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管的使用说课课件--创新杯说课比赛一等奖
- 格式:ppt
- 大小:16.07 MB
- 文档页数:25
单个数码管显示的安装与调试--教学设计方案一、设计理念1.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对中职开设单片机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中心,做中学,学中做,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2.数字化信息化资源的使用,让学生感受信息化新课堂魅力;二、设计背景1.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学生们乐于利用电子模块和单片机,制作各种智能创新作品,小小“创客”梦在这里萌芽;2.教学设计符合楼宇智能专业三年级学生有基础、爱动手的学习特点。
三、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比较八位流水灯和数码管内部结构、电路设计、程序编、通过操作仿真软件,位流水灯和数码管显示的效果,并比较结构的差异,从而完成数码管内部结学生分组讨论,比较八位流水灯和数码管内部结构的差异,站到讲台上来说出讨论结果。
化教学仿真软件,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及模拟实操练习指导,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内容更直观动态的展现在学生面前,给予视击,使学生易于接受。
、引导学生通过知识迁仿真软仿真出数码管显示电学生比较8位流水灯和数码管电路设计上的差异,使用proteus 仿真软件,仿真出数码管显示电路。
一体化: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体,全程培养与考察“职业素养、导入企业真实的生产情境,将企业岗位要求融入课堂教学;提示安全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巡回指导各组实纠正不正确的工艺。
任务二:电路的安装与调试1、对照元件清单检测元件。
2、参照安装工艺卡,插装与焊接电路。
任务三:程序与电路的联合调试。
广东省“创新杯”数学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说课教学设计精品模板目录《两角和正弦公式的折纸证法》教学设计KHK中职折纸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内容多媒体屏幕区学生最终成果展示区 (展示结果顺序号) 1 2 3 45 6 7【设计说明】从学生人数方面考虑将学生分成七组,依次命名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七组,每组是四张台并在一起围坐6人(个别组不足6人),将七组摆成肋骨型。
这样既便于小组合作,又确保老师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师生的的交流空间和生生的交流展示空间都增大了,同时减少学生对课堂的恐惧感。
分组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男女性别、学生性格等各方面的因素,尽可能达到每个小组的成员之间互补,又使得组间差异不大的效果.教学安排 教学实践活动内容 课时安排 教学安排 教学实践活动内容 课时安排 第一课折纸数理学的缘起与发展3第十三课用折纸剪拼的方法证明勾股定理4《双曲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教学设计本节课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景,并利用教学网站、微课、几何画板、FLASH动画等信息化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
3.教学辅助工具FLASH动画、几何画板、万兴在线测评、教学网站、微课三、教学设计1.教学理念为了使学生更主动地参加到课堂教学中,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本节课采用分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再配以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
*情境教学法:运用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情境,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引导发现法:FLASH动画仿真、几何画板作图引导学生发现双曲线的定义。
*尝试教学法: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学网站尝试学习。
2.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网站、FLASH动画、几何画板、微课视频。
(2)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
3.教学流程的设计一、课前(1)创设情景,观察先知二、课堂(1)动画演示,探索新知(2)几何画板,深入理解(3)知识运用,达标反馈(4)归纳小结,提升教学三、课后(1)布置作业,拓展延伸(2)教学网站,评价交流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媒体资源课前(观察双曲线)学生登录学习平台观看生活中双曲线的图片和拉链实验,了解双曲线是怎样形成的,思考:椭圆和双曲线的运动轨迹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椭圆的回顾是为了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联想,有助于类比。
