
但是对心电图知识理解能力有限,临床重大疾病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尚待进一步提高,所以本节课程讲解将会有不小的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⑴熟悉心梗的先兆、症状特征,掌握心梗病人的护理措施。
⑵早期发现心梗先兆,及时配合医生做好心梗病人的正确护理措施。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课前引导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新课的展开奠定基础。
②: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掌握护理措施及与病人沟通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减轻病人胸痛,提高病人活动耐力;减轻病人恐惧感,平稳情绪;鼓励病人表达内心感受,给予心理支持。
医护人员的沉着、冷静、正确和熟练操作,给病人予安全感。
(四)教学难重点分析:1、重点是:心肌梗死的一般护理、病情观察和用药护理;心肌梗死的健康指导。
2、难点是: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治疗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