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斜箱梁桥的扭转与畸变效应研究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薄壁箱梁的约束扭转和畸变效应分析薄壁箱梁的约束扭转和畸变效应分析摘要:薄壁箱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元件,其具有优良的抗弯强度和刚度,在工程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通过对薄壁箱梁的约束扭转和畸变效应进行分析,探讨了约束对薄壁箱梁扭转和畸变能力的影响,为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1. 引言薄壁箱梁是指高度相对于底板长度较小的箱形梁。
由于其结构特点和材料优势,薄壁箱梁在工程中广泛应用于各种载荷条件下的结构设计。
其中,薄壁箱梁具有较好的抗弯强度和刚度,在工程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约束扭转效应分析约束扭转是指薄壁箱梁在扭转载荷作用下,由于边缘的约束而产生的弯曲和畸变效应。
约束扭转效应是薄壁箱梁独特的特性之一,也是其承受扭转载荷时的关键性能指标。
约束扭转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薄壁箱梁的边缘受到约束,无法自由地扭转。
在受到扭转力矩作用时,箱梁表面的长边会产生压缩应力,而短边则会产生拉伸应力。
这种应力分布会导致薄壁箱梁的畸变和弯曲现象。
面对这种约束扭转效应,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箱梁的约束条件。
通过对箱梁的加强措施,如在边缘设置增强剖面、加固刚度、改变截面形状等,可以提高薄壁箱梁的约束扭转能力。
3. 畸变效应分析畸变效应是指薄壁箱梁在受到加载时,由于材料内应力的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形变现象。
畸变效应通常包括剪切变形、弯曲变形和扭转变形等。
薄壁箱梁的畸变效应主要受到截面形状、材料特性以及加载形式等因素的影响。
在加载时,薄壁箱梁的截面上不同点处的应力分布不同,会导致箱梁的不均匀畸变。
为了降低薄壁箱梁的畸变效应,可以采取一系列的设计措施。
如选择合适的截面形状、材料特性和加载方式等,以改善应力分布的均匀性。
此外,通过增加约束和提高刚度,也可以有效地减少薄壁箱梁的畸变形变。
4. 约束扭转和畸变效应的关系约束扭转和畸变效应是密切相关的。
在受到扭转载荷时,薄壁箱梁的约束条件会影响其承载能力和畸变形变。
首先,约束扭转会导致薄壁箱梁发生畸变现象。
薄壁箱梁畸变效应分析薄壁箱梁畸变效应分析1. 引言薄壁箱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在工程领域中应用广泛。
然而,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薄壁箱梁在受力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畸变效应。
本文将探讨薄壁箱梁畸变效应的原因、特点以及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畸变效应产生的机理。
2. 薄壁箱梁畸变效应的原因薄壁箱梁的畸变效应主要是由于其结构的刚度非均匀性和受力不平衡性所致。
在实际工程中,薄壁箱梁中的材料分布、截面形状的非均匀性以及外部载荷的不均匀施加等因素都会导致畸变效应的产生。
3. 薄壁箱梁畸变效应的特点薄壁箱梁畸变效应表现为结构截面的变形和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
具体来说,畸变效应会导致薄壁箱梁的截面形状发生变化,例如出现翘曲、扭转等现象。
另外,由于畸变效应造成的截面位移和应力不均匀,可能对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产生重要影响。
4. 畸变效应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薄壁箱梁的畸变效应可能会引起结构的不稳定性。
具体来说,当畸变效应导致结构的截面形状发生变化时,会使结构受到不同方向的施力,从而引起截面位移和扭转变形。
这会导致结构的刚度降低,从而可能引发结构的失稳问题。
此外,薄壁箱梁受到外部载荷作用时,由于载荷的不均匀分布,会导致结构受力状态不平衡。
这种受力不平衡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结构的畸变效应,从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5. 畸变效应产生的机理薄壁箱梁的畸变效应产生是由于结构受力引起的应力和变形不均匀性。
当外部载荷作用在薄壁箱梁上时,结构内部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
这种应力集中会引起结构截面上的塑性变形,从而导致结构的形状发生畸变。
此外,结构的刚度非均匀性也是导致畸变效应的重要原因。
由于薄壁箱梁的截面形状复杂,内部材料的分布不均匀性会导致结构在受力过程中产生畸变。
6. 结论薄壁箱梁的畸变效应是由于结构刚度的非均匀性和受力的不平衡性所致。
畸变效应会导致结构截面的形状变化和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进而可能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在设计薄壁箱梁时,应充分考虑畸变效应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箱梁弯扭、翘曲、畸变、剪滞的综合分析
江晓俐;杨永谦
【期刊名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年(卷),期】2000(024)002
【摘要】提供了一种可以全面分析箱梁弯曲、扭转、翘曲、畸变、剪力滞后的有限梁法,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剪力滞后效应.通过考题可以验证本方法的正确性,而且其计算数据准备简单,计算量小.