单个数码管的显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单个数码管显示的安装与调试》。
现代单片机技术通过最尖端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悄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目前单片机技术正朝着工业4.0、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展示我的教学设计过程。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中职开设单片机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创客”们出于兴趣爱好,乐于利用电子模块和单片机,制作各种智能创新作品。
而我们的学生也是创客生力军,小小“创客”梦在这里萌芽。
我上课的班级是三年级楼宇班,他们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能力,动手能力较强,喜欢技能操作。
本内容选自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用书《单片机项目设计与实训》项目八——单个数码管显示的安装与调试。
该项目是从项目七“8位流水灯的设计”拓展过渡而来,为项目九——两个数码管显示的安装与调试做准备,完成承上启下的教学内容。
数码管内部结构以及电路制作是本次课的重点,数码管字型码编码是本次课的难点。
单片机课程既涵盖了软件又涵盖了硬件,要实现数码管显示,既要会软件的编程,又要会电路的制作,由此产生了本次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培养6s职业素养。
在理实一体化的多媒体课室,学习电脑上安装了我们单片机课程要用到的软件,硬件上有亚龙单片机实验台、电子焊接器材等。
教师课前录制了小视频,准备了课前学习资料挂在校园网上,学生登录校园网可以自行学习,实现了翻转课堂。
在课堂上同学们组建创客团队,团队合作完成项目任务。
在理实一体化的多媒体课室,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
本次课,我还创新使用了3D演示软件,数码管取码软件,将抽象内容具体化,更易教易学。
项目引入工作任务书,融入企业岗位要求;项目还引入全国中职“单片机技能竞赛”竞赛要求。
我将四课时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依次设计为任务提出、知识获取、项目实施、项目评估、拓展反思。
2017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说课大赛《一位十进制数码显示电路的认识》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二O一七年五月珠海市技师学院理论课教案(首页)NO 1⏹板书(在整个授课过程中逐步完善)⏹课内教学过程(不含任务引入和课后拓展部分)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步骤:一、设置变量二、列真值表三、器件选择四、真值表查阅五、搭接电路新概念(专业术语):1、高电平有效、低电平有效2、编码、译码、显示译码3、任意电平、普通编码、优先编码4、隐含端、十线-四线编码5、反相器编号:ZHGJ/QR/JW/037 B/0一位十进制数码显示电路的仿真认识编号:ZHGJ/QR/JW/037 B/04、个人有奖竞列(10分钟):发放学材1电子版,要求学生总结游戏过程,每人编写出一份真值表上交(比比谁又快又准确)(通过极域电子教室分发和收集学材)列真值表监督况。
步骤三器件选择(15分钟)◆由真值表分析得到所需要的数字元件为编码器、显示译码器1、看影片《潜伏》的某一片段(1分钟)2、有奖竞答(9分钟)(抢答,答错扣2分,答对加3分)1)剧中农夫呼叫深海,说出的一串数字是什么?答:“1531 5234 6657 8062”2)孙红雷最后得到的消息是什么?答:“速去礼士理发馆,胡先生帮你撤离”3)以上两者有何关系?答:编码、译码,且编码、译码是一个互逆的过程。
4)回到刚刚我们的游戏环节中,哪一组是编码的角色,哪一组是译码的角色呢?答:B组负责编码,是编码器;C组负责显示译码,是显示译码器。
3、教师用ppt一步步呈现编码、译码、显示译码的定义及相互关系(强调译码、显示译码的区别,显示译码严格意义上说是代码转换)(5分钟)观看回忆抢答做笔记放视频提问引导PPT呈现分析电影情节学习新概念,使专业知识生活化,帮助理解,提高学习乐趣,更加深印象。
步骤四器件真值表查阅(25分钟)◆给出编码器型号74LS147、显示译码器型号CD4511,查阅真值表。
CAXA制造工程师2006概述“新建”就是创建新的ME图形文件。
CAXA制造工程师2006-草图基准面,顾名思义就是作为基准的平面。
制造工程师2006-曲线绘制直线是图形构成的基本要素,为了适应各种情况下直线的绘制。
直线功能提供了两点线、平行线、角度线、切线/法线、角等分线和水章 CAXA制造工程师2006-曲线绘制曲面绘制让特征截面线沿着特征轨迹线的某一方向扫动生成曲面。
2.固接导动3.导动线&平面导动线&边界线 5.双导动线 6.管道曲面2.工具平面CAXA制造工程师2006-曲线绘制曲面缝合是指将两张曲面光滑连接为一张曲面。
第4章 CAXA制造工程师2006-曲线绘制处理特征过渡根据指定壳体的厚度将实心物体抽成内空的薄壳体。
在指定位置增加加强筋。
阵列特征线性阵列通过线性阵列可以沿一个方向或多个方向快速进行特征的复制。
第6章 CAXA制造工程师2006---零件设计数控加工概述----(参考教程)数控机床介绍控制系统机床坐标系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念6.3 CAXA制造工程师2006加工参数设置基础参数设置第7章仿真加工的各个工步的加工参数。
将选中的若干轨迹生成模板文件*.cpt.模板文件只保存轨迹的加工参数和刀具参数,几何参数不于保存。
应用模板用于记录用户已经成熟或定型的加工流程,在模板文件中记录加工流程的各个工步的加工参数。
