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薄壁箱梁畸变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880.50 KB
- 文档页数:56
基于薄壁梁压溃和弯曲理论的前纵梁轻量化设计陈光;陈超;路深;陈勇;李杨【摘要】在保证某国产B级轿车抗撞性的基础上进行了其前纵梁的轻量化设计.首先根据变形特征将前纵梁划分为5个子结构,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获得各子结构的压溃力或弯矩.以十二直角薄壁梁压溃理论为基础,根据压溃部分的压溃力进行子结构设计;进而根据弯曲变形中应力分布特点,将十二直角薄壁梁截面组合为一个或数个标准矩形截面,代入矩形薄壁梁最大弯矩理论表达式,获得十二直角薄壁梁的最大弯矩,并根据该车子结构的最大弯矩进行弯曲部分的结构设计.最终结果在保证整车正面碰撞波形的同时,减轻纵梁质量约15%.【期刊名称】《汽车工程》【年(卷),期】2016(038)010【总页数】5页(P1269-1273)【关键词】薄壁梁;抗撞性;轻量化设计;压溃;弯曲【作者】陈光;陈超;路深;陈勇;李杨【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300131;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300300;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300131;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300131;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300131【正文语种】中文汽车车身碰撞安全构件的刚度、力的传递、结构变形方式的诱导及与其它结构的相互作用等共同决定了整车的碰撞性能,其结构的截面设计和材料选择从本质上影响了整车在碰撞中表现出的能量耗散特点。
在整车正面全宽碰撞(FRB)中,前纵梁通过压溃和弯曲两种基本变形方式耗散和传递50%~60%的碰撞能量,是乘用车车身结构中重要的纵向受力薄壁梁构件[1]。
前纵梁的设计需考虑到整车级别碰撞安全性能的要求、各部分结构之间的能量分配和刚度分布等问题[2-3]。
在整车结构设计完成后,前纵梁的抗撞性设计效果才能在整车正面碰撞中进行综合评估。
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提出了性能驱动设计思想,也就是在设计初期开始通过简单的力学、运动学和有限元分析对所设计的结构性能进行控制,并在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采用CAE技术对性能进行控制和优化,尽可能避免在结构试制之后出现不易修改的性能缺陷,降低开发成本、提高设计成功的可能性[4-5]。
薄壁箱梁畸变效应分析薄壁箱梁畸变效应分析1. 引言薄壁箱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在工程领域中应用广泛。
然而,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薄壁箱梁在受力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畸变效应。
本文将探讨薄壁箱梁畸变效应的原因、特点以及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畸变效应产生的机理。
2. 薄壁箱梁畸变效应的原因薄壁箱梁的畸变效应主要是由于其结构的刚度非均匀性和受力不平衡性所致。
在实际工程中,薄壁箱梁中的材料分布、截面形状的非均匀性以及外部载荷的不均匀施加等因素都会导致畸变效应的产生。
3. 薄壁箱梁畸变效应的特点薄壁箱梁畸变效应表现为结构截面的变形和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
具体来说,畸变效应会导致薄壁箱梁的截面形状发生变化,例如出现翘曲、扭转等现象。
另外,由于畸变效应造成的截面位移和应力不均匀,可能对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产生重要影响。
4. 畸变效应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薄壁箱梁的畸变效应可能会引起结构的不稳定性。
具体来说,当畸变效应导致结构的截面形状发生变化时,会使结构受到不同方向的施力,从而引起截面位移和扭转变形。
这会导致结构的刚度降低,从而可能引发结构的失稳问题。
此外,薄壁箱梁受到外部载荷作用时,由于载荷的不均匀分布,会导致结构受力状态不平衡。
这种受力不平衡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结构的畸变效应,从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5. 畸变效应产生的机理薄壁箱梁的畸变效应产生是由于结构受力引起的应力和变形不均匀性。
当外部载荷作用在薄壁箱梁上时,结构内部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
这种应力集中会引起结构截面上的塑性变形,从而导致结构的形状发生畸变。
此外,结构的刚度非均匀性也是导致畸变效应的重要原因。
由于薄壁箱梁的截面形状复杂,内部材料的分布不均匀性会导致结构在受力过程中产生畸变。
6. 结论薄壁箱梁的畸变效应是由于结构刚度的非均匀性和受力的不平衡性所致。
畸变效应会导致结构截面的形状变化和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进而可能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在设计薄壁箱梁时,应充分考虑畸变效应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薄壁箱梁剪力滞效应研究理论的若干问题摘要:目前在一些连续箱梁结构支点附近的箱梁内顶板和悬臂板表面上出现很多裂缝,据调查分析,这些裂缝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剪力滞效应有关。
因此,箱梁结构的剪力滞效应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文章结合实际工程,探讨了混凝土箱梁设计中剪力滞效应的若干问题,以期为同类桥梁设计提供一些经验,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箱梁桥;薄壁箱梁;剪力滞效应;桥梁设计0、概述近年来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表现在跨度的增大和横截面构造的先进性,大量结构采用单箱单室大挑臂的薄壁结构。
然而,薄壁箱梁在纵向弯曲时,发生“剪力滞后”现象。
这种现象是由于箱梁翼板的剪切变形使翼板远离肋板处的纵向位移滞后于肋板边缘处,使弯曲应力的横向分布呈曲线形状。
这种弯曲应力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足以使箱梁局部位置产生应力集中,甚至开裂。
目前在一些连续箱梁结构的支点附近的箱梁内顶板和悬臂板表面上,已经发现有许多横向裂缝,个别情况甚至在施工阶段就出现横向裂缝,据调查分析,这些裂缝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剪力滞效应有关。
因此,箱梁结构的剪力滞效应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并在工程实践中给予充分考虑。
1 、剪力滞计算理论1.1解析理论1.1.1弹性理论解法(1 )调谐函数法调谐函数法是以肋板结构为基础,取肋板和翼板为隔离体, 肋板由初等梁理论分析,而翼板由平面应力分析,用逆解法求解应力函数,然后根据肋板和翼板之间的静力平衡条件和变形条件,建立方程组,求出未知数, 从而导得翼板的应力和挠度解。
(2)正交异性板法正交异性板法是把肋板结构比拟成正交异性板,其肋的面积假定均摊在整个板上,然后应用弹性薄板理论, 从边界条件出发, 导出肋板结构的应力和挠度公式, 获得剪滞问题的解。
(3)折板理论法折板理论法是将箱梁离散为若干矩形板,以弹性平面应力理论和板的弯曲理论为基础,利用各板接合处的变形和静力平衡条件,建立方程组,可用矩阵形式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