【总页数】3页(P146-148)
【作者】江晓俐;杨永谦
【作者单位】武汉交通科技大学船舶与土木工程学院,武汉,430063;武汉交通科技大学船舶与土木工程学院,武汉,43006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8.21
【相关文献】
1.悬臂箱梁剪滞翘曲位移模式研究 [J], 卢重阳
2.薄壁简支箱梁剪滞翘曲位移模式研究 [J], 卢重阳
3.曲箱梁桥考虑翘曲和剪滞效应的弯扭耦合变形分析 [J], 韦成龙;刘小燕
4.箱梁剪滞翘曲位移函数的定义及其应用 [J], 蔺鹏臻;刘凤奎;杨军;冀伟;刘炎海
5.薄壁箱梁纵向剪滞翘曲函数精度选择的研究 [J], 甘亚南;周广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薄壁斜箱梁桥的扭转与畸变效应研究综述
箱梁桥因为其良好的抗扭工作性能以及成熟的施工技术,目前在我国桥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箱梁桥在偏心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扭转与畸变效应对桥梁的影响这一问题目前也受到了工程人员的重视。
文章在介绍现有的箱梁扭转与畸变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列举了对斜箱梁桥的扭转和畸变造成影响的因素,并提出了目前对于斜箱梁桥有关其扭转与畸变的研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标签:箱梁;扭转;畸变;斜度
引言
当前,在我国城市桥梁和公路桥梁建设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由于空间或地形等的影响,许多桥型不得不选择斜桥。
尤其是在城市中,桥位要服从道路网规划设计,当受到空间的限制时,桥位难免要与规划路线成一定角度。
在斜桥桥型普遍采用的背景下,因其本身有别于正桥的构造特点,尤其是对于斜箱梁桥来说,其受力复杂,无论是其理论解析还是数值解析,目前都处在研究阶段,特别是其产生的剪力滞效应,扭转和畸变效应等问题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箱梁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可等效为局部荷载,对称荷载和反对称荷载的共同作用。
扭转和畸变效应是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产生的。
扭转是反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刚性转动,分为自由扭转和约束扭转。
其中自由扭转产生自由扭转剪应力?子K;约束扭转产生翘曲正应力?滓w和约束扭转剪应力?子w。
畸变产生翘曲正应力?滓dw,畸变剪应力?子dw,横向弯曲应力?滓dt。
其中扭转的变形特征为扭转角θ,畸变的变形特征为畸变角γ。
1 研究方法和现状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桥梁建设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尽管现在有很多通用的结构分析软件,但是对于解决一些复杂的桥梁结构问题还不够,必须针对其特点和细部构造展开研究。
与正交箱梁桥相比,斜箱梁桥的扭转与畸变效应较为明显。
在箱梁分析时,把畸变和扭转放在一起时,计算困难,而且现有的一些方法如等薄壳理论等,都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因此在箱梁的计算分析中,应将扭转和畸变效应分别进行考慮,将影响箱形梁变形的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归纳,这样有利于斜箱梁桥构造的设计和改进。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箱梁的扭转和畸变问题做了大量研究,按照研究方法的不同基本上可以分成三类:解析法,数值法和模型试验研究。