打开一个模板文件,系统读取文件数据并在轨迹树中生成相应的轨迹项。
应用模板后,系统新生成的轨迹项的几何要素缺省为当前工。
生成了G代码,可以利用校核G代码功能来检验生成的正确7.6校核G代码校核G代码就是把生成的G代码文件反读进来,生成刀具轨迹,检查生成的G代码的正确性。
如果反读的刀位文件中包含圆弧插补,用户指定相应的圆弧插补格式。
否则可能得到错误的结果。
中的坐标输出格式为整数,且机床分辨率不为1时,反读的结果是不对授课教案附页授课教案附页30。
现代电子技术通过最尖端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目前电子技术正朝着工业4.0,数字化、创新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尊敬的各位专家、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指尖上的音符,叮--咚门铃电路》。
遵循“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我将从说教材谈理念等五个方面对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展开说明。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依据,本节课选自高教社出版的《电子基本电路安装与测试》项目10,该教材按实训项目编写,职教特色鲜明,充分体现“做中学”。
项目10学习555时基电路,其中的任务2多谐振荡器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就从其最基本的生活应用——门铃切入。
因学设教,是我一直贯彻的教学理念。
本节课不只是“教”的技能的展示,更是以“学”为宗旨的活动,视角始终在学生的“学”上。
教师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备好学生,我所任教的是高二机电班。
通过上一个实训项目的课堂反馈得知:有80%的学生掌握了555电路的基本知识;70%的学生会制作电路;60%的学生精力充沛,但又很任性。
基于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为叮咚门铃电路的制作,考虑到学生原理难识读,故障不统一,因此我把运用工作原理排除电路故障设计为教学难点。
为了能更好的落实重点,有效突破难点,稳步向教学目标前进,我以任务驱动法为主线,采用小步子教学法细分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模拟、实践、分析”电路四步学习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
下面就请各位专家、老师一起走进我的实训课堂。
我将3课时的教学活动依次设计为任务提出、任务决策、任务实施、任务评价、任务拓展五个环节。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首先是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浏览电子技术相关网站或进微课网进行知识预习,并准备好相应的实训工具。
教师借助数字化平台将本节课所用到的数字资源整合,开展实训教学的双边活动来解决教学重难点。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活中的交通灯,人生中的红绿灯——PLC 交通灯控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研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难点确定、教法与学法选择、教学过程实施以及教学效果反思7个方面来阐述我本次课的设计理念。
一、教材分析1、教材介绍本次说课内容选至高等教育社出版出版由姜治臻老师主编的《PLC 技术及应用》。
该教材内容紧跟现代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项目教学法,既保证了理论知识的层次性、系统性,又具有很好的实践特点。
2、课题理解《交通灯控制》选自本书 的编程实训篇第九个项目(1)通过学习,能够使学生加深对PLC 控制的理解。
(2)该课题具有很好的实践性,学生通过在做中学,将知识应用于工作中,有助于提高综合能力。
3、教材处理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达到知识与技能的融会贯通,我对教材进行如下处理打破的教材讲解顺序采用四线基本路线来实现教学内容。
二、学情研究想要更好达到教学预期目标,就要全面、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1、学生分析对象是机电专业第三期的学生大部分来至农村地区语言表达能力比较薄弱在认知风格上属于场依存型,习惯于形象思维,缺乏独立意识已知: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菱FX2N 系列PLC 的基本编程指令,了解PLC 讲解指令 分析程序 得出结论 再行实践 任务引领来分析 项目学生来设计 一边思考一边做 做中教学得新知控制系统的设计流程,这些知识为本次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想知:学生出于对为未知事物的好奇,他们想体验交通灯的实现过程未知:而问题就在于不知道具体实施方法和操作步骤。
能知:因此,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并且完成交通灯的设计。
2、班情分析携手班主任共同关注个性个案学情,班里个别学生学习困难,该班的几个班委干部在班上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并且学习基础不错。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个案心理诉求,分层兼顾、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