1.1 解析法
箱梁的扭转分析始于圣维南的自由扭转理论,该理论解决了薄壁杆件自由扭转的截面翘曲问题。
前苏联学者乌曼斯基在基于横截面周边不变形的前提下提出了闭口截面刚性扭转理论,即乌氏第一理论。
但是该理论提出的β(z)函数与
扭转角θ相同的假定会对杆件分析计算产生误差,于是其放弃了这一假定,认为β(z)是一个待求函数,进而推导出了约束扭转微分方程,即乌氏第二理论,相对于第一理论明显提高了精度。
关于扭转的第三种理论是詹涅里杰等人根据变分原理提出的,此种方法计算繁琐,实用性不强,所以应用较少。
有关扭转的另一理论是符拉索夫的广义坐标法。
他根据虚功原理导出了周边不变形闭口截面刚性扭转解析法,该种方法简洁明了,适用于任何支承形式的边界条件,也能适应于变截面箱梁的分析,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于箱形梁的畸变分析,目前相对成熟的解析方法是弹性地基梁比拟法,但该种方法只适用于等截面箱形梁。
由于变截面箱形梁结构的复杂性,所以有关其畸变应力的分析方法目前还不够完善。
常用的方法是等代梁法,该方法从变截面箱形梁的实际结构特征出发,能很好地反映其受力特点和刚度沿纵向连续变化对内力的影响等问题。
之后很长一段期间,学者们对于箱梁的扭转和畸变效应理论研究都是对前面经典理论的运用和修正。
如鲍永方和黄文彬[1]分析了几种约束扭转理论的关系和差别,提出了修正的乌曼斯基理论,使计算精度更高,速度更快;日本教授平岛政治[2]把由四块板构成的任意箱形截面的畸变微分方程中的畸变和约束扭转联系项用单元应力平衡条件中的剪力成分来变换,因此提出了一种能考虑剪切变形的箱梁畸变理论;徐勋[3]基于广义坐标法,考虑了次生剪切变形影响,建立了厚壁箱梁畸变分析理论和分层分析方法,有利于箱梁畸变分析理论的发展。
1.2 数值法
目前在分析斜箱梁桥时比较常用的数值方法有梁格法、有限条法和实体单元法。
梁格法是用等效的纵、横梁格来模拟斜箱梁桥的上部结构,将分散在主梁每一区段内的弯曲刚度和抗扭刚度集中于最邻近的等效梁格内,实际结构的纵向刚度集中于纵向梁格构件内,而横向刚度则集中于横向梁格构件内。
牛小龙[4]、张帅锋[5]等人在分析斜箱梁桥的空间受力中采用了这种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该方法不能考虑扭转与畸变效应产生的翘曲,前处理和后处理工作量特别大。
有限条法是根据折板理论,把箱形梁三维空间问题简化为二维空间问题,是分析多室箱梁有效方法之一,优点是能够分析多室箱梁的大部分变性特征(扭转、弯曲、畸变等),还能分析等截面箱形梁结构,但是不能分析变截面箱梁[6]。
对于研究斜箱梁桥的空间效应来说,实体单元法是更为精确的一种方法。
当桥梁宽跨比较大、截面变形不可忽略时,简化为杆单元假定的适用条件将不再满足,这时采用实体单元,就可对箱梁进行弯曲,扭转、畸变等细部构造进行分析,而且计算精度较高。
1.3 模型试验
由于钢筋混凝土材料和箱梁结构受力的复杂性,其受力分析仍需借助于模型试验。
国内外进行模型试验时大多都采用有机玻璃作为制作材料。
如李庆华[7]等人以简支的斜交薄壁单室箱梁为对象,作了有机玻璃模型在扭转荷载作用时的试验,提出了采用斜交箱梁的子结构法进行分析的建议;张文献[8]采用有机玻璃材料制成箱梁模型,对大翼缘箱梁的畸变效应进行了研究;Danesi[9]对三个大型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进行了弯曲扭转试验,之后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2 斜箱梁桥产生扭转与畸变的影响因素分